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3 07:49:37 上傳 下載附件 (148.54 KB)
「伊勢神宮第62回式年遷宮」 展會場入口處的宇治橋模型(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日本著名伊勢神宮第62回式年遷宮經緯
關於「伊勢神宮第62回式年遷宮」的經緯和意義說明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伊勢神宮第62回式年遷宮」全套儀式的具體日程安排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展廳裡展出的神職人員每天早晚兩次製作御饌時 所使用的工具和服裝。(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鳥瞰皇大神宮(內宮)(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豐受大神宮(外宮)的照片(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豐受大神宮(外宮)的20分之一的模型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昭和4年(1924年)昭和28年(1953年)撤下的 外宮正殿之門(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外宮正殿門的上鎖部份(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展廳裡左側是神宮的神饌器皿,右側是正殿原木樓梯。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一根正殿原木樓梯的局部(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神宮神饌的種類和器皿(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神饌的種類和擺放的樣子(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左為正殿屋頂的「千木」前端,右為「高欄」的局部。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千木」前端樣本(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皇大神宮(內宮)正殿樓梯前的「男柱」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昭和4年(1924年)昭和28年(1953年)撤下的內宮 正殿樓梯前的「男柱」(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式年遷宮時屋頂上使用的芭茅葺, 2萬3千束的使用量要花10年收割備用。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這是神寶佩飾。(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這是工匠們的工作用具。(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這是神寶之一的第二御太刀。(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這是神寶之一的御鏡盒子。(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這是神寶之一的御鏡子。(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這是神寶之一的御雕馬。(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式年遷宮各種物品的傳統製作。(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神職人員表演神樂時的樂器和衣物等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神職人員表演「蘭陵王」的服裝(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神職人員每天早晚兩次製作御饌時使用的鑽火工具, 取得淨潔的火種——忌火。(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神職人員每天早晚兩次製作御饌時使用的鑽火工具。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