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萬華廣照宮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2-4-27 00:06:26
標題:
萬華廣照宮
西元1720年前後,福建省泉洲府同安縣新安鄉十二都亭嶼螢堡蘇營社地方先聖,由皇渡庵刈火恭請飛天大聖分靈渡台,定居於原台灣淡水台北廳內港擺設接堡加蚋庄(及今臺北市萬華區東 . 西園地方),以庇祐當時度台發展的鄉民。大聖渡台之後,屢顯神跡,因此加蚋地方士紳分為五股,由後庄仔、崛仔頭、八張犁、港仔尾及下庄仔等地方五角頭輪流供奉,飛天大聖,並在每年九月十日擲杯選出下一年的爐主頭家,負責奉祀,並供地方上的民眾問事。
台灣光復後,加蚋仔居民前輩感及飛天大聖的神恩,及無固定之處供奉大聖,遂於民國36年提倡籌建廟宇,斯時全庄居民僅有幾百戶,在加蚋前輩二十三名發起,克服困難,並蒙全庄上下士紳,善男信女的支持,終於民國37年擇地募捐興建。廣照宮於民國三十八年三月初八完成神房,先行請大聖入廟安座,至民國49年,廟宇大功告成。
廣照宮自創建以來並無嚴格的管理組織,民國三十七年成立之初,一切有關廟宇雜事都由當時的仕紳先生負責主持。一直到民國五十年左右,由於廣照宮逐漸擴充,信徒增加,瑣屑之事也相對增加,同時周水木先生年老,精力有限,始從信徒中推選出吳清順﹑周根旺先生,共同管理。後來又由信徒大會決議設立「財團法人台北市廣照宮」,呈請台北市政府核備 ( 民國五十八年 ) 。財團法人之組織係依規定先成立信徒代表會,由信仰社區內推選信徒代表共十五人組織信徒大會,即由五角頭 ( 後庄仔、崛仔頭、八張犁、港仔尾及下庄仔 ) 各推出三人為代表,而再選出董、監事若干人,並設董事長一人,正副總幹事各一人及總務、會計等。又每年於聖誕時 ( 九月一日 ) 擲窖於神前,選出爐主一人,頭家若干人,主持該年祭典事宜。
廣照宮原建材為砌磚、木材,時歷數十年,業已發生腐蝕現象,安全甚慮。經八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財團法人董監事聯席臨時會決議通過,委請李重耀建築師規劃,設計一地上三層地下兩層之寺廟建築,並成立重建委員會,積極從事重建工程。於民國九十三年正式完工,飛天大聖從此有了新居。
寺廟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4號
寺廟電話:02-23076569
資料來源:古今寺廟巡禮
作者:
陸仁賈
時間:
2012-4-29 10:04:57
張聖者(飛天大聖)祖廟『玉真法院』
『玉真法院』位於廈門市海滄區石囷鄉坤窯村石岑社中,即在今吳真人保生大帝慈濟東宮的東面。廟內祀『飛天大聖』和吳真人神像。廟原有三殿,已衰祀。前殿已毀,中殿為主殿,祀飛天大聖與其師吳真人(保生大帝)
一. 沿革:
『玉真法院』(飛天大聖史況),全文摘抄如下,「飛天大聖乃係保生大帝之高徒張聖者」。「飛天大聖實有其人,原名張聖者,相傳安溪大坪村人,原為同安縣縣主簿,後棄官從醫」。(同安縣誌有記載)
『神醫吳夲從醫揚名天下,為義不收病人一分錢』記載『同安縣令江仙官、主簿張聖者,高其義,皆棄官從神遊』。(見同安縣誌卷二十四(祠祀)顏蘭(吳真君記)也有關於張聖者棄官從吳夲於白礁結草茅日讀道學的記載。張聖者棄官從吳夲行醫,學會三五飛步之術,授得斬妖伏魔之法。宋明道二年(西元一0三三年),
彰泉一帶發生瘧疾,尸魔王乘機煽禍,瘟疫四起,百姓饑饉,餓父殍載道。吳夲與張聖者舟米濟民,施法除魔,百姓活者不可計數。後來張聖者在青礁附近的石囷社和雍厝社聖地(玉真法院)化身。百姓為感其功德,則由解元李森捨地,進士林淑庵創建「玉真法院」。據傳當時要塑造張聖者神像,時窘於沒有真象可鑒。一日,忽然井裡(殿前水井)浮出一段香木,聖者法像顯於雲頭,匠人便據雲中,肖像雕塑一尊體現飛天大聖聰明正直,疾步如飛的神像。這尊神像供奉在玉真法院,背靠鎮殿龍浮雕圖,兩手互迭腹部,面部黝黑,目光炯炯。現在法院前有一口井,這是當年香木浮於井裡,法像見於雲頭的浮木之井。法院正殿刻有「井裡雲頭」四大字,石柱上雕刻這樣一幅對聯:『玉旨勒飛天行化慈祥捨法界,真人領大聖保佑黎明顥法院』聯中嵌入以「玉真」院名及飛天大聖法號。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