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如果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快要再來,我們對將來世界的興趣遠較現今世界為高。
請仔細查考十三節。這並非意味作為基督徒我們對改善社會狀況等沒有興趣。事實上,現今大部份以減緩痛苦、照顧貧窮人士、取締惡劣居住環境等為目標的大機構,均由基督徒發起──如Lord Shaftesbury、Dr Barnado、Elizabeth Fry。我們對這個社會具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我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我們要像亮光一般照耀──請參閱馬太福音五章十六節,要像鹽一樣發出鹹味──請參閱馬太福音五章十三節,對我們身處的社會發揮一種淨化的影響力。但這個世界始終不是我們的家;我們只是前往天堂途中路經此地的旅客。我們是天堂的公民──請參閱腓立比書三章二十節。我們不是悲觀主義者,因為我們相信這是個注定貧乏的世界,故此我們是樂觀主義者,因我們努力「尋求一個充滿公義的新天新地。」因此,我們不應成為一個「屬世界」的基督徒,生活在一個被罪惡(sins and follies)奴役的世界 ──請參閱馬太福音六章十九至二十節;提多書二章十二至十三節;約翰一書二章十五至十七節。
(三) 如果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快要再來,我們便會時刻掛慮要拯救那些沒有預備要迎見祂的人。
第九及十五節經文提醒我們,主如何憐憫那些飢寒交迫的人(約三16),而我們作為神的僕人應該分擔祂對未獲救恩的人的掛慮。時代的訊息告訴我們現在距離主再來的時候很接近(雅五8)。對我們來說,祂再來的時候是何等的奇妙!──但對於未有準備迎見祂的人是何等的神色凝重 (祂又會對誰人說話…and to whom He will say)──路十三27!讓我們珍惜每一個機會將福音帶給那些有迫切需要的人──請參閱約翰福音四章三十五節。
(四) 如果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快要再來,我們雖身處這個每況愈下的世界中仍會堅定不移。
第十七節帶給我們這個訊息。當然我們必定預料這個世界會每況愈下;但這個世界既拒絕聖父及聖子,又摒棄旨在拯救人類脫離罪惡及弊病的救贖,這樣 的世界,除了願意接受上帝的救助外(divine intervention),永遠也不會得到改善。雖然身處遭罪惡折騰的世界,但愛主的你和我可以找到鼓勵、希望、啟發,因我們獲得確據,坐在至高寶座上的主很快便會下來,將我們所有的錯誤糾正過來。認識神及了解(to be initiated into)神在未來日子的意向這奧秘中──這正是確據與平安的秘密(賽二十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