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金剛經――破四相、破四見
[列印本頁]
作者:
mm117777
時間:
2012-3-14 19:38:48
標題:
金剛經――破四相、破四見
摘自淨空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講記》
我在早年學教的時候,總以為一定要到阿羅漢,到九次第定,才能夠無所樂著,總以為是這樣。以後念《金剛經》才明白,初果須陀洹已經沒有樂著了,想想是有道理。須陀洹得的境界,如果他還有留戀、有貪愛,他怎麼能證二果?就像我們爬樓一樣,我們對第一層喜歡,就不會上第二層;第一層能捨得掉,他才能到第二層;第二層不貪愛,才能到第三層。一有貪著之心,頂多你就留在那個境界裡,不會再往上面去了。我們以這個道理,你就能夠推想到,四禅八定為什麼出不了輪回。在那個境界裡,那個境界是大樂,他染著,他不肯捨棄,所以就止於這個境界。修行人聰明,知道這個境界是虛幻不實的,自性清淨心裡面沒有這些東西,七情五欲統統沒有,他懂得這個道理,境界現前他無動於心,所以他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從初果須陀洹,四相我們不能說他完全沒有了,很淡薄了,這是可以肯定,“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非常淡薄了,所以須陀洹他才能夠不斷再往上面去,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他逐漸能證得。如果有所貪著,“我證得須陀洹”,頂多你在須陀洹那裡不要動了,死在那個位子上,再也不會提升。《金剛經》上講破四相、破四見,對於一個真正修行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理念,而且一定要做。
“我相”就是破除自私自利,不再有自私自利這個念頭,我相沒有了。不再看到別人這些是是非非,“人相”就沒有了。我、人之外,所有一切依正莊嚴都屬於“眾生相”,知道法法平等,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緣生性空,夢幻泡影,這是眾生相破了。末後一個“壽者相”,壽者相是時間的觀念,時間觀念也不存在,也不要去分別過去、現在、未來,有過去、現在、未來那是壽者相。時間有沒有?時間沒有。《百法明門論》裡面跟我們講,時分就是壽者相;方分是講空間,方分是講十方,四維上下十方。空間跟時間屬於什麼法?排列在不相應行法裡面。什麼叫不相應行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只是抽象的概念,決定沒有事實。諸位要曉得,心法、心所法、色法都是依他起性,好像還有那麼一點痕跡,眾緣和合而生的。二十四個不相應,不是心法,也不是心所法,也不是色法,是個抽象概念;也就是說,事有,事上好像有這個概念,理上完全沒有。事上有這個概念,只是個抽象概念,決定不是具體事實,實在上講,連事都找不到。你能夠把這個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放下了,不再分別執著,壽者相沒有了。
我們今天雖然不能完全放下,一定要明理、要多念,天天念這四句話,把這個念頭淡下去,這就好。一年比一年看得淡,一月比一月看得淡,我們修行功夫就會得力,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功夫都會得力。“無所樂著”,樂是愛好,沒有愛好,沒有執著,這個重要。無論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常常說,把對人事物控制的念頭要捨棄。想控制人、控制事、控制物,這個念頭不好,這個念頭你樂著。占有的念頭就更壞,你控制的意念是迷惑,占有是造業,要占有一切人事物是造業。迷惑、造業,後面苦報就來了。我們病最重的是這個,要從最重的下手,從最重的地方對治。這一句話很要緊很要緊——“不著相,不染著”。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3-7-13 15:01:45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作者:
老奸巨猾
時間:
2013-7-13 23:59: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3-7-16 05:49:25
分享個人讀經的一點點體會. 那就是:
1. 佛陀講的每一部經典, 真正是, 用辭用字精妙, 意喻博大完備, 增一字則太多, 減一字而不能, 經典前後皆可相互印證與參照。
2. 個人著實笨拙, 顫顫兢兢, 慎怕解錯如來真實說法意, 所以引用經典字字句來說明, 個人體會之, 如何破我相, 我見等, 引用如下章句.
......................
....佛告須菩提:「........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個人所學尚屬膚淺滯澀, 定有疏漏, 不勝惶恐與不安, 望憐憫參著, 同沾法喜.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