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王教授的說法,台灣很多民間信仰都傳自中國,
唯獨拜「地基主」是台灣特有的民間信仰,
應該是平埔族人的習慣。過去他們在家人往生後,
習慣將先人遺體埋在家中庭院,每逢忌日或年節,
則準備飯菜加以祭拜。
漢人移民來台之初大多是「羅漢腳」,
為求傳宗接代與平埔族女子通婚,
並將這個習俗保留下,來加上一些「長山」的祭拜方式,
演變至今把埋葬在家中祖先變成「地基主」,是住宅、
房舍的守護靈,每逢節慶設置香案,
以菜餚、紙錢為祭品祭拜來祭拜。
王教授在文字學上有專精的研究,
尤其對於福建、客家等傳到台灣的文字,
認為很多被以訛傳訛造成今日錯誤的用法。
他說「地基主」應該寫成「地祇主」比較貼確,
當初大概「祇」的閩南發音與「基」類似,
加上當時受教育的人不多,
才會把「地祇主」誤寫成「地基主」而一直流傳至今。
這種因為對漢字沒有深入了解而造成的錯誤,
根據維基百科對「地基主」的說法有三:
亡靈說:在之前居住在此地,不幸過世而無人奉祀的孤魂,
則成為地基主,保護此地。而住戶一般都會加以敬奉香火,
以求住宅之安寧。
地神說:是類似於土地公的神祇,是土地原本的神祇,
或說是冥界土地所有權的代表神,與地脈之神相關,
被稱為地基主。
平埔族說:臺灣的閩、客移民,渡海來臺後,
往往取得了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的土地,
為了對平埔族的先人表示敬意,
都會加以祭祀,稱為地基主。
或謂地基主原為平埔族人的祭祀神之一,
往後漢化的平埔族人弔慰亡魂也祭拜地基主。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 Powered by OURSOG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