SOGO論壇

標題: 花蓮延平王廟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2-1-2 01:49:46     標題: 花蓮延平王廟

位於花蓮縣花蓮市國強里豐村的「延平王廟」,又稱「復興宮」,為花蓮縣內最早興建的廟宇,目前已被列為三級古蹟,由清咸豐元年(1851),最早從臺北淡水來花蓮(奇萊)開發者「黃阿鳳」集資創建,因現址為當年稱「十六股庄」的最早開發之地,故亦稱「十六股延平王廟」。

咸豐八年(1858)之後,因為原住民的侵擾不斷,十六股庄一度荒廢,直至光緒元年(1875)才由林蒼安與墾民隨清軍東來繼續開墾,並將十六股庄改稱「復興庄」,廟名亦改稱「復興宮」,以宣示重建決心。光緒四年,「加禮宛之役」爆發,復興庄撤守,復興宮在戰亂被摧毀。光緒十六年(1890),延平王廟重建,仍命名「復興宮」。民國四十年十月二十二日,花蓮大地震,復興宮被毀,經地方仕紳鄭東辛集資重建,並正式更名為「延平王廟」。民國七十三年(1984)再度重建,民國八十六年(1997)完工迄今。

廟內正殿主祀的延平郡王鄭成功,右殿為福德正神,左殿為地藏王菩薩及當年歿於防衛、癘疫及積勞病故的先賢牌位;二樓中殿奉祀五穀先帝,右殿為關聖帝君,左殿為天上聖 母;三樓中龕凌霄寶殿恭奉玉皇上帝,殿前進座觀世音菩及咸豐元年黃阿鳳至臺南府城所恭迎之國姓爺金身,包含鎮廟之寶延平王令旗,上面黑布縫綴白字的咸豐元年字樣仍依稀可辨。而廟前兩座石碑,為昭和十年由當地鄉紳蘇清秀及其子媳所修葺。

另外此廟有一米糕糜平安粥的傳說,敘述當時清朝咸豐六年,十六股庄守城民兵用熱粥湯潑淋,以阻止攻城者,所以之後十六股居民常於廟會節慶吃平安粥(米糕糜),以緬懷先民。

文出:行政院文建會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