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彰化芬園寶藏寺簡介(1p) [列印本頁]

作者: 陸佰    時間: 2012-3-17 01:23:34     標題: 彰化芬園寶藏寺簡介(1p)

本帖最後由 陸佰 於 2012-3-17 01:33 編輯



寶山第一芬園寶藏寺
創建年代:清乾隆50年(1785年)縣定第三級古蹟
主祀:觀音菩薩

寶藏寺為三殿雙護龍的廟寺建築,主祀觀音菩薩,歷史悠久。]

關於寶藏寺創建年代的說法不一:據傳寶藏寺原是奉祀觀音菩薩的小寺,曾有一位來自嘉義的泉州人帶來了媽祖的神符,顯赫威靈,信仰人士日多,地方士坤許炎光乃倡議重建前殿,於雍正十一年(西元1733年)完工,並迎來鹿港天后宮媽祖分靈神像奉祀。但依據《彰化縣志》之記載,則謂寶藏寺於乾隆五十年(西元1785年),由地方村民所公建,或許此為一次較大規模的修建活動。

寶藏寺創建於清乾隆50年(1785),寺內供奉觀音菩薩與天上聖母媽祖,清道
7年(1827)曾重修。道光28年(1848)廟貌棟宇傾圮,楹桷朽壞,又遭受地震損毀,遂由廩生唐憲榮、首事江成春、黃玉池、張成堂倡議重修,各界踴躍捐資,此次的重修,共計收到捐銀1429元,重修費用為1430元,至道光30年(1850)完工,廟貌煥然一新。
芬園寶藏寺主祀觀音菩薩,清同治12年(1873)鹿港天后宮媽祖神像遶境至芬園,於10月14日夜宿寶藏寺,當時芬園地區瘟疫猖獗,居民祈求鹿港天后宮媽祖能保佑鄉民,隔日媽祖欲回鑾鹿港時,被民眾懇留。
事後,鹿港天后宮與居民協議,將鹿港天后宮的媽祖供奉於寶藏寺內。目前寶藏寺正殿主祀觀音菩薩,後殿供奉媽祖,芬園地區信眾將於民國94年農曆10月初六至鹿港謁祖進香,一連三年,並將於民國97年舉行福醮儀式。
日治時期,寶藏寺於大正8年(1919)進行重修,由黃玉池派下六房曾孫捐資修護,士紳黃玉池係道光28年(1848)重修寶藏寺時的首事,其後代子孫繼承祖先遺志,繼續參與寺務。
民國58年於寺旁增設忠義祠,供奉「貓羅溪西」勇士牌位,皆是昔時防禦土匪,保護鄉民的義民。寶藏寺民國74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8年12 月完成修復並舉行入火安座儀式。

寶藏寺為三殿雙護龍的廟寺建築
內行人看門道
前殿為硬山燕尾翹脊屋頂,以斷簷升箭口的形式,意義非凡,且屋脊脊飾特別高大,與一般寺廟迥異。正殿高聳,屋面頗大,神龕上懸有清嘉慶皇帝所賜的「寶山第一」古匾。三川殿上的龍虎堵以泥塑為材,手藝高超。寺內之大木構建及細木雕刻,雕鑿紋路及手法,頗具粵派匠師之細緻風味,值得深入研究。
說給你知
芬園的寶藏寺為昔日臺灣中部號稱二寺三巖之一的佛教名勝,所謂二寺指的就是位於芬園的寶藏寺以及鹿港的龍山寺,而三巖則是花壇鄉的虎山巖、社頭清水巖以及位於南投市八卦山麓的碧山巖。由此可知寶藏寺在台灣中部寺廟地位之崇高。

地址:彰化縣芬園鄉彰南路三段135巷100號
資料來源:彰化縣古蹟與歷史建築資訊網、彰化縣政府旅遊資訊網


作者: 陸仁賈    時間: 2012-3-18 19:26:07

 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之本懷,救拔眾生離苦得樂。觀世音即觀聽世間音聲之意,如《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中所說:「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故知,「觀世音」實乃菩薩度化眾生的大悲願心。又《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記載:觀世音菩薩在因地上修行,即是修耳根圓通法門,藉由專注一心聽聞外在的音聲,而返聞內在的聞性,進而契悟自性成無上道。由於修行的功德力,故能遍聞世間一切有情的音聲。只要眾生有難,虔誠一心稱觀世音聖號,菩薩便即時尋聲救苦,解熱除惱。由此因緣,故稱「觀世音」菩薩。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