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遇險與得救(以斯帖記)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2-5-22 01:07:45
標題:
遇險與得救(以斯帖記)
遇險與得救
(以斯帖記)
以斯帖記與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同為被擄後的三卷歷史書,前兩卷只記載選民在猶大地的歷史,神如何眷顧那 些歸國的遺民,本書則說到神怎樣保守那些散居在外邦的遺民。本書雖然沒有題到神的名字,卻處處可以看見 神,神的心、神的眼、神的手都顯在每件事情上。本書列在歷史書的末卷,可表明以色列民族要經過重大的試 煉與危險,仍要得到神的拯救和保守,最終以歡樂慶祝為結束。象摩西所見的異像一樣,荊棘雖在火中被燒, 卻不被燒毀,以色列民族存到今天的確是神的奇跡和見證。以斯帖記雖是一本歷史書,但有很深刻、豐富的屬 靈預表和教訓在內,書中人物各有預表,書內情節皆是預言,前後相接,因果互應,奇特的遭遇,都顯有神奇 妙的作為,其中包括有極厲害的屬靈戰爭在進行,雖未明題禱告,卻有極懇切的禱告來轉動那掌管萬有的主的 手。本書有幾個重點:
Ⅰ、選后
一般認為以斯帖記發生在以斯拉記前半即所羅巴伯歸國和後半以斯拉歸國之間,也有人認為發生在尼希米記之 後,因仍有遺民留在外邦,遭到危難。亞達薛西王(拉七1,八1;尼一1,二1)被認為是亞哈隨魯的繼子,受 以斯帖的影響,而善待猶太人以及以斯拉和尼希米。以斯帖被選為波斯王後,關係以色列民族十分重大,與以 後從猶太民族出來的彌賽亞都有關係,顯然是由於神的旨意和安排。
亞哈隨魯王為群臣設擺筵席,要顯揚他國的榮耀、豐富。但人間的筵席和一切榮耀、豐富怎能與神相比,這裡 的筵席只是象徵而已,被請去赴神的天國筵席才是有福的(路十四15、16)。當時王后瓦實提違命不肯出去見 臣民,而被廢去后位,聖經中也提到亞當因違命失樂園,掃羅因違命而廢王位,可見違命不是小事。瓦實提預 表猶太人因違命被神廢棄(太二十一43;羅十一11)。
以斯帖出身寒微,父母均亡,被叔叔收養,後被選入宮。她先被潔淨,別無所求,為王喜悅,被立為后(斯二7 、15、17)。其實教會信徒都是出身卑微,而蒙主特別選召,是神揀選了那軟弱的、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 及那無有的(林前一27、28)。信徒在世等候被獻的日子,也當得到潔淨,別無所要所求(林後十一2;弗五26 、27)。以斯帖始終遵守末底改的命,信徒對主的話也當遵守到底(斯二20;約十四21、23;啟二26)。由於 以斯帖被選入宮,而末底改常在朝門,得以知道二守門太監欲害王而告訴以斯帖,再奉末底改的名報告於王, 這為以後受王賞賜,蒙王恩寵都有關係(斯二19~23,六1~9)。可見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 28)。
Ⅱ、代求
哈曼屬於亞瑪力人的亞甲族,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亞瑪力人就曾與以色列人為敵,神定意要將他們的名 號從天下塗抹。哈曼的先祖亞甲就是掃羅不肯違神命殺掉的亞瑪力人的王(撒上十五3、9、26、33),掃羅因 此被廢去王位,後來竟死在亞瑪力人手中(撒下一8、9)。所以猶太人末底改不肯跪拜哈曼是應該的(斯三1~4 )。在以利亞的時候,也有人不向巴力屈膝(王上十九18),但以理的三友不向尼布甲尼撒的金像叩拜(但三 17、18),這說明神的忠心僕人,決不與世界妥協,決不向撒但跪拜(太四8)。因此哈曼怒氣填胸,懷恨在心 ,要滅末底改全族(斯三5~15),以後又立五丈木架,要把末底改掛在其上(斯五9~14)。這場戰爭非常非常 激烈,關係生死存亡,照樣與肉體的情慾戰爭也是如此。人憑自己不能得勝,連參孫、大衛、所羅門都曾在此 失敗,只有將肉體和它的邪情私慾釘在十字架上,否則要被它所釘(加五24)。這裡的哈曼更可預表撒但,它 是基督和信徒的大敵。
當此末底改和全猶太族人遭此極大兇險,有滅族之禍時,從那裡得到解救呢?只有以斯帖在皇宮裡,向王求情 ,或者可得拯救,但這是違例的事,然而末底改說:「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斯 四14)神所揀選使用的人是與神的眾兒女同命運的。摩西雖在皇宮長大,卻寧願與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 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來十一25)。所以以斯帖叫猶太人和她一同禁食三晝三夜,然後違例見王,將性命置之度 外(斯四1~17),這是整夜禁食,極其傷痛的祈禱(尼一3;但九2、3;路六12;出三十三32;羅九2、3),這 種禱告,必蒙神垂聽。
這其間以斯帖請王率哈曼赴席,哈曼立五丈高架。王夜間不能入睡,令哈曼尊崇末底改等事均有神的管理在其 中,使仇敵中了自己的詭計,而屬神的人必被保全、高升(斯五1~六14)。然後以斯帖才求王賜給本族性命, 指出仇人敵人就是哈曼,他萬沒有想到王后就是他所要謀害的猶太族人,直到被人將自己掛在為末底改所預備 的十架上(斯七1~10;詩七15~16,九十四12、13)。耶穌的十字架也是仇敵為祂預備的,但卻將世界、肉體和 仇敵都釘在上面,而仗著十字架誇勝(加五24,六15;西二15;斯九13)。
Ⅲ、得救
神對於祂的國度和選民的旨意不會改變,經過波折、苦難之後,總使他們轉危為安、轉敗為勝、轉辱為榮、轉 苦為甜。在以斯帖代求蒙允之後,哈曼被處死,末底改升為高,再用王的諭旨,消除哈曼所傳的王旨,轉而不 滅絕仇敵,許多人因懼怕而入猶太籍(斯八1~17)。這也像當使徒時代,奉主的名大顯榮耀、能力,連以前逼 迫教會的人,也悔改歸誠(徒二36、37、41,四4,五39,九14~16)。當時猶太人雖然殺了仇敵,卻沒有奪取 財物,這樣他們就脫離仇敵的逼害,得享平安,並定這日為普珥日,是筵宴、歡樂的吉日,是記念猶太人得蒙 拯救,轉憂為喜的好日子,而且永守不忘(斯九1~32)。
基督的教會和千萬信徒現在記念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得勝,和在祂裡面所得到的救恩,將來有一天要更大的歡樂 、慶祝,那就是升高的基督將來降臨為王的時候(斯十1~3;徒二34、35;弗一20、21;來一6)。我們今天與 祂一同受苦,將來也必與祂一同得榮耀(羅八17)。從這卷書裡使我們看到以色列人,神選民的遭遇與外邦不 信神的人遭遇完全不同。神的選民是先苦後甜,外邦人是先甜後苦。神的子民犯罪違背神,不能不受到懲罰、 管教,讓他們醒悟、悔改,終必蒙恩得福,像耶利米所說:「我向你們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 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耶二十九11、12)。
以斯帖記內有許多屬靈的意義和啟示,其中講到三種筵席,值得思想。第一個是亞哈隨魯的筵席,那是世上榮 華富貴的筵席,極盡人間享樂、誇耀,不但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而且演變為悲劇,連世上的君王也不能常樂 ,王后的位分也不能永保,真是人間的富貴榮華轉眼成空。可惜世人很少覺悟,仍在不斷的追求,像捉影捕風 一般,何等愚昧可憐。第二個是以斯帖的筵席,這是人間悲傷、曲折的筵席,雖然外表請王赴筵,卻有仇敵在 側,表面強為歡樂,內心卻滿有憂慮,生死在此一舉。然而以斯帖和猶太人已經禁食過三天三夜,為此祈禱, 神不會不聽允所求,這時要在敵人面前為他們擺設筵席,使苦杯轉為福杯(詩二十三5)。神兒女的命運操在神 慈愛的手中,仇敵無論如何兇惡,環境無論如何危急,在神手中總是安全的,決不可灰心、懼怕、喪膽、絕望 ,只要禱告祈求,一定會出現奇跡,人的盡頭,神要給以新的起頭。第三個是末底改的筵席,這是一個歡樂勝 利的筵席,這筵席的樂是真樂,這筵席的甜是真甜,因為在這個筵席上,原來要被掛在木架上的死囚,現在穿 著藍白色的朝服,頭戴大金冠冕(斯八15);原來要被滅盡的猶太人,現在卻看見仇敵遭殃,歷史上沒有任何 一個轉變比這個日子更為神奇而突然,好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般。這個筵席也真是預嘗將來在天上的喜筵, 在那裡原來被釘十架的受苦受辱之主,成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所有屬祂的人,也都與祂一同歡樂,得到榮 耀(啟十九7~9、12~16)。地上的筵席都極暫短、有限,那裡的筵席是永遠不散。
來源:聖經真理與信息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