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三世因果的道理
[列印本頁]
作者:
a29615415
時間:
2012-6-30 12:20:26
標題:
三世因果的道理
中國自古即有善惡因果報應的思想。如《易經》中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之說。佛教傳入後,業的思想與此因果報應觀念結合之後,業才被視為一種力,從而連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輪迴思想,逐漸成為中國人的生死觀。但很多剛剛接觸佛法的人,信因果卻只信的今世、更不接受六道與輪迴之說。三世、六道與輪迴,是佛法立言的基礎,不相信三世、六道與輪迴其實就是不能深信因果。有時他們會問您:“行善之人遭受惡報,行惡之人自在安樂----這也是因果嗎?”如何認識這樣的問題呢?
我們在前面已經介紹了因果,要進一步認識因果就必須對時間有正確的知見,因果是講三世的: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一般凡夫俗見,眼光短淺,只信有現在世,不信有過去世,更不信有未來世。凡事只以眼前所見為真,為有。殊不知此三世時間觀,極為淺顯易明,今舉眼前之例證明之。
人人皆知道有昨天、今天、明天;若從今天逆推,則有無量無數的昨天,此無窮極之昨天,就是過去無始啊!若再由今天順推,則亦有無終無盡的明天,此浩瀚無際的明天,不就構成了未來無終嗎?
我們怎可說未看到明天,就不承認有明天的存在;回憶不起昨天的事,就說沒有昨天呢?相同的道理,如果你只知有現在世,而不知有過去世、未來世,以此來否定過去世、未來世的存在,其實這是與自己過不去。
具備以上的正知見,你就不會為行善之人遭受惡報,而心憤不平。見行惡之人自在安樂,而抱怨上蒼不公了。善人遭惡報,那是他過去造的惡因所感;惡人受善報,那是他過去有善因,所種的福猶未享盡。切不可只就一世來論,而味於三世原理之真諦!若明於此因果通三世的道理,即知只要時間一到了,善惡因緣成熟,必然是種善必有善報,種惡必有惡報的。所以說: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善人,亦沒有百分之百的惡人;眾生因為所造善惡因緣之不同,故所受的苦樂果報亦各有差別。怎可因今生行善或做惡之人,好像不得其應有的善惡果報,就怨天尤人呢!
明白以上的道理,那麼就只須講耕耘,不須問收穫。因為有耕耘,必會有收穫。雖不是馬上有收穫,你總不可能今天播種,就要它明天結果吧!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1-5-21 11:10:30
很多人將「三世」解釋為:上一世,這一世,下一世
但事實上,佛法所說的「
三世
」是在指【
心.意.識
】
《成唯識論》集起名
心
。思量名
意
。了別名
識
。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集起說為
心
。 思量性名
意
。了別義為
識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菩提者非
過去.未來.現在三世
等。斷三世流轉。
文殊師利。云何斷流轉。以於
過去心
不起。
未來識
不行。
現在意
不動 不住 不思惟...
【
過去心, 現在意, 未來識
】此三者 稱為「
三世
」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1-5-21 11:26:04
【
過去心, 現在意, 未來識
】此三者 稱為「
三世
」
何謂【
過去心, 現在意, 未來識
】?
「過去心」是指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 是從過去世帶來的,因此稱為「
過去心
」
阿賴耶識投胎,又有新「名色」
「名」就是「
現在意
」
「名色」生「六入」
有了
眼耳鼻舌身意
六入,因此生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這
六種識
稱為「
未來識
]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