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請問相機的分類是怎麼做區分??
[列印本頁]
作者:
qoo66662001
時間:
2012-2-28 23:02:14
標題:
請問相機的分類是怎麼做區分??
想請問大大們對於相機的分類是怎麼樣來區分單眼、類單眼、數位相機
原本以為
只要是可以更換鏡頭的,就算是單眼相機
但是有人跟我說不是,他是說依照什麼的種類(我忘了他是怎麼說的)來區分
而只有是有M模式的就算是類單眼
沒有M模式就算是數位相機
請問是這樣子區分嗎?
還是該怎麼樣來區分呢??
另外
類單眼=DC
單眼=DSLR
是這樣嗎??
作者:
攝北阿
時間:
2012-2-29 00:22:03
以我觀點的話我覺得
1.數位相機
往往重視已經設定好的場景模式供使用者去做選擇,例如:人像模式,風景模式,夜景模式...等等,使用者都是只要單存選擇模式而已,而這些模式往往也不能更進階設定,都是由本身寫好的程式電腦作判讀...
有時這些固定好的判讀拍不出一些良好的作品,真正能調的東西也只有簡單的曝光值調整...非常傻瓜的模式,也很是合懶得做一堆設定調整的使用者使用!
2.類單眼,可換鏡頭微單
這類型加入了單眼多元設定的元素,鏡頭上較為優良也可多樣化選擇,在大部分場景都很實用,可能是技術上的問題-缺點是並沒有真正全部加入單眼攝定群組,有時可能拍某場景而受到限制,例如:B快門...等等,不過優點的話可以滿足大部分的場景拍攝,攝定介面沒有單眼來的凌亂複雜,機身輕巧女性也很適合,是目前正流行的類型!!
3.單眼
這類型特色是設定非常多樣化,能夠應付許多場景主題拍攝,鏡頭選擇多樣化,相機性能也是目前相機類中最為強大,例如:感光元件,機身結構,可以同步許多周邊系統..等等,不過缺點就是體積大不易帶,費用較高!
優點的話就畫質較優,設定齊全滿足攝影樂趣...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作者:
WEEKEND181
時間:
2012-2-29 00:58:12
本帖最後由 WEEKEND181 於 2012-2-29 17:54 編輯
高中時上過幾堂攝影課,其中一堂講的是相機的構造,當時並沒有數位相機,只有單純的單眼跟傻瓜還有拍立得,不像現在分類這麼多
依我所知單眼的定義應該是內涵五稜境的相機才算是,這類相機機身上的觀景窗看出去的畫面是透過鏡頭再經過五稜鏡反射的直接畫面
而非另外設在機身一角的觀景窗或是現在的液晶螢幕所呈現的畫面,因為當時的相機沒有液晶螢幕,所以那時又有雙眼這個名稱
也就是一般的傻瓜相機之類的非單眼相機,此類相機的觀景窗只是設在機身一角的壓克力穿透孔而已,由觀景窗直接穿過機身看到外面的景象
所以看到的畫面跟拍到的不是由同一位置所進來的景象,照片呈現的跟拍照當時看到的經常會有落差,不是稍微偏差位移就是略為拉近或拉遠
現在出了很多4/3系統可換鏡頭的相機,一般會誤解為單眼相機,其實這類相機很多沒有所謂的觀景窗,即使有也是內藏小型液晶顯示幕
所以也很難直接歸類為單眼相機
只是現在比較難定義的是,現在相機液晶螢幕所呈現的畫面也是透過鏡頭取得再轉換為液晶螢幕畫面
跟以前雙眼觀景窗是觀景窗,鏡頭是鏡頭,兩者取景並非由同一位置進入相機的情形又不一樣
所以是不是依照結構來看所有數位相機其實都已經是單眼了
作者:
angel5911
時間:
2012-2-29 01:49:18
太好了~有人先解釋了,我用附議的就好
DC全部的詞意是→Digital Camera,中文是數位相機
我覺得直接說中文省的人家誤解,我會說是類單眼或者數位相機
所以!是不是指類單眼,我不能肯定的告訴你
以現在的市場,你要說有M模式就指類單,廣義來說好像也沒又不可以
像S95或是P300那種類型(當然他們兩個都升級了),那個不會又要叫做...輕類單吧
那P7000跟G12叫(他們兩個也是)?....一般的類單
那G12的升級.......G1X是不是要叫作壓倒性的類單
類單"通常"都會配有,大光圈(F2.8或以下)、廣泛的焦段(像旅遊鏡或者廣角)、可控制快門速度
翻轉螢幕(有的廠牌有,好像有點牽強)、接著是高ISO值→6400或更高、....等等等
------
而現在所說的微單眼,其實以攝影來說應該是micro fou thirds 就是M四分之三
他應該稱為"可替換式鏡頭相機"
(慘了有點睏)
感謝什麼都賣的圖片...我抓過來
最你的右邊就是一般數位相機的感光原件
最左邊就是M4/3的(所謂的微單眼)
左上就是→要符合
單眼
最小的條件APS-C感光原件
(慘了...會不會聽不懂)
緊接著趕快進入單眼
--------
直接先圖解
請看圖右,基本上就是他的大小不同
最左下的,擠在一起的就是一般的消費型數位相機
紅色的就是M4/3系統→所謂的微單眼
綠色跟芥末黃,就是一般要
符合單眼
最基本的大小
有的時候你會看到他寫,換算135MM或35MM...都一樣的
換算是以全幅相機為基準,同FF相機他的感光原件是36X24(我寫整)
就是指這個,怎麼說呢?
NIKON是X1.5,CANON是X1.6
同樣是18的廣角端NIKON是27,CONON是28.8(就是29了拉)
所以一般的超廣角就是換算過的(24或28廣角)
最上面的35MM就是標準的全幅機,簡單來說就是拍婚紗攝影的基礎相機
所謂的DSLR是單眼相機的全名
可是要符合最低單眼→要先稱的上是APS-C
就這樣........
好像也沒有比較短.......
作者:
kennye04
時間:
2012-2-29 13:29:17
可以順帶發問一下
光學對焦系統跟數位對焦的區別和優缺點嗎
還有光學和數位變焦
作者:
sss79219
時間:
2012-2-29 16:27:45
看來各位大大都說得比我懂了還多ㄟ,看來多多看看是不錯的選哲
作者:
BoBo95
時間:
2012-3-8 04:39:18
kennye04 發表於 2012-2-29 13:29
可以順帶發問一下
光學對焦系統跟數位對焦的區別和優缺點嗎
還有光學和數位變焦 ...
光學變焦比數位變焦來的重要
你可以這麼想....
數位變焦只是把原本的"照片"用電腦放大
光學變焦是可以"照比較遠"
同樣都"放大"的話 數位變焦 "顆粒"會越來越粗
作者:
lining
時間:
2012-3-9 00:10:54
光學變焦基本上可以想像是望遠鏡的放大倍率調整,
廣角端到望遠端之間的變動由鏡片組的調整去實施,
好處是畫質不會有太大影響,
缺點是鏡頭鏡片組成越複雜的光學特性會受到鏡片影響越大,
而且鏡頭的鏡片數越多的重量會越重(通常中長焦段的鏡頭都超過一公斤以上)
價格也會相對的較為昂貴。
數位變焦的部份,
其實很多人都以為數位變焦是把照片放大,
實際上的數位變焦處理是把照片進行"裁切",
以光學變焦望遠端的照片中央點為準按照放大倍率把照片週邊的部份去掉,
損失的畫素再由相機的影像處理器進行插補點運算補上,
所以當數位變焦倍率越大代表照片切除的部位越多、實際損失的畫素也越多,
處理器需要運算的部份也越多就會造成插補點的範圍越大,
以至於照片會出現有點"糊糊的"、"顆粒很大"的感覺。
給各位參考一下。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