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懲治與悔改(何西阿書至彌迦書)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2-5-24 00:26:06     標題: 懲治與悔改(何西阿書至彌迦書)

懲治與悔改(何西阿書至彌迦書)

小先知書共12卷,從何西阿到瑪拉基,當初可能合為一卷,因篇幅都較短,其中七位在被擄前,二位在被擄時,三位在被擄後。何西阿、阿摩斯和約拿是以色列國先知,排列次序,大體按年代的先後,更要注意它們的內容與信息。在前的先知多論到選民的罪惡和要受的審判,在後的先知多講到勸他們悔改和將來的盼望。

Ⅰ、何西阿書---神的大愛(何二19)
何西阿當以色列國耶羅波安作王時為先知,內容專論北國。這時以色列人離神背道,崇拜偶像,道德敗壞,隨從外邦,就如妻子不貞,私奔行淫,令神極為傷痛,受到恥辱;然而神仍愛以色列人,勸勉他們悔改歸正。神用何西阿的親身經歷作為實例和預兆,表明神永不改變的愛,和無限憐憫的心,令人讀時不能不深受感動,為罪憂傷而醒悟回頭。
神叫何西阿去愛一個淫婦,是何等不容易(何一2,三1),然而這正是神向以色列人所作的。那些與世俗為友的何嘗不是淫婦(雅四4),主也是用血的代價,永遠聘教會歸祂為妻子(何二19;林前六20)。雖然有時要管教、撕裂、打傷,都又醫治、纏裹、安慰(何六1~3)。他們的光景與今天失敗,退後去的信徒何等相象,雖遭遇一切打擊,仍不歸向神,也不尋求祂。雖有律法萬條,卻以為與他毫無關涉(何七8~12),一直心懷二意(何十2)。但神不但幼年時愛他(何十一1、8),當他犯罪、悖逆之後仍然愛他們,饒恕他們,不忍施加刑罰,一直借先知勸說,當歸向神。祂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甘心愛他們(何十一8,十二6,十四1、4)。保羅曾引用何一10論外邦人蒙恩得救,主耶穌也多次引用何六9,其中信息對新約信徒很有意義。

Ⅱ、約珥書---主的日子(珥一15)
約珥大約與阿摩司同時為先知,都說到蝗災、旱災、兵災等(申二十八38;王上八37~40)。不過阿摩司是以色列國的先知,而約珥是猶大國的先知。他講到幾項重要預言與新約的基要真理相合。如1  得救的途徑(二32;羅十13)。2  聖靈的澆灌(二28;徒二17)。3  主的再臨(三12;啟十四17~20)。他特別講到主的日子,當時有蝗蟲之災,將來將更嚴重(一1~20,二1~20;啟九1~11),也是指北方軍隊的入侵,利用空軍進攻(二3~11)。但要悔改歸向神,將蒙恩惠與拯救(二12~17、21~27),甚至將神的靈大大澆灌下來,如春雨、秋雨。這在五旬節曾有應驗,末世還有更大的應驗(珥二28;徒二2~4;亞十二10)。末後在耶和華大而可怕的日子來到之前,在天上要顯出異兆,有血、有火、有煙柱,日頭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珥二30、31)。這些末世景象已有先兆,即將完全應驗,那時基督要降臨,召聚選民,審判列國,建立禧年國度(珥三1~16、17;啟十四13;亞十四1~20)。

Ⅲ、阿摩司---預備見神(摩四12)
阿摩司是南國猶大地的人,卻作北國以色列的先知。他本是牧人和修理桑樹的(摩一1,七14),但神卻選召了他(林前一27)。他作先知是在耶羅波安第二作王時,雖政權較強,國土擴張,但在宗教方面卻很敗壞,崇拜偶像,沒有離開拜金牛犢,甚至拜巴力(王下十四23~27,八14)。而且道德淪喪,犯罪增加,但神仍差遣先知去警戒他們,刑罰將不可免。神是慈愛的,但也是威嚴的,有罪不能不罰。以鄰邦大馬色、非利士、推羅、以東、亞們、摩押、猶大為例,三次四次的犯罪之後都要受罰,以色列也不能免,因為在地上萬族中,只認識他們,因此必追討他們的罪(摩一1、3~二8,三1、2)。
首先要追討到在伯特利拜金牛犢的罪(摩三14,四4),因為神是忌邪的神,決不容許將榮耀的神,變成吃草之牛的像(詩一零六20)。神不得不用旱災、瘟疫、刀劍攻擊他們,他們仍不歸向神(四6、9、10、11)。雖然如此仍呼召他們當預備迎見神,尋求神,求善不要求惡,就必得活(摩四12,五4、8、14)。但他們卻以為降災的日子還遠,盡行強暴,尋求宴樂(摩六3~6)。神用蝗蟲、烈火、莽蛇、夏果等來指示將受的刑罰,他們仍不受警戒,因此將被殺戮,無人能逃避。但最後仍應許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使被擄的歸回,在本地安居(摩九1~15)。按屬靈方面,是應驗在外邦人的得救和教會的建立(徒十五16、17)。

Ⅳ、俄巴底亞---神必施報(俄15)
俄巴底亞書乃舊約中最短的,是專對以東說預言。以東即以掃的後裔,與雅各家原為弟兄,後成世敵。以東人所居之地在迦南的東南,全境山多,草地肥沃,也稱為西珥山。當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他們很不友好,不容過境(民二十14~21),以後一直與以色列人為敵,在掃羅、大衛、所羅門時就常有戰爭。後來在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時,竟歡欣快樂(詩一三九7)。
本書何時寫的,較難斷定,但根據本書11節,為耶路撒冷拈鬮,似指約蘭為王時的事(代下二十一16、17),而在被擄後沒有這樣的事。
以東自持居於高處,非常隱密,又有結盟,且有智慧人設謀,似可安居無慮(俄1~9)。但因向弟兄雅各行強暴,猶太人遭難的時候,竟袖手旁觀,幸災樂禍,甚至趁火打劫,將逃民交付仇敵(俄10~14)。因此神要降罰報應(15~16),使以色列人得原業,且勝過以掃家,國度就歸耶和華了(17~21),這事也正在應驗。

Ⅴ、約拿書---仍有憐憫(拿三10)
約拿是耶羅波安第二為王時,北國的先知(王下十四25)。書中記載他奉神差遣往尼尼微傳道的事。他本是一位很好的先知,為神所用,他說的預言也都應驗。他為什麼不肯遵命往尼尼微去呢?因尼尼微是亞述國的京城,是以色列的大敵,後來以色列也亡在亞述王手裡,所以不願尼尼微人悔改,而寧願他們受神審判滅亡。因此他要坐船逃往他施去。他的經歷也代表以色列人的意義,他們輕視外邦人,不願意傳道給外邦人使他們得救。然而神的旨意是逃避不了。約拿被投到海中,像以色列人一樣,被投到列國的海裡,蒙神的保守而悔改。以色列人將來也要悔改,從列國中被救出來,再向外邦見證神。
約拿在魚腹中禱告神,向神應許要獻祭還願,因為救恩是出於神,而得到拯救,被魚吐到旱地上(二1~10)。神再叫他去傳道給尼尼微,雖然他只傳了一日,尼尼微從上到下全國就都悔改了,得免災禍(三1~10)。然而約拿卻大大不悅,且甚發怒,受到神的管教和指示(四1~11)。約拿是傳道人的借鏡,他違命必受懲治,他傳神的話定有果效,可是他本人與所傳的信息不合,他的心與神的心也相背。神用蓖麻和小蟲給約拿的教訓,也是給所有傳道人的教訓。作法利賽人和大兒子是不對的(路十五1、2、28、30),應當體會神的心,憐惜許多人的性命。
約拿書最重要的是預表基督方面。「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三日三夜在地裡頭。」(太十二40)。約拿受差遣往尼尼微去,基督也受差遣到世間來傳神的話。尼尼微悔改了,但聽主耶穌傳道的人卻反不肯悔改。所以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太十二41;拿三6~8)。從約拿書可以看到神願意萬人得救,不願意一人沉淪(提前二4;彼後三9)。

Ⅵ、彌迦書---與神同行(彌六8)
彌迦說預言與以賽亞同時,一在野,一在朝。以賽亞專對猶太人發言,而彌迦則對以色列。兩人都論到神的審判,彌賽亞的來臨,和國度的建立。當時的君王、祭司、先知、平民皆腐化敗壞,因此他嚴加指責、忠心勇敢、不畏權貴(耶二十六16~19),是傳道人的好榜樣。
書中嚴肅的警告,神要從天上的聖殿發出判語,降臨到地上施行審判,使撒瑪利亞的罪惡受到災禍(一2~12)。因為他們在?上圖謀罪惡,貪圖霸佔別人的田地房屋,甚至欺壓、掠奪婦人及孩童(二1、2、4、11)。他們的首領、先知都作惡、欺詐,因此必受刑罰(三1~12)。可是神卻應許在末後的日子,神的殿必建立,國權必復興,神必在錫安作王治理他們(四1~8、13),但先要被擄到巴比倫,直到那位從伯利恆出的來掌權者興起(彌四10,五1~7)。那清楚的預言到耶穌基督(太二5~6),初次和二次來臨(啟十二1~5)。不過先知書所論末後的日子和剩餘的人,常有雙重意義,除對以色列外,也應驗在教會時代。

來源:聖經真理與信息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