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省錢改裝小撇步花小錢 得大功效 [列印本頁]
作者: lovebaby99 時間: 2012-1-29 10:37:54 標題: 省錢改裝小撇步花小錢 得大功效
景氣不好,省錢大作戰持續發燒中!這次為大家介紹的小知識主要與散熱降溫有關,有些甚至只要捲起袖子就能自己動手做,別看汽車世界裡盡是冷冰冰的金屬零件,其實這裡充滿創意和變化。接觸過千奇百怪改裝商品的編輯部,今天要公開我們私藏多年的一些小撇步!帶大家看看編輯部如何用最省的花費做基礎保養與體質強化。
撇步1
高速水箱風扇
最低消費1000元起
雖同為高速型產品,本體材質優劣仍影響差價。
馬達功率判斷需有專業常識,安裝略有難度,不易DIY。
其實改裝高速電子風扇的散熱功效無庸置疑,問題是市售高速電子風扇通常都不便宜,因此流用一些原廠性能車的高效率風扇,就成了省錢一族的關注焦點,而選擇這些原廠性能車風扇有一個共通性,就是儘量挑渦輪車的風扇,原因不外乎渦輪車的溫度明顯較NA車高,因此這些風扇通常會分高低兩種轉速,好讓風扇可在80∼90度時用一般轉速,超過90度就切換成高轉速。其中Volvo S70/S80、Impreza GC/GF的外匯、中古風扇最常被收購。基本上,兩者的風速差不多,不過Volvo的風扇本體材質較堅韌、風扇直徑也略大一些,常被流用於BMW,而ImprezaGC/GF的風扇雖然看起來有點單薄,但能輕易安裝於狹窄的引擎室,是NA車改渦輪的最愛。而這些幾款車的原廠水箱新品都要5000元以上,但中古品只要3000元以下,相當值得投資。
不過3000元對部分車主而言,可能還是稍微嫌貴了點,因此筆者特別請教多間專玩渦輪的改裝廠後,終於被我們問出:「如果預算真的很有限,連中古Impreza風扇都買不起,渦輪車最起碼該流用、Cefiro A31、A32、Sentra 180的風扇」,這三款車雖然不是渦輪車,但風扇卻的轉速卻相當高,而且尺寸頗大,對應原廠SR20DET打1.0bar還算夠用。
如果你是七年以上的日系車,流用Impreza或Cefiro的風扇是頗具C/P值的做法,但若你是雙B車系Volvo S70/S80風扇的質感會比較相襯。
|
如果你不排斥副廠製品的話,網拍3000元就能買到全新的16吋高速風扇,出風量比工業電扇還強,值得推薦喔!
|
撇步2
機油冷卻器
最低消費3500元起
效果顯著、安裝容易,玩車友必備!
副作用:殺肉品需清理、查漏,以免適得其反,且須注意油壓衰退!
加裝一組適合的機油冷卻器,對愛車絕對只有好處,而且機油冷卻器的製造技術並不高,網路上許多3000元以下的國產品也都有不錯的效果,相當值得推薦。
預算有限的人可以跑一趟汽車報廢場,針對2000c.c.以上的歐系車下手,通常Audi、VW原廠車上都會配置機油冷卻器;而透露這項訊息的盈泰車業表示,他個人最喜歡使用SAAB9000的Oilcooler,通常在殺肉場只賣1000元左右,如果有交情的話甚至可以拿到300∼500元的低價,非常有C/P值。
一般小改NA車流用ATF Cooler即可,而需要激烈操控的比賽車用到15排Oilcooler也就夠用,不過增壓車的Cooler尺寸有增大必要,所以產生的低油壓副作用,必須加裝機油泵浦輔助。
|
不過Oilcooler的面積及厚度關係到油量、油壓與流速,並非一昧加大加厚就好,筆者曾親眼目睹TTCC比賽車裝了兩個15排機油冷卻器,結果反而燒掉波司,檢查後才知是因為原廠機油泵的油壓不足以推動增加兩個Oilcooler後的油量,造成機油來不及從冷卻器中注入引擎內部,使機件無油潤滑。
所以如果你的渦輪很大,為了有更好的油冷效果,而非裝2個Oilcooler不可,一定要連同機油泵浦一起改裝,才不會發生上述油壓不足的問題。不過機油泵浦一顆要價5000多元,算起來也不便宜,所以我們又挖到了另一招省錢密技,來降低你的油溫。
撇步3
油底殼散熱鰭
最低消費40元起/顆
超省錢機油冷卻法,不限車種一律適用!
副作用:易沾污泥,逐漸減弱散熱效果,需常清洗。
機油除了潤滑引擎曲軸、活塞、連桿、凸輪軸、搖臂等重要機件之外,利用循環過程中帶走這些機件的磨擦溫度,也是主要功能。但僅靠油底殼撞風的機油,若遇到山路或塞車這種撞風量、風速過低時,散熱不足的問題就會反應在油溫上。除了前述加裝Oilcooler的方法之外,最好能選購附加電子風扇的機油冷卻器,以筆者個人的單凸喜美為例,油溫從來沒有超過78度(差一點就低於工作溫度),證明在Oilcooler上加裝風扇的效果確實超棒。只不過這些效果畢竟還是建築在錢上,一組附加風扇的Oilcooler要價5000元以上並不便宜。
其實,最省錢的油冷系統只要花個300∼500元DIY就能完成!大家可以去光華商場(或類似的電腦商場),依照自己油底殼外的面積,買12∼18顆CPU冷卻散熱鰭,這些銅製或鋁製的小東西很便宜,每顆不過30∼50元,只要把這些約6×6cm的散熱鰭,點焊在油底殼上(用瞬間膠點在周圍也行),便能將油底殼的熱量傳導至散熱鰭上,藉著散熱鰭所增加的散熱面積,快速將機油溫度降低,貼滿整個油底殼大約700∼800元就能搞定。雖然這招小撇步不像正統的機油冷卻器效果那麼強,但至少比拿AFT冷卻器充當Oilcooler好,而且價格也不到AFT冷卻器的一半。
買幾個CPU專用的散熱鰭黏在油底殼,會有意想不到的降油溫效果喔!其實同樣的原理,在摩托車的汽缸頭上常可見到。
|
撇步4
釹鐵硼強力磁鐵
最低消費100元起
確實攔截鐵削,保護引擎肚內!
副作用:無副作用,但吸在外殼就好,別丟進油底殼內。
比較知道釹鐵硼磁鐵這個怪名字的通常是電子業的人,因為這個俗稱「強力磁鐵」的東西,其實早在我們生活中擔任許多重要角色,像硬碟、耳機、音響等,都可見到釹鐵硼磁鐵的蹤跡。釹鐵硼磁鐵的磁力強到平常得用好幾層膠帶包起來,以免不小心吸到東西拔不起來,甚至一個3×3cm厚1cm的小磁鐵,就足以吸起一張鐵製摺疊椅。
強力磁鐵除可吸附於油底殼,也可吸在機油濾芯上,不過要記得定期更換,以免濾芯阻塞。
|
這些釹鐵硼磁鐵其實並不貴,每顆只要大約50元!但似乎沒多少車主懂得利用強力磁鐵來照顧愛車,這裡所談並非用磁性改變汽油分子那種玄妙的事;我們講的方法很簡單,說破了更不是什麼大學問,因為只要用強力磁鐵讓機油裡的鐵屑集中於磁鐵,就能減輕引擎內部機件磨損。如果你的油底殼是鐵製品,那超方便,直接把底盤撐起,清潔一下,把磁鐵吸在油底殼角落就行了。如果你的油底殼是鋁製品也沒關係!只要先把外殼黏貼部位的油垢清乾淨,再用強力膠或錫焊固定好就行了,我們不建議把強力磁鐵丟入油底殼,特別是鋁製品,萬一磁鐵吸附到曲軸上,你的引擎就完了。此外,目前市面上也有推出「磁性機油濾芯」,有異曲同功之妙,不過挑選時還是要試試看磁力夠不夠強,如果只是一般磁鐵,鐵屑仍會被強勁的機油流速沖走。
撇步5
冷媒管路隔熱套管
最低消費150元
減少冷氣受熱損耗,保護冷媒橡膠管!
副作用:無
如果你家裡有裝分離式冷氣,應該會發現主機分往副機的管路都有包覆隔熱材料,以減少冷媒在輸送路徑中的暖化;而車用冷氣壓縮機與冷凝器之間的冷煤管路,雖然路徑只有短短幾十公分,但由於引擎室內空間有限,不少車款的冷媒管都需經過高溫的排氣管頭段附近,因此冷煤管的隔熱處理相當重要,不過許多車款可能為了節省成本及製造方便,都沒有處理,車主如果放著不管的話,一開始雖然只是能量損耗,使壓縮機負荷居高不下,造成車子沒力及耗油!如果長期無視這項問題時,會因為管路凝結水氣,使水滴入周邊金屬零件而逐漸鏽蝕。且由於裝冷煤的橡膠管很容易受到高溫硬脆化,所以即使只是用鋁箔紙包覆在橡膠管上,雖然在減少冷氣損耗方面的幫助不大,但最少也能延長橡膠管的壽命。
強力磁鐵除可吸附於油底殼,也可吸在機油濾芯上,不過要記得定期更換,以免濾芯阻塞。
|
製作冷媒管路隔熱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在冷氣運轉時,找連接著壓縮機,摸起來很冷的那條橡膠管就對了!材料方面,不建議去大賣場購買那種用於引擎蓋的隔熱棉,因為那又要剪又要捲,很麻煩!大家可以直接去找冷氣工程行買防火材質的隔熱套管,然後用束帶將隔熱套管捆上即可。
強力磁鐵除可吸附於油底殼,也可吸在機油濾芯上,不過要記得定期更換,以免濾芯阻塞。
|
附件: 4009886475.jpg (2012-1-29 10:34:17, 39.52 KB) / 下載次數 1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TE0NXxkNmUwZjllMnwxNzU1NDI5MDAyfDB8MA%3D%3D
附件: 3666959186.jpg (2012-1-29 10:34:16, 52.98 KB) / 下載次數 1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TE0NHxjOGE0ZmRkNnwxNzU1NDI5MDAyfDB8MA%3D%3D
附件: 3193243776.jpg (2012-1-29 10:34:16, 86.56 KB) / 下載次數 1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TE0M3xiN2Y1YjNiY3wxNzU1NDI5MDAyfDB8MA%3D%3D
附件: 3116487581.jpg (2012-1-29 10:34:14, 90.42 KB) / 下載次數 1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TE0MnxiMGUxYjk2NHwxNzU1NDI5MDAyfDB8MA%3D%3D
附件: 2705660068.jpg (2012-1-29 10:34:13, 117.08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TE0MXw1OTI5ODg5N3wxNzU1NDI5MDAyfDB8MA%3D%3D
附件: 2114477114.jpg (2012-1-29 10:34:11, 32.89 KB) / 下載次數 1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TE0MHw1MjJhZGE1YnwxNzU1NDI5MDAyfDB8MA%3D%3D
附件: 1711457959.jpg (2012-1-29 10:34:11, 95.93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TEzOXxlZGRhYWI0ZHwxNzU1NDI5MDAyfDB8MA%3D%3D
附件: 1018065254.jpg (2012-1-29 10:34:10, 90.87 KB) / 下載次數 1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TEzOHw5MjZhOTJhN3wxNzU1NDI5MDAyfDB8MA%3D%3D
附件: 856300564.jpg (2012-1-29 10:34:08, 90.11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TEzN3w5Y2UxY2NiNnwxNzU1NDI5MDAyfDB8MA%3D%3D
附件: 127744534.jpg (2012-1-29 10:34:07, 92.1 KB) / 下載次數 1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M5NTEzNnw4M2U0MTM2ZnwxNzU1NDI5MDAyfDB8MA%3D%3D
作者: jey7788 時間: 2012-1-29 11:44:13
真是很棒得知識改天來去車廠用用看@@
作者: nanchaug 時間: 2012-1-29 13:36:50
蟹蟹作者的轉PO!很實用的介紹喔!尤其是冷媒管路的部分
作者: 無聊之人 時間: 2012-1-30 22:23:57
很多很實用的撇步耶!
感謝大大不藏私的分享!
作者: 寒夜知了 時間: 2012-3-4 01:05:18
很棒的改裝心得提供參考
受益匪淺
作者: ^韶爺^ 時間: 2012-3-4 12:39:32
真不錯的撇步......時機壞壞..省口袋.diy也很有樂趣.成就感喔!
作者: bigyan 時間: 2012-3-4 13:07:17
都是經過實際使用的建議,自己動手做實在很有成就感!
作者: e680i 時間: 2012-3-6 19:56:19
回版主...
關於冷氣的部分...似乎不太正確......
小弟不才...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大家一起參考參考......
家用冷氣的管路要包覆的原因在於
冷媒在室外機出管路時就已經開始蒸發吸熱
所以兩條管子都是冷的
為了避免冷媒在進入室內機前過度吸收熱量才需要做包覆
至於車子...冷媒的膨脹蒸發是在車內的蒸發器...
所以高壓端是熱的,出口低壓端是冷的...
我猜想原廠大多數都不包覆低壓端的原因
應該是怕冷媒蒸發量不足.....
此時如果還把低壓端做包覆,可能會造成冷媒蒸發不足
造成壓縮機液壓縮...........
作者: yu0168 時間: 2012-3-7 23:26:19
聽過最省錢改車成本約新台幣1000多元,將賓士S500車主尬的發火的S500車,方法是將後面的 S600換成S500!這是真的喔!!
作者: rmp4542004 時間: 2012-3-8 21:18:42
不收藏不行阿!!! 給樓主一個讚!
作者: 秋天ㄉ風 時間: 2012-3-13 04:52:13
本帖最後由 秋天ㄉ風 於 2012-3-13 04:54 編輯
e680i 發表於 2012-3-6 19:56
回版主...
關於冷氣的部分...似乎不太正確......
小弟不才...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大家一起參考參考......

沒錯
不過版大的作法應該是怕引擎室的高溫影響冷氣效率吧
而且家用冷氣跟車用冷氣的工作環境也不同
作者: 雷蒙 時間: 2012-3-13 11:49:02
散熱部分,可以改低溫水龜跟低溫風扇開關C/P值比較大些!
不過我的車是歐系車,風扇轉速有三段,所以我有做一個開關在第二段,讓第二段風冬天轉慢一點,夏天轉快一點
油溫表夏天乖乖的在82-85度,冬天在80-78度,目前都沒有溫度的問題出現!
至於磁鐵的部分,的確是最簡單的方法,我也持續這樣使用中.....其他部分就看各車友怎麼去看待它......
作者: tazu 時間: 2012-3-13 12:32:07
十次車禍九次塊年輕人生命誠可貴想想您身邊關心你愛你的親人雨朋友
作者: albuse 時間: 2012-3-27 13:51:39
很有用的diy用車小知識。
謝謝樓主的提供!
作者: hl580602 時間: 2012-7-8 14:14:16
很優的保養知識唷!!!借收藏運用了~謝謝
作者: mark520a 時間: 2012-7-8 17:50:00
很棒的改裝知識
省錢又好用
感謝提供
作者: casper0623 時間: 2012-7-13 17:12:57
還有這種"撇步",有機會一定要試試看!感謝分享喔~~
作者: new1969 時間: 2012-7-14 19:22:23
很多很實用的撇步耶!
感謝大大不藏私的分享!
作者: 力寶龍 時間: 2012-8-9 21:00:41
真是很棒.......動手做實在很有成就感..感謝大大的分享!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
Powered by OURSOG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