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郵票應用高潮 [列印本頁]

作者: 殺粉大    時間: 2012-5-22 11:12:19     標題: 郵票應用高潮

郵票應用高潮

在19至20世紀之交,一戰前夕,郵票應用達到高峰。由於鐵路的迅速發展,郵件成為了最重要的通訊手段。郵票印刷數量達到歷史新高。奧地利最主要的5和10赫勒面值郵票在1908年印數達30億。而且這些郵票只能在奧匈帝國境內奧地利部分,即切斯萊坦尼亞使用。匈牙利自1867年奧匈協議後獨立發行自己的郵票。

隨著郵票的發展,出現了所謂的「郵票語言」。郵票在信封上的位置,放法有著某些隱含的含義,例如「永遠忠於你」。但是之後這門語言又日漸式微。

郵票成為宣傳工具


東德的馬克思郵票。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定紀念郵票。

一次大戰期間郵票發展成宣傳工具。

在作戰雙方國內各自出現其偽郵票,主要是起到醜化對手的作用。而所謂的「間諜偽詐」,就是一方仿製對方郵票,通過中間人以敵方郵遞途徑傳播宣傳材料。也因此被人命名為戰爭郵政偽詐。所以若在戰時以私人名義大量購買郵票是很容易引起對方注意的。宣傳偽詐則是模仿對方郵票,但是有所更改,以醜化對方(如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Reich」被改成無意志帝國「Futsches Reich」)。這些手法在二戰最甚。例如英美兩國曾大量偽造希特勒紀念郵票,將其頭像改為希姆萊。德國也將一些英國紀念郵票中喬治五世的頭像改為史達林的頭像,並將錘子與鐮刀圖案畫入其中。但在冷戰期間也可見。

郵票同樣也可以作為間諜工具。二戰中,一名德國女間諜通過信封上郵票的郵戳得以了解一支法國炮兵部隊的地址與行蹤,最後這支炮兵部隊被幾乎全殲。奧匈帝國曾經以郵票圖案作為情報,以此來達到觀察南斯拉夫各部隊駐地的目的。

不但是敵對雙方會將郵票作為宣傳工具,就是獨裁的國家,如法西斯納粹德國通過大量印製郵票製造對希特勒的個人崇拜。類似的還有北韓的金正日,蘇聯的史達林,羅馬尼亞的尼古拉·齊奧塞斯庫、英國的伊莉莎白一世,美國的開國之父喬治·華盛頓、中國的孫中山和毛澤東、東德的馬克思。蘇聯曾為其卓越的太空技術發行相關郵票,向加盟國顯示自身的科技實力。




附件: 01.2.jpg (2012-5-22 11:11:06, 174.81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IxMTEwMnxlMTAzOWU5N3wxNzU5NDg3MTI3fDB8MA%3D%3D

附件: 01.1.jpg (2012-5-22 11:10:08, 125.71 KB) / 下載次數 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IxMTEwMHw1OTAyZWRiY3wxNzU5NDg3MTI3fDB8MA%3D%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