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掃羅與大衛(撒母耳記上下)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2-5-21 00:25:02     標題: 掃羅與大衛(撒母耳記上下)

掃羅與大衛(撒母耳記上下)  

撒母耳記上下在希伯來文聖經中為一卷,記載以色列人按政治方面由士師時代轉為君王時代;按宗教方面,從 祭司時代轉為先知時代的過程,其中屬靈的意義和教訓很多。當人厭棄神直接統治為王的時候,神仍未丟棄祂 的百姓,要由祂所揀選的人來代表神,按祂的旨意來執行王權,治理屬神的國度,這最後要應驗在基督身上。 但當時以色列卻國勢衰微,宗教腐敗,道德淪喪,社會擾亂,民不潦生,人心思變,撒母耳的興起非常重要, 他是最後的士師,也是最早的先知,他是在這過渡時期,承當帶進國度君王的使命,是以色列國復興的中心人 物,掃羅和大衛都是他所立的王,本書主要是記載他們三個人的事跡。

Ⅰ、撒母耳
摩西是神的僕人,建國的領袖,舊約的中保,也是先知。但撒母耳是神所興起設立的專職先知(代下三十五18 ;徒三24,十三20)。在這時代轉變,神要尋找一個能用以帶進國度的器皿,並非容易,末後的士師參孫和以 利都令神和人感到失望(士十六21;撒上二29~31)。在那混亂、黑暗、敗壞、荒涼的時代,神竟找不到一個合 神用的人(結二十二30;賽五十九16,六十四7),完全站在神的一面,為人代求,求心傳出神的話語,執行神 的命令。只找到一個小孩子來從小造就他,使用他,甚至從他母親就已開始,像新約的施洗的約翰一樣,神願 意從虔誠、敬畏神的人得虔誠的兒女,撒母耳是從禱告而生,由禱告得名,從小奉獻給神(撒上一11、12、20 、28)。他母親哈拿的頌讚和馬利亞同被一個聖靈所感動,將榮耀歸給神(撒上二1~10;路一46~56)。
當時有以利在職,身為士師和祭司,雖在聖殿事奉多年,但神不能用他,因為他心靈昏昧,兒女失敗,干犯聖 事,陷民於罪,而被廢棄,可見事奉神決不是一件隨便的事,神要在親近祂的人中顯為聖(利十1~31)。因他 曠職慢神,受到極重的懲罰,因所求於管家的是要有忠心(林前四2;撒上二27~35),而童子撒母耳卻敬虔、 謹慎、忠心事奉神,蒙神的喜悅,他能夜半儆醒,忠於職守,服事殷勤,敬聽神言,被立為先知(撒上二18~21 、26,三1~21)。以色列人由以利為士師,約櫃在其二劣子的看管下,神非常不悅,終使大敗,約櫃被擄,以 利家毀滅,神的榮耀離開了以色列(撒上四1~22)。以後撒母耳作士師和先知,也是忠心的祭司,人心歸向耶 和華,他別無能力,只靠禱告就勝過大敵非利士,以便以謝就是證據(撒上七1~17)。
以色列人願意效法列國,要求立王乃是厭棄神對他們的管理,實在是大罪(撒上十二17)。然而神卻許可了他 們,神要從人中選立王來代替神掌權,是表明神將藉著道成肉身,降世為人的基督作王治理祂的國,而帶進君 王和國度的撒母耳只作兩件事,即傳神的話和禱告(撒上三19、七3、5、9,八6、10,十二16~23,十五11)。 他是一個先知,也是一個禱告的人(詩九十九6;徒六4),他尋求明白神的旨意,也忠心去實行神的旨意,以 前的士師沒有一個像撒母耳一樣是一個禱告的人。

Ⅱ、掃羅
掃羅是以色列厭棄神而要求立的第一個王,他外表看來又健壯,又俊美,比眾人高出一頭,也似乎謙虛、謹慎 、寬大(撒上九2、21,十22、27,十一12、13)。與常人相比,掃羅是有長處可以被選,神也先按人的常情和 意願揀選了掃羅,並在眾民面前認可他,使他得勝,被立為王(撒上十6、9、21、24,六6~15)。
然而掃羅卻違命獻祭,隨從己意,得罪了神(撒上十三12~14,十四34、40)。神再給掃羅一次機會,試驗、拯 救他,叫他去攻擊亞瑪力人,代表肉體和情欲,要完全除盡不能有所顧惜,但掃羅竟「愛惜亞瑪力王亞甲,又 愛惜上好的牛羊」,並立紀念碑,榮耀自己。以後又自誇、掩飾、推諉,不肯承認自己的罪,以致被神廢去王 位,因為「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上十五9、13~15、22~24)。他既厭棄神的命令,神也 厭棄他作王,以後他越法墜落,神的靈離開,有惡魔來擾亂他,大衛幫助他打敗歌利亞,他卻嫉妒大衛屢欲殺 害,最後求問交鬼的,直到戰敗被殺而死。
掃羅是代表在亞當裡的天然的人,是以自己為中心,悖逆神,自己作王,是自尊自立、自私自利、自愛自憐, 外表似謙虛,內心卻非常頑梗,似乎聰明,卻很愚昧,隨從己意、違背神命、貪戀世俗、體貼肉體、顧惜情面 、藐視先知、私作主張,這種對神的背叛,有如撒但的自高。亞當的背約,失去神原來派定管理世界的地位和 權柄,照樣所有天然高人一頭,肉體有什麼特點,而不尊神為大,不服神的指示,而順從己意,偏行己路的人 也必被廢棄,不能承受神的國度,失去作王的權位。在我們裡面也有那個天然的舊人,據位掌權,是已經被神 廢棄的,不能再讓他活著作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真理,就是國度和王權可以失去,神的恩召和揀選在有的人 身上,不是堅定不移的(彼後一10)。有人可能失腳、跌倒,甚至被砍下去(羅十一22;太三10;路十三7;約 十五2;弗五5)。

Ⅲ、大衛
大衛在以色列人歷史上,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按肉體說,耶穌基督是大衛的子孫(太一1,二十二45;羅一3) ;按屬靈的意義來說,大衛是耶穌基督的預表。他是神所揀選的受膏者,是以色列人的王,是先受苦,後得榮 耀的,是坐在寶座上的,他一生凡事都按著神的旨意行,是合乎神的心意,為神所喜悅的(徒十三22、36)。 同時他也代表神所選召的得勝者,神所重用的僕人,是建立國度的人。他的經歷是學習事奉神,是將來為神掌 權的人的榜樣,但也有可以作為鑒戒之處。撒母耳記上下都是以大衛為中心,從始到終都環繞在他身上,他的 故事實在令人可歌可泣、可悲可樂,也令人可恨可愛、可憐可羨。
大衛的被選為受膏者,並非因他身材高大,體力過人,神是看內心,特選幼小(撒上十六7、11~13)。他是先 受到訓練,生命成熟,經歷豐富,才被立為王,執掌大權。他首先遇見哥利亞,用五塊光滑石子制勝(撒上十 七4~10、40、45~49),正像主耶穌是先遇到魔鬼,用神的話得勝一樣。以後他受到掃羅的嫉妒、逼迫、苦害, 過著逃亡,飄流生活,飽嘗人間的痛苦、憂傷,也有不少軟弱、挫折,然而他卻敬畏神,尊重神的的受膏者, 兩次有機會可以殺死掃羅,他卻不敢下手妄動,等候神的時候,順服神的旨意,讓神自己決定(撒上二十四 1~12,二十六6~16)。這是何等的信心、愛心、謙卑、順服、忍耐、等候、敬神、捨己的表現。這也是登位作 王的最大最後考驗,絕對服在神大能的手下,順服神的權柄,才能在神手中有用,為神掌權。
大衛在掃羅死後,被擁立為王(撒下二4,三1,五1~5)。他攻取錫安保障,勝過死敵非利士人之後,立刻要將 約櫃運上來,並立意要為神建殿(撒下六1~5、12~15,七1~4),可見大衛心中如何求神同在,尊神為大,高舉 神名,全心事神,這的確是神所喜悅的,雖因故未親自完成,但心願終得成就。在運約櫃時,用牛車,本當由 利未人抬的,並因烏撒用手扶約櫃,被神擊殺而死(出三十七2~5;撒下六3、6~8)。這是用肉體的手,憑血氣 的熱心,沒有尊神為聖,失去分別的見證,這對所有事奉神的聖工上都是嚴重的警戒,在神與人的關係上,不 是渺茫無憑,捉摸不定的。在大衛一生的路上,可步步為證,神是慈愛的,但決不容許罪惡,神也是信實公義 的,如大衛的詩上說:「耶和華按我的公義……賞賜我,慈愛的人,你以慈愛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 、清潔的人,你以清潔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彎曲待他。」(撒下二十二25~27)神一方面堅定他的國位,直到 永遠(撒下七16)。另一方面,當他犯罪時,又給以很重的懲罰,受到很重的報應(撒下十二7~15),甚至興 起他的兒子來背叛他,幾乎要死。
可見無論是誰,靈性多高,經歷多深,仍有肉體的軟弱,世界的誘惑、失敗、跌倒都有可能,但也不能因此灰 心、自棄,以為再無挽回的餘地。大衛認罪、痛悔之後仍蒙憐恤(詩三十二3~5,三十八1~18,五十一1~17), 從他的身上,看到神無限的慈愛和憐憫,仍有赦免之恩,使他恢復國位,最後因核民數而遭災,因獻祭而止疫 ,說明十字架是神人中間和好所必須的,獻祭築壇的地方,成了建造聖殿的根基(代下三1)。

來源:聖經真理與信息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