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春節過年習俗玩樂到元宵加分活動}活動結束!! [列印本頁]

作者: chen1490    時間: 2012-1-20 00:29:21     標題: {春節過年習俗玩樂到元宵加分活動}活動結束!!

本帖最後由 ntyang1961 於 2012-2-7 22:15 編輯

{春節過年習俗玩樂到元宵加分活動}
 

 

 

辛苦了一年的各位鄉親們!~
春節過年連假將近
在過年期間有什麼習俗和到那玩樂呢?

各位可將近期快到過年的習俗
或過年期間到那拜拜和遊玩看燈會等
都可分享出來給大家


【活動期間】:101年即日起~101年2月8日止

一.
發帖滿50字以上並需附上個人心得30字~方可獲得一威,最高兩威   

附親傳圖片3張給1威~最多給3威

原創圖片4張給2威~最多給6威

此活動鼓勵大家將現實生活的習慣玩樂照片拍下上傳

如:過年前的拜門口'帖春聯'看燈會'放天等燈這都可拍下上傳



二.
您回覆我送分:

回覆者請註明: [春節過年習俗玩樂到元宵加分活動]
回覆者順手按  
回覆本區任何主題帖滿30字以上~送1威


 

 

 
作者: m56515    時間: 2012-1-20 00:44:32

[春節過年習俗玩樂到元宵加分活動]
過年習俗與禁忌



過年期間,也就是大年初五以前忌倒污水、灑水、掃地、倒垃圾或將水往外潑,傳統認為每戶家中都家中都藏有福氣財運,灑水、掃地與倒垃圾會將財神爺趕跑與掃走財富與好運,另外,垃圾也不能丟掉,必需等到初五隔開日才可進行一次的清掃,掃地時要注意要從外往裡面掃,象徵將金銀財寶掃進來。



過年期間忌將衣服曝曬於戶外。



忌殺生、忌打罵小孩、忌生氣罵人與人爭執、忌向人討債,新的一年有好的開始才會旺一整年。



儘量不要打針、開刀、看病,以祈求新的一年身體健康。



吃長年菜不可切斷,才可長命百歲。



忌說不吉利的話語,會讓今年一整年不吉利。



忌動刀剪針線,所以過年期間所需烹調的食材宜年三十就切好準備妥當。



忌跟還未起床的人拜年,會讓對方一整年都疾病纏身。



嫁出的女兒宜初二、三回娘家,不可於大年初一、四、五這幾天回娘家,會導致娘家家運衰敗。



大年初一到初五忌吃魚頭、魚尾,魚為年菜必備菜餚,留下魚頭魚尾不吃象徵「有餘」,來年慶有餘。



大年初一到初五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



大年初五,傳統習俗上初一到初四,垃圾為「財氣」,但到初五隔開日以後,垃圾反為「窮氣」,因此初五要將過年期間所有的垃圾清倒乾淨,謂之送窮出門,可帶來好運與財運。



忌用白色物品,例如年糕用的糖不用白糖而用紅糖。



忌煎粿,萬一不小心將年粿煎焦掉,焦台語與「赤」同音,不祥由赤貧之意。



作者: SOOO    時間: 2012-1-20 01:51:31

過年的習俗

A.送灶神
送灶神在農曆12月24日開始,傳說這天灶神升天,回天庭向上帝報告民間的種種,人們為了討好灶神,就準備豐盛的牲禮祭拜,希望灶神能為自己說些好話,此外,這天也是諸神回天庭的日子,所以也需送諸神上天。

B.圍爐
除夕當晚,家家戶戶團聚,圍爐吃年夜飯,餐桌上擺著各種帶有福氣意味的菜餚,如:魚代表「年年有餘」,青菜代表「清吉如意」,韭菜和長年菜代表「長長久久」,菜頭代表「好彩頭」,魚丸、蝦丸和肉丸代表「三元及第」,水餃因形狀像元寶而有「招財進寶」的意思.

C.壓歲錢
壓歲錢亦稱「壓祟錢」及「過年錢」,通常在吃過年夜飯(圍爐過後)發放,由長輩發紅包,紅包內放錢,有求吉利、鎮邪壓魅的意思。為什麼會鎮邪壓魅呢?這就與「壓祟錢」的名稱由來有關了,傳說有一名為「祟」的妖怪,到處殘害幼童,某天有一小孩枕邊正好放著父母給的紅包,而把妖怪嚇跑了,從此以後,大
家仿效這種方法,妖怪再也不敢來作亂,因此稱為「壓祟錢」,而祟與歲同音,久而久之便被改稱為「壓歲錢」。

D.守歲
在除夕夜,全家圍坐在一起,聊天聊過午夜十二時,才可就寢,可祈求父母長壽,又稱「長壽夜」。「不睡」意同「不睏」,睏諧音困,因此,守歲又代表「不困厄」、「不窮困」的意思。

E.放鞭炮
鞭炮又稱「爆竹」,在守歲過後燃放,古時候認為妖魔鬼怪害怕聲響,而神仙則喜歡爆竹聲,因此燃放爆竹以趨吉避凶,成了一種習俗,爆竹一聲除舊歲,新的一年就在爆竹聲中來到了。

F.貼春聯
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張貼春聯,以祈求新的一年好運旺旺來。春聯是由桃符演變而來,原先是以桃符上繪著兩位驅除惡鬼的神,來保護全家的平安,爾後漸漸演變成寫對聯的春聯。

G.拜年
過年期間,見到親朋好友,彼此拱手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一類的吉祥話,稱之為拜年,到別人家拜年,主人通常會款待賓客,發糖或紅包,這種習俗不僅能增添過年的喜氣,亦能增進人際關係的和諧。

H.祭祖
在大年初一,人們常會到祖先墳地掃墓,以表達對祖先的追思與感懷。

I.做客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探親,稱為做客(歸寧),現代一般稱之為回娘家,回去時要帶著禮物,稱為伴手,向長輩拜年,並分送紅包;長輩也會發紅包給外孫,到中午吃個團圓飯,敘敘舊,下午三時以後離開。

J.接神
接神日在正月初四,傳說這天神明會回到民間,繼續考察民間的禍福、善惡,因此,也需要以謹慎的儀式接神

K.拜天公
初九為天公生日,天公指的就是玉皇大帝,當天人們會以隆重的儀式來慶祝天公的生日,從子夜零到四時,就會鳴放鞭炮,再來擺設祭壇,放上許多的牲禮素果祭拜;祭拜前需齋戒沐浴,寺廟更是香火鼎盛,以表達對玉皇大帝的尊敬。
[img]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530271732367&set=a.10150520108562367.392064.599022366&type=1&ref=nf [/img]
作者: axxd    時間: 2012-1-20 04:36:27

本帖最後由 axxd 於 2012-1-20 04:37 編輯

大掃除
俗語說除舊布新,舊有的一年不管過得開不開心,透過大掃除將環境與自己的心情大掃除一番,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營造新的氣象,讓新的一年好上加好。

過年期間不打掃
傳統習俗過年前全家會來個大掃除,但過年期間則不可掃地,以避免把財神爺趕跑,另外,垃圾也不能丟掉,必需等到過完年才一次的清掃,掃地時要注意要從外往裡面掃,象徵將金銀財寶掃進來。

貼春福、春聯等等
長大後每到過年前,總要幫忙貼春、福與春聯,大家有沒有注意很多人的春與福是倒著貼的,其寓意春(剩餘台語唸)到(倒)、福到(倒)與好運到。另外,家家戶戶換上喜氣的大紅春聯後,頓時之間,處處充滿喜氣,而春聯上的字句,也大多是充滿思古幽情的詩句,更添增年節的氣氛。

拜神、拜祖先
傳統所流傳下來的習俗,一般的家庭或店家可能在農曆初一、十五(有些人是初二、十六)就會拜拜(拜拜天公、土地公及家神),而到了過年這段期間,過年前為了感念神明們一年保佑人間的辛勞,會拜拜並送神,恭送神明回到天上述職與休假,過年後則拜拜以迎神,歡迎神明回到人間繼續保佑萬千子民。
而對於祖先與先人們,除了慎終追遠,過年前人間吃團圓飯,對於自己的祖先當然也要貢奉豐盛祭品,感念一下先祖先人們的辟佑,讓後代子孫可以愈來愈好,家族興旺、子孫滿堂。

送灶王爺(灶神)和地基主
在一年的年尾十二月二十四日一般為民間送灶王爺和地基主回天庭過年的時間,拜拜時注意,宜使用較矮的矮桌或是矮板凳當貢桌,因為傳說地基主身高身高不高,祭祀準備的東西可準備:滷蛋、雞腿(最重要,祂的最愛)、白飯、菜湯、橘子等水果。金紙方面:四方金(大刈金)三支,再一支四方金(大刈金)當作插香的座。祭拜時間通常在早上十一點到下午一點之間。為了確保祭拜時可以讓地基主享用,拜拜時宜呼請:『安請某某某地址的地基主神,弟子(信女)今天準備簡單菜飯請地基主神上座享用,請保佑閤家平安』。

除夕‧守歲‧發壓歲錢
又稱大年夜、除夜[1]、歲除、大晦日,是過年前的最後一天。也因為是以農曆為計算基準,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因此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三十暝(閩南語);當該年為十二月為小月時只有廿十九日,除夕則改稱二九暝,小年夜則是過年前的倒數第二天晚上。除夕是傳統的重要節日,家家戶戶會在這一天團聚,吃團圓飯,發壓歲錢,並且進行守歲。

團年飯
又稱年夜飯、圍爐或團圓飯,是在農曆除夕晚飯一家團聚享用豐盛晚餐並共度新春,一般多在除夕祭祖後開始進行。傳統的社會,由於子女各有忙碌工作,除夕這一天的全家團聚,可說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日子,一般年夜飯多會在長輩家中全家團聚食用,現代家庭為了便利,也有改上酒樓、餐廳享用。此外,由於現代人工作忙碌,難得可以有超過6天的連續假期,有些人會在過年期間安排出國旅遊。傳統的豐盛年夜飯一般會有雞、魚、肉等,同時每道菜餚也都會有一個吉祥喜氣的名稱,如年年有餘(魚)、步步高昇、五福臨門、竹報平安、長壽如意、五穀豐收、大吉大利等。

壓歲錢
小時後最高興時莫過於除夕夜開始,逢家中或親戚長輩,看到喊聲恭喜發財,便可以領到一封封的壓歲錢。傳說中,有一種凶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會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竹聲響驅「年」,用零嘴食品來安慰小孩,以做壓驚。後經各朝代逐漸演變為以貨幣取代食物來壓驚,傳說宋朝時便有「壓歲錢」的習俗。習俗上長輩會於過年前到銀行換取紅色連號的紙鈔還包壓歲錢,除了紅色具有喜氣外,也有連連高昇之意。晚輩於除夕所拿到的壓歲錢一般會於守歲完入睡前,把壓歲錢放在枕頭下,然後入睡。

守歲
除夕守歲,又叫熬年,傳說古時後有一種凶獸叫「年」,「年」會在每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來傷害人畜、莊稼。但「年」懼怕聲響與火光,因此,最除夕這一天,人們於吃完團年飯後,會家家戶戶圍爐夜話通宵守夜,並且燃放炮竹以驅「年」保平安,同時也因家家戶戶守歲,燈火通明,使「年」不敢出來作怪。另外,守歲也意謂辭舊迎新,老年人守歲有辭舊歲之意,晚輩守歲則可為家中長輩添壽守住年歲。

長年菜
長年菜又稱長命百歲菜,嘉義以北地區長年菜是「芥菜」,而台南、高雄、屏東地區的長年菜則為「帶根的菠菜」,烹煮時不可切斷,才能長命百歲,吃的時後必須一根根從頭吃到尾,才能讓年壽長長久久。

放煙火、鞭炮
由傳統而來的習俗,傳說古時是用來驅趕年獸的方法,驅趕年獸之餘放煙火、鞭炮也有歡樂喜慶之感,逐漸變成過年期間的應景活動。

走春;行春
走春也就是拜年,通常由輩分低的向長輩拜年,從前社會比較傳統,在家中向長輩拜完年後,接著要到多處拜年,包括親戚、上司、生意夥伴等,準備的手信則是甚為講究。另外臨裡街坊間見面也會互道恭喜發財,增添喜氣,這便是走春或行春。一般習俗上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會發給紅包,過初十才不需再發給紅包。而拜年活動最常見為打麻將、打牌等,以求發個小小的新年財,近年來有些人會藉難得的長假過年期間出國旅遊以「避年」,此外,拜年活動也漸簡化成手機、電話與簡訊拜年。

 
 
 


作者: acc2567    時間: 2012-1-20 05:02:12

過年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繫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作者: 5q    時間: 2012-1-20 09:37:41

本帖最後由 5q 於 2012-1-20 09:59 編輯


除夕
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古人因為它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因此,稱為「窮年」,在台灣又把它稱為「過年」(過了這一天,一年就過去了)。至於過年的這一天的夜晚,叫做「除夕」(意思是過了今晚,明天就是新年了);在本省則俗稱「過年暝」、「三十暝」或「二九暝」。

俗話說:「新年頭,舊年尾」。因此,人們特別的重視,因為它是一年最重大的日子。為什麼國人會如此重視除夕呢?一般是認為和古代的臘祭有相當的關聯。古人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為什麼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呢?因為臘的本義,原本是一種祭祀的儀式。在農業社會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根農業生產發生關係,無論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是十分忙碌,只有冬季才有較多的空閒時間。因此,往往在大豐收的年底舉行盛大的祭典表示慶祝,藉此驅逐不祥和疫癘,永保平安,並將各種祭祀合併在一起進行。雖然各個朝代臘祭的日子並不固定,但是人們仍依例在歲末之時舉行祭典,這大概就是「過年」祭祀活動的一個萌芽吧!


過年時的行事

一、辦年貨:
在農曆臘月二十四日送神以後,因為年關已近,家家戶戶都十分忙碌。不論有錢沒錢,都要採辦一些過年時吃的東西或過年當天「鋪陳」時要用的物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算是「年糕」了!所謂祭祀時通常擺在上層)、「包仔粿」、「紅龜粿」等。「甜粿」是用糯米磨粉扮糖蒸熟,有時並添加紅棗、紅豆、糕仔粒、花生等甜料,主要在表示喜慶;「菜頭粿」是用硬米磨粉並加以削簽之蘿蔔絲混合蒸熟,表示好彩頭;「發粿」則是用硬米磨粉,加酵母粉蒸熟,用以表示發展、發達的意思;「包仔粿」是以豬油、蝦米、菜脯等作餡,「粿」為皮、再用竹葉包裹著,因為它的形狀和包子相似,所以叫做「包仔粿」;「紅龜粿」是以甜的紅豆或「土豆仁麩」作餡,「粿」為皮、再放進雕刻成龜形的木製模型裡壓,使它表面印上龜甲紋。最後放進蒸籠蒸熟即可。有句俗語說:「甜粿過年,發粿發錢,包仔粿包金,菜頭粿吃點心」說的就是它們各代表的意義。另外,一些應時的物品如:春聯、糖果、乾果等,至於水仙花、橘子等吉祥物也不能缺少。

二、鋪陳:
過年時所需的年貨準備妥當之後,每戶人家便開始佈置廳堂,張貼春聯。佈置廳堂時,首先將「公媽」上的東西予以換新、擦拭乾淨,並且供上長年飯及發粿(插上飯春花),表示年年有餘、發財如意;用柑橘疊「柑塔」,供上各色甜料,擺紮紅紙的麵線三束,表示甜蜜長壽。
「貼春聯」使年的氣氛更能顯現出來。「春聯」據說是由古代的「桃符」演變出來的,貼在大門上具有驅逐鬼怪、避邪消災的作用。春聯的內容通常可以看出人們的希望;常見的有如:「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更新年」或「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大門貼上門神,米缸貼「滿」,窗戶貼「春」,畜舍貼「六畜興旺」等,顯現出喜氣洋洋的氣氛。

三、辭年:
「過年」當天下午兩三點開始供奉牲禮,祭拜神明與祖先,稱為「辭年」。並在公媽的神位前堆疊柑塔,供年粿、春飯(春諧音剩有歲有餘糧年年食不盡之意)、壓歲錢(線香穿過制錢一百枚並在一端插紅棗錢壓在桌上取發財之意),另外用五味碗拜門口及地基主,用春飯拜灶及床母。

四、圍爐:
「辭年」結束後就是「圍爐」(吃年夜飯)了。圍爐時桌下放一個火爐(現在多用火鍋代替),內有炭火,爐的四周放置錢多枚,圍爐象徵團圓,全家不分老幼尊卑圍爐共享天倫之樂,在外工作的人不論多忙,都必須在這時候想辦法回家團圓;圍爐時必須弄得火光熊熊,表示一家興旺的意思。
圍爐吃年夜飯時,最好慢慢的吃,時間越長越好,取其長久的意思(平時不喝酒的婦女及小孩,這時也要勉強喝一口,也表示長久)。所準備的菜餚也都各有各的含義,如:「魚」表示「年年有餘」、「青菜」表示「清吉如意」、韭菜和長年菜表示「長久」、菜頭表示「好彩頭」、魚丸蝦丸肉丸表示「三元及第」等等。圍爐過後,長輩都依照慣例賞給紅包,稱為「壓歲錢」或「過年錢」。

五、守歲:
分過「壓歲錢」後,全家圍坐在爐邊,閒話家常,一直不睡,到了十二點「開正」後,才去休息,稱為「守歲」。守歲的含意有二:一是為祈求父母長壽,又因為古人睡也叫「困」,除夕整夜不睡,是取「不窮困」或「不困厄」的意思。


正月初一(行春)
放鞭炮,驅走年獸,祈求平安如意並增添熱鬧氣氛。一大早會前往廟宇、佛寺燒香,祈求新年吉祥,而後出 門給街坊鄰居、親戚、上司、生意夥伴等拜年,俗稱走春。近年來許多著名寺廟會有民眾天未亮就前往準備在廟門一開時搶得拜第一柱香,稱為搶頭香,民眾相信搶 得頭香者,會在今年得到神明特別的眷顧和保佑。傳統習俗出嫁的女兒不適宜在這一天回娘家,會給娘家帶來一整年敗運。

正月初二(回娘家)
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兒帶丈夫、兒女,回娘向父母拜年。 記得回門禮忌單數,宜好是成雙。

正月初三(小年朝)
傳說赤狗是一個熛怒之神,遇到的人會不吉利,,故初三不宜外出拜年, 又有一說,初三是老鼠娶妻日,傳統社會會在牆角老鼠經過處灑一些米糧、糕餅,以跟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並在這一天早早就寢,不要干擾老鼠娶妻。故有「初一 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從過年前的準備忙到初二,剛好可以用初三這一天早點休息補充體力。


正月初四(接神日)
眾神明在去年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 放假回天庭報到,直到今年的 正月初四 再返回人間,準備初五開始新年度巡 護人間,保佑人們的工作。因此年初四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準備迎接各路神明返回人間。為了讓眾神可以在天上多待一些時間,迎神通常會晚一點,俗語說「送神早, 接神晚」,一般迎神時間為下午1到3點間,在自家的神案或廚房面向爐灶擺供桌拜拜恭迎。
家裡接神祭品一般建議為:
三牲(全雞、魚、五花豬肉)、四果、發糕、三盤糖果、三杯茶水、金紙。

拜拜時宜呼請:『今天是正月出四,弟子(信女)今天準備簡單牲果,迎接神明到臨,望請神明庇佑全家一年順遂平安。』。拜拜完後別忘了開一下瓦斯爐火,代表灶神已歸位續職。

正月初五(破五日)
俗稱破五日,因為過年期間的諸多禁忌過這一天後可破除而故稱。破五重要的習俗活動就是送窮了,各地稱謂不一,所謂「窮」,也就是 正月初一 以來所積存的垃圾(過年期間的垃圾是不能倒的,由此可以聚財,否則就倒了「福氣」)。到了初五,這些垃 圾一定要倒出去,將房子清掃一番,否則影響衛生,會變成了窮土。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有些人相信在初五拜財神可以穫得更多福氣,因此部份的店 家與公司行號會挑在這一天進行開市或開工


附件: Magical Snap - 2012.01.20 09.56 - 002.png (2012-1-20 09:58:52, 783.88 KB) / 下載次數 5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NzQ0NXxhYzQyYjk0M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Magical Snap - 2012.01.20 09.56 - 003.png (2012-1-20 09:59:34, 566.75 KB) / 下載次數 8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NzQ0NnwxM2RjZDRmY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lights    時間: 2012-1-20 10:30:33

過年習俗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日)

一般習俗會在農曆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祭祀土地公,公司行號則藉此聚餐,酬謝員工辛勞。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送神日)

拜拜歡送灶王爺(灶神)、地基主與眾神明回天庭回報述職的日子,送神一般都在早上,有一說是愈早愈 好,讓眾神早一點放假,送神之後,家中神明廳已經沒有神明了,這時可打掃神明廳,清理神案、神像、祖宗牌位、香爐、除去舊門神,準備換新。香爐中的香灰也 可篩濾整理,舊門神則可隨送神焚燒金紙時化去。



農曆十二月廿五日 、廿六日

開始蒸年糕,傳統口味有甜的與鹹的,甜的有甜粿與發粿兩種,鹹的則為菜頭粿與芋仔粿。

甜粿:是傳統習俗過年必吃的,俗話說「吃甜甜,好過年」寓意「年年高」、「步步高升」的含義。

菜頭粿:除了蘿蔔為當季盛產蔬菜,營養好吃外,也寓意「菜頭粿,好彩頭」。

發粿:其形狀做成像一朵花,發完蒸熟的花(發)糕,俗話說「發粿發財」有「發財」的意思。



過年前(採辦年貨)

送神後,年關漸近,不論有錢沒錢,都要到年貨大街採辦一些過年時吃的東西或過年時要用的物品。一般採辦年貨包括應景的春聯、糖果、乾果等以及水仙花、橘子等吉祥物品。將家裡大清掃一番。


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求一切平安,所以過年的時候不管發生怎樣的事情,都會用吉祥話帶過去
過年大家都想要有好心情,去拜年的時候也不要忘記講些過年吉祥話,長輩們一定會很開心!












附件: 037.jpg (2012-1-20 10:30:18, 88.14 KB) / 下載次數 6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NzUzMXw4NDE2OWQ5N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036.jpg (2012-1-20 10:30:04, 127.66 KB) / 下載次數 6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NzUzMHxhYTcxYjQxN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032.jpg (2012-1-20 10:29:39, 139.6 KB) / 下載次數 6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NzUyOXwxNWU1MTI1N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031.jpg (2012-1-20 10:28:27, 187.96 KB) / 下載次數 8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NzUyOHw5ZjZlN2EwM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chance1322    時間: 2012-1-20 12:41:25

2012年春節九天連假已經快要到了,從冬至開始就可以感覺到家家戶戶都已經在為過年做準備!總會在過年的時候拜訪朋友、親戚,而且今年還要帶著寶貝女兒拜訪岳父、岳母大人呢。
■大掃除。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新的一年要營造新的氣象。順便將不好的一切掃掉,迎接新希望。
■貼春福、春聯等等。要倒著貼才有效喔!象徵春到福到好運到。春聯上的字句,充滿古人的細膩思維,更添增年節的氣氛。
■拜神、拜祖先。自古流傳下來的觀念,神佑平安祖佑子孫滿堂。請祖先保佑子孫可以事事順心。
■用柚子葉洗澡。象徵把壞的過去洗掉,迎接全新的開始。古時候的人可能是為了小朋友的身體健康,才會用柚子葉洗澡。所以今年就要拿家裡面的寶貝來試試看,只不過天氣應該很冷,千萬要記得保暖喔!
■祭灶。祭拜灶王爺。
■守歲,除夕夜不睡覺。體力好再做,象徵子女為年邁的父母親守住年歲。孝順的表徵!守住老爸老媽的健康喔!
■放煙火、鞭炮。古時候象徵要驅趕年獸所用的方法!不過近年來,都是小朋友應景的玩樂!(響應環保,還是少放比較好。)
■發紅包。壓歲錢象徵長輩給晚輩的零用錢,讓小朋友快快長大!千萬要好好訓練自己的小朋友,恭喜發財一定要會,才能拿到超大超多的紅包喔。
■互相拜年。中國人的習俗,過年時候都要互相拜年!問候一切安好、身體健康。有人說"走春"順便聯繫一下彼此,才不會朋友越來越少喔!
■不買鞋。因為鞋的音比較不吉利。台語話的ㄟˊ"唉"滿相近的。
■過年期間不打掃。象徵會把財神爺趕跑掉,所以通常過完年才會在一次大掃除喔!

初五開市。幾乎每個公司行號都會選在這天開市,而且還會看時辰放鞭炮。求新的一年事事順利!
是不是很多很雜呢!其實還沒有完喔!這些其實只是台灣人自己的習俗而已,至於大陸同胞、香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各地的過年習俗都不盡相同。不過吃團圓飯我想大家應該都一樣,闔家享受團圓的氣氛,這才是過年最珍貴的事情!


作者: zxc1243c    時間: 2012-1-20 14:42:28

本帖最後由 zxc1243c 於 2012-1-20 14:43 編輯

[春節過年習俗玩樂到元宵加分活動]

【送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
由來.... 
習俗上每年農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為「送神日」,也是原在人間鑒察人們言行善惡的灶神與其他諸神,一年一度返回天庭向玉皇上帝稟報人間善惡的重要日子,以定來年人們的吉凶禍福,因此該日特別要準備相行的祭品獻給灶神們,讓祂返回天庭時不會說太多人們的壞話,其中特別是灶神(灶君)。民間傳說灶君原為玉皇上帝的三太子,因為好色言行舉止不端,所以被玉帝罰到人間的廚房灶內,終日與婦女相處,留在人間做為監察人間言行善惡的地神。但送神後,仍有天神來接替該職,直到「接神日」後再返回人間繼續其任務。又俗稱「送神風,接神雨」,是期望諸神能有風神協助早些昇天;正月初四接神時,則希望能下雨,此被視為天神下凡時所攜來的神雨。

時間.... 
民間傳說「送神早,接神晚」,所以一般多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當天子時起便先祭拜再去睡,好早早送灶神們上天庭述職,也使灶神們可以上天庭佔個好位子。

設置地點.... 
傳統上,民家皆在廚房灶上牆壁安著灶君神位,以一紙印神像為主,設一香爐,早晚上香祭拜,所以當送神日時,供桌多設於該神像前的下方。但現代許多家庭神明廳的神明綵上,已設有灶君神像,故而多已不再於廚房另設灶君神位,所以送神日時供桌改設於神明廳前。

供品.... 
主要是牲禮(三牲)、水果、甜湯圓、甜粿、糖果、酒、燭等。傳統上特別重視甜食類的供品,希望讓灶君吃飽甜頭,不會向玉帝打人間的小報告;昔日原本供奉紙印製的神禡灶君在廚房時,還需將祭拜完的湯圓黏在灶名嘴邊,象徵使灶君嘴角生甜;或是將牲禮中的豬肉油抹在灶君嘴邊,再用酒淋灑在灶名臉上,希望灶君嘴角油膩、酒足飯飽之後,就不會向玉帝打小報告了。至中午過後,才可把灶君神像撕下來晒乾焚化,重新換上一幅新的灶君神像。

金銀紙.... 
主要是壽金、刈金和甲馬。焚化甲馬,是供給迎接灶神們返回天庭述職的神兵所使用的盔甲和坐騎。最後燃放鞭炮,熱鬧的恭送諸神返回天庭。

謝太歲.... 
若家中有成員的生肖與該年的值年太歲相同而犯沖,並於該年年初在家中安有太歲者,需於送神日先以水果祭拜後再撤除太歲神位,俗稱「謝太歲」;若是在廟中安太歲者,則於當天到廟宇去「謝太歲」。

禁忌.... 
原本送神後,當天家家戶戶要舉行一年一度的大掃除,因為只有送神後才可清理神龕,平日神明在避免觸犯,大掃除也含有掃除一年所累積的晦氣,稱為「清塵」或「清魨」。但若該年家中有喪事者,則不宜送神和清塵,民間相信如此會對死者不利,或煤煙會進入死者眼中,所以禁止。
參考資料
網路

【除夕(每年農曆最後一天)】
由來.... 
除夕在漢民族的歲時節令中,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大日子,因為它是歲末全家人大團圓的節日,一早起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除舊佈新,以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因此會在當天家中裡裡外外重要位置張貼春聯,增加過年的喜慶氣氛,神桌和神明彩也會特別再打掃潔淨,並準備「辭年」祭拜玉皇上帝、三界神明、灶神、床母、地基主和祖先等,以感謝這些天地神明、祖先當天晚上家人一起圍爐聚餐,飯後分壓歲錢、守歲,並在夜半到附近著名廟宇祭拜準備「搶頭香」,或是全家大小帶到祖祠的祠堂上香祭祖,以祈求神明或列祖宗對未來新的一年的庇佑。

時間.... 
除夕是每年農曆最後一天,因為當天要祭拜神明、祖先等多處,需要準備辭年的時間也很長,所以祭拜的時間往往在上午便已開始。

設置地點.... 
祭玉皇上帝時,供桌分頂下桌(或前後桌),陳設在三界公爐下或中庭向天處;拜神明時,則設在神明廳前的供桌上;拜祖先時,則設在祖先牌位前的供桌上;拜床母時,設在床上或是在床頭另設小供桌;拜地基主時,可設在門口或後門向屋內拜;拜門口好兄弟時,則設在門口向外拜。

供品.... 
拜玉皇上帝時,頂桌準備清素的六齋或十二道菜碗、麵線三束、水果(尤其是年柑,有的會排成柑塔)、年糕、發、甜料和下桌全副的牲禮、水果、年糕、甜料等;繼而再將供品轉過來拜神明,供桌上先供著長年飯和發粿,上面插著一對「春花」,表示年年有餘、發財甘意,以及麵線三束,表示長壽;拜祖先時,可用剛才的供品,但需將牲禮剖開,再煮幾道菜碗來祭拜。拜床母時,可用春飯、麻油雞酒;拜地基主和門口好兄弟時,可準備五味碗、年糕。

金銀紙....
拜玉皇上帝時,用頂極金、太極金、天金盆金、高錢和鞭炮等;拜神明時,用壽金、刈金、土地公金;拜祖先時,用壽金、刈金、銀紙。拜床母時,用床母衣、刈金。拜地基主時,用刈金銀紙;拜門口好兄弟時,用經衣、銀紙。

禁忌.... 
除夕一到,為除舊佈新,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時有好兆頭,一般禁止吵雜,不准搬弄東西發出聲響,不准大聲講話,不准喝斥吵架,不准哭,鼓勵大家說吉詳話。

【開正(農曆正月初一)】
由來.... 
春節在傳統上是指農曆的過年,期間約自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日開始至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止,也是歲時節日最多的一個階段。傳說古代有年獸為害四處吃人,所以家家戶戶於該期間圍爐聚餐,享受最後的團聚時刻,直到除夕夜一過,年獸已走,大家紛紛慶祝彼此的倖存,恭賀度過該年並且又增長了一歲,故而留下除夕夜圍爐、初一賀歲的習俗。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五,稱為「新正」,而大年初一則稱為「開正」,家家戶戶會舉行祭拜神明和祖先的活動,祈求祂們保佑信眾和子孫在未來新的一年裡能夠諸事平安如意。

時間.... 
開正的時刻,隨每年干支不同而有不同,約在正月初一的凌晨,一般都是除夕夜守歲後,待午夜開正時刻一到,祭拜過神明後,才去睡覺;至於拜祖先的時間則約在初一近中午時。

設置地點.... 
由於祭拜的對象是神明和祖先,所以供桌的設置在神明廳「或公媽廳」前即可,將八仙桌特別圍上繡有吉祥圖案的桌裙,門口則懸掛紅彩或八仙綵,廳堂點上燈,神桌上也點上蠟燭。

供品.... 
拜神明的神桌上,可供上水仙花或是牡丹、梅花等,以及應景的年節相關供品,如柑塔 年糕 蘿蔔粿、芋頭糕、發粿 長年飯,粿和飯上插著「春花」,增加新春年年有餘和發財如意的吉祥意味。香爐前供著三束紮上紅紙的麵線,奉上三杯清茶,以及甜茶 甜料。此外,也有信眾會獻上全副的三牲等來祭拜;也有些家庭會以年糕和十二碗菜碗來祭拜。拜祖先時,得準備七杯酒、七個碗與七雙筷子,加上上述供品,其中牡禮可重複祭拜,但須剖開,可加上菜碗(蔬菜),蔬菜中有的會用菠菜以及連根帶尾的大蒜,菠菜是採其閩南語意似「飛」,有飛天、飛黃騰達之意,而帶鬚的大蒜則採其形狀,以寓子孫可以「頭毛嘴鬚白」,即「長壽」之意。

金銀紙.... 
拜神明的獻上壽金、刈金和鞭炮,拜完燒金後燃放鞭炮,再將茶酒灑在紙灰上。拜祖先的則獻上壽金、刈金、銀紙等。由於是過年期間,所以準備的金銀紙份量最好多過於平常的祭拜日。

禁忌.... 
由於春節期間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所以產生許多行事的禁忌,例如:大年初一忌吃稀飯,要吃乾飯,民間相信一年之初就吃稀飯,以後一年到尾都得靠吃稀飯過活。初一忌煎粿,因為一般煎粿要好吃,多得煎到金黃色,而閩南語意稱為煎到「赤」,赤又與「赤貧」同語意,很不吉利。新正期間也忌諱掃地、到垃圾、倒糞便,以免將家中財軍和神氣都掃走;忌大年初一打人、罵人、打架、啼哭、說不吉利話等,認為年初便說不吉利話或有不吉利事,大觸霉頭,所以都禁止,而鼓勵大家說吉利話。

忌打破碗盤等器物,若有的話,就得趕緊說「歲歲(碎碎)平安」、「撞破瓷,財錢一大堆」等吉利話,以化凶為吉。忌殺生、忌用刀類,因為刀為凶器,可剖開牲畜,意味著凶和破的不吉祥之意。忌正月初一午睡,民間相信這天男人睡午覺的話,田墘會崩;女人睡午覺的話,灶腳(廚房)會崩。

【接神日(農曆正月初四)】
由來.... 
由於民間傳說農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為送神日,即神明上天述職,稟報人間善惡,至正月初四會再返回人間,繼續接受祭拜與監察人間的善惡,因此該日必須非常謹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稱為「接神日」。

時間.... 
正月初四為接神日,俗語說「送神早,接神晚」,所以一般接神時辰多在近中午才開始。

設置地點.... 
神明廳前設置供桌。

供品.... 
接神日的供品,主要是牲禮(三牲:豬肉、雞肉、魚)、四果(如柑橘、蘋果、香瓜、葡萄等)、酒、菜碗、甜料(如花生仁、紅棗、冬瓜糖、花生糖等)。

金銀紙.... 
有壽金、刈金和甲馬,準備甲馬是因為要犒賞負責迎接、保護神明返回人間的神兵神將,故甲馬上通常印有盔甲、弓刀或馬匹、馬夫等圖案。

【迎財神(開市)】
由來.... 
從農曆正月初五到二十日之間,都是商家選擇店面於過年後正式「開張」的佳期,一般台灣民眾多喜好選在初五當天開張,因為這天也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因此初五接神更能獲得吉祥如意,也期望來年生意更為興旺,財源廣進。財神有分文財神和武財神兩類,文財神是指比干、文昌帝君;武財神是指關聖帝君(關羽)或玄壇真君(趙公明);而趙公明和其四位部將「招保天曹」蕭昇、「納珍天曹」曹寶、「招財使者」鄧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等,被合稱為「五路財神」。

此外,土地公、財帛星君、明初擁有聚寶盆的沈萬三等,也被視為財神。 從前商家在開張(或開市)當天,會先在招牌上繫上紅彩,店內會張掛著以紅紙書寫的「黃金萬兩」、「開市大吉」、「招財進寶」、「生意興隆」之類的吉祥字句,並且來個新春天減價的活動,發紅包給員工,新春團拜,或設宴席招待親等。

時間.... 
農曆的正月初五到二十日之間,由商家自行擇定開張迎財神的吉日,祭拜的時辰則在上午。

設置地點.... 
一般商家皆有安設財神神位,故祭拜地點先擺設在該神位前的供桌上,若屬挑高式的小型神龕,可在神龕下加放一張供桌。另外,再於商店或工廠內近門口處另外設置一張大供桌向天迎接財神爺。

供品.... 
「開張」或「開工」時,供上豐盛的牲禮(三牲)和果品。

金銀紙....
以壽金、刈金和鞭炮為主。當祭拜完畢,則鳴放鞭炮驅邪以及祝賀開張大吉。
【年菜】

水餃:代表「元寶」,因為看起來像元寶。有人會在水餃裡包一枚銅板,吃到那一粒水餃的人,今年的財運就會很好。

蘿蔔:代表「好采頭」(因為台語的蘿蔔是「菜頭」)

鳳梨:代表「旺來」(鳳梨台語唸做「旺來」)

韭菜:代表「長長久久」,吃時要一整根吃下去,不能咬斷,才能保佑長輩活得長壽。

橘子:諧音「吉子」,代表大吉大利。

魚:代表「年年有魚」。在吃年夜飯時一定要有魚,而且魚還不能吃完,要剩一點下來,才代表「年年有餘」。

年糕:代表「年年高升」或「步步高升」

全雞:台語「全雞」類似國語「全家」,代表「全家團圓」的意思。

湯圓:代表「全家團圓」

糖果:代表「甜甜蜜蜜」、「吃甜甜賺大錢」(台語)

『福』字的由來 :
相傳 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命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因當中有戶人家不識丁,竟然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朱元璋派殺手準備暗殺,在街上便發現家家戶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禦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見事情不妙,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年』的由來: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種頭如獅子身如壯牛的怪獸,到了冬天因為山中的食物缺乏,便要跑出山林進入村莊,遇見人就傷人,見牲畜就咬。因此一到冬天,人人驚嚇不已。大部分村裡的人就只得暫時搬到他處去逃避『年』的傷害。但時間一久,人們就發現『年』雖凶猛,卻也怕三樣東西:一是鮮紅的顏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聲響。於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備這三樣東西,『年』就一定不敢進村危害牲畜。

又到了冬天,凶惡的『年』也準備進村,而此時每家的大門上都掛用紅色塗抹的大木板,門口燒著火紅的火堆,到了夜裡大家還不敢睡覺,並在家裡週遭敲敲打打,發出巨大的聲響。夜深時,『年』到村口,只見到處通紅,村裡不時發出巨響,『年』因此驚嚇到,便趕緊跑回山裡,從此每到冬天,人們總是忘不了將家家戶戶掛上紅色木板,點起火堆,並敲敲打打,第二天家家戶戶也相互道喜,互報平安。而過年便由此而來。

[貼春聯 ]
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除夕夜前) 貼上寫著吉祥話的紅色對聯,用來驅逐年獸避邪。

[壓歲錢]
除夕夜、正月初一、初二 長輩給晚輩紅包,用以討吉利,保佑身體健康。

[迎財神]
財神是中國民間供奉的神之一,每逢過年,家家戶戶就會拜財神爺,希望念財神咒保祐大吉大利。吉象徵平安;利象徵財富。農曆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商家要以三牲水果鞭炮,供以香案到五路財神廟迎接,而電視上也有個節目叫小氣大財神,過年看這種節目最喜氣了。

迎財神爺習俗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盛大的節日。其中除夕之夜有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到五路財神廟迎財神爺。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吃餃子,而餃子就像財神爺給的元寶,而大家吃餃子徹夜不眠念咒,等待著接財神。
除了迎財神之外,看小氣大財神爺的節目也是不可少的。每到春節,舉國各地財神廟裡祭祀,家家戶戶都會貼上財神爺可愛圖片,祭祀方法各異。北方地區春節時,家家請回財神,供奉財神像,焚香上供品,正月初二清晨祭焚財神像和圖片。

財神咒
佛教的財神咒都是菩薩發心,為了不讓佛弟子因為生活困頓,而停止修持而臨時應急用的,所以一定要清心的常念財神咒,不然一切都還是在因果業報中,財富不會無中生有。

聽說藏傳佛教財神咒並非是說給你財富的,而是讓你可以圓滿修法的資財,出世間的菩提資財,入世間的佈施供養資財,所以在修持時發心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為了利益眾生而發心修持財神才會跟著來,若以自私的心發心修持這對自己是相當大的傷害。
財神咒:嗡 藏巴拉 閘念閘耶 梭哈
[年 畫 ]
就 是 與 年 俗 有 關 的 版 畫 , 也 是 過 年 期 間 特 有 的民 間 工 藝 。 它 的 起 源 和 春 聯 一 樣 , 都 和 古 代 的 桃 符 有 關。 應 劭 的 《 風 俗 通 義 》 「 祀 典 」 中 引 《 黃 帝 書 》 : 「 上古 之 時 , 有 荼 與 鬱 壘 昆 弟 二 人 , 性 能 執 鬼 , 度 朔 山 上 立桃 樹 下 , 簡 閱 百 鬼 , 無 道 理 , 佞 為 人 禍 害 , 荼 與 鬱 壘 縛以 葦 索 , 執 以 食 虎 」 。
因 此 漢 代 縣 官 多 在 臘 日 或 除 夕 「飾 桃 人 , 垂 葦 茭 , 畫 虎 於 門 」 , 以 抵 禦 邪 崇 的 進 入 。 到了 南 北 朝 時 , 乾 脆 就 將 神 荼 、 鬱 壘 直 接 畫 在 桃 板 上 。 《荊 楚 歲 時 記 》 : 「 造 桃 板 著 戶 , 謂 之 仙 木 。 繪 二 神 , 貼戶 左 右 , 右 神 荼 、 右 鬱 壘 , 俗 謂 之 門 神 」 。 也 有 人 直 接將 神 荼 、 鬱 壘 的 名 字 寫 在 桃 木 上 , 省 去 了 繪 畫 的 麻 煩 。
桃 符 發 展 到 後 來 , 漸 漸 分 化 成 春 聯 及 門 畫 , 其 中 的 門 畫就 是 年 畫 的 前 身 。










附件: thumbnail.jpg (2012-1-20 14:41:27, 13.27 KB) / 下載次數 6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ODk1NXxmMjk3NzRjN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 (1).jpg (2012-1-20 14:41:39, 9.49 KB) / 下載次數 6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ODk1NnxhYTE2YTNmY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 (2).jpg (2012-1-20 14:41:53, 16.97 KB) / 下載次數 6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ODk1N3w3NjRjZGEwZ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 (3).jpg (2012-1-20 14:42:07, 13.22 KB) / 下載次數 6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ODk2M3xkOWE1YmMzO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billy8282    時間: 2012-1-20 15:48:38

太歲何辜

「太歲」只是個名稱,「安太歲」也只是一項宗教和民俗活動而已,無關乎吉凶禍福,用「太歲當頭座,無災也有禍」的詞句加諸在太歲身上,實在很不當也很冤枉哩!



  去年底有一位李姓演員,吃完了朋友的尾牙宴後,酒醉駕車闖了禍,被交通警察帶到分局接受酒測,酒精濃度高達一.一三毫克,已經明顯的「酒醉」駕車了。「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句話是人盡皆知的行為準則,這位老兄不但不認錯,還在分局裡大呼小叫的說:「我今年犯太歲實在有夠倒楣,為什麼這麼快一過年就「沖」到了」。自己做錯了不思檢討,把罪過推到太歲頭上來實在是太扯了,太歲又何其無辜?



  「太歲當頭坐,無災也有禍。」這句話在民間流傳甚廣影響力深植民心,一般人聽到心裡總覺得心裡毛毛的,誤以為「太歲」是個凶神惡煞,碰到他恐怕會倒大霉或衰運連連。其實那只是傳說罷了,大家不明究理以訛傳訛的,愈傳愈恐怖,愈傳愈神秘。其實「太歲」只不過是個「名稱」而已,根本沒啥好緊張好害怕的。



  太歲的由來



  要說「太歲」這個名稱的由來,得追溯到古時候的宋朝年代,由宗教和命理、占卜相結合所引申出來的一個名詞。凡是占卜、八字、斗數等五術皆以「太歲」這個名稱作為流年的代名詞。至於宗教廟宇(尤其是道教)是用十二生肖搭配五行而組成六十甲子為年干支的循環,將太歲的名稱與十二生肖(地支)作為流年的代名詞,例如今年流年干支為甲申生肖屬猴,因此凡是生肖屬猴的人,今年皆是太歲年。



  太歲是何方神煞?



  所以「太歲」既不是神也不是煞,只不過是一個名稱而已,如何能引來禍福呢?根據道教的記載,太歲是由六十甲子裡每一年由一位「太歲星君」輪值當班(類似軍中的值星班長,如附表)負責集合、分配當年的天兵、神將供神佛差遣,其本身並無法力或神格可言,更無權決定人類的吉凶禍福。傳言中的「太歲當頭坐,無災也有禍」這句話,其實是廟宇在警示民眾流年的煞方不宜動土或安神位,例如今年甲申年煞方在南方,凡坐南向北的土地不宜動土,非動土不可的話,就得擺上神案供上三牲素果祭拜一下,也就是拜個碼頭,先行通報一聲打個招呼以示尊重。今年若是坐南朝北的房子也不宜入厝安神位,萬一剛好買到這個方位的房子,一般也是以「浮爐」的方式作為權宜措施。所以說「無災也有禍」那也未免太言重了。



  安太歲的由來



  以前的農業社會裡民眾的知識比較封閉,宗教的影響力相當大,敬天地而畏鬼神,各地方廟宇即是民間的信仰中心,廟方扶乩轉告仙佛的指示,民眾即奉為準則,哪敢不從,廟宇愈大影響力愈大。也不知從哪個年代哪個廟宇開始,廟宇扶乩指示信眾凡屬太歲年出生的生肖,都必須在家中安奉輪值的「太歲星君」即可保家安康,大家立即遵照辦理,凡是家中有太歲年生肖的家庭,都在客廳的一隅設立神案供奉「太歲星君」早晚上香祈求家中平安(因太歲非神非煞根本不夠格供奉在正式神案上,不相信的話您可到各大廟宇瞧一瞧便知道)。



  安太歲的演化



  所以「安太歲」是一項宗教活動也是民間習俗,一代接一代的承傳下來。當社會潮流的巨輪由農業社會推向工業時代後,以往的四代同堂大家庭已不復見了,由樹大分枝的小家庭取而代之,農業社會的大型四合院也轉型成高樓公寓。公寓式的房子已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容納「太歲星君」的神案了。廟方因此靈機一動,接下這件「粗重」的工作,在廟宇的偏殿設立了大型的「太歲星君」牌位,由廟方統一替信眾安太歲和送太歲,將每位需要安太歲的信眾名字逐條貼在兩側,由信眾隨意捐獻香油錢。因此每年農曆十二月廿四日送神後到元宵節前,是每年安太歲活動的高峰期。



  「安太歲」的活動起初是廟方因時代的改變而給信眾方便,由信眾隨意捐獻香油錢而已,後來安太歲的人愈來愈多,廟方乾脆明訂價格由二百元│壹仟元不等,逐步成為廟宇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由於廟方認為「安太歲」是一項穩定的收入,和點「光明燈」一樣列為過年期間的重要活動。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哪個廟宇開始,廟方公告說:「太歲年生的生肖是『犯太歲』,」固然要安太歲以保平安,但其對沖的生肖(按今年是猴年,其對沖的生肖是屬虎)是沖太歲,沖比犯更嚴重,更應該安太歲才能保平安,因此需要安太歲的人一下子增加了一倍。後來又不知從何時開始,除了犯太歲和沖太歲的人之外,又多了兩個偏沖的生肖也要安太歲才能保平安(按今年偏沖的是屬龍和屬豬兩個生肖)。換句話說,十二個生肖裡每年就有1/3的人每年都需要安太歲了,造成大型廟宇每逢春節期間就大排長龍(香火興旺的廟宇更要提早去先拿號碼牌),數以萬計的信眾排隊等著安太歲的有趣現象。現在更先進的是乾脆在網路上設個「太歲宮」讓您直接下載安太歲,每人每次五百元,趁機海撈一筆,這種景象不但離譜,簡直是太扯了吧!



  除了安太歲和點光明燈的活動之外,還有多項需要「祭改」的項目,例如今年屬鼠的犯白虎、屬牛的犯官符、屬兔的犯死符、屬蛇的犯亡神、屬馬的犯喪門、屬羊的犯桃花、屬雞的犯病符、屬狗的犯天狗等,十二生肖裡幾乎個個無一倖免,每個人都要安太歲或是祭改一番,要不然點個光明燈讓您的流年運勢加持一下也行。反正這是一年一度的宗教活動,信不信由您。



  因此春節期間是各大廟宇最熱鬧、最忙碌的時候,一些大型廟宇的年度開支差不多這個時候就湊足了。不管是安太歲、點光明燈也好,各種祭改也罷,這是宗教信仰和民間習俗,大家抱著寧可信其有,反正花個小錢求個平安、買個心安,又能讓所信仰的廟宇香火興盛,可謂一舉兩得,因此大家樂於為之。



  所以「太歲」只是個名稱,「安太歲」則是一項宗教和民俗活動,根本無關乎個人吉凶禍福,若是連酒後駕車肇事都要怪罪到太歲頭上,那可真是冤枉啊大人!

附件: 8409486.jpg (2012-1-20 15:47:53, 39.06 KB) / 下載次數 8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OTE3Mnw0OTgzNTlkM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20110801023720875_1538.jpg (2012-1-20 15:47:54, 9.9 KB) / 下載次數 6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OTE3M3wyMmViZjM0M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2.jpg (2012-1-20 15:48:34, 42.66 KB) / 下載次數 6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0OTE4M3w0M2NmYjE4M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lin19081    時間: 2012-1-20 17:46:16

■大掃除。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新的一年要營造新的氣象。順便將不好的一切掃掉,迎接新希望。
■貼春福、春聯等等。要倒著貼才有效喔!象徵春到福到好運到。春聯上的字句,充滿古人的細膩思維,更添增年節的氣氛。
■拜神、拜祖先。自古流傳下來的觀念,神佑平安祖佑子孫滿堂。請祖先保佑子孫可以事事順心。

作者: t3257114    時間: 2012-1-20 17:57:29

先預祝各位~恭喜發財~

過年習如兒時記憶,都會在家中三合院放煙火

到了大點,每天要開始跟長輩拜年送禮領紅包

現在有時會跟三五好友除夕夜排福袋~

那麼多習俗,不外乎只是想讓大家跟家人團聚

下年幾張圖就用喜氣洋洋的感覺跟美女圖,來跟大家拜個早年~

記得!!要跟家人多團聚喔!!

附件: 【zangyue2011 】【sex8.cc】秋本 今夜只给您萝莉塔美人1.jpg (2012-1-20 17:53:08, 38 KB) / 下載次數 4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DkxNnwyYTE5YmMxN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001aa04b3d040ce378d802.jpg (2012-1-20 17:53:14, 56 KB) / 下載次數 3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DkxN3w1MTM4ODJiY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jpg (2012-1-20 17:53:18, 27.97 KB) / 下載次數 3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DkxOHxlMDMxNzAwN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5.jpg (2012-1-20 17:53:23, 62.54 KB) / 下載次數 5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DkxOXwzMzhjNzZjY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23.jpg (2012-1-20 17:53:27, 17.16 KB) / 下載次數 3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DkyMHw2MDIzM2NjM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53678.jpg (2012-1-20 17:53:32, 10.84 KB) / 下載次數 3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DkyMXwxYjU2Y2Q1Y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786867868.jpg (2012-1-20 17:54:03, 16.08 KB) / 下載次數 3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DkyMnw4MjFiMGEzN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86768786.jpg (2012-1-20 17:54:10, 13.44 KB) / 下載次數 3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DkyM3xhZjQ3MDE4M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g_big001.jpg (2012-1-20 17:54:22, 494.1 KB) / 下載次數 5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DkyNHxlYjc4OGY4M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oeqz4xhsfxs4.jpg (2012-1-20 17:54:29, 75.4 KB) / 下載次數 4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DkyNXxlZjZmZDIzN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jpg (2012-1-20 17:54:40, 12.8 KB) / 下載次數 3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DkyNnw5YWNhMzdhY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W020090120309175906281.jpg (2012-1-20 17:54:44, 18.9 KB) / 下載次數 3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DkyN3wzMjc0NjRkN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kissmylove    時間: 2012-1-20 21:32:22



台灣的春節習俗



台 灣 民間 流 傳 著 一 首 「 新 年 歌 」 , 將正 月 間 的 行 事 以 歌 謠 方 式 逐 日 記 載 下 來 , 內 容 如 下:



初 一 早 、 初 二 早 、 初 三 睏 到 飽 ,

初 四 頓 頓 飽 , 初 五 隔 開 , 初 六 挹 肥,

初 七 七 元 , 初 八 完 ,

初 九 天 公 生 , 初 十有 食 食 ,

十 一 請 子婿 ,

十 二 查 某 子 返 來 拜 ,

十 三 食 暗 糜 配 芥 菜 ,

十 四 結 燈 棚 ,

十 五 上 元 暝 ,

十 六 折 燈 棚 。



初 一元 旦 , 事 先 就 要 依 據干 支 找 出 當 年 「 開 正 」 的 時 刻 。 「 開 正 」 的 時 刻 通 常 很 早 , 有 的 人 家 甚 至 通 宵 守 歲 , 一 等 時刻 到 來 , 就 燃 放 鞭 炮 , 在 神 佛 前 擺 上 各 色「 甜料」,如 紅 棗 、 冬 瓜 糖 、 花 生 糖 等 。 全 家 老 幼 一 同 祀 神 、 祭 祖 , 迎 接 新 年 的 到 來 。

平 日 信 奉 某 一 神 祇 者 , 也 在 春 節 到 所 祠 之 廟燒 香 禮 拜 , 稱 為 「 行 香 」 。 新 正 出 行 , 男 女 必 定 盛 裝 , 並 且 要 查 閱 曆 書 , 找 出 與 自己 生 辰 干 支 相 對 應 的吉 利 方 向 , 以 期 新 年 事事 順 利 。 路 遇 親 友 時 , 則 拱 手 互 道 「 恭 喜」 。 有 登 門 賀 年 的 賓 客 時 , 主 人 要 端 出 各 種 甜 料 、甜 茶 招 待 ,稱 為 「 食 甜 」 。 過 去 的 甜料 以 紅 棗 、 橘 子、 冰 糖 、 花 生、 冬 瓜 糖 及 瓜 子 等 四 種 或 六 種 組 成 。 客 人 在 「 食 甜 」 時 , 也 要 即 興 的 說 些 吉 祥 話, 如 「 吃 紅棗 , 年 年 好 」 , 「 吃 甜 甜 , 大 賺 錢 」 、 「 老 康 健 , 食 百 二」 等 等 。



為 了 求 取新 春 的 吉 利 , 舊 時 在 台 灣 也 有 若 干 的 禁 忌 要 遵 守 , 例 如 : 忌 煎 粿 , 為 恐 將 年粿 煎 焦 ( 台 語 的「 焦 」 字 音 同 赤 貧 之 「 赤 」 字 )。 忌 打 破 碗 盤 , 若 不 慎 打 破 , 則 以 紅 紙 包 上 碎 片 , 新 年 後 丟 入 河 中 , 口 吟 「 撞 破 瓷, 錢 銀 一 大 堆 」 。 蒸 年 糕 時 禁用 白 糖 ( 白 色 代表 喪 事 ) , 改用 紅 糖 。 又忌 元 旦食 粥 。 據 說只 要 元 旦 吃 粥 , 這 一 年 中出 門 一 定 會 遇 到 壞 天 氣 。並 忌 午 睡 、男 子 午睡 則 田 壟 必 垮 , 女 子 午 睡 則 土 灶 必 崩 。 但 由 於 生 活 型 態 的 改 變 , 許 多 的 禁 忌 已 逐 漸 被 人 忽 略 了 。



俗 傳 已 嫁 的 女 兒 若 在 正 月 初 一 歸 寧 , 會 使 娘 家 變 窮 , 所 以 要 到 初 二 才 能 回 娘 家 , 台 灣 稱 為 「 作 客 」 、「 返 外 家 ( 娘 家 ) 」 。 作 媳 婦 的 一 大 早 就 要 準 備 便 當 , 偕 同 婿 、子 女 回 娘 家 。 古 時 候 的 習 俗 , 女 子 無 故 不 得 擅 自 歸 寧 , 所 以 初 二 回 娘 家 時 多 由 娘 家兄 弟 前 來 迎 接。 這 一 道 手 續 在 現 代 已簡 化 成 了 電 話 邀 請 。 「 返 外 家 」 也 不 得 空 手 , 多 半 要 準 備 一 些 禮 物 , 稱 為 「 伴 手 」 或 「 等 路 」 。 娘 家 兄 弟 有 子 女 的 , 也 要 贈 送 紅 包 。 女 兒 帶 回 的 外 孫 , 則 由 外 家 贈 送 雞 腿 , 或 用 紅 絨 繩 繫 古 錢 , 掛 在 外 孫的 頸 上 , 稱 為 「 結 衫 帶 」 ,這 些 古 俗 也 早 已 被 紅 包 所 取 代 。



正 月 初 三 , 俗 稱 「 赤 狗 日 」 , 俗 信 此 日 不 宜 外 出 、 宴客 。 若 犯 此 禁 忌 ,則 終 生 赤 貧 。 所 以 經 過 了 初 一 、 初 二兩 天 的 忙 碌 後 , 大 家 在 初 三 都 會 睡 到 日 上 三 竿 才 起 床 。 這 一 天 則 在 家 中 賭 博 取 樂 。 不 過 , 工 商 業 社 會 的 步 調 已 不 及 以 往 的 悠 閒 , 許 多 的 公 司 商 號 都 在 初 四 就 開 工 了。 所 以 民 間 儘 管 有 「 赤 狗 日 」 的 禁 忌 , 許 多 人 還是 會 把 握 這 最 後 一 天 的 假 期 外 出 踏 青 。



舊 時 的 習 俗 ,正 月 出 行 經 過 橋 樑, 隧 道 時 都 要 祭 橋 神 , 事 先 準 備 香 及 金 紙 , 到 橋 頭 焚 香 燒 金 , 祈 求 橋 神 保 佑 出 行 平 安 。 也 有 人 僅 燒 香 , 再 將 金 紙 繫 上 紅 絨 線 , 放 在 橋 頭 , 俗 稱 「 壓 金 」 。 今人 祭 橋 神 則 只 是 搖 下 車 窗 , 將 金 紙 丟 在 橋 上 , 隨 即 呼 嘯 而 去 , 早 就 失 去 了 那一 份 恭 謹之 心 。



正 月 初 三 又 是 俗 傳 「 老 鼠 娶 親 」 的 日 子 , 入 夜 以 後 , 各 家 各 戶 都 要 提 早 熄 燈 就 寢 , 並 在 家 中 各 處 撒 鹽 、 米 , 稱 為 「 老 鼠 分 錢」 。



初 四 接 神 , 去 年 臘 月 廿 四 日 升 天 奏 報 的 諸 神 都 在 初 四 那 天 回 轉 人 間 。 因 此 要 準 備 牲 醴 、 香 燭 紙 馬 迎 接 諸 神 下 降 。 俗 話 說 「 送 神 早 , 接 神 遲 」 , 所 以 接 神 一 般 都 在 午 後 舉 行 。 由 於 要 準 備 接 神 的 供 品 , 飯 菜 特 別 豐 盛 , 所 以 才 說 「 初 四 頓 頓 飽 」 。



初 五 隔 開 , 表 示 新 正 暫 告 一 段 落 。 各 商 家 已 正 式 開 張, 回 復 正 常 營 業 。 初 六 挹 肥 , 表 示 舊 時 農 民 於 此 日 開 始 下 田 , 準 備 春 耕。 初 七 人 日 , 在 台 灣 並 無 慶 祝 人 日 的 習 俗 。 初 九 天 公 生 , 則 是 新 年 以 後 最 隆 重 的 祭 典 。初 八 午 夜 交 子 時 後 , 全 家 老 幼 就 要 齊 聚 廳 堂 , 由 長 者 上香 , 向 天 公 行 三 跪 九 叩 之 禮 。 祭 祀 完 畢 , 還 要 燒 一 種 特 製 的 「 天 公 金 」 , 然 後 燃 放 鞭 炮 。 由 於 拜 天 公 的 祭 品 極 為豐 盛, 所 以 到 了初 十 還 「 有 食 食」 。 十 一 日是 岳 父 宴請 子 婿 的 日 子 、 俗 稱 「 子 婿 日 」 。 十二 日 女 兒 歸 寧 。 連 續 幾 天 吃 多 了 大 魚 大 肉 , 十 三 日 就來 點 清 淡 的 稀 飯 配 芥 菜。 十 四 日 開 始 結 燈 棚 , 新 年 的 歡 樂 就 在 元 宵 燈 火 的 高 潮 中 劃 上 一 個 圓 滿 的 句 點 。



許 多 地 方 的 客 家 人, 在 正 月 初 一 的 早 餐 都 要 吃 素 。 據 說 年 初 一 吃 一天 素 等 於 全 年 吃 素 , 但 是 年 初 一 常 有 親 友 來 訪, 光 以 素 食 款 待 也 不 太 方 便 , 後 來 便 簡 化 成 了 只 吃 早 齋 。 初 二 婦 女 回 娘 家 時 , 照 例 要 帶 一 些 禮 物 回 去 孝 敬 父 母 。 從 前 時 興 的 「 等 路 」 ( 禮 物) 是 雞 腿 、 綠 豆 餅 及 檳 榔 , 近 來 則 改 用餅 乾、 蛋 捲 、 飲 料 等 。 初 三 「 送 窮 鬼 」 。 以 前 人 認 為 初 三 以 前 掃 地 、 倒 垃 圾 會 把 財 富 也 都 掃 出 去 。所 以 , 一 直 要 到 年 初 三 , 才 將垃 圾收 拾起 來 , 拿 到 郊 外 燒 掉 , 稱 為 「 送 窮 鬼」 , 據 說 這 樣 就 可 以 窮 去 富 來 。 初 五 「 出 年 架 」 , 表 示 新 年 告 一 段 落 。 初 九 天 公 生 ,當 天 不 得 曬 衣 物 , 也 不 能挑 肥 挑 糞 , 以 免 褻 瀆 天公 。初 十「 水 婆 生 」 , 當 天 不 能 洗 衣 服 。



客 家 人 也 有 一 首 新 年 謠 , 勾 劃 出 了 客 家 新 年 的 風 貌: 「 年 到 初 二 , 食 乘 把 膩 膩 ; 年 到 初 三 四, 人 客 來 來 去 ; 年 到 初 五 六 , 有 酒 又 無 肉 ; 年 到 初 七 八 , 家 家 捧 粥 缽; 年 到 初 十 邊 , 依 舊 同 仙 般 ; 年 到 十 五 六 , 食 了 剩 餘 肉 ,耕 的 耕 , 讀 的 讀 。 」



附件: 1.jpg (2012-1-20 21:32:18, 61.83 KB) / 下載次數 5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jM5M3xhMzlkYWY2O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ericletter    時間: 2012-1-20 22:43:50

本帖最後由 ericletter 於 2012-1-20 23:00 編輯

[春節過年習俗玩樂到元宵加分活動]
元宵節的由來

      話說這元宵節的由來,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不過我個人到比較喜歡民間的傳說,感覺上更貼近生活, 也更有古早味!  
      這一則傳説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禦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説:“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説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説:“聽説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挂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而元宵現今說到元宵節就會想到平溪的放天燈,寧靜的平溪夜空,元宵節因天燈的點綴,顯得分外美麗燦爛。臺北縣平溪、十分一帶,位處偏僻山區,開發甚遲交通不便,原為平埔族的勢力範圍。早期入山開拓的漢人,常遭殺害或土匪搶劫,由於通信不便,墾拓的人們遂以「放天燈」互報平安,後來逐漸演變成當地元宵夜特有的習俗。天燈亦稱「孔明燈」,相傳為三國時代諸葛亮所發明,作為軍事通信之用 ,另一種說法則因其外型像孔明畫像的帽子而得名。
      天燈的結構可分為主體與支架兩部份,主體大都用棉紙或油皮紙糊成,支架則用竹篾組成,口圓袋方,大小各異。底層支架中間,綁有一塊沾上煤油的粗布或金紙,放飛前將煤油方形天燈點燃,並把整座燈按於接近地面處,燃燒一陣子之後,熱空氣便能使整個天燈飛昇上空,如果天氣不錯,底部煤油燒完,孔明燈還會自動下降呢!
      平溪、十分雖地處偏僻,但其放天燈的活動因媒體報導,吸引大量的人潮,不僅天燈愈來愈多,體積也愈做愈大,燈上還繪有各種圖案及書寫放天燈者的姓名 ,於是有「放得愈高,(事業/願望)升得愈高」的說法。






附件: 1.jpg (2012-1-20 22:58:30, 99.54 KB) / 下載次數 4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zM2MXxjMGM3YjQ5M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2.jpg (2012-1-20 22:59:05, 119.35 KB) / 下載次數 3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zM2NHw4NjdhYmEwY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3.jpg (2012-1-20 22:59:06, 123.21 KB) / 下載次數 3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zM2NXw2NDU4N2ZmZ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4.jpg (2012-1-20 22:59:09, 144.68 KB) / 下載次數 3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zM2NnwzMGY3NDMwO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5.jpg (2012-1-20 22:59:10, 46.06 KB) / 下載次數 4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zM2N3xiZmQ5N2ZkZ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yenkie1111    時間: 2012-1-20 22:55:38

我之前十几个除夕基本都是这么过的:

家长,亲戚们吃完年夜饭就开始“工作”(麻将 ,扑克),当然只是小赌,但我麻将扑克基本不会,而且我穷

学生一个,没钱玩。虽然每年都是很多亲戚在一起过年,很热闹,但是听到的都是麻将声和打扑克的声音(“赌桌”一般都有好几桌)。

所以每年吃完年夜饭后我都只能看春晚,。。实在是没意思。。今年本山大叔都不上了,春晚更没盼头

了。。。想不出除夕那天有什么好玩的,难道只能睡觉?。虽然我是在一个小县城,同学什么的都住得很近,但

是除夕那天晚上大家都不会出门的。。。

正好可以借这个帖子讨论一下,说说你们过年都有什么活动,给大家分享分享。。算是一举两得了吧。。。

然后,提前给SOGO论坛拜个年,祝大家抱着平安,拥着健康,揣着幸福,携着快乐,搂着温馨,带着甜蜜,牵着财

运,拽着吉祥,迈入新年,快乐度过每一天!
作者: honey99go    時間: 2012-1-20 23:03:09

過年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繫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作者: loveyawyun    時間: 2012-1-20 23:36:00

本帖最後由 loveyawyun 於 2012-1-20 23:37 編輯

農曆正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節日的大節,民間俗稱「元夜」、「元宵節」、「元夕」,也稱「上元節」、「燈節」。因為一月朔日距望月很近,故辭歲之後,拉長十天,接著而有元宵佳節。近幾年來,台灣盛行的元宵節俗,大都僅花燈之展示與競賽,其中以當年值生肖的花燈及電動花燈更是備受注目。只可惜以前舊有的元宵活動今皆大都已不復存在,例如:拜冬生娘、照月光、鑽燈腳、聽香、燈謎、拜宮廟、偷俗…等。要不然重現唐代詩人崔液所寫的: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夜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此般盛況,也是不無可能。


附件: DSC02058.jpg (2012-1-20 23:37:38, 38.01 KB) / 下載次數 3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zYxMXwyMDY0OWI0Y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jpg (2012-1-20 23:37:38, 8.11 KB) / 下載次數 4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zYxMnwwZjhjYWQxZ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CADH25US.jpg (2012-1-20 23:37:38, 10.62 KB) / 下載次數 3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zYxM3xhMTQ2OWQ4Z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dk1019    時間: 2012-1-20 23:48:44

過年期間,也就是大年初五以前忌倒污水、灑水、掃地、倒垃圾或將水往外潑,傳統認為每戶家中都家中都藏有福氣財運,灑水、掃地與倒垃圾會將財神爺趕跑與掃走財富與好運,另外,垃圾也不能丟掉,必需等到初五隔開日才可進行一次的清掃,掃地時要注意要從外往裡面掃,象徵將金銀財寶掃進來。

過年期間忌將衣服曝曬於戶外。

忌殺生、忌打罵小孩、忌生氣罵人與人爭執、忌向人討債,新的一年有好的開始才會旺一整年。

儘量不要打針、開刀、看病,以祈求新的一年身體健康。

吃長年菜不可切斷,才可長命百歲。

忌說不吉利的話語,會讓今年一整年不吉利。

忌動刀剪針線,所以過年期間所需烹調的食材宜年三十就切好準備妥當。

忌跟還未起床的人拜年,會讓對方一整年都疾病纏身。

嫁出的女兒宜初二、三回娘家,不可於大年初一、四、五這幾天回娘家,會導致娘家家運衰敗。

大年初一到初五忌吃魚頭、魚尾,魚為年菜必備菜餚,留下魚頭魚尾不吃象徵「有餘」,來年慶有餘。

大年初一到初五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

大年初五,傳統習俗上初一到初四,垃圾為「財氣」,但到初五隔開日以後,垃圾反為「窮氣」,因此初五要將過年期間所有的垃圾清倒乾淨,謂之送窮出門,可帶來好運與財運。

忌用白色物品,例如年糕用的糖不用白糖而用紅糖。

忌煎粿,萬一不小心將年粿煎焦掉,焦台語與「赤」同音,不祥由赤貧之意。



大掃除
俗語說除舊布新,舊有的一年不管過得開不開心,透過大掃除將環境與自己的心情大掃除一番,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營造新的氣象,讓新的一年好上加好。

過年期間不打掃
傳統習俗過年前全家會來個大掃除,但過年期間則不可掃地,以避免把財神爺趕跑,另外,垃圾也不能丟掉,必需等到過完年才一次的清掃,掃地時要注意要從外往裡面掃,象徵將金銀財寶掃進來。

貼春福、春聯等等
長大後每到過年前,總要幫忙貼春、福與春聯,大家有沒有注意很多人的春與福是倒著貼的,其寓意春(剩餘台語唸)到(倒)、福到(倒)與好運到。另外,家家戶戶換上喜氣的大紅春聯後,頓時之間,處處充滿喜氣,而春聯上的字句,也大多是充滿思古幽情的詩句,更添增年節的氣氛。

拜神、拜祖先
傳統所流傳下來的習俗,一般的家庭或店家可能在農曆初一、十五(有些人是初二、十六)就會拜拜(拜拜天公、土地公及家神),而到了過年這段期間,過年前為了感念神明們一年保佑人間的辛勞,會拜拜並送神,恭送神明回到天上述職與休假,過年後則拜拜以迎神,歡迎神明回到人間繼續保佑萬千子民。
而對於祖先與先人們,除了慎終追遠,過年前人間吃團圓飯,對於自己的祖先當然也要貢奉豐盛祭品,感念一下先祖先人們的辟佑,讓後代子孫可以愈來愈好,家族興旺、子孫滿堂。

送灶王爺(灶神)和地基主
在一年的年尾十二月二十四日一般為民間送灶王爺和地基主回天庭過年的時間,拜拜時注意,宜使用較矮的矮桌或是矮板凳當貢桌,因為傳說地基主身高身高不高,祭祀準備的東西可準備:滷蛋、雞腿(最重要,祂的最愛)、白飯、菜湯、橘子等水果。金紙方面:四方金(大刈金)三支,再一支四方金(大刈金)當作插香的座。祭拜時間通常在早上十一點到下午一點之間。為了確保祭拜時可以讓地基主享用,拜拜時宜呼請:『安請某某某地址的地基主神,弟子(信女)今天準備簡單菜飯請地基主神上座享用,請保佑閤家平安』。

灶神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主管飲食的神,又稱「灶君」、「灶王」或「灶王爺」,民間傳說為張單,灶神為五祀神之一,與司命、行神、門神、戶神,同為司察小過的家宅神祇,負責監察各家各戶人間罪惡,掌握壽夭禍福。一般認為,灶神會在舊曆年尾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告人間家家戶戶的善惡,所家家戶戶都會祭拜灶神,祭拜時多會有糖果等甜點,希望灶神吃甜甜、講好話,希望灶神在天上可以為自家美言幾句,為自己招祥避禍。

地基主,是住宅、房舍的守護神靈,是台灣民間信仰,也是臺灣人、臺灣本省人獨特的信仰。地基主是神明位階中官階最小的,臺灣人常會在春節、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祭祖時(或者其他中國傳統節日),與舊曆每月初二、十六作牙祭拜土地神時,另設香案,以簡單菜餚為祭品,並焚燒紙錢,加以祭拜。地基主由於是位階很小的神明,所以不設神像或神位,一般是住在家裡的最後面,與灶神在一起。

除夕‧守歲‧發壓歲錢
又稱大年夜、除夜[1]、歲除、大晦日,是過年前的最後一天。也因為是以農曆為計算基準,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因此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三十暝(閩南語);當該年為十二月為小月時只有廿十九日,除夕則改稱二九暝,小年夜則是過年前的倒數第二天晚上。除夕是傳統的重要節日,家家戶戶會在這一天團聚,吃團圓飯,發壓歲錢,並且進行守歲。

團年飯
又稱年夜飯、圍爐或團圓飯,是在農曆除夕晚飯一家團聚享用豐盛晚餐並共度新春,一般多在除夕祭祖後開始進行。傳統的社會,由於子女各有忙碌工作,除夕這一天的全家團聚,可說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日子,一般年夜飯多會在長輩家中全家團聚食用,現代家庭為了便利,也有改上酒樓、餐廳享用。此外,由於現代人工作忙碌,難得可以有超過6天的連續假期,有些人會在過年期間安排出國旅遊。傳統的豐盛年夜飯一般會有雞、魚、肉等,同時每道菜餚也都會有一個吉祥喜氣的名稱,如年年有餘(魚)、步步高昇、五福臨門、竹報平安、長壽如意、五穀豐收、大吉大利等。

壓歲錢
小時後最高興時莫過於除夕夜開始,逢家中或親戚長輩,看到喊聲恭喜發財,便可以領到一封封的壓歲錢。傳說中,有一種凶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會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竹聲響驅「年」,用零嘴食品來安慰小孩,以做壓驚。後經各朝代逐漸演變為以貨幣取代食物來壓驚,傳說宋朝時便有「壓歲錢」的習俗。習俗上長輩會於過年前到銀行換取紅色連號的紙鈔還包壓歲錢,除了紅色具有喜氣外,也有連連高昇之意。晚輩於除夕所拿到的壓歲錢一般會於守歲完入睡前,把壓歲錢放在枕頭下,然後入睡。

守歲
除夕守歲,又叫熬年,傳說古時後有一種凶獸叫「年」,「年」會在每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來傷害人畜、莊稼。但「年」懼怕聲響與火光,因此,最除夕這一天,人們於吃完團年飯後,會家家戶戶圍爐夜話通宵守夜,並且燃放炮竹以驅「年」保平安,同時也因家家戶戶守歲,燈火通明,使「年」不敢出來作怪。另外,守歲也意謂辭舊迎新,老年人守歲有辭舊歲之意,晚輩守歲則可為家中長輩添壽守住年歲。

長年菜
長年菜又稱長命百歲菜,嘉義以北地區長年菜是「芥菜」,而台南、高雄、屏東地區的長年菜則為「帶根的菠菜」,烹煮時不可切斷,才能長命百歲,吃的時後必須一根根從頭吃到尾,才能讓年壽長長久久。

放煙火、鞭炮
由傳統而來的習俗,傳說古時是用來驅趕年獸的方法,驅趕年獸之餘放煙火、鞭炮也有歡樂喜慶之感,逐漸變成過年期間的應景活動。

走春;行春
走春也就是拜年,通常由輩分低的向長輩拜年,從前社會比較傳統,在家中向長輩拜完年後,接著要到多處拜年,包括親戚、上司、生意夥伴等,準備的手信則是甚為講究。另外臨裡街坊間見面也會互道恭喜發財,增添喜氣,這便是走春或行春。一般習俗上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會發給紅包,過初十才不需再發給紅包。而拜年活動最常見為打麻將、打牌等,以求發個小小的新年財,近年來有些人會藉難得的長假過年期間出國旅遊以「避年」,此外,拜年活動也漸簡化成手機、電話與簡訊拜年。

附件: gif0379.gif (2012-1-20 23:48:31, 49.32 KB) / 下載次數 4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zY2NHxkNjVmYzMxM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jpg (2012-1-20 23:48:42, 8.62 KB) / 下載次數 3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1MzY2NXwyZWZiOWEyY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konigiwa    時間: 2012-1-21 01:28:50

本帖最後由 konigiwa 於 2012-1-21 01:31 編輯

祝 OURSOGO 如龍似虎、龍翔虎躍、龍威虎震、龍騰虎嘯、龍虎風雲、龍飛鳳舞、臥虎藏龍、生龍活虎、飛龍在天、龍馬精神
祥龍獻瑞、魚躍龍門、龍鳳呈祥、群龍之首 、龍蛇起陸、龍蟠鳳逸、祥龍瑞氣、畫龍點睛、直搗黃龍、龍潭虎穴、生意興龍!!!

以上為龍年恭賀之吉祥話供大家參考^^
作者: j82043056    時間: 2012-1-21 13:36:23

農曆新年的來源,有根據,且豐富而多采多姿的傳說可追溯到幾千年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年獸」的傳說。「年獸」是一個殘忍兇猛的野獸,古代人相信「年獸」在除夕夜時會出來吃人。傳說「年獸」極懼怕紅色、火光及吵雜的聲音,人們就在門上貼著紅紙條,並整夜點著火炬、燃放炮燭,來避開「年獸」。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恭喜」之聲不絕於耳,空氣中瀰漫著打敗「年獸」勝利與重生的喜悅。

傳說發糕頂端的裂縫越開,來年的財富越多。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假如是新婚夫婦,丈夫必須伴隨妻子返家送禮。根據一個有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以後,家家戶戶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便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此外,人們並在家中各處灑鹽、米,稱為「老鼠分錢」。



作者: 無聊混混    時間: 2012-1-21 20:46:24

雖然我口才不是很好拉
但新的一年總是要練練的吧
那麼祝這裡的版主男的越來越帥氣,女的越來越美麗
再新的一年裡能事事順心,時時開心,凡事都放心
也祝福此版可以越來越旺
作者: 戒愁    時間: 2012-1-21 21:50:13

北 方 有 句 俗 話 說 : 「 過 了 臘 八 就 是 年 」 。 在 往 日 舊 社 會 裡 , 的 確 是 喝 過 了 臘 八 粥 , 年 的 腳 步 就 近 了 。 到 了 臘 月 廿 四 日 送 灶 後 , 過 年 的 氣 氛 更 是 一 天 比 一 天 濃 。 似 乎 空 氣 中 就 可 以 嗅 出 絲 絲 興 奮 的 氣 息 。

祭 灶 , 在 中 國 起 源 甚 早 。 在 《 禮 記 》 「 禮 器 」 篇 中 就 有 祭 灶 的 記 載 。 不 過 , 祭 灶 的 日 子 隨 著 寺 、 地 而 有 不 同 。 宋 朝 以 降 , 灶 神 根 本 就 成 了 被 開 玩 笑 的 對 象 。 宋 人 祭 灶 使 用 一 種 稱 為 「 膠 牙 餳 」 的 灶 糖 , 用 意 非 是 使 灶 神 上 天 後 說 些 甜 言 蜜 語 。 也 有 人 說 是 要 讓 灶 神 的 齒 牙 被 糖 黏 住 , 說 不 出 話 來 。 北 方 常 見 的 灶 糖 有 所 謂 的 「 糖 瓜 」 , 就 是 麥 牙 糖 沾 芝 麻 做 成 葫 蘆 或 瓜 形 。 另 一 種 「 關 東 糖 」 , 是 以 江 米 磨 粉 加 飴 糖 製 成 , 又 硬 又 脆 , 可 以 久 存 。

習 慣 上 , 商 家 到 歲 末 , 就 要 清 算 全 年 的 帳 務 。 所 以 送 灶 同 時 也 是 催 債 、 討 債 者 絡 繹 不 絕 於 途 的 時 候 。 不 過 , 討 債 最 多 只 到 除 夕 。 一 等 吃 過 年 夜 飯 , 就 算 沒 收 到 債 款 , 主 客 見 面 時 , 也 得 拱 起 手 來 互 道 恭 喜 。 所 以 北 方 有 句 俗 話 說 : 「 要 命 的 關 東 糖 , 救 命 的 餃 子 」 ( 除 夕 夜 吃 餃 子 ) , 就 是 形 容 這 種 情 形 。

祭 過 灶 , 到 年 底 之 前 , 還 要 挑 一 個 好 日 子 來 做 大 掃 除 , 俗 稱 「 掃 年 」 。 掃 年 的 風 俗 也 有 悠 的 歷 史 。 舊 式 的 家 庭 每 年 清 掃 之 前 , 還 要 事 先 翻 看 黃 曆 , 挑 選 一 個 黃 道 吉 日 來 進 行 。 掃 除 積 年 的 塵 埃 , 不 僅 是 為 了 迎 接 新 年 , 對 環 境 衛 生 、 維 護 健 康 也 有 極 大 的 益 處 。

俗 傳 灶 神 上 天 稟 秦 人 間 一 年 善 惡 後 , 廿 五 日 就 是 上 帝 下 降 之 日 。 牠 要 稽 查 是 非 , 以 降 禍 福 。 所 以 在 這 一 天 大 家 特 別 要 謹 言 慎 行 。 尤 其 要 告 誡 小 孩 不 得 口 出 穢 言 , 以 免 招 致 不 詳 。 自 廿 五 日 至 除 夕 這 五 天 , 由 於 家 神 俱 已 上 天 , 百 無 禁 忌 , 所 以 民 間 也 多 在 這 幾 天 內 舉 行 婚 嫁 。

接 下 來 趕 辦 年 貨 , 更 是 過 年 的 要 務 之 一 。 在 以 往 的 農 業 社 會 裏 , 商 業 交 易 行 為 不 如 現 代 頻 繁 , 交 通 也 不 如 現 代 發 達 。 僻 居 鄉 村 的 鄉 民 往 往 都 趁 著 過 年 前 這 幾 天 , 帶 著 秋 收 後 盈 餘 的 糧 食 , 到 城 鎮 裡 去 置 辦 年 貨 。 採 買 的 項 目 不 勝 枚 舉 , 從 吃 、 穿 、 用 的 日 常 用 品 。 到 過 年 應 景 鞭 炮 、 春 聯 等 , 總 要 滿 滿 裝 載 了 一 車 才 算 滿 意 。


為 了 點 染 新 春 的 喜 氣 , 在 廳 堂 裡 插 一 盆 花 也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擺 設 。 因 此 , 年 關 一 近 , 花 市 的 交 易 也 就 特 別 熱 絡 。 最 常 見 的 應 景 花 卉 有 桃 、 李 、 梅 、 牡 丹 、 芍 藥 、 吊 鐘 、 水 仙 、 報 歲 蘭 等 等 。 也 有 人 喜 歡 在 過 年 時 , 捧 一 株 金 橘 的 盆 栽 回 去 。 腦 筋 動 得 快 的 生 意 人 會 在 樹 幹 上 紮 起 紅 色 的 爆 竹 及 亮 晶 晶 的 元 寶 掛 飾 , 名 字 就 叫 「 搖 錢 樹 」 。

販 賣 春 聯 , 年 畫 的 擔 子 也 陸 續 出 現 。 「 春 聯 」 是 以 紅 紙 為 底 的 對 聯 , 用 墨 汁 或 金 粉 寫 上 吉 祥 的 對 句 , 在 新 年 期 間 貼 在 大 門 、 牆 壁 、 房 門 、 倉 、 廚 等 地 。 春 聯 的 內 容 要 講 求 對 句 工 整 , 含 意 吉 祥 , 可 算 是 中 國 文 學 的 一 種 特 殊 文 體 。 相 傳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某 年 除 夕 微 服 出 巡 , 看 到 家 家 戶 戶 貼 出 了 紅 色 的 春 聯 , 一 派 昇 平 景 象 , 心 中 十 分 喜 悅 。 偶 然 間 看 到 一 戶 人 家 尚 未 貼 春 聯 , 經 過 詢 問 , 原 來 此 戶 主 以 閹 豬 為 業 , 自 己 不 識 字 不 會 寫 春 聯 , 也 沒 有 請 人 代 寫 。 朱 元 璋 一 時 詩 興 大 發 , 要 過 筆 墨 , 便 寫 入 了 「 雙 手 劈 開 生 死 路 , 一 刀 割 斷 是 非 根 」 的 對 聯 , 然 後 投 筆 而 去 。 後 來 這 戶 人 家 知 道 這 是 御 筆 親 書 的 對 聯 , 就 裱 背 起 來 , 掛 在 中 堂 上 , 燒 香 敬 奉 。

俗 傳 除 夕 也 是 天 神 下 降 之 日 , 所 以 「 接 神 」 也 是 這 一 天 的 重 要 任 務 。 諸 神 當 中 , 最 受 歡 迎 的 就 是 財 神 爺 。 到 了 除 夕 這 天 下 午 , 「 送 財 神 爺 」 成 了 小 男 孩 間 最 熱 門 的 臨 時 行 業 。 他 們 以 低 價 買 來 一 疊 財 神 爺 畫 , 然 後 大 街 小 巷 的 去 喊 「 送 財 神 爺 」 、 「 送 財 神 爺 」 。 通 常 送 財 神 爺 的 來 到 家 門 口 , 家 主 人 一 定 會 花 幾 個 銅 板 , 「 請 」 一 尊 進 來 。 就 算 家 中 己 經 有 了 , 也 要 回 答 「 請 過 了 」 , 絕 不 能 說 「 不 要 」 , 以 免 組 斷 財 路 。

過 年 的 高 潮 , 就 在 除 夕 夜 的 年 夜 飯 了 。 年 夜 飯 , 又 稱 團 年 飯 , 最 重 要 的 意 義 在 於 全 家 團 聚 。 不 管 平 日 是 在 什 麼 地 方 為 生 活 奮 鬥 , 到 了 除 夕 這 一 天 , 分 散 各 地 的 遊 子 一 定 會 風 塵 僕 僕 的 趕 回 家 來 團 聚 。 在 家 的 成 員 也 一 定 要 等 會 全 家 都 到 齊 了 , 才 能 開 動 。 有 些 地 方 習 俗 , 即 使 家 未 能 趕 回 家 吃 團 年 飯 , 也 要 在 桌 上 為 他 擺 一 副 碗 筷 , 並 且 夾 一 些 菜 餚 在 碗 裡 , 表 示 家 人 仍 等 待 他 回 家 團 圓 。 習 慣 上 , 年 夜 飯 吃 得 愈 久 愈 好 , 有 的 人 家 會 一 直 吃 到 深 夜 。 吃 過 年 夜 飯 , 子 孩 子 們 最 期 待 的 時 刻 就 來 臨 了 。 通 常 這 個 時 候 , 長 輩 們 會 端 坐 堂 上 , 接 受 晚 輩 的 叩 拜 辭 歲 。 辭 歲 時 , 小 孩 子 要 說 吉 祥 話 祝 福 長 輩 , 長 輩 們 就 會 拿 出 事 準 備 的 紅 色 賞 給 兒 孫 。 「 紅 包 」 就 是 「 壓 歲 錢 」 。

舊 式 的 農 業 社 會 裡 , 大 約 自 臘 月 初 八 以 後 , 家 庭 主 婦 們 就 要 忙 著 張 羅 過 年 的 食 品 了 。 因 為 醃 製 臘 味 所 需 的 時 間 較 長 , 所 以 必 須 儘 早 開 始 。 我 國 皂 許 多 省 份 都 有 醃 臘 味 的 習 俗 , 其 中 又 以 廣 東 省 的 臘 味 最 為 著 名 。 在 忙 碌 的 年 節 裡 , 臘 味 是 最 簡 便 而 可 口 的 一 道 年 菜 。

剛 醃 過 臘 味 , 接 下 來 , 就 該 蒸 年 糕 了 。 年 糕 因 為 諧 音 「 年 高 」 , 再 加 上 有 著 變 化 多 端 的 口 味 , 幾 乎 成 了 家 家 必 備 的 應 景 食 品 。 年 糕 的 式 樣 有 方 塊 狀 的 黃 、 白 年 糕 , 象 徵 著 黃 金 、 白 銀 : 也 有 條 狀 的 寧 波 及 福 州 年 糕 , 造 型 模 倣 銀 條 ; 都 是 以 形 狀 寄 寓 新 年 發 財 的 意 思 。



作者: pc11011011    時間: 2012-1-22 08:01:21

看大家都用貼的,我分享一下我家的習俗
1.除夕過後到初五不可掃地跟忌洗衣物(會把錢及財都掃掉)
2.小年夜除了圍爐,接近十一點開始包水絞裡面會放錢幣,吃到的人一年財運旺忘旺,小孩要守歲到十二點放鞭炮迎接新年後才可睡覺(表孝心父母長壽)
3.圍完爐跟長輩拜年討紅包^^
4.忌打破東西,不心的話要說吉祥話(歲歲平安)
5.初一開始先到左右鄰居拜年討吉利
印象中好像就這些,現在不較沒什麼禁忌
這是我家的習俗不知道可不可以...



作者: hero55831    時間: 2012-1-22 09:05:14

‎[初一禁忌到初九 過年禁忌大公開]

農曆年就快到了,自小就聽過不少習俗、禁忌,過年期間不能打掃、​要錢、打小孩,初一要怎麼樣、初二不能怎麼樣…等,變成每到過年​,滿腦子都是過年習俗、禁忌,雜亂無章。

這次要來整裡介紹一下過年有哪些習俗及禁忌喔!

大年初一~初九習俗、禁忌大解析

大年初一

‧ 大年初一忌打破碗、鏡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財破運, 若真不小心打破了補救方式就是用紅紙包起來,先放置在神桌上, 默唸「歲歲平安」吉祥話語,等待破五日再丟棄。

‧ 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頭、洗衣物,才不會將財富與財運洗掉。

‧ 大年初一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

‧ 大年初一早上忌吃稀飯、忌吃葷食與忌吃藥,古時後窮人才會吃不起​飯而吃稀飯, 若於大年初一吃稀飯會導致一整年的貧窮,另外大年初一忌殺生, 所以也不適宜吃葷食,因而台語有句俗諺「初一早吃菜恰贏吃一年齋​」, 初一也儘量不要吃藥,除非重病外,健康的人不適宜在這一天吃補藥​。

‧ 大年初一不煮新飯,要吃除夕留下的過年飯。

寓意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還有剩餘。

‧ 大年初一忌睡午覺,依古訓「禁晝寢」勸人不要懶散, 若於大年初一睡午覺會影響事業運。

‧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者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大年初二

‧ 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 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者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大年初三

‧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忌點燈。

‧ 大年初三赤狗日忌拜年,赤狗為熛怒之神,遇之不祥,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

大年初四

‧ 忌出遠門,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 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

大年初五

‧ 一定要將過年期間所製造的垃圾清掃乾淨,謂之「送窮」,否則會帶​來窮困。

大年初七

‧ 大年初七,為七煞日,諸事不宜尤其是出遠門。

大年初九

‧ 大年初九為天公生,為玉皇上帝聖誕,忌曬衣服,也不能挑肥糞。

隨便整裡下來就好長一串,沒想到過年除了喜氣洋洋之外,要注意的​地方還真是多呢!

希望大家都可以過個好年,這些習俗、禁忌就提供給大家參考啦,「​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
恭祝大家龍年行大運~~



作者: 肥肥飛辣    時間: 2012-1-22 10:28:08

一. 正月初一                     

(1) 開正:
新年的序幕是由「開正」的儀式開始的。「開正」又叫做「開春」,「開正」的時辰,每年都不相同,是依照天干和地支來決定的,大約都在清晨以前,只要翻一翻曆書就可以知道。「開正」的時刻一到,家家戶戶必須準備香燭、應時的水果、成疊的柑橘、插上「飯春花」的甜粿和發粿,供奉清茶與甜料(一般指生仁、冬瓜糖、紅棗等)、以及紮著紅的麵線,祭拜神靈與祖先。並且焚燒壽金(印上壽字的金箔紙)與刈金(印著財子壽字樣的金箔紙,又稱四方金),燃放鞭炮。

二. 正月初二 做客

在農曆初二這一天,要做首次的「牙祭」叫做「頭牙」,準備三牲,敬拜土地公,祈求平安。除此外無所事事,所以大家往往利用這個時候賭博玩樂,也有人繼續到親友家拜年;中國北方在大年初二,用公雞及鯉魚祭財神,並且吃形似元寶的餛飩叫做「元寶湯」。
本省及閩南習俗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所有出嫁的女兒在今天必須和身為半子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親,稱為「做客」(即歸寧);客家人則稱為「轉嫁妹」。有句俗諺:「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斗擔擔」意思是說:娘家父母還健在的媳婦,初二、初三一定會有人前來接回去「做客」,娘家沒有父母的媳婦,只好繼續留在婆家做活,幫忙親友中回家「做客」的人抬擔子。其實做客的時間並沒有固定(所以過年謠中有「十一請女婿,十二查某仔返來拜」的記載),但多在正月中;因為大家相信大年初一回娘家,會導致娘家變窮,所以要等到大年初二才回去;換個角度想:大年初一開正後,婆家忙著各項過年的行事及接待拜年的訪客。作為媳婦理當體諒,如果只顧回門,未免說不過去。

三. 正月初三 赤狗日 老鼠娶親

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祂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凶日」,不宜外出。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沖犯「赤狗」,帶來貧窮。
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至於。「老鼠娶親」故事的來源,可能是因為初三是赤狗日,諸事不宜,為了避凶,所以為提早就寢所找的藉口;再者,從過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陣了,若不早些休息,恐會體力不繼,無法辦完其他的行事;至於過年謠中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就是說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連幾天的忙碌,到了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補補前兩天的睡眠,長保健康。

四. 正月初四 接神

正月出四為「接神」的日子,自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送諸神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善惡後,須於今日回到人間繼續享受香火,並執行及考核人類的禍福、善惡。
初四日下午,家家以牲禮(雞、鴨、魚肉)及水果供於廳堂內之神像前,恭候神明大駕光臨,為請神,須先燒印有甲馬(印有馬形的金紙,唐宋以來即有此習俗,派天兵神馬請神,並護駕眾神下界)迎神,在行燒香祭拜,拜好了才燒壽金、四方金(刈金),並燃放鞭炮,迎接眾家神回到人間。而寺廟內的籤筒送神後都被封存,至初五日以後始能使用。俗諺說:「送神早,接神遲」,其意謂送神儀式要在大清早舉行,接神則於下午或夜間舉行。


五. 正月初五 隔開 開張 迎財神

正月初五為牛日,俗稱財神日,春節的氣氛漸淡。初五亦稱「隔開」,從初一到初四已經整整放了四天假,元旦以來的熱鬧與遊興應到此告一段落,到初五又要回到原先的工作崗位,因此就以初五這天為界線全國各商店及公司行號從初五開始到二十,選擇黃道吉日,在鞭炮聲中陸續開始營業(開市或開工)。開張是商店的一件大事,商家往往會在招牌上繫上紅綵,張貼用紅紙書寫的如「開市大吉」、「招財進寶」、「生意興隆」之類的吉祥字句,有時還會來個新春大減價以招徠生意,或發放員工紅包慶祝,或設筵招待親友和老主顧。開張、開工時,照例要供奉牲禮、焚香、燒金紙、放鞭炮(爆竹要越長越好,因為爆竹越長越能大發利市)祭拜一番,慶祝開張(開工)大吉。

六. 正月初六 挹肥

初六是馬日,人們在這一天才真正開始工作或做生意。而開正以來,廁所中的糞便累積,直到今天才可以清除,所以稱為「挹肥」(但現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衛浴設備,故已無此俗。

七. 正月初七 人日

初七是人日(根源於道家的說法,到漢朝已非常流行),亦稱為七元。東方朔的占書云:「歲後八日,正月初一占雞,二日占犬(狗),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故初七稱為人日。

八. 正月初八 順星

初八是祭拜「星君」(俗稱順星)的日子,這是北平特有的風俗,其他各地均不見。依照星象學家的說法,每個人每年有一位星宿值年,一年的命運如何,全操在那位值年的星君手裡,而正月初八正是眾星君聚會之期,在這天祭拜星君,便有可能得到星君的垂祐。人們在家祭星(或到廟裏去)大多在黃昏以後,天上星斗全部出現之時舉行。祭星時使用燈盞,全家人按長幼順序燒香向天空星宿和自己的本命星君祈禱,求其保佑,然後將所有燈盞散置於門戶井灶之處,稱為「散花燈」或「散星」,以辟除不祥;清朝時於正月初八在北京白雲觀舉行祭星大典。



九. 正月初九 天公生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每逢祂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自午夜零食起一直到當天凌晨四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祭拜天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在正廳「天公爐」下擺設祭壇,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疊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並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頂桌」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象徵天公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紮紅紙麵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台;其後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十. 正月初十 有食食

初十是天公生的翌日,家家戶戶還剩有昨日祭拜天公所流下的豐富佳餚,可以飽食,所以民歌稱為「初十有食食」。

十一. 正月十一 天公生

十一是在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十二. 正月十二 十二漏屎

正月十二民歌稱為「十二漏屎」,意思是說人們自除夕開始,一直到今天,每天都是吃一些油膩的東西,吃壞了肚子。另外廣東一帶的民歌說「十二搭燈棚」,意思是說從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

十三. 正月十三 十三食暗糜(稀飯)配芥菜

正月十三民歌稱:「十三食暗糜(稀飯)配芥菜」,是說自除夕開始到今天,所有的美味佳餚都已經吃完,只好喝稀飯吃芥菜。另外,古時的人們也在這天晚上,在廚房點燈,稱為「點灶燈」,一連五夜,到元宵節為止;人們也在這一天開始磨糯米,搓湯圓。

十四. 正月十四 試燈

為了準備正月十五的上元佳節,民間和廟宇都會在這天搭燈棚,懸燈結綵,並做一些遊藝節目的預習活動,稱為「試燈」,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市面上賣燈籠的小販,早就準備了各式各樣的花燈,準備販售,稱為「燈市」。

十五. 正月十五 元宵佳節

元月十五是上元佳節,也是天官大帝的誕辰,民間說這一天是「三界公生」,各民家及寺廟都在凌晨舉行盛大的儀式加以慶祝,祭品儀式就如同初九慶祝「天公生」一樣,也都演大小棚的戲,請道士唸「三界公經」。

十六. 正月十六 相公生
北方在晚上有「放偷」的習俗。放偷是起源於遼金之時,以前,遼金兩國,嚴禁偷盜,一經查獲,除依法論罪外,更須按照所偷的東西的價值加上數倍賠償。但是在正月十六「放偷」的夜晚,官府既不禁止,也不逮捕,物主也不捉賊,只能在發現之後取回失物,所以每到了這天晚上,人們必須嚴加戒備,以防失竊,你偷我東西,我也偷妳一些,彼此嬉鬧。




附件: 20110910_cfc2a9b9824712ec168eM8ZI5SjkGRGe.jpg (2012-1-22 10:24:52, 112.99 KB) / 下載次數 3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2MDk4M3w4ZGM0ZTc0M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01300000279088123416426386688_s.jpg (2012-1-22 10:25:33, 8.13 KB) / 下載次數 3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2MDk4NHxiY2VhN2IyY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jpg (2012-1-22 10:26:54, 5.71 KB) / 下載次數 3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2MDk4NXxjYWZhNGZiM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shaoximg    時間: 2012-1-22 21:11:40

本帖最後由 shaoximg 於 2012-1-22 23:22 編輯



[春節過年習俗玩樂到元宵加分活動]



今夜除夕逛老街
街燈掛滿老街上
整街充滿龍年味
彩燈照亮老街頭
夜市吃喝玩樂喜
人潮滿滿喜眉梢
店家忙碌招呼樂
隨意拍照真漂亮
附上及時新鮮照
共享過年喜洋洋
祝福龍年好運到
龍來鬥陣論壇裡
快樂喜悅都在此
恭喜大家新春好
一年到頭荷包滿
事業順心萬如意
愛情順遂春風滿
恭喜恭喜再恭喜
賀年新春金龍發



夜間照相很模糊
絕對新鮮即時照
傻瓜相機抓不住
不懂編輯望海涵
只盼版主不嫌棄
希望幫忙加加分
祝你金龍行大運
會員個個如意行


附件: S73F2645.JPG (2012-1-22 21:12:19, 1.75 MB) / 下載次數 3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2MzM4MXw2OWVlYTA2N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S73F2639.JPG (2012-1-22 21:12:49, 1.82 MB) / 下載次數 3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2MzM4MnxjYTRjNWNjN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ap_F23_20100227112806684.jpg (2012-1-22 21:13:02, 59.93 KB) / 下載次數 3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2MzM4M3w2NjY0MTU5N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S73F2658.JPG (2012-1-22 21:13:39, 1.71 MB) / 下載次數 3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2MzM4NHw2NmE1MDY1N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S73F2662.JPG (2012-1-22 21:14:16, 1.92 MB) / 下載次數 4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2MzM4NXw2MWNlZjQ3N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S73F2664.JPG (2012-1-22 21:14:51, 1.43 MB) / 下載次數 4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2MzM4NnwxYjMzZDVjY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S73F2650.JPG (2012-1-22 21:15:45, 1.85 MB) / 下載次數 3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2MzM4N3xlYjFkZWNlO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bigkao    時間: 2012-1-23 14:23:21

過年習俗,相傳過年是由驅逐年獸,燃鞭炮;貼紅紙而演變沿襲來的。
1.壓歲錢:最高興得莫過於小朋友了,據說在過年時,以紅紙寫上吉祥話祝福又稱為"紅包"。
2.放鞭炮:當然是相傳為驅逐年獸,還得敲鑼打鼓
3.守歲:在除夕夜,家人團聚守夜到天亮,取其諧音"不睏",希望能不窮困,又稱"長壽夜"
4.安太歲:到廟裡寫上生辰八字祈求來年平安
5.初二回娘家:這也是傳說嫁出去的女兒若初一回娘家,會讓娘家便貧窮,才有初二回娘家的習俗。
小弟知道的也不多,先在此向各位大大道聲"恭喜發財;龍年行大運"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得飽,初四安下地, 初五隔光,初六舀稀飯,
初七摸,初八摸,初九祭天公,初十地公生,十一請子婿,十二查某子返來拜
〈女兒歸寧〉,十三食諳糜〈吃稀飯〉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十六相公生。


附件: 2012龍-2.jpg (2012-1-23 14:23:17, 52.06 KB) / 下載次數 4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2NjIwM3w3OTg5OWRlM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zoo6615    時間: 2012-1-24 00:39: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oachdot    時間: 2012-1-24 01:46:58

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要在除夕時拜祖先, 要在黃昏前拜, 然後要用兩個十元的硬幣看看祖先們吃飽了沒
通常會試了很多次, 才能得到祖先的回覆說吃飽了, 然後就燒金紙,放鞭炮, 就吃年夜飯了...
當然之後最重要的是要發紅包囉

作者: akcool567    時間: 2012-1-24 16:12:06

【除夕拜地基主】

十二月三十日除夕(如果是小月就是二十九日),也就是「小過年」,這天在外地工作的人,除非不得已,否則再忙也要趕回家團圓。而除夕這天家家戶戶免不了的都要貼春聯、換門神、吃年夜飯、發壓歲錢、守歲迎年、拜神祭祖。

地 點

廚房面向客廳或房子前後門向屋內祭拜。

時 辰

當日下午( 2點至5點 )

供 品

甜湯圓3碗、飯2碗、筷子2雙、湯匙2支、紅圓、發糕、年糕、湯一碗公、菜數樣、酒(或茶水)3杯、元寶發財燈1對(鮮花素果...等供品)可隨心意增加。

供品置於矮桌上。

燒化金紙

【除夕拜地基主必備用品】

• 拜地基主金紙

• 元寶發財燈

口訣

地基主公(婆),今日是除夕日,誠心誠意獻飯菜,及九金、九銀、更衣,奉敬請地基主公(婆)來享用,祈求地基主公(婆)繼續保佑我們全家平安。

※備註:要準備一張矮桌子,由廚房拜向客廳,金紙一定要在供品收拾前燒化。

【開正要拜:神明、祖先】

新年的第一天,因為也是正月的第一天,所以叫作開正。比較起來,開正拜拜其實比除夕拜拜簡單。只要在凌晨先拜神明,中午再拜祖先就可以了。

開正拜拜,不外是祈求新的一年能夠平安順利,除了在家裡拜拜以外,很多人為博個好彩頭,所以大年夜都不睡覺,希望在年初一的時候,能夠趕一大早跑到廟裡第一個上香,這也就是搶頭香。畢竟第一只有一個,能夠搶到不容易,所以能搶到頭香,就表示你的誠意絕對是不輸他人,這樣子的話神明當然也會在來年盡量保佑你,讓你來年健康、順利、發大財。

如何拜神明

準備供品:

三牲、鮮花一對、茶三杯、碰柑(疊高)、年糕、蘿蔔粿、發粿、長年菜、飯春花(插在供品上)、糖果。

準備金紙:壽金、刈金

拜拜時間:

開正的時刻沒有一定,現在各家都是自己在凌晨挑一個吉時,放鞭炮、拜拜

拜拜順序:與一般拜神方式相同

如何拜祖先

準備供品:

熟三牲、鮮花一對、茶三杯、糖果、十二碗菜、碗筷數套

準備金紙:刈金、銀紙

拜拜時間:中午

拜拜順序: 與一般拜祖先方式相同

除夕要拜:玉皇大帝、眾神、地基主、祖先】

除夕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也是全家人團圓的重要日子,包括平時照顧我們的神明以及祖先,我們都得邀請他們一起來「辭歲」,歡度這一年的最後一天。

在所有拜拜裡面,除夕可能是最複雜的,因為大家供奉的神明不太一樣,按照各地習俗,大家對各神明的重視程度也都有所差異,所以拜的方式五花八門,有人會特別多拜三官大帝,有的會特別多拜床母、門神、灶神等。不過不管怎麼拜,玉皇大帝、地基主、祖先都是一定要拜的。

如何拜玉皇大帝與眾神

準備供品:

茶三杯、三牲、水果3或5樣、甜粿、發糕、糖果

準備金紙:

天金、大壽金、壽金、刈金、土地公金(合稱「5色金」)

拜拜時間:上午

拜拜順序:與一般拜神方式相同

如何拜地基主

準備供品:

五味飯(也就是簡單的日常飯菜,家裡有什麼就拜什麼,但最好是有菜有飯)、水果(一般不用芭樂、釋迦)、茶或酒三杯,或者直接將剛拜完神明的供品拿來拜地基主就可以了(三牲要煮熟)

準備金紙:刈金一支、小銀一支

拜拜時間:拜完土地公再拜,通常選在傍晚時祭拜即可

拜拜順序:

在廚房找一塊平台或在後門擺一個小桌子(拜的方向是由屋外向屋內拜),放上供品以及筷子一雙,並準備一杯米方便插香,點燃蠟燭,然後燒三柱香請地基主享用飯菜並祈求保佑平安,約祭拜3~5分鐘左右,捧刈金和小銀向地基主拜拜,請地基主取用,接著拿去金爐化掉,再取茶或酒,灑到金爐即可。

如何拜祖先

準備供品:

飯一鍋、菜六碗或十二碗、水果四種(一般不用芭樂、釋迦)、茶三杯、糕餅。

準備金紙:刈金一支、大銀數支、小銀數支


附件: thumbnail.jpg (2012-1-24 16:10:36, 8.84 KB) / 下載次數 3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DcwM3w3MTBlZGZiZ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CA1AJ7HZ.jpg (2012-1-24 16:10:52, 20.52 KB) / 下載次數 3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DcwNHxiMTQzMTY4M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CA1SH1X1.jpg (2012-1-24 16:11:00, 11.79 KB) / 下載次數 2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DcwNXxjMTE3MDM5O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CA9SSHOB.jpg (2012-1-24 16:11:12, 13.86 KB) / 下載次數 2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DcwNnw4MGMyYzViO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CAW01JQE.jpg (2012-1-24 16:11:28, 6.86 KB) / 下載次數 3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DcwN3wyZjViNjEwY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CAXHOLVH.jpg (2012-1-24 16:11:33, 6.57 KB) / 下載次數 3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DcwOHwxZTJiYzA4O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s15234    時間: 2012-1-24 16:54:47

期待已久的2012年春節已經快要到了,雖然今年放假放的不多,不過也要好好的規劃規劃!從冬至開始就可以感覺到家家戶戶都已經在為過年做準備!身為現代人,雖然站長還很年輕,但是總是會在過年的時候拜訪朋友、親戚,而且今年還要帶著寶貝女兒拜訪岳父、岳母大人呢^^。如果連基本的過年禮節與習俗都不懂,那豈不是會鬧笑話。搞不好還會被別人說,你到底是不是中國人呢!所以中國過年的習俗一定要弄清楚。至少,懂的過年習俗的人在別人眼中會比較穩重些!

站長就把我收集到的2012年過年習俗一一跟大家分享吧!


■大掃除。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新的一年要營造新的氣象。順便將不好的一切掃掉,迎接新希望。
■貼春福、春聯等等。要倒著貼才有效喔!象徵春到福到好運到。春聯上的字句,充滿古人的細膩思維,更添增年節的氣氛。
■拜神、拜祖先。自古流傳下來的觀念,神佑平安祖佑子孫滿堂。請祖先保佑子孫可以事事順心。
■用柚子葉洗澡。象徵把壞的過去洗掉,迎接全新的開始。古時候的人可能是為了小朋友的身體健康,才會用柚子葉洗澡。所以今年就要拿家裡面的寶貝來試試看,只不過天氣應該很冷,千萬要記得保暖喔!
■祭灶。祭拜灶王爺。
■守歲,除夕夜不睡覺。體力好再做,象徵子女為年邁的父母親守住年歲。孝順的表徵!守住老爸老媽的健康喔!
■放煙火、鞭炮。古時候象徵要驅趕年獸所用的方法!不過近年來,都是小朋友應景的玩樂!(響應環保,還是少放比較好。)
■發紅包。壓歲錢象徵長輩給晚輩的零用錢,讓小朋友快快長大!千萬要好好訓練自己的小朋友,恭喜發財一定要會,才能拿到超大超多的紅包喔。
■互相拜年。中國人的習俗,過年時候都要互相拜年!問候一切安好、身體健康。有人說"走春"順便聯繫一下彼此,才不會朋友越來越少喔!
■不買鞋。因為鞋的音比較不吉利。台語話的ㄟˊ"唉"滿相近的。
■過年期間不打掃。象徵會把財神爺趕跑掉,所以通常過完年才會在一次大掃除喔!





初五開市。幾乎每個公司行號都會選在這天開市,而且還會看時辰放鞭炮。求新的一年事事順利!


附件: 212.jpg (2012-1-24 16:54:37, 9.66 KB) / 下載次數 2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DczNHxiOGMyNTVhN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00422876.jpg (2012-1-24 16:54:38, 76.93 KB) / 下載次數 2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DczNXxiNjU5OGRlY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325036230-1936759475.jpg (2012-1-24 16:54:39, 91.41 KB) / 下載次數 2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DczNnw0MTcyYjhmM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5100625581527.jpg (2012-1-24 16:54:39, 42.2 KB) / 下載次數 2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DczN3wzMmVkMmY5N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jpg (2012-1-24 16:54:39, 9.33 KB) / 下載次數 4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3MDczOHw2NzM1NWFjY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力工班班長    時間: 2012-1-25 12:58:19

豐年祭就是原住民的過年,祭典過程涵蓋了生活禮儀、歌謠、舞蹈的訓練,將部落的政治、文化,道德倫理融合在一個儀式中展現出來。近幾年來原住民的豐年祭已逐漸明顯的變質,不以阿美族的傳統祭祀來表達屬於自己的文化,反而以歌舞歡樂的表演方式來吸引觀光客。瑞穗鄉的阿美族豐年祭以奇美村最有特色及其文化特質,奇美村每年的豐年祭都能吸引許多的觀光客,最主要的是他們的舞蹈都有特別訓練過,且全村的老、中、少每年的豐年祭都會從全省各地不約而同的回到村裡,奇美村的豐年祭目前還保持著相當多阿美族的文化傳統及架構,在阿美族部落間具有最高的權威及指標意義。奇美村豐年祭的內容共分為三段:捕魚祭、迎靈祭、送靈祭。
作者: c18391960    時間: 2012-1-26 20:43:18

春節貼春聯是最常見到的畫面
但是您有看過狗子也貼春聯的嗎?









新春踏青




附件: P1010518.JPG (2012-1-26 20:40:16, 195.39 KB) / 下載次數 2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4MTcwNHw1ZjFkMjcwY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P1010459.JPG (2012-1-26 20:40:12, 193.51 KB) / 下載次數 2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4MTcwM3w3ZGZjZWUzO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P1010416.JPG (2012-1-26 20:40:09, 195.12 KB) / 下載次數 2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4MTcwMXxiYjQ0M2QwO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P1010233.JPG (2012-1-26 20:40:05, 198.16 KB) / 下載次數 2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4MTcwMHxhNTZlYmNmN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P1000060.JPG (2012-1-26 20:40:01, 197.07 KB) / 下載次數 3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4MTY5OXxiYjRmOGYzM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P1010519.JPG (2012-1-26 20:39:58, 191.21 KB) / 下載次數 2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4MTY5OHw3YTMyYTBiM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yangmau    時間: 2012-1-26 22:23:57

先向SOGO同好拜個晚年,恭喜,恭喜,龍年行大運,事事順利,一生順利,閣家平安,福運滿滿。
談談[春節禁忌]
新年期間也並非意味著可可以毫無禁忌的歡樂。
這段期間,仍有些禁忌。
譬如說:中國人相信如果在大年初五前掃地,可能掃走屋內的好運與財富;而且盡量避免說不吉利的話或討論與「死」有關的話題;如不小心心打破碗碟,要盡快地說:「歲歲平安」以能及時化解凶災;為析求年年益壽,神壇上的香與蠟燭必須終日點亮;某些家庭禁用刀子與剪刀,因為這樣才能避免家人在使用刀剪時不小心受傷。
作者: shengtao    時間: 2012-1-27 02:35:08

[春節過年習俗玩樂到元宵加分活動]
北 方 有 句 俗 話 說 : 「 過 了 臘 八 就 是 年 」 。 在 往 日 舊 社 會 裡 , 的 確 是 喝 過 了 臘 八 粥 , 年 的 腳 步 就 近 了 。 到 了 臘 月 廿 四 日 送 灶 後 , 過 年 的 氣 氛 更 是 一 天 比 一 天 濃 。 似 乎 空 氣 中 就 可 以 嗅 出 絲 絲 興 奮 的 氣 息 。

祭 灶 , 在 中 國 起 源 甚 早 。 在 《 禮 記 》 「 禮 器 」 篇 中 就 有 祭 灶 的 記 載 。 不 過 , 祭 灶 的 日 子 隨 著 寺 、 地 而 有 不 同 。 宋 朝 以 降 , 灶 神 根 本 就 成 了 被 開 玩 笑 的 對 象 。 宋 人 祭 灶 使 用 一 種 稱 為 「 膠 牙 餳 」 的 灶 糖 , 用 意 非 是 使 灶 神 上 天 後 說 些 甜 言 蜜 語 。 也 有 人 說 是 要 讓 灶 神 的 齒 牙 被 糖 黏 住 , 說 不 出 話 來 。 北 方 常 見 的 灶 糖 有 所 謂 的 「 糖 瓜 」 , 就 是 麥 牙 糖 沾 芝 麻 做 成 葫 蘆 或 瓜 形 。 另 一 種 「 關 東 糖 」 , 是 以 江 米 磨 粉 加 飴 糖 製 成 , 又 硬 又 脆 , 可 以 久 存 。

習 慣 上 , 商 家 到 歲 末 , 就 要 清 算 全 年 的 帳 務 。 所 以 送 灶 同 時 也 是 催 債 、 討 債 者 絡 繹 不 絕 於 途 的 時 候 。 不 過 , 討 債 最 多 只 到 除 夕 。 一 等 吃 過 年 夜 飯 , 就 算 沒 收 到 債 款 , 主 客 見 面 時 , 也 得 拱 起 手 來 互 道 恭 喜 。 所 以 北 方 有 句 俗 話 說 : 「 要 命 的 關 東 糖 , 救 命 的 餃 子 」 ( 除 夕 夜 吃 餃 子 ) , 就 是 形 容 這 種 情 形 。

祭 過 灶 , 到 年 底 之 前 , 還 要 挑 一 個 好 日 子 來 做 大 掃 除 , 俗 稱 「 掃 年 」 。 掃 年 的 風 俗 也 有 悠 的 歷 史 。 舊 式 的 家 庭 每 年 清 掃 之 前 , 還 要 事 先 翻 看 黃 曆 , 挑 選 一 個 黃 道 吉 日 來 進 行 。 掃 除 積 年 的 塵 埃 , 不 僅 是 為 了 迎 接 新 年 , 對 環 境 衛 生 、 維 護 健 康 也 有 極 大 的 益 處 。

俗 傳 灶 神 上 天 稟 秦 人 間 一 年 善 惡 後 , 廿 五 日 就 是 上 帝 下 降 之 日 。 牠 要 稽 查 是 非 , 以 降 禍 福 。 所 以 在 這 一 天 大 家 特 別 要 謹 言 慎 行 。 尤 其 要 告 誡 小 孩 不 得 口 出 穢 言 , 以 免 招 致 不 詳 。 自 廿 五 日 至 除 夕 這 五 天 , 由 於 家 神 俱 已 上 天 , 百 無 禁 忌 , 所 以 民 間 也 多 在 這 幾 天 內 舉 行 婚 嫁 。

接 下 來 趕 辦 年 貨 , 更 是 過 年 的 要 務 之 一 。 在 以 往 的 農 業 社 會 裏 , 商 業 交 易 行 為 不 如 現 代 頻 繁 , 交 通 也 不 如 現 代 發 達 。 僻 居 鄉 村 的 鄉 民 往 往 都 趁 著 過 年 前 這 幾 天 , 帶 著 秋 收 後 盈 餘 的 糧 食 , 到 城 鎮 裡 去 置 辦 年 貨 。 採 買 的 項 目 不 勝 枚 舉 , 從 吃 、 穿 、 用 的 日 常 用 品 。 到 過 年 應 景 鞭 炮 、 春 聯 等 , 總 要 滿 滿 裝 載 了 一 車 才 算 滿 意 。


為 了 點 染 新 春 的 喜 氣 , 在 廳 堂 裡 插 一 盆 花 也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擺 設 。 因 此 , 年 關 一 近 , 花 市 的 交 易 也 就 特 別 熱 絡 。 最 常 見 的 應 景 花 卉 有 桃 、 李 、 梅 、 牡 丹 、 芍 藥 、 吊 鐘 、 水 仙 、 報 歲 蘭 等 等 。 也 有 人 喜 歡 在 過 年 時 , 捧 一 株 金 橘 的 盆 栽 回 去 。 腦 筋 動 得 快 的 生 意 人 會 在 樹 幹 上 紮 起 紅 色 的 爆 竹 及 亮 晶 晶 的 元 寶 掛 飾 , 名 字 就 叫 「 搖 錢 樹 」 。

販 賣 春 聯 , 年 畫 的 擔 子 也 陸 續 出 現 。 「 春 聯 」 是 以 紅 紙 為 底 的 對 聯 , 用 墨 汁 或 金 粉 寫 上 吉 祥 的 對 句 , 在 新 年 期 間 貼 在 大 門 、 牆 壁 、 房 門 、 倉 、 廚 等 地 。 春 聯 的 內 容 要 講 求 對 句 工 整 , 含 意 吉 祥 , 可 算 是 中 國 文 學 的 一 種 特 殊 文 體 。 相 傳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某 年 除 夕 微 服 出 巡 , 看 到 家 家 戶 戶 貼 出 了 紅 色 的 春 聯 , 一 派 昇 平 景 象 , 心 中 十 分 喜 悅 。 偶 然 間 看 到 一 戶 人 家 尚 未 貼 春 聯 , 經 過 詢 問 , 原 來 此 戶 主 以 閹 豬 為 業 , 自 己 不 識 字 不 會 寫 春 聯 , 也 沒 有 請 人 代 寫 。 朱 元 璋 一 時 詩 興 大 發 , 要 過 筆 墨 , 便 寫 入 了 「 雙 手 劈 開 生 死 路 , 一 刀 割 斷 是 非 根 」 的 對 聯 , 然 後 投 筆 而 去 。 後 來 這 戶 人 家 知 道 這 是 御 筆 親 書 的 對 聯 , 就 裱 背 起 來 , 掛 在 中 堂 上 , 燒 香 敬 奉 。

俗 傳 除 夕 也 是 天 神 下 降 之 日 , 所 以 「 接 神 」 也 是 這 一 天 的 重 要 任 務 。 諸 神 當 中 , 最 受 歡 迎 的 就 是 財 神 爺 。 到 了 除 夕 這 天 下 午 , 「 送 財 神 爺 」 成 了 小 男 孩 間 最 熱 門 的 臨 時 行 業 。 他 們 以 低 價 買 來 一 疊 財 神 爺 畫 , 然 後 大 街 小 巷 的 去 喊 「 送 財 神 爺 」 、 「 送 財 神 爺 」 。 通 常 送 財 神 爺 的 來 到 家 門 口 , 家 主 人 一 定 會 花 幾 個 銅 板 , 「 請 」 一 尊 進 來 。 就 算 家 中 己 經 有 了 , 也 要 回 答 「 請 過 了 」 , 絕 不 能 說 「 不 要 」 , 以 免 組 斷 財 路 。

過 年 的 高 潮 , 就 在 除 夕 夜 的 年 夜 飯 了 。 年 夜 飯 , 又 稱 團 年 飯 , 最 重 要 的 意 義 在 於 全 家 團 聚 。 不 管 平 日 是 在 什 麼 地 方 為 生 活 奮 鬥 , 到 了 除 夕 這 一 天 , 分 散 各 地 的 遊 子 一 定 會 風 塵 僕 僕 的 趕 回 家 來 團 聚 。 在 家 的 成 員 也 一 定 要 等 會 全 家 都 到 齊 了 , 才 能 開 動 。 有 些 地 方 習 俗 , 即 使 家 未 能 趕 回 家 吃 團 年 飯 , 也 要 在 桌 上 為 他 擺 一 副 碗 筷 , 並 且 夾 一 些 菜 餚 在 碗 裡 , 表 示 家 人 仍 等 待 他 回 家 團 圓 。 習 慣 上 , 年 夜 飯 吃 得 愈 久 愈 好 , 有 的 人 家 會 一 直 吃 到 深 夜 。 吃 過 年 夜 飯 , 子 孩 子 們 最 期 待 的 時 刻 就 來 臨 了 。 通 常 這 個 時 候 , 長 輩 們 會 端 坐 堂 上 , 接 受 晚 輩 的 叩 拜 辭 歲 。 辭 歲 時 , 小 孩 子 要 說 吉 祥 話 祝 福 長 輩 , 長 輩 們 就 會 拿 出 事 準 備 的 紅 色 賞 給 兒 孫 。 「 紅 包 」 就 是 「 壓 歲 錢 」 。

舊 式 的 農 業 社 會 裡 , 大 約 自 臘 月 初 八 以 後 , 家 庭 主 婦 們 就 要 忙 著 張 羅 過 年 的 食 品 了 。 因 為 醃 製 臘 味 所 需 的 時 間 較 長 , 所 以 必 須 儘 早 開 始 。 我 國 皂 許 多 省 份 都 有 醃 臘 味 的 習 俗 , 其 中 又 以 廣 東 省 的 臘 味 最 為 著 名 。 在 忙 碌 的 年 節 裡 , 臘 味 是 最 簡 便 而 可 口 的 一 道 年 菜 。

剛 醃 過 臘 味 , 接 下 來 , 就 該 蒸 年 糕 了 。 年 糕 因 為 諧 音 「 年 高 」 , 再 加 上 有 著 變 化 多 端 的 口 味 , 幾 乎 成 了 家 家 必 備 的 應 景 食 品 。 年 糕 的 式 樣 有 方 塊 狀 的 黃 、 白 年 糕 , 象 徵 著 黃 金 、 白 銀 : 也 有 條 狀 的 寧 波 及 福 州 年 糕 , 造 型 模 倣 銀 條 ; 都 是 以 形 狀 寄 寓 新 年 發 財 的 意 思 。

作者: 暗月    時間: 2012-1-27 03:58:02

過年的習俗: 除 夕 晚 上 , 許 多 農 家 會 在 院 子 裡 以 松 柏 燃 起 一 堆 柴 火 , 稱 為 「 燒 松 盆 」 , 據 說 可 除 崇 。 另 有 一 種 「 跴 歲 」 的 風 俗 。 據 富 察 敦 崇 的 《 燕 京 歲 時 記 》 ( 一 九 ○ 六 年 ) 記 載 : 「 除 夕 自 戶 庭 以 至 大 門 , 凡 行 走 之 處 遍 以 芝 麻 撒 之 , 謂 之 跴 歲 」 。 因 為 「 歲 」 與 「 崇 」 發 音 相 同 , 這 些 習 俗 或 多 或 少 都 帶 有 驅 邪 的 含 意 。



過 年 的 高 潮 , 就 在 除 夕 夜 的 年 夜 飯 了 。 年 夜 飯 , 又 稱 團 年 飯 , 最 重 要 的 意 義 在 於 全 家 團 聚 。 不 管 平 日 是 在 什 麼 地 方 為 生 活 奮 鬥 , 到 了 除 夕 這 一 天 , 分 散 各 地 的 遊 子 一 定 會 風 塵 僕 僕 的 趕 回 家 來 團 聚 。 在 家 的 成 員 也 一 定 要 等 會 全 家 都 到 齊 了 , 才 能 開 動 。 有 些 地 方 習 俗 , 即 使 家 未 能 趕 回 家 吃 團 年 飯 , 也 要 在 桌 上 為 他 擺 一 副 碗 筷 , 並 且 夾 一 些 菜 餚 在 碗 裡 , 表 示 家 人 仍 等 待 他 回 家 團 圓 。 習 慣 上 , 年 夜 飯 吃 得 愈 久 愈 好 , 有 的 人 家 會 一 直 吃 到 深 夜 。



吃 過 年 夜 飯 , 子 孩 子 們 最 期 待 的 時 刻 就 來 臨 了 。 通 常 這 個 時 候 , 長 輩 們 會 端 坐 堂 上 , 接 受 晚 輩 的 叩 拜 辭 歲 。 辭 歲 時 , 小 孩 子 要 說 吉 祥 話 祝 福 長 輩 , 長 輩 們 就 會 拿 出 事 準 備 的 紅 色 賞 給 兒 孫 。 「 紅 包 」 就 是 「 壓 歲 錢 」 。 過 年 給 壓 歲 錢 的 習 俗 始 見 於 清 朝 。 《 清 嘉 錄 》 卷 十 二 上 記 載 : 「 長 幼 度 歲 , 互 以 糕 果 、 朱 提 相 獻 , 謂 之 『 壓 歲 盤 』 。 長 者 貽 小 兒 以 朱 繩 綴 百 錢 , 謂 之 『 壓 歲 錢 』 ; 置 橘 、 荔 諸 果 於 枕 畔 、 謂 之 『 壓 歲 果 子 』 。 元 旦 睡 覺 時 食 之 , 取 讖 於 吉 利 , 為 新 年 休 徵 」 。 從 前 旳 硬 幣 是 內 方 外 圓 的 銅 錢 , 講 究 一 點 的 人 家 , 會 用 綵 繩 穿 錢 , 編 作 龍 形 , 掛 在 小 孩 的 床 腳 , 或 者 是 掛 在 床 帳 上 , 據 說 可 以 鎮 壓 邪 崇 。 除 夕 夜 , 大 部 分 的 人 都 不 睡 覺 , 熬 夜 到 天 亮 。 這 個 習 俗 , 最 早 見 於 《 風 土 記 》 : 「 蜀 之 風 俗 , 晚 歲 相 與 餽 問 , 謂 之 餽 歲 , 酒 食 相 邀 為 別 歲 。 至 除 夕 達 旦 不 眠 , 謂 之 守 歲 」 。 相 傳 守 歲 可 以 使 自 己 或 者 父 母 長 壽 。 所 以 除 夕 夜 通 常 是 家 家 燈 火 輝 煌 、 通 宵 不 眠 。 等 子 時 一 到 , 鞭 炮 聲 此 起 彼 落 , 新 的 一 年 就 來 臨 了 。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日子...
除夕:依農曆十二月大小月,台灣話稱為二九暝或三十暝。過年前數日,各家便開始蒸年糕,年糕有甜鹹之分,稱為甜粿、鹹粿。甜粿以糯米作成,亦有添加紅豆者,俗諺稱「吃甜甜,好過年」;鹹粿則以在來米製成,如前一年家中曾有喪事者則不做年糕,由親友鄰朋致贈。通常台灣民間都在除夕當天或前一、二日更換春聯、門神,隨時代演進,亦有不貼春聯,只貼「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賀春釐」等賀語紅紙者。除夕當天需祭拜地基主,又稱「拜門口」,而後祭祀神明及祭祖。祭神後,會於神明像上貼上春花;祭祖之後,則會擺上發糕及米飯各一,插上紙作的紅花,稱為「飯春仔」。當晚則圍爐,並吃長年菜。所謂長年菜一般是帶根的菠菜,也有用芥菜者。依舊俗,農業社會中一年的欠債,須於除夕前還清。所以台灣俗諺中調侃手頭經常窘迫的人為「天天二九暝」。

- 初一:出門拜年,稱為「行春」,一般而言都會依農民曆決定出行方向及開門、關門的時辰。當天台灣人通常會前往廟宇、佛寺燒香,祈求新年吉祥。

- 初二:為回娘家之日,依舊俗,初二之前,已出嫁之女子不得回娘家,據稱會分掉娘家之福。然隨時代進步,近年來台灣婦女團體努力推展女兒回家過年的新觀念。

- 初三:為老鼠娶妻之日,當天依例需早睡。

- 初四:接神之日,慣例選在近傍晚之時,俗諺有「送神早,接神晚」之說。接神之後,當年生肖沖犯太歲者,則安上太歲符,現台灣諸多廟宇亦設有太歲廳,供奉值年星君,供信徒登記祭祀。

- 初五:開市,各行各業開張營業。

- 初九:傳說為道教玉皇大帝聖誕,稱為「天公生」,當天凌晨或者初八夜晚子時後,各家便開始祭祀,一夜之中,各地鞭炮聲連緜不斷。

- 元宵節:台灣元宵舉行觀光燈會已成風尚,每年依生肖製成巨型主燈,成為焦點。各地尚有台北縣平溪放天燈、野柳王爺洗港祭儀、台東炸寒單爺、台南縣鹽水蜂炮等活動。

- 台灣年俗唸謠: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初四接神,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吃食,十一請囝婿,十二查某囝轉來拜,十三吃泔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



其實這些傳統習俗都具有意義,但是太麻煩了= =.不過身為東方人的我們,還是常常會忽視了這些習慣,以及為什麼吃這些東西的意義呢!很慶幸我們是台灣人,有機會品嚐這些東西,瞭解台灣的生活習俗,更能從中了解老一輩的慣例與習俗,感覺非常有趣呦~


作者: jackymail    時間: 2012-1-27 08:38:02

 “寒單爺”又叫“玄壇爺”,俗稱武財神。相傳寒單爺生性怕冷,天寒時即心痛,因此當寒單爺出來時民眾皆以火炮為其驅寒,求能留住財神爺,受到眷顧。元宵 節那天,台東市家家戶戶都會准備鮮花、蔬菜和鞭炮,迎接寒單爺。寒單爺由真人扮演,他隻穿短褲,赤裸上身,扎著頭巾,蒙著臉,接受民眾的鞭炮轟擊,雖手拿 樹枝,但隻能稍作撥弄從而表現出英勇不懼。目前台灣最火的元宵節習俗就是“炸寒單爺”。

  每年元宵節,台灣民眾都會在港口舉行一項特殊 的“神轎過港”儀式。“神轎過港”儀式的起源已無從考証,目的是祈求漁船滿載而歸。“神轎過港”儀式一般由寺廟主持,通常會有數十輛“神轎”參加。在儀式 正式開始前,先放鞭炮,台灣稱為“炸轎”。等到早上十點三十分,所有轎子一字排開,抬轎者紛紛褪去手表、鞋、襪。當主持人一聲令下,銅鑼作響,抬轎者抬著 轎子跳入海中,泅渡過港,約莫十分鐘后,轎子抵達港口對岸,然后“過火”,每頂轎子來回三趟,隨后繞港游走,中午十二點,神轎返回廟宇,整個活動才結束。



作者: shuhui-s    時間: 2012-1-27 10:46:24

本帖最後由 shuhui-s 於 2012-1-27 10:58 編輯

 
中國人的習俗過年是到元宵才算結束,
元宵一過,大家就正式各自回崗位,繼續一年的忙碌,
元宵也是個團圓的日子,圓圓滿滿事事圓融


....................................................................................................................................

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之際,家家戶戶吃元宵已成為一項傳統的習俗,但您可知道這項習俗是從何時開始傳承下來的?

  相傳中國自南朝開始,即有元宵節時令小吃的存在,但在當時主要是吃肉粥或米粥。到了唐朝則是以「面繭」和「焦譔」為主,前者是一種外形極像蠶繭的麵食、後者則是一種烤餅,可說是實心湯圓的前身。而這樣的習俗傳承至宋朝開始被「浮圓子」也就是所謂的「元宵」取代,流傳至今。有趣的是,「元宵」這個稱呼到了袁世凱時代由於與「袁消」諧音相同,袁遂下令改稱元宵為「湯圓」,於是才有元宵節吃湯圓之說。

   所謂湯圓,除了一般常見不包內餡的傳統紅白色小湯圓外,另一種就是以糯米粉做成麵皮,然後再將內餡包入其內搓圓即成,可有甜、鹹兩種口味,常見的種類像是紅豆沙、芝麻、花生、鮮肉……等,是多數南方人的製法。至於北方人的元宵則是先將內餡做好揉成圓球狀後,放入舖有元宵粉(也就是糯米粉)的竹篩裡不停搖晃,使元宵粉均勻沾附在內餡外頭,反覆滾動十多次即成元宵,這也就是俗稱的「滾元宵」,需要相當的腰力才能將元宵滾的漂亮,製作過程極為費力。

  今年的元宵節,可別再將元宵與湯圓混為一談囉!北方的「滾元宵」與南方的「搓湯圓」可是中國流傳數千年極具代表性的的傳統時令小吃呢!

附件: 11-4.jpg (2012-1-27 10:58:07, 33.94 KB) / 下載次數 5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4MjkyOXxhZTZkM2RiY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1-2.jpg (2012-1-27 10:58:08, 75.11 KB) / 下載次數 2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4MjkzMHw5Y2YxNDlmZ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1-1.jpg (2012-1-27 10:58:08, 21.35 KB) / 下載次數 2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4MjkzMXwzYjIzMmI3M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1-3.JPG (2012-1-27 10:58:09, 37.17 KB) / 下載次數 2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4MjkzMnw3MWZiNTUzZ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失落非寂寞    時間: 2012-1-28 03:56:37

大掃除。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新的一年要營造新的氣象。順便將不好的一切掃掉,迎接新希望。
貼春福、春聯等等。要倒著貼才有效喔!象徵春到福到好運到。春聯上的字句,充滿古人的細膩思維,更添增年節的氣氛。
拜神、拜祖先。自古流傳下來的觀念,神佑平安祖佑子孫滿堂。請祖先保佑子孫可以事事順心。
用柚子葉洗澡。象徵把壞的過去洗掉,迎接全新的開始。古時候的人可能是為了小朋友的身體健康,才會用柚子葉洗澡。所以今年就要拿家裡面的寶貝來試試看,只不過天氣應該很冷,千萬要記得保暖喔!
祭灶。祭拜灶王爺。
守歲,除夕夜不睡覺。體力好再做,象徵子女為年邁的父母親守住年歲。孝順的表徵!守住老爸老媽的健康喔!
放煙火、鞭炮。古時候象徵要驅趕年獸所用的方法!不過近年來,都是小朋友應景的玩樂!(響應環保,還是少放比較好。)
發紅包。壓歲錢象徵長輩給晚輩的零用錢,讓小朋友快快長大!千萬要好好訓練自己的小朋友,恭喜發財一定要會,才能拿到超大超多的紅包喔。
互相拜年。中國人的習俗,過年時候都要互相拜年!問候一切安好、身體健康。有人說"走春"順便聯繫一下彼此,才不會朋友越來越少喔!
不買鞋。因為鞋的音比較不吉利。台語話的ㄟˊ"唉"滿相近的。
過年期間不打掃。象徵會把財神爺趕跑掉,所以通常過完年才會在一次大掃除喔!

初五開市。幾乎每個公司行號都會選在這天開市,而且還會看時辰放鞭炮。求新的一年事事順利!
作者: 小獅子    時間: 2012-1-29 17:58:48

本帖最後由 小獅子 於 2012-1-29 18:38 編輯

【送灶神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
「送神日」,也是原在人間鑒察人們言行善惡的灶神,一年一度返回天庭向玉皇上帝稟報人間善惡的重要日子,以定來年人們的吉凶禍福。




【除夕 每年農曆最後一天】
當天晚上家人一起圍爐聚餐,飯後分壓歲錢、守歲,並在夜半到附近著名廟宇祭拜準備「搶頭香」。




【開正 農曆正月初一】
春節期間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所以產生許多行事的禁忌例如:大年初一忌吃稀飯,要吃乾飯..等。




【回娘家 農曆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帶著先生及兒女回到娘家。




【接神日 農曆正月初四】
神明(灶神)上天述職,稟報人間善惡,至正月初四會再返回人間,繼續接受祭拜與監察人間的善惡,因此該日必須非常謹慎地迎接灶神,故稱為「接神日」。




【迎財神(開張) 農曆正月初五 隔開】
因為這天也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因此初五接神更能獲得吉祥如意,也期望今年生意更為興旺,財源廣進。
初五隔開
 春節放假期間,強烈冷氣團不忘來拜年,台灣北部地區寒雨連宵,平添幾分濕冷,南部地區相對暖和,太陽偶而從雲層露出臉來,真個「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情)」,只因過年「情味」還忒也深濃。
 有一首台語新年歌謠,大家應該琅琅上口,歌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初四接神,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吃食,十一請子婿,十二查某子返來拜……。」忙著圍爐,忙著拜年,忙著行春,歡樂時光容易過,今已「初五隔開」。
 「初五隔開」,不是年序或節氣,而是年俗的一種說法、一種作為。每到此日,家戶「辭年」拜拜供品,包括春飯、發糕、柑橘等,就可撤供了,意味新年已經過完,士農工商,各行各業,該忙其所該忙了。亦即,初五是分界日,「隔開」年節與平常日,從這天起就恢復了常態生活。
 在庶民生活上,「初五隔開」的典型儀式,就是開工開市。台灣一般民眾,喜歡在初五開工開市,因逢「五路財神(福、祿、壽、喜、財)」生日,先拜財神而後開張,祈求大發利市。不過,通書(即曆書)明載,庚寅年開工開市吉日,為初六或初九,是以一般都擇定初六開工開市。
 孟浩然詩云:「桑家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過去農業社會,開年春回,勤於稼穡,只盼今年又慶豐收。台灣民間力量無窮,匯成最珍貴的軟實力,期待「初五隔開」之後,能有豐收的一年。




【天公生 農曆正月初九】
民間俗諺說:「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便道出天公神格的高貴。




【元宵節(上元)農曆正月十五】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古代是延續農曆過年的熱鬧氣氛的節日,因此又有「小過年」之稱。





祝 大家 新春吉祥 萬事如意

附件: 1.jpg (2012-1-29 18:03:22, 70.83 KB) / 下載次數 3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3N3wwZjAxNTYwO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2.jpg (2012-1-29 18:04:25, 74.58 KB) / 下載次數 3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3OHxlYTRhZWZmM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3.jpg (2012-1-29 18:04:45, 74.47 KB) / 下載次數 3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3OXwxY2IzYWI1N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23.jpg (2012-1-29 18:38:20, 85.64 KB) / 下載次數 4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U1MXxiMTQ0ZDNlM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5.jpg (2012-1-29 18:06:21, 94.9 KB) / 下載次數 3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4MXxhM2VkZjYyM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6.jpg (2012-1-29 18:06:45, 69.58 KB) / 下載次數 5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4Mnw0NGZmNjExZ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7.jpg (2012-1-29 18:09:09, 53.69 KB) / 下載次數 3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4NHxkNTgxODZiM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8.jpg (2012-1-29 18:09:29, 60.45 KB) / 下載次數 3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4NXxiMjdiOGY0Y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9.jpg (2012-1-29 18:09:45, 108.54 KB) / 下載次數 3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4N3w1NDRlZWE1N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0.jpg (2012-1-29 18:10:08, 75.12 KB) / 下載次數 3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4OXw1YmMxYzlhN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1.jpg (2012-1-29 18:10:27, 97.24 KB) / 下載次數 4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5MXw5Nzk3NGY5N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2.jpg (2012-1-29 18:10:44, 79.09 KB) / 下載次數 3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5M3w2MjIzOGRiZ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3.jpg (2012-1-29 18:11:11, 59.41 KB) / 下載次數 3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5NXw4NGU5MGI0Z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4.jpg (2012-1-29 18:11:29, 68.1 KB) / 下載次數 3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5N3w0YmU0YTY5M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5.jpg (2012-1-29 18:11:49, 68.12 KB) / 下載次數 3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Q5OHw5YzFhYjE2Y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6.jpg (2012-1-29 18:12:14, 75 KB) / 下載次數 5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UwMHw1NzViMmJhY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7.jpg (2012-1-29 18:12:34, 40.78 KB) / 下載次數 3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UwMnxhNjIwM2FhY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8.jpg (2012-1-29 18:12:52, 67.92 KB) / 下載次數 5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UwNHxlZWY1ZjU2M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9.jpg (2012-1-29 18:13:21, 132.17 KB) / 下載次數 3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UwNnwzNDI0ZjY1Y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20.jpg (2012-1-29 18:13:34, 50.07 KB) / 下載次數 5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UwOHw3MWIyOWI4M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21.jpg (2012-1-29 18:13:48, 76.44 KB) / 下載次數 3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UwOXw2MTEyYWUxZ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22.jpg (2012-1-29 18:14:12, 123.32 KB) / 下載次數 3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UxMXxkOTJmMzQ1Z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4.jpg (2012-1-29 18:38:00, 74.87 KB) / 下載次數 3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U1MHwxNWRlODhkO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24.jpg (2012-1-29 18:14:41, 56.39 KB) / 下載次數 3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jUxM3w0MWNjOTkyZ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toto醬    時間: 2012-1-29 23:57:18

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放鞭炮

傳說,深海裡住有一隻帶著角的兇猛怪物,名叫 " 年獸 "
年獸  一睡就是三百六十五天,醒來後便上岸覓食,見人就吃。
於是,每次大家知道"年獸 "快來的時候,都準備糧食和水上山避難去了。
村裡有一位老婆婆,她的兒子上回被年獸 吃了,所以他決定要留在村子哩,和 年獸  拼命‧希望牠以後不能再害人。
這時,村裡突然來了一位老乞丐。他覺得老婆婆又勇敢又好心,就決定留下來幫老太太對付  年獸   。
老乞丐把3張紅紙貼在門的左側右側和上面(就是現在的春聯),又在自己的身上披了一條紅布,然後又燒自己的竹拐杖。
年獸  醒來了,但..他一路都找不到人吃...,只聽到遠處有聲音傳來,於是就朝聲音的方向跑去。
年獸  來到老婆婆的門前,已經被燒竹子的"劈哩啪啦"聲,吵得心煩意亂了。抬頭一看門上一片刺眼的紅色,更是嚇壞了。
誰知道,年獸  是最怕紅色和吵雜聲的,所以,他被門上的紅紙、老乞丐身後的紅披風和柱子的爆裂聲下的匆忙逃走。
原來,老乞丐是神仙,特地來幫村民對付年獸 。
此後,每逢年要來的時候,大家變燒竹子(演變成現在的鞭炮)、貼紅紙(現在的春聯)來下走牠。大家就較年獸逃走的那天為"過年"。


話說小弟我在這次過年得到小龍子第一個小朋友初4迎財神帶來好運氣  這是比過年贏錢還高興的事情...祝大家今年(金)龍年事業順利賺大錢!!~~
作者: cmz88788    時間: 2012-1-31 01:25:33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作者: joetryit1    時間: 2012-1-31 09:18:44

我來說說元宵的由來吧
有關元宵節的起源,認為是漢代宮廷的一種祭典演變而來;
另一種是源自民間的「三元節」,
舊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即天官大帝的生日,
而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即地官大帝的生日,
而農曆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即水官大帝的生日,
而這三元中又以「上元」最熱鬧也最受重視。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
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
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也是春節最後的一天,
自此以後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故有小過年之稱。
元宵節的活動也有很多
例如: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北天燈南蜂炮等等.





附件: thumbnail.aspx.jpg (2012-1-31 09:17:58, 9.05 KB) / 下載次數 3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wODY2MXxhNTg4M2VhN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aspx1.jpg (2012-1-31 09:18:05, 6.4 KB) / 下載次數 3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wODY2NHxkYmQ0ZjAzY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aspx2.jpg (2012-1-31 09:18:12, 9.5 KB) / 下載次數 4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wODY4MXw3MTlkNzhlN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aspx3.jpg (2012-1-31 09:18:23, 8.34 KB) / 下載次數 3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wODcwMnwyMjc4Y2QxO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thumbnail.aspx4.jpg (2012-1-31 09:18:31, 9.96 KB) / 下載次數 3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wODcxM3wwZjRkMWYzM3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dyu789    時間: 2012-2-1 00:17:26

我來分享鹿港元宵燈會吧!
春節元宵假期彰化鹿港有個燈會,除了將以前沒有過的創舉"立體龍形花燈"高高掛在馬路上以外,也有高科技LED設計的花燈取代傳統紙糊燈
進入鹿港賞花燈可以由中午12點左右在老街用餐,除了天后宮前面的蚵仔煎與蝦猴,周邊有蠻多頗負盛名的糕餅店!
另外一般的古蹟老房子摸乳巷與古早水井以外可以到第一市場附近去吃東西!第一市場比較偏向鹿港在地人在地味的地方餐飲
黃昏的時候燈會區整個慢慢亮起又是一番不同的風味了! 這時候整個小鎮脫胎換骨變成了張燈結綵的世界

春節麻~主要就是懷舊慎終追遠! 除了走走晃晃吃吃點心糕點還有小吃以外,也可以到不遠處的彰濱白蘭氏還有玻璃館去參觀 (秀傳醫院旁)
周圍的大型風力發電機也是一個拍照取景的好地方!但最近東北季風很強要注意保暖與自身安全(風力發電風切聲很大聲)

呵呵其實我是一個台南人
因為朋友的介紹利用過年後的幾天假到彰化去散散心
了解歷史與人文風情以外也順便嘗嘗小吃看看花燈

真的挺不賴的唷!!  祝大家新年事事順利 龍年行大運^^
作者: 帥尻    時間: 2012-2-2 10:27:17

[春節過年習俗玩樂到元宵加分活動]

過年吃餃子可不是因為她長得像元寶喔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劈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隻有餛飩而無餃子。后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我國的邊遠地區了。

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而春節我跟家人一起到平溪出遊 雖然是非假日 但人還是相當地多



不過還是跟家人放了第一個天燈





現在天燈都有一大堆的花招 各種顏色 甚至還有掛上鞭炮的

不過我們都認為太危險所以就沒有放那種的



在放天燈的同時 我也思考到環境保護和公共安全的問題

當天就有看到有天燈太低鞭炮差點弄到人 還有天燈燒到樹 以及無數的天燈殘骸在山頭小溪

或許現在用可自然分解的材質吧我想

對於去平溪實在仍是不太方便 坐火車也要1~2個小時

所以希望下次去時能連十分 侯硐都一起去 才不會太浪費

(以上圖片皆為親傳 請勿盜圖)

附件: DSCN0895.jpg (2012-2-2 10:23:21, 1.79 MB) / 下載次數 6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yMTYwMnwxYzE5YWQyY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DSCN0908.jpg (2012-2-2 10:19:11, 1.48 MB) / 下載次數 4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yMTU5OHwyZTU3MTdlNn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DSCN0903.jpg (2012-2-2 10:18:35, 1.79 MB) / 下載次數 4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yMTU3OXw2MjAxNGM0Y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DSCN0902.jpg (2012-2-2 10:17:38, 1.05 MB) / 下載次數 3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yMTU1N3w4ODgyYjk0N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系統公告    時間: 2012-2-3 00:28:45

北 方 有 句 俗 話 說 : 「 過 了 臘 八 就 是 年 」 。 在 往 日 舊 社 會 裡 , 的 確 是 喝 過 了 臘 八 粥 , 年 的 腳 步 就 近 了 。 到 了 臘 月 廿 四 日 送 灶 後 , 過 年 的 氣 氛 更 是 一 天 比 一 天 濃 。 似 乎 空 氣 中 就 可 以 嗅 出 絲 絲 興 奮 的 氣 息 。

祭 灶 , 在 中 國 起 源 甚 早 。 在 《 禮 記 》 「 禮 器 」 篇 中 就 有 祭 灶 的 記 載 。 不 過 , 祭 灶 的 日 子 隨 著 寺 、 地 而 有 不 同 。 宋 朝 以 降 , 灶 神 根 本 就 成 了 被 開 玩 笑 的 對 象 。 宋 人 祭 灶 使 用 一 種 稱 為 「 膠 牙 餳 」 的 灶 糖 , 用 意 非 是 使 灶 神 上 天 後 說 些 甜 言 蜜 語 。 也 有 人 說 是 要 讓 灶 神 的 齒 牙 被 糖 黏 住 , 說 不 出 話 來 。 北 方 常 見 的 灶 糖 有 所 謂 的 「 糖 瓜 」 , 就 是 麥 牙 糖 沾 芝 麻 做 成 葫 蘆 或 瓜 形 。 另 一 種 「 關 東 糖 」 , 是 以 江 米 磨 粉 加 飴 糖 製 成 , 又 硬 又 脆 , 可 以 久 存 。

習 慣 上 , 商 家 到 歲 末 , 就 要 清 算 全 年 的 帳 務 。 所 以 送 灶 同 時 也 是 催 債 、 討 債 者 絡 繹 不 絕 於 途 的 時 候 。 不 過 , 討 債 最 多 只 到 除 夕 。 一 等 吃 過 年 夜 飯 , 就 算 沒 收 到 債 款 , 主 客 見 面 時 , 也 得 拱 起 手 來 互 道 恭 喜 。 所 以 北 方 有 句 俗 話 說 : 「 要 命 的 關 東 糖 , 救 命 的 餃 子 」 ( 除 夕 夜 吃 餃 子 ) , 就 是 形 容 這 種 情 形 。

祭 過 灶 , 到 年 底 之 前 , 還 要 挑 一 個 好 日 子 來 做 大 掃 除 , 俗 稱 「 掃 年 」 。 掃 年 的 風 俗 也 有 悠 的 歷 史 。 舊 式 的 家 庭 每 年 清 掃 之 前 , 還 要 事 先 翻 看 黃 曆 , 挑 選 一 個 黃 道 吉 日 來 進 行 。 掃 除 積 年 的 塵 埃 , 不 僅 是 為 了 迎 接 新 年 , 對 環 境 衛 生 、 維 護 健 康 也 有 極 大 的 益 處 。

俗 傳 灶 神 上 天 稟 秦 人 間 一 年 善 惡 後 , 廿 五 日 就 是 上 帝 下 降 之 日 。 牠 要 稽 查 是 非 , 以 降 禍 福 。 所 以 在 這 一 天 大 家 特 別 要 謹 言 慎 行 。 尤 其 要 告 誡 小 孩 不 得 口 出 穢 言 , 以 免 招 致 不 詳 。 自 廿 五 日 至 除 夕 這 五 天 , 由 於 家 神 俱 已 上 天 , 百 無 禁 忌 , 所 以 民 間 也 多 在 這 幾 天 內 舉 行 婚 嫁 。

接 下 來 趕 辦 年 貨 , 更 是 過 年 的 要 務 之 一 。 在 以 往 的 農 業 社 會 裏 , 商 業 交 易 行 為 不 如 現 代 頻 繁 , 交 通 也 不 如 現 代 發 達 。 僻 居 鄉 村 的 鄉 民 往 往 都 趁 著 過 年 前 這 幾 天 , 帶 著 秋 收 後 盈 餘 的 糧 食 , 到 城 鎮 裡 去 置 辦 年 貨 。 採 買 的 項 目 不 勝 枚 舉 , 從 吃 、 穿 、 用 的 日 常 用 品 。 到 過 年 應 景 鞭 炮 、 春 聯 等 , 總 要 滿 滿 裝 載 了 一 車 才 算 滿 意 。


為 了 點 染 新 春 的 喜 氣 , 在 廳 堂 裡 插 一 盆 花 也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擺 設 。 因 此 , 年 關 一 近 , 花 市 的 交 易 也 就 特 別 熱 絡 。 最 常 見 的 應 景 花 卉 有 桃 、 李 、 梅 、 牡 丹 、 芍 藥 、 吊 鐘 、 水 仙 、 報 歲 蘭 等 等 。 也 有 人 喜 歡 在 過 年 時 , 捧 一 株 金 橘 的 盆 栽 回 去 。 腦 筋 動 得 快 的 生 意 人 會 在 樹 幹 上 紮 起 紅 色 的 爆 竹 及 亮 晶 晶 的 元 寶 掛 飾 , 名 字 就 叫 「 搖 錢 樹 」 。

販 賣 春 聯 , 年 畫 的 擔 子 也 陸 續 出 現 。 「 春 聯 」 是 以 紅 紙 為 底 的 對 聯 , 用 墨 汁 或 金 粉 寫 上 吉 祥 的 對 句 , 在 新 年 期 間 貼 在 大 門 、 牆 壁 、 房 門 、 倉 、 廚 等 地 。 春 聯 的 內 容 要 講 求 對 句 工 整 , 含 意 吉 祥 , 可 算 是 中 國 文 學 的 一 種 特 殊 文 體 。 相 傳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某 年 除 夕 微 服 出 巡 , 看 到 家 家 戶 戶 貼 出 了 紅 色 的 春 聯 , 一 派 昇 平 景 象 , 心 中 十 分 喜 悅 。 偶 然 間 看 到 一 戶 人 家 尚 未 貼 春 聯 , 經 過 詢 問 , 原 來 此 戶 主 以 閹 豬 為 業 , 自 己 不 識 字 不 會 寫 春 聯 , 也 沒 有 請 人 代 寫 。 朱 元 璋 一 時 詩 興 大 發 , 要 過 筆 墨 , 便 寫 入 了 「 雙 手 劈 開 生 死 路 , 一 刀 割 斷 是 非 根 」 的 對 聯 , 然 後 投 筆 而 去 。 後 來 這 戶 人 家 知 道 這 是 御 筆 親 書 的 對 聯 , 就 裱 背 起 來 , 掛 在 中 堂 上 , 燒 香 敬 奉 。

俗 傳 除 夕 也 是 天 神 下 降 之 日 , 所 以 「 接 神 」 也 是 這 一 天 的 重 要 任 務 。 諸 神 當 中 , 最 受 歡 迎 的 就 是 財 神 爺 。 到 了 除 夕 這 天 下 午 , 「 送 財 神 爺 」 成 了 小 男 孩 間 最 熱 門 的 臨 時 行 業 。 他 們 以 低 價 買 來 一 疊 財 神 爺 畫 , 然 後 大 街 小 巷 的 去 喊 「 送 財 神 爺 」 、 「 送 財 神 爺 」 。 通 常 送 財 神 爺 的 來 到 家 門 口 , 家 主 人 一 定 會 花 幾 個 銅 板 , 「 請 」 一 尊 進 來 。 就 算 家 中 己 經 有 了 , 也 要 回 答 「 請 過 了 」 , 絕 不 能 說 「 不 要 」 , 以 免 組 斷 財 路 。

過 年 的 高 潮 , 就 在 除 夕 夜 的 年 夜 飯 了 。 年 夜 飯 , 又 稱 團 年 飯 , 最 重 要 的 意 義 在 於 全 家 團 聚 。 不 管 平 日 是 在 什 麼 地 方 為 生 活 奮 鬥 , 到 了 除 夕 這 一 天 , 分 散 各 地 的 遊 子 一 定 會 風 塵 僕 僕 的 趕 回 家 來 團 聚 。 在 家 的 成 員 也 一 定 要 等 會 全 家 都 到 齊 了 , 才 能 開 動 。 有 些 地 方 習 俗 , 即 使 家 未 能 趕 回 家 吃 團 年 飯 , 也 要 在 桌 上 為 他 擺 一 副 碗 筷 , 並 且 夾 一 些 菜 餚 在 碗 裡 , 表 示 家 人 仍 等 待 他 回 家 團 圓 。 習 慣 上 , 年 夜 飯 吃 得 愈 久 愈 好 , 有 的 人 家 會 一 直 吃 到 深 夜 。 吃 過 年 夜 飯 , 子 孩 子 們 最 期 待 的 時 刻 就 來 臨 了 。 通 常 這 個 時 候 , 長 輩 們 會 端 坐 堂 上 , 接 受 晚 輩 的 叩 拜 辭 歲 。 辭 歲 時 , 小 孩 子 要 說 吉 祥 話 祝 福 長 輩 , 長 輩 們 就 會 拿 出 事 準 備 的 紅 色 賞 給 兒 孫 。 「 紅 包 」 就 是 「 壓 歲 錢 」 。

舊 式 的 農 業 社 會 裡 , 大 約 自 臘 月 初 八 以 後 , 家 庭 主 婦 們 就 要 忙 著 張 羅 過 年 的 食 品 了 。 因 為 醃 製 臘 味 所 需 的 時 間 較 長 , 所 以 必 須 儘 早 開 始 。 我 國 皂 許 多 省 份 都 有 醃 臘 味 的 習 俗 , 其 中 又 以 廣 東 省 的 臘 味 最 為 著 名 。 在 忙 碌 的 年 節 裡 , 臘 味 是 最 簡 便 而 可 口 的 一 道 年 菜 。

剛 醃 過 臘 味 , 接 下 來 , 就 該 蒸 年 糕 了 。 年 糕 因 為 諧 音 「 年 高 」 , 再 加 上 有 著 變 化 多 端 的 口 味 , 幾 乎 成 了 家 家 必 備 的 應 景 食 品 。 年 糕 的 式 樣 有 方 塊 狀 的 黃 、 白 年 糕 , 象 徵 著 黃 金 、 白 銀 : 也 有 條 狀 的 寧 波 及 福 州 年 糕 , 造 型 模 倣 銀 條 ; 都 是 以 形 狀 寄 寓 新 年 發 財 的 意 思 。



作者: 阿猋    時間: 2012-2-3 20:14:05

除夕前一天,大掃除,除舊佈新。
除夕當天準備壓歲錢(紅包),晚上回家圍爐(吃年夜飯),聊聊過去的一年跟新的一年
,然後就看著電視,等待守歲(等到12點)的時間。
初一,起床見到人先賀春(說新年快樂),然後傳個簡訊給親戚、朋友,一起看個電視、聊個天,
晚上再發壓歲錢、道個吉祥話。
初二,回娘家,(雖然也是可以再初一12點過後就去)回去娘家賀春,順便聊聊天,發個壓歲錢,
回家後,晚上跟回來娘家的親戚吃個飯,玩個牌。
作者: cccccc7083    時間: 2012-2-4 03:12:45

  近年來已經很少參加燈會,不過這次的台中燈會 ~
  真的可說是我所看過最精采喔!                           
(或許是因為龍的顏色變化多,很好發揮)
  除了主燈秀之外,精美的副燈也都很有看頭
  中部地區的朋友們不要錯過了

  文心森林公園非常大,
  我們只把重點放在主燈秀,
  之後隨意走走就去吃飯了
作者: yoyoandhb    時間: 2012-2-4 03:42:05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作者: 好色布丁    時間: 2012-2-4 13:40:45

壓歲錢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云:"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繫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2.歡迎財神
財神是中國民間供奉的神之一,每逢過年,家家戶戶就會拜財神爺,希望念財神咒保祐大吉大利。吉象徵平安;利象徵財富。農曆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商家要以三牲水果鞭炮,供以香案到五路財神廟迎接,而電視上也有個節目叫小氣大財神,過年看這種節目最喜氣了。


作者: csbnick    時間: 2012-2-5 22:44:57

元宵燈會!!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為年節活動的最尾聲,有小過年之稱,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熱鬧歡度,故有「鬧元宵」之說。
傳統上燃放鞭炮及七彩煙火、手提燈籠或火把,在喧鬧中
呈現國泰民安,全民同樂的景象,透過品嚐湯圓喜慶吉祥
的氣氛,來迎接新的一年。
作者: jay1897    時間: 2012-2-6 21:23:19

    大掃除。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新的一年要營造新的氣象。順便將不好的一切掃掉,迎接新希望。
    貼春福、春聯等等。要倒著貼才有效喔!象徵春到福到好運到。春聯上的字句,充滿古人的細膩思維,更添增年節的氣氛。
    拜神、拜祖先。自古流傳下來的觀念,神佑平安祖佑子孫滿堂。請祖先保佑子孫可以事事順心。
    用柚子葉洗澡。象徵把壞的過去洗掉,迎接全新的開始。古時候的人可能是為了小朋友的身體健康,才會用柚子葉洗澡。所以今年就要拿家裡面的寶貝來試試看,只不過天氣應該很冷,千萬要記得保暖喔!
    祭灶。祭拜灶王爺。
    守歲,除夕夜不睡覺。體力好再做,象徵子女為年邁的父母親守住年歲。孝順的表徵!守住老爸老媽的健康喔!
    放煙火、鞭炮。古時候象徵要驅趕年獸所用的方法!不過近年來,都是小朋友應景的玩樂!(響應環保,還是少放比較好。)
    發紅包。壓歲錢象徵長輩給晚輩的零用錢,讓小朋友快快長大!千萬要好好訓練自己的小朋友,恭喜發財一定要會,才能拿到超大超多的紅包喔。
    互相拜年。中國人的習俗,過年時候都要互相拜年!問候一切安好、身體健康。有人說"走春"順便聯繫一下彼此,才不會朋友越來越少喔!
    不買鞋。因為鞋的音比較不吉利。台語話的ㄟˊ"唉"滿相近的。
    過年期間不打掃。象徵會把財神爺趕跑掉,所以通常過完年才會在一次大掃除喔!
    初五開市。幾乎每個公司行號都會選在這天開市,而且還會看時辰放鞭炮。求新的一年事事順利!


附件: 7857.jpg (2012-2-6 21:22:34, 176.82 KB) / 下載次數 5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1ODIyNnw3Y2QzOWY4M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12083915.jpg (2012-2-6 21:22:41, 43.23 KB) / 下載次數 5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1ODIyN3wwZGQ0ZjY2MH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600396142_31ceb20f48_z.jpg (2012-2-6 21:22:46, 154.32 KB) / 下載次數 4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1ODIyOHxmZTIwMWZiM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20110113110322204.jpg (2012-2-6 21:22:51, 20.99 KB) / 下載次數 5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1ODIyOXwzMjUzMjI4Y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附件: Chinese-New-Year-2011.gif (2012-2-6 21:23:17, 41.47 KB) / 下載次數 4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1ODIzMXwyNDQwMzZhNXwxNzUzMDc4OTcyfDB8MA%3D%3D
作者: jmps820007    時間: 2012-2-7 12:42:49

臺灣元宵節為自古代即為與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並列重要傳統民俗節日。在臺灣早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裡,以偷蔥來討個結婚吉兆的說法。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臺灣話發音)。即使在日治時代同與日本人過西曆元宵節,但民間仍自行過農曆元宵節,因此當時日本總督府特許在艋舺龍山寺辦燈會,延伸至今龍山寺仍保有躦燈腳的信俗。
在臺灣,除了賞花燈活動及著名的臺灣燈會、臺北燈節、高雄燈會藝術節之外,還有北臺灣的台北縣平溪鄉{今 新北市平溪區}放天燈活動。另外,在中臺灣的苗栗縣則有著名的「苗栗火旁龍」,苗栗火旁龍是指以鞭炮、蜂炮炸舞龍方式得到「去邪(去舊)迎新年」的作用。在南臺灣的台南縣鹽水鎮{今 臺南市鹽水區}則有著名的「鹽水蜂炮」。在臺灣東部的臺東縣,則有以鞭炮炸財神的祈福活動:「臺東元宵炸寒單爺」。
時至今日,慶祝元宵節在臺灣已發展成全臺的大型禮俗活動。除了在1990年代開辦至今已有20餘年歷史的國家級燈會臺灣燈會(原臺北燈會)與高雄燈會藝術節、臺北燈節等各級縣市在地特色化的燈會。此外俗稱「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的活動。分別在臺北平溪放天燈、臺南鹽水燃蜂炮、臺東炮炸寒單爺、澎湖的乞龜祈福儀式與名列臺灣「客庄十二大節慶」的苗栗火旁龍、野柳「神明淨港」...等各具特色的風俗與豐富的文化資產。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