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彰化市國定古蹟【元清觀】[8P﹞
[列印本頁]
作者:
pk2012
時間:
2012-3-17 21:13:58
標題:
彰化市國定古蹟【元清觀】[8P﹞
2012-3-17 21:11:21 上傳
下載附件
(61.43 KB)
元清觀
類別:國定古蹟
創建年代:清乾隆28年(1763年)
地址:彰化市民生路207號
2012-3-17 21:11:22 上傳
下載附件
(55.09 KB)
歷史沿革
元清觀為清代台灣少數以「觀」為名的寺廟,彰化市民稱為「天公壇」。早年元清觀為神明會的組織型態,至清乾隆28年(1763)始創建廟宇,後由泉籍人士林文濬、貢生鄭士模等士紳修建。
清道光28年(1848)11月初八彰化大地震,元清觀五門殿(前殿)及戲台崩塌受損,士紳原議遷建縣城南方,後因戴潮春事件而暫緩。清同治5年(1866)由舉人蔡德芳、士紳陳元吉等倡議重修,監生楊祥光負責重修工程,歷經數年的重修仍未竣工,日後由張昭彩、職員莊瓊輝再進行重修工程,至清光緒13年(1887)完成。
同治、光緒年間的重修,元清觀的前殿、戲台規模宏偉壯觀,正殿增高基礎,並加以髹漆,廟宇煥然一新。重修後由泉州七邑人士(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德化、永春)舉行三朝慶成醮,完成開光謝土儀式,此次的重修奠定今日元清觀的建築規模。三川殿楣樑上懸掛「溫陵福地」匾,即訴說著元清觀為泉州人的信仰中心。
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拓寬天公壇巷(今陳稜路),正殿及後殿右側遭部份拆除。光復後,元清觀遭居民佔用,至民國71年住戶遷出後,由市公所進行修護,民國74年8月19日指定為第二級古蹟。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元清觀三川殿牆面受損,民國91年進行修復,保存元清觀的風貌。民國95年4月9日元清觀遭回祿之災,正殿與廂廊燒毀,目前將進行古蹟的修復。
泉州人信仰的元清觀,彰化人稱為天公壇。
2012-3-17 21:11:23 上傳
下載附件
(54.13 KB)
建築藝術
元清觀的建築是清同治、光緒年間重修時的風貌,為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正殿及後殿。三川殿面寬五開間,因開有五個門,故又稱五門殿。五門殿屋頂為「歇山牌樓升簷式」的造型,正門三開間處屋頂升高,兩旁屋簷較低,主次分明。
三川殿有精製的石雕,木雕及交趾陶。
三川殿前簷下方有一排吊筒,雕刻有各式各樣的蓮花造型,吊筒的正面並裝飾有飛天、鳳凰與獅子等木雕,造型優雅樸實。三川殿壽樑上的看架斗栱,栱身雕刻有「象頭栱」造型,取其「太平有象」之意,栱身的上方並雕有洋人憨番的人物雕刻,豐富了元清觀的裝飾題材。
正門前有一對青斗石獅,龍邊公獅,腳踩繡球,球上並雕有古代錢幣的圖紋,虎邊母獅,懷抱小獅,這對石獅的造型,身體的姿態獨特,背部螺紋式的鬃毛刻劃入微,充份表現出匠師的功力,此對石獅是台灣廟宇石獅造型的經典之作。
正門兩旁「螭虎團爐」木雕,螭虎與古代青銅器上的獸紋相似,為勇猛之獸,具有避邪之意。元清觀的木屏,以螭虎造型構成香爐的圖案,香爐中央雕有磬牌,其上書有「囍」字,有「祈求平安」之意。
正門的門簪為龍首造型,由於龍首無角,故又稱「螭首」。次間的門簪為獅子的造型,獅子又分開口與閉口獅,分別象徵公獅與母獅。稍間的門簪為蟾蜍造型,古代文人喻月宮為「蟾宮」,裝飾蟾蜍的造型,有「科舉高中、金榜題名」的涵意。
2012-3-17 21:11:25 上傳
下載附件
(62.42 KB)
正門兩旁青斗石獅,造型古樸。
三川殿兩旁交趾陶為清光緒3年(1877)重修時的作品,龍邊裝飾鳳凰,虎邊為麒麟。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時,部份交趾陶受損,由嘉義林光沂進行修護。下方裙堵是以磚雕構成「大獅小獅戲彩球」的圖騰,大獅小獅引申為「太師與少師」,為周代官制,是功名的象徵。
三川殿的門神彩繪,正門門神為趙天君與王天君的造型,有別於一般王爺廟的門神,龍邊為王天君持執鋼,趙天君手持鞭,守護元清觀廟門,三川殿彩繪及門神為和美彩繪匠師陳穎派的作品。
2012-3-17 21:11:26 上傳
下載附件
(53.75 KB)
"螭虎團爐"木雕
拜殿前有一塊青石石雕,稱為「御路」,上方刻有雲龍,為神聖空間的象徵。拜殿前的龍柱是清光緒3年(1877)重修時的作品,為清末龍柱造型的佳作。龍柱採單龍盤柱,龍柱上方並有八仙人物裝飾其上,柱頭有李白醉寫番表等人物雕刻。
正殿屋頂為重簷歇山式建築,為了承受屋頂山牆的重量,在正殿次間增設一列柱子,元清觀的「增柱法」為台灣傳統建築的先例。正殿採三通五瓜棟架,由於正殿挑高,通樑下方另置疊斗,以增加其結構力學。
2012-3-17 21:11:27 上傳
下載附件
(49.55 KB)
三川殿兩旁牆面有精製的交趾陶與磚雕
元清觀主祀玉皇大帝,配祀王母娘娘及太上老君,兩旁從祀張天師與玄天上帝,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兩旁配祀十八羅漢。
正殿前有一對龍柱,係光緒3年的風格
元清觀門神為王天君與趙天君,有別於一般廟宇
正殿內四點金柱有清乾隆59年(1794)及清光緒8年(1882)重修時的抱柱聯。
元清觀目前保存有乾隆27年(1762)「穹窿主宰」匾、「慈航慧照」匾、「海國同天」匾等,三川殿內兩旁有明治31年(1898)吳德功所撰「溫陵元清觀碑記」碑文,為元清觀重要的文物。
元清觀正殿及拜殿建築
名詞解釋
2012-3-17 21:11:28 上傳
下載附件
(52.46 KB)
歇山牌樓升簷:
廟宇正門上方屋簷為歇山式屋頂,兩旁屋簷較低,形成主次分明的殿宇,此種作法稱為「歇山牌樓升簷」屋頂。
左青龍右白虎:
中國自古即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風水觀念,以神明的方位,左邊牆面雕有雲龍,稱為「龍邊」,右邊牆面刻有老虎,稱為「虎邊」,亦符合「左青龍、右白虎」的五行觀念。
2012-3-17 21:11:29 上傳
下載附件
(49.89 KB)
附件:
yuanchingkuan1.jpg
(2012-3-17 21:11:21, 61.43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NzMwM3w2ZjVmOGEyY3wxNzU0ODMyMDg1fDB8MA%3D%3D
附件:
yuanchingkuan2.jpg
(2012-3-17 21:11:22, 55.09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NzMwNXxlMWNkN2YyNHwxNzU0ODMyMDg1fDB8MA%3D%3D
附件:
yuanchingkuan3.jpg
(2012-3-17 21:11:23, 54.13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NzMwNnw4OTkxZjg5Y3wxNzU0ODMyMDg1fDB8MA%3D%3D
附件:
yuanchingkuan4.jpg
(2012-3-17 21:11:25, 62.42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NzMwN3w2ZThkMDQ3OXwxNzU0ODMyMDg1fDB8MA%3D%3D
附件:
yuanchingkuan5.jpg
(2012-3-17 21:11:26, 53.75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NzMwOXxhZmU0Y2VhMHwxNzU0ODMyMDg1fDB8MA%3D%3D
附件:
yuanchingkuan6.jpg
(2012-3-17 21:11:27, 49.55 KB) / 下載次數 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NzMxMHw3YTRkM2EzZXwxNzU0ODMyMDg1fDB8MA%3D%3D
附件:
yuanchingkuan7.jpg
(2012-3-17 21:11:28, 52.46 KB) / 下載次數 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NzMxMXw0YTFjOTEzNXwxNzU0ODMyMDg1fDB8MA%3D%3D
附件:
yuanchingkuan8.jpg
(2012-3-17 21:11:29, 49.89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NzMxMnw0NjM0MTg0YnwxNzU0ODMyMDg1fDB8MA%3D%3D
作者:
陸仁賈
時間:
2012-3-18 19:24:34
玉 皇 大 帝 的 來 歷 : 玉 皇 大 帝 簡 稱 玉 皇 , 又 稱 昊 天 金 闕 至 尊 玉 皇 大 帝 、 玄 穹 高 上 玉 皇 大 帝 。 宋 代 真 宗 和 徽 宗 都 上 有 聖 號 。 宋 真 宗 上 聖 號 為 太 上 開 天 執 符 御 歷 含 真 體 道 玉 皇 大 天 帝 。 宋 徽 宗 上 聖 號 為 太 上 開 天 執 符 御 歷 含 真 體 道 昊 天 玉 皇 上 帝 。 道 經 中 全 稱 作 昊 天 金 闕 無 上 至 尊 自 然 妙 有 彌 羅 至 尊 玉 皇 上 帝 。 據 《 高 上 玉 皇 本 行 集 經 》 , 玉 皇 大 帝 乃 昊 天 界 上 光 嚴 凈 樂 國 王 與 寶 月 光 皇 后 所 生 之 子 。 出 生 之 時 , 身 寶 光 焰 , 充 滿 王 國 。 幼 而 敏 慧 , 長 而 慈 仁 , 將 國 中 庫 藏 財 寶 , 盡 散 施 窮 乏 困 苦 、 鰥 寡 孤 獨 、 無 所 依 靠 、 饑 饉 殘 疾 的 一 切 眾 生 。 凈 樂 國 王 駕 崩 後 , 太 子 治 政 有 方 , 告 敕 大 臣 , 俯 含 眾 生 , 遂 捨 國 赴 普 明 香 岩 山 修 道 , 經 三 千 二 百 劫 , 始 證 金 仙 , 初 號 自 然 覺 皇 , 又 經 億 劫 , 始 證 玉 帝 。
萬 神 之 帝 : 玉 皇 大 帝 是 諸 天 之 帝 、 仙 真 之 王 、 聖 尊 之 主 , 三 界 萬 神 、 三 洞 仙 真 的 最 高 神 。 玉 皇 有 制 命 九 天 階 級 、 征 召 四 海 五 嶽 之 神 的 權 力 。 萬 神 都 列 班 隨 侍 其 左 右 , 猶 如 人 世 間 的 皇 帝 和 公 卿 。 白 居 易 有 詩 稱 「 安 期 羡 門 輩 , 列 侍 如 公 卿 。 仰 謁 玉 皇 帝 , 稽 首 前 致 誠 」 。
總 執 天 道 : 玉 皇 大 帝 是 三 清 之 化 身 。 三 清 與 玉 皇 , 猶 如 先 虛 無 而 後 妙 有 , 先 無 極 而 後 有 太 極 , 先 無 為 而 後 有 為 。 故 玉 皇 為 三 才 主 宰 , 掌 天 地 人 之 均 軸 。 玉 皇 大 帝 遣 紫 微 北 極 大 帝 掌 天 地 經 緯 , 遣 勾 陳 上 宮 大 帝 掌 天 地 人 三 才 , 主 人 間 兵 革 , 遣 后 土 皇 地 衹 掌 陰 陽 生 育 、 大 地 山 河 。 天 地 萬 物 、 陰 陽 造 化 無 不 在 玉 皇 大 帝 所 掌 之 中 。
奉 祀 : 玉 皇 大 帝 神 誕 之 日 為 正 月 初 九 日 。 道 教 宮 觀 要 舉 行 金 籙 醮 儀 , 稱 「 玉 皇 會 」 。 參 加 醮 儀 的 道 士 和 道 教 信 徒 都 要 祭 拜 玉 皇 大 帝 , 行 「 齋 天 」 大 禮 , 以 祈 福 延 壽 。 福 建 和 台 灣 省 民 眾 稱 玉 皇 大 帝 為 「 天 公 」 。 正 月 初 九 要 「 拜 天 公 」 , 一 家 老 小 , 齋 戒 沐 浴 , 上 香 行 禮 , 祭 拜 誦 經 , 有 的 地 方 還 唱 戲 娛 神 。 中 國 北 方 過 去 還 有 舉 行 玉 皇 祭 , 抬 玉 皇 神 像 遊 村 巡 街 的 習 俗 。 十 二 月 二 十 五 日 傳 稱 是 玉 皇 大 帝 下 巡 人 間 的 日 子 , 舊 時 道 觀 和 民 間 都 要 燒 香 念 經 , 迎 送 玉 皇 大 帝 。
作者:
s7923546
時間:
2012-3-20 10:20:39
我記得之前才重修落成
那時候有辦建醮~
真的很熱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