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荷蘭的軍艦 [列印本頁]

作者: jxv    時間: 2012-8-10 09:05:51     標題: 荷蘭的軍艦

「德澤文普洛文思級」 F802
 

「德澤文普洛文思級」 F804





 





 


 

「德澤文普洛文思級」 F805

 


 


 


 


 


 


 


 


 


 


 


 

德澤文普洛文思級」F803

 

海象級常規動力潛艇

 


 


 





 


 


 


 

普爾斯特級補給艦A836

 


 

The new Holland class P840

 





 


 





 

卡雷爾·多爾曼級(M級)護衛艦F828

 


 


 

鹿特丹級 L800 兩棲船塢運輸艦

 


 


 


 


 


 


 


 


 


 


 


 


 


 


 


 

作者: 澗水藍    時間: 2012-8-10 10:03:16


jxv大 這張潛艇前殼開口笑像極了鯊魚張血口
這裡面像利牙一般的是什麼?
作者: jxv    時間: 2012-8-10 10:22:51

本帖最後由 jxv 於 2012-8-10 10:23 編輯
澗水藍 發表於 2012-8-10 10:03  
jxv大 這張潛艇前殼開口笑像極了鯊魚張血口
這裡面像利牙一般的是什麼?


那是海象級潛艇聲納區







附件: U436P44T105D81510F1621DT20120727093659.jpg (2012-8-10 10:22:43, 96.32 KB) / 下載次數 1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gyOTIwNnwwNGY4NGU4ZnwxNzUzNTU1ODYxfDB8MA%3D%3D

附件: U436P44T105D81511F1621DT20120727093754.jpg (2012-8-10 10:22:44, 29.36 KB) / 下載次數 1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gyOTIwN3w1MjE3MDdmZHwxNzUzNTU1ODYxfDB8MA%3D%3D
作者: Gamblers10    時間: 2012-8-10 10:43:16

jxv 發表於 2012-8-10 10:22  
那是海象級潛艇聲納區

通常這種地方是機密

居然可以給人拍照

不過看起來有點噁心= =!
作者: 東風強    時間: 2012-8-10 11:12:13

荷蘭海軍也進步很快呢
許多軍艦都已經是匿蹤設計
也有安裝向為陣列雷達
而且荷蘭的潛艦技術也非常成熟
我國可以考慮與他們協商技術轉移或援助
作者: borkun    時間: 2012-8-10 11:43:21

看到海象級的潛艦,就覺得中國太可惡了,荷蘭因為不抵中國壓力原本要賣六艘變成兩艘,造成我們現在沒有個像樣的潛艦部隊
作者: Gamblers10    時間: 2012-8-10 12:03:06

東風強 發表於 2012-8-10 11:12  
荷蘭海軍也進步很快呢
許多軍艦都已經是匿蹤設計
也有安裝向為陣列雷達

可是我們已經跟他們沒有往來很久了

這時國軍應該考慮使用大決了........................@@!
作者: monster13    時間: 2012-8-10 12:06:09

怎麼停了一架俄羅斯製造的直昇機咧.....
作者: k20011220    時間: 2012-8-10 14:11:23

1. 希望政府能不用其極的吧, 待退的四條海象, 以退的2條旗魚抓回來
2. 因財政問題, 荷蘭海軍會大幅度縮編, 希望政府 or 台船能去荷蘭造船廠挖些潛艦人材回來, 最好把海鰻的設計圖給買 / 偷 / 摸過來.......

我好像在做夢.............
作者: jackytm    時間: 2012-8-10 16:38: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sony888666    時間: 2012-8-10 16:52:31

第3張圖裡好像有陽字號= =
作者: 屋罵尬99    時間: 2012-8-10 20:38:30

荷蘭的海軍原來也是蠻有水準的耶

想當初荷蘭賣的潛艦現在還是水下主力

哀....

看到別國的軍艦 武器 載具  真羨慕阿><
作者: 梅石    時間: 2012-8-11 03:39:21

borkun 發表於 2012-8-10 11:43  
看到海象級的潛艦,就覺得中國太可惡了,荷蘭因為不抵中國壓力原本要賣六艘變成兩艘,造成我們現在沒有個像 ...

當時的行政院長俞國華批示先買兩艘蔣經國總統同意的.
最後變成先買兩艘四艘優先購買權,後來因為中國壓力荷蘭政府取消後面的優先採權.
作者: chanjj415    時間: 2012-8-11 09:17:44

後來荷蘭造潛艦船廠倒閉!已不生產潛艦了
作者: Herry    時間: 2012-8-11 09:57: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chanjj415    時間: 2012-8-11 11:46:04

海鰻型傳統動力攻擊潛艦



荷蘭新研發的海鰻型外銷用傳統動力攻擊潛艦透視圖。本級艦能選配絕氣推進系統。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海鰻型傳統動力攻擊潛艦/荷蘭
(Moray)

承造國/承造廠 荷蘭/
設計:NEVESBU、RDM

售予埃及的海鰻-1400由美國Litton Ingalls建造

尺寸(公尺) 海鰻1100:長55.7 寬6.4 浮航吃水5.5
海鰻1400:長57.9 寬6.4 浮航吃水5.5

海鰻1400H:長64 寬6.4 浮航吃水5.5

海鰻1800pfH:長66.5 寬6.4 浮航吃水5.5

海鰻1800H:長75.9 寬6.4 浮航吃水5.5

排水量(ton) 海鰻1100:標準960 潛航1180
海鰻1400:標準1200 潛航1540

海鰻1400H:浮航1620 潛航1827

海鰻1800pfH:標準1451 潛航1907

海鰻1800H:標準1626 潛航2233

動力系統/軸馬力 主機:

MTU 16 V 396SB83柴油機,每具最大輸出1375匹軸馬力

Pillar發電機,每具最大輸出980kW

 

海鰻1100:柴電主機輸出2790軸馬力
海鰻1400:MTU 16 V 396SB83柴油機/Pillar發電機組*3/3138/2957軸馬力

海鰻1400H:MTU 16 V 396SB83柴油機/Pillar發電機組*3/2957軸馬力

海鰻1800pfH:MTU 16 V 396SB83柴油機/Pillar發電機組*3/3943軸馬力

海鰻1800H:MTU 16 V 396SB83柴油機/Pillar發電機組*3/3943軸馬力

 

海鰻1400H、1800H加裝絕氣推進系統(AIP),由兩具SPECTRE CCD封閉循環柴油主機組成,每具功率為402軸馬力(300kW);此外還設有440kW的發電機。

 

推進電動機*1/6705

單軸七葉片螺旋槳

航速(節) 水面12
水下20

續航力 海鰻1100:呼吸管航行:6300海浬/6節。水下持續航行時間:120小時。
海鰻1400:呼吸管航行:8800海浬/6節。水下持續航行時間:100~115小時。

海鰻1400H:呼吸管航行:6000海浬/5節。水下持續航行時間:570小時。

海鰻1800pfH:呼吸管航行:10900海浬/6節。水下持續航行時間:145小時。

海鰻1800H:呼吸管航行:6800海浬/6節。水下持續航行時間:477小時。

最大潛深 300
水面偵測/反制系統 (由客戶選擇)  
水下偵測/反制系統 Pilkington Optronics CK-038/CH-088光電搜索/攻擊潛望鏡

(聲納由客戶選擇)

作戰系統 Signaal Spectrum-2型作戰系統
洛馬SUBICS 900型作戰系統(埃及)

(由客戶選擇)

乘員 海鰻1100:21
海鰻1400/1400H:32

海鰻1800pfH/1800H:38

艦載武裝 海鰻1100:533mm魚雷發射器*4

其餘:533mm魚雷發射器*6

 

武器籌載量:

海鰻1100:12

海鰻1400/1400H:18

海鰻1800pfH/1800H:20

備註  

 


--------------------------------------------------------------------------------

 

早在1985年海象級潛艦仍在建造的同時,負責設計海象級(Walrus class)的荷蘭聯合造船設計局(NEVESBU)以及Rotterdamse Droogdok Maatschappij(RDM)便開始規劃更新一代的外銷用傳統動力攻擊潛艦系列,這就是本文介紹的海鰻型(Morya)潛艦。海鰻型採用模組化設計與建造,以單一的艦體基本設計而發展出幾種不同噸位的版本,並讓客戶自由選擇艦上配備;此外,還可選配荷蘭研發的絕氣推進系統(AIP),以延長水下持續航行時間。海鰻型的基本艦體設計為單殼、單軸與十字型尾翼,前水平翼位於帆罩上,艦體表面力求光滑簡潔,以降低航行時的阻力與噪音。海鰻系列總共有三種不同噸位的版本──海鰻1100、1400與1800,其中1400與1800又各分出兩種版本:1400與1800pfH採用普通柴電動力系統,而1400H與1800H則裝有AIP系統。海鰻1800與1400的基本設計在分別在1993與1997年完成。海鰻系列的柴電動力系統由MTU 16 V 396SB83柴油機與Pillar發電機組成,驅動單軸五葉片螺旋槳;各海鰻潛艦的輸出功率各有不同,水下航速20節,水面航速則為12節。

海鰻潛艦最值得一提的部分就是絕氣推進系統,它是由德國 Thyssen Nordseewerke(TNSW)與荷蘭RDM在1980年代合作開發的封閉循環柴油機(Closed Cycle Diesel,CCD),此系統的專利為英國卡頓深水公司(Carton Deep Water System,CDWS)所擁有。在1980年,英國蘇格蘭新堡大學與CDWS合作,發展出一種功率25kW的封閉循環柴油主機,以鉀氫氧化物當作二氧化碳的化學淨化劑,並在循環氣體中導入氬氣來解決熱效率問題。此一實驗總共進行了超過4年,模擬了水深500m的操作環境。隨後這套系統吸引了德國TNSW與荷蘭RDM的興趣,遂進行進一步研究;TNSW以賓士OM421A柴油機與二具機械式空氣淨化器組成封閉循環柴油機原型,在高度含沙、深度500m的模擬條件下進行超過18個月的實驗,而RDM則採用150kW的OM 422A柴油機與二具機械式空氣淨化器進行實驗。在1980年代末期,TNSW與RDM成功研發出名為SPECTRE的CCD主機,可輸出150kW功率的原型分別於1987至1989年進行陸上測試,並在1990年將一組功率達400kW的SPECTRE主機安裝於荷蘭海軍除役的海豚級(Dolfijn class)柴電攻擊潛艦Zeehond號(S-809)上進行測試;爾後在1993年,TNSW將一段裝有SPECTRE系統的船段整合在已除役的西德海軍U-1號潛艦(205型)上進行測試(該艦在1988年已經裝上西德HDW新研發的PEM燃料電池AI系統作為測試之用),此系統由MTU 8V 183 SE92柴油機、直流發電機與Cosworth淨化器組成,液態氧儲存槽安裝於壓力殼之外,輸出功率250kW,在波羅底海以5節的速度持續航行了15天(總里程為1800海里)。根據此次海試結果,TNSW認為SPECTRE運轉情況大致良好,能讓潛艦具備7~8節的持續潛航速度,並能充分供應艇上日常運作所需的電力;然而,唯一比較明顯的是噪音問題,其主要噪音來源包括柴油機、兩具海水管理系統的泵以及各種管路,最大噪音源出現在100Hz(應為柴油主機的共振)。因此,TNSW改良了CCD柴油主機內的元件,包括換裝熱阻抗性能較好的筏件,增加一個冷卻海水與燃油的預熱器;此外,換裝具有主動干涉相消檢噪/減震技術的雙層彈性基座,其中第一層設有大量鋼質彈簧制音器,承擔了柴油發電機組的重量,第二層又稱為搖晃器,以指定強度的標準橡皮制音器為主,並與柴油機上的各個噪音感測器連接,感測器將柴油機振動信號輸入至電腦,然後輸出完全相位反轉的信號至搖晃器,進而抵銷主機的共振,類似的技術亦被美國先進核能潛艦採用。經以上改進後,CCD柴油主機與二氧化碳淨化器的噪音可降至40~50dB的水準。

一套完整的CCDAIP包含柴油發電機、液態氧儲存槽、氬氣瓶、Cosworth空氣淨化器、水管理系統、控制系統等部件,其中柴油機部分可以採用一般的渦輪增壓柴油機,冷卻水迴路與水管理系統的淡水/海水熱交換器是互相連接的。CCD堪稱1980年代歐、俄等國研發的AIP中(包括史特靈主機、燃料電池以及封閉循環蒸汽渦輪等),結構最簡單 且成本風險最低的一種,它的運作原理與一般柴油機相差無幾,使用同樣的燃料(封閉循環渦輪需使用酒精,燃料電池則使用難以製造與儲存的氫),在水面或呼吸管航行時甚至可直接使用外界引入的空氣,與普通柴油機沒有兩樣;在潛航時,CCD就改用本身攜帶大氣替代氣體來運作,混合了純氧與惰性氣體 。純氧平時以液態形式低溫儲存於氧氣槽中,使用時先將其汽化,混合入氬氣之類的惰性氣體以緩和氧化速度,然後進入柴油機的汽缸中進行燃燒反應。在大氣替代氣體中加入氬氣是因為大氣替代氣體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於一般新鮮空氣,比熱值則低於正常空氣,容易過熱而影響熱效率,而加入適量氬氣能使替代氣體的比熱接近一般空氣,使其在密閉循環狀態下可以正常工作。CCD的廢氣將通過空氣淨化器以排除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 ,未被吸收的廢氣則混合入適量的氧與氬氣並予以回收,用於下一次的循環。空氣淨化器主要由內部旋轉網篩組成,柴油機排出的廢氣由吸收裝置的頂部進入,從旋轉網篩外部流向中部,而新鮮的低壓海水也在同時從吸收裝置底部流入網篩中部,並在網篩旋轉的離心作用之下向外流動,使海水與廢氣充分混合;最後,溶有二氧化碳的海水從吸收裝置底部流出,通過水管理系統排到艦外。水管理系統的功能是為吸收器提供低壓海水,並且必須克服海水的壓力;由於吸收器中的水壓力必須隨著潛航深度做調整,故水管理系統的循環迴路有若干與外界相通的筏門與管道,而這一部份運作時僅需消耗柴油機10%的功率。除了CCDAIP之外,Cosworth空氣淨化器亦可用於史特靈封閉循環發動機上。至於控制系統則用於控制供水、供氧、燃燒等過程。CCDAIP通常配有一個大容量的液態氧儲存槽,至於氬氣的消耗量就很小,只需要幾個小型的氬氣瓶就足以供應。此型CCDAIP的柴油機燃油消耗為240g/kW-hr,耗氧量為840g/kW-h,而氬氣的消耗量則為34g/kW-hr,操作深度(取決於空氣淨化器與水管理系統是否能與潛艦外的水壓抗衡)可達1000m。TNSW評估後認為,如果在209型潛艇上加裝長度6.5m的SPECTRE模組艙段,或在TRl700型潛艦上加裝8m長的SPECTRE艙段,就能使這些潛艦的水下持續航行時間提高四倍,以8節航速可持續在水下航行1100海里(6.5日),以4節航速可持續航行1800海里(近19天),以2節航速可持續航行1200海里(25天),而增加艙段長度便能進一步強化續航力。一般209型潛艦除了主機以外,其他裝備所需的功率消耗約在40~90kW,而在U-1上測試的CCDAIP則有200kW的輸出功率,扣除水管理系統所需的10%功率(20kW)以及60kW的艦上設備負載,剩下的120kW足以有效推動209型潛艦以8節速率航行。而目前SPECTRE輸出功率已經達到400kW,使潛艦能以5節航速在水下300m的深度持續航行20天。

由於CCD與傳統柴油機高度共通,柴電潛艦原有的人員訓練與後勤體制便能快速適應,而且較為簡單的結構以及現成的技術也使購置與維護成本大幅降低,甚至能直接以平時負責換氣的柴油機作為AIP系統,可節約體積與成本,這是CCD的最大優勢。在性能上,與其他現有AIP系統相較,CCD的耗氧量僅高於燃料電池,水下續航能力較強。但是CCD也有諸多先天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它運作時產生的噪音與普通柴油機不相上下(史特靈主機運作的噪音就非常低,燃料電池本身運作時更幾乎不產生機械噪音),這會大大減損柴電潛艦的靜音優勢;其次,CDD也會產生與一般柴油機一樣多的熱量,必須排放攝氏300~400度的廢氣至水中,不仔細規劃排氣設計就會被敵方以紅外線、化學等偵測方式察覺蹤跡。此外,雖然SPECTRE是一種柴油機,但跟其他接近成熟的AIP一樣,目前SPECTRE的功率有限,能提供的潛航速度最多只到8節上下。TNSW與RDM曾希望將SPECTRE推銷給阿根廷、荷蘭、澳洲、德國、南韓等國,用於改良他們現役的潛艦,不過到目前為止SPECTRE都沒有找到買主。除了荷蘭與德國之外,義大利馬里塔利亞公司也花費了十幾年從事CCDAIP的研發工作,並提出一種名為20GST48的多用途柴電潛艦設計方案,動力系統由一具普通柴油機、兩具功率各294kW的CCD封閉循環柴油發電機組以及1具輸出588kW的推進電動機組成,號稱能以8節的航速在水下持續航行3500海里,或以5節航速持續潛航7000海里,最大潛航深度為400m,不過這型設計目前也一樣找不到任何買主。

海鰻級的電子裝備與武器系統都可由客戶選擇,其中潛望鏡應為先進的Pilkington Optronics CK-038/CH-088光電搜索/攻擊潛望鏡組,聲納選擇則包括艦首主/被動聲納、側面被動陣列聲納以及拖曳陣列聲納等;戰鬥系統則可選擇荷蘭Signaal的Spectrum-2型,整合度極高,能同時追蹤36個目標,並同時導引四枚魚雷攻擊四個目標。武裝方面,海鰻1100的艦首裝有四具533mm魚雷管,其他則都有六具533mm魚雷管,具備氣壓彈設裝置,可發射魚雷或潛射飛彈。海鰻1100艦上總共能儲存12枚魚雷與飛彈,海鰻1400/1400H為18枚,而海鰻1800pfH/1800H則可攜帶20枚。人員編制方面,海鰻1100共編制21人,海鰻1400/1400H為32,而最大的海鰻1800pfH/1800H則配置38名船員。

外銷方面,海鰻級的情勢極不樂觀,在法國天蠍座與德國214兩強夾殺下,可謂全盤皆墨。埃及在1990年代末期打算購買新潛艦以取代陣中4艘老舊的俄製R級柴電潛艦,競標者包括美國英格斯/德國HDW的209型潛艦、法國/西班牙的天蠍座、巴基斯坦改良後的二手奧古斯塔B型、美國洛馬/波音與俄羅斯合作的Kilo級,以及荷蘭RMD/美國洛馬/英格斯合作的海鰻-1400與兩艘荷蘭二手旗魚級;由於埃及排除了二手潛艦,所以旗魚級與奧古斯塔B隨後便出局了。在2000年,埃及選擇了海鰻-1400(未配備AIP),由荷蘭轉移技術給美國Litton Ingalls造船廠,然後協助埃及本土的造船廠進行建造。埃及並決定本級艦採用美國洛馬集團開發的SUBICS 900戰鬥系統,洛馬與雷松也負責艦上其他裝備的整合;此外,兩艦的部分款項也由美國政府每年給埃及的海外軍事援助(FMF Aid)來支付。雖然埃及已經在2000年與美國展開簽約作業,但由於近年埃及財政狀況不佳,此案的進展一直相當緩慢,至2002年才完成簽約,兩艦原本預計分別在2006與2008年服役,不過後來也沒有下文。此外,埃及也打算採購第二批兩艘海鰻,原本希望在2008年簽約,並預計在2010與2012年完工。埃及獲得現代化潛艦的決心相當堅定,因為以色列在2000年代初期獲得了一批性能精良的德製海豚級潛艦,埃及必須設法與之抗衡;然而,隨後又傳出埃及因為財政困難,有意轉而購買便宜得多的德國二手206A型潛艦,使得海鰻型這筆唯一有把握的外銷訂單蒙上陰影。

在馬來西亞方面,該國在1990年代中期曾有意採購荷蘭海軍除役的兩艘旗魚級潛艦,並在2000年左右決定同時購買兩艘新造潛艦與一至兩艘二手潛艦,競爭者包括法國/西班牙天蠍座與一艘二手奧古斯塔70、德國214型與土耳其二手209 TR-1200/1400,以及荷蘭海鰻-1400與二手旗魚級。在2002年,馬來西亞正式選擇了法國提出的方案,海鰻遭受一次外銷失利。此外,印尼在1990年代末期打算採購新型潛艦,考慮對象包括荷蘭的兩艘封存的改良型旗魚級、兩艘新造海鰻-1400以及德國授權南韓製造的Type-209 TR-1400等,最後印尼在2004年決定由南韓大宇重工先改良現役兩艘Type-209 TR-1300潛艦,並考慮向大宇購買新造TR-1400型潛艦。而葡萄牙在1990年代末期展開的潛艦購買計畫,甚至一開始便將海鰻型排除在外(最後葡萄牙選擇了209PN型),一度使RDM公司考慮向葡萄牙政府提出控告。

2000年代初期美國答應為台灣尋求八艘柴電攻擊潛艦後,許多歐洲廠商便蠢蠢欲動,其中也包括海鰻潛艦。如果能順利取得荷蘭政府的許可,由於埃及已經透過Litton Ingalls代為建造兩艘海鰻型,如能與台灣所採購的一起生產,既可避免重複進行預備工作所造成的浪費,更因生產達到經濟批量而壓低成本,對於建造時程與成本控制都有好處。但除了政治因素之外,海鰻目前並沒有任何既成艦,不算是成熟的產品,台灣海軍對其始終沒有興趣。在2007年,台灣購潛的選項明確地放在西班牙P650與德國209 TR1400上,海鰻很早就遭到排除。

在1990年代以後,荷蘭潛艦產業臨非常現實而殘酷的考驗,由於荷蘭船廠在1994年交付最後一艘海象級潛艦給荷蘭海軍之後,就再也沒有接獲任何潛艦訂單,而曾讓荷蘭造艦業寄予厚望的台灣增購潛艦案又在中共的政治阻撓下遭到荷蘭政府封殺;沒有建造機會就會導致人力與產能迅速流失,使荷蘭潛艦的市場聲望急速滑落,使得買主紛紛轉向德國、法國等主要柴潛輸出國,如此更沒有訂單來維繫荷蘭造艦業的潛艦產能,成為惡性循環。更慘的是,由於後冷戰時代國防壓力驟減,荷蘭已經在認真考慮在現役四艘海象級潛艦屆齡後便裁撤所有潛艦兵力。上述種種不利的因素,很可能導致荷蘭潛艦工業就此走入歷史。


作者: chanjj415    時間: 2012-8-11 14:11:24


台灣當然有能力建造潛艦(王志鵬)


2012年03月23日

更多專欄文章

近年來,台灣潛艦建購的方向有些轉變,據美台商會2012年1月1日公布的最新報告,2011年10月中旬台灣組成專案小組至少拜訪過西歐3個以上國家的潛艦製造商及專家,期能突破現行困境獲得技術研發潛艦,也重新燃起國內對潛艦國造的企圖心。


--------------------------------------------------------------------------------

20年前早已有計劃

對於潛艦國造,台船也展現強烈的意願與信心,據媒體轉述董事長譚泰平說法,指出造艦問題主要在技術支援及物料取得,台船在建造能力、人員訓練及生產線準備都沒問題。不過對此,國防部高華柱部長卻在立法院接受國民黨林郁方委員質詢時表示:「台船提出的訊息,已經看到了,但不知道是不是委員所講的信心過度,但我們也怕他是胡塗膽大。」
並於回答國民黨立委林國正與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的質詢指出:「潛艦國造必須滿足潛艦性能與官兵安全,『潛得下去、浮得上來』是最基本要求。」這同樣犯了當年立法委員陳水扁質詢海軍於荷蘭建造的海龍潛艦,在首次執行下潛卻「潛不下去」不夠專業的傲慢態度。只要真正懂得潛艦基本的建造與測試過程的人,都知道這樣的情況與風險管控基本上是不容許存在也不會發生的。
台灣能不能建造潛艦?這個問題不是鮮事,也早已詳細評估。台灣海軍於90年代初在國防部「新一代年兵力整建」計劃中,制定了擴充潛艦艦隊的「海神計劃」,該計劃評估只要增加若干裝備與設施,經由引進「外國藍圖、國內製造」的模式,逐步建立建造能力是相當可行的方式。
當時這些專案的報告,目前還陳封於海軍不見天日的庫房,不知高部長是否先仔細了解並予以解密公開,解釋為何當初可行,事隔近20年後的今天就不能?
台灣發展潛艦國造的關鍵固然在於能否獲得國外技術轉移,特別是美國的支持與協助。典型案例就是澳洲與南韓,澳洲在建立6艘第二代科林斯級潛艦時,海軍堅持支持澳洲政府於國內建造設置生產線,如今進行第三代12艘潛艦的建造規劃仍然決心如此。南韓在接受德國技術轉移建造209級潛艦後進一步建造214級潛艦,近期更將以11億美元價格(約台幣358億元)出售印尼3艘209級1400噸型潛艦。


軍人別學狡詐政客

不過反之,在幾乎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就完全沒有能力建造潛艦嗎?
其實也不然,伊朗與北韓就是典型,伊朗在嚴格的武器禁運環境下,先於2007年12月自製Ghadir級迷你潛艇,並逐步發展於2010年8月建造出第二型500噸Nahang近海型潛艦。而南韓海軍1500噸級天安艦,2010年3月26日於黃海白翎島海域,遭到北韓自製的130噸鮭魚級潛艇,以一枚並不先進的CHT-O2D魚雷擊沉,更是驚人不對稱作戰案例。
軍人最忌諱的就是沾染上政客的狡猾與詭詐,原因就在於會因為某些私心與利益而違背軍事專業立場,特別是主導決策層面的高階將領。
近5年來,曾有不少非軍事背景的教授或專家學者問我,上校與將領的差異為何,個人屢次嚴正表示就在於「責任」。
校級參謀職責在提供專業的建議,將領必須承擔決策後衍生責任;過去十餘年來,鮮少有人去追究國防事務上決策遲疑與錯誤的責任。如果將領無能做出決策,抑或沒有勇氣承擔風險責任,那與專業上校級軍官有何差別,不如早點卸甲回家含飴弄孫。



作者為備役海軍上校

作者: chanjj415    時間: 2012-8-11 14:15:17

媒體稱印度有意向台灣轉售其海軍現役的209型潛艇  
華夏經緯網   2012-03-06 09:55:14    字號:小 大




德國生產的209型常規潛艇是由呂貝克公司設計、由霍瓦茲·德意志造船廠建造、專用於出口的常規潛艇。其艇型根據各購買國的要求,先後建成1100型、1200型、1300型、1400型、1500型以及1700型等六種型號,其中有些國家也得到了德國的潛艇技術轉讓。

該型最大下潛深度為280米,潛艇水面/通氣管狀態最大航速27.78公里/小時,潛航最大航速39.8公里/小時。該型潛艇自動化程度很高,艇員只需30人,包括8名軍官,水下自持力為50天,最大潛深為280米。

209型潛艇的設計使命是用於近岸巡邏和監視,能執行反潛、反艦、佈雷和偵察等各項任務,還能進行遠洋巡邏作戰。該級艇艏部裝有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多種型號的魚雷,部分型號也可以發射射程可達130千米的“魚叉”反艦導彈,一次攻擊能力強。

某些國家的209型艇還裝備了英國“斯拉姆”防空導彈系統,可發射近程“吹管”對空導彈,具有防空能力。更絕的是,1500型在艇的耐壓艙壁旁裝有救生球,直徑2.6米,可容納全部艇員。如果潛艇沉沒,球體可自行分離,上浮到水面成為救生艇。

據透露,台灣可能的採購渠道來自三個國家:A國擁有建造206型潛艇的能力,願意協助台灣以此為藍本自製潛艇,不過此型潛艇只有500噸,不符合臺海軍希望獲得1000~1500噸級潛艦的規劃。據分析,臺媒為保密而隱瞞的A國實為印尼。

此外,B國近年因經濟嚴重惡化,無力支付原先向德國訂購的多艘214型潛艇的款項,因而有意轉手出售這批潛艇給第三方。此消息早已廣為人知,自然也引發台灣海軍的興趣。

但據指出,214型儘管比209型先進許多,但就算成交,也只能買到現成的潛艇,後勤配件供應很難建立。且214型過於敏感,B國是否抵抗得了大陸的壓力仍未可知。

  據分析,所謂的B國實為希臘。

  除了前兩案,據悉,C國有意售臺數艘現役的209型潛艇,這些潛艇雖已服役不少年,但仍然遠低於台灣海軍服役近70年的茄比級古董潛艇,且C國也將連帶出售足以維持多年後勤妥善的零配件數量。

  據分析,C國實為印度。

  但對於媒體的說法,台灣海軍並不承認,聲稱未收到三個國家幫助臺海軍建造潛艇或向台灣出售潛艇的消息。

  暗中推進“潛龍計劃”

  台灣《亞太防務》雜誌此前指出,台灣最想要的是希臘向德國退貨的214型常規潛艇,該潛艇不但噪聲極低,而且裝備有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能以低速狀態在水下活動兩周,隱蔽性相當不錯,被視為“準核潛艇”。

  至於希臘退貨的原因,並非因為214型潛艇存在品質問題,而是該國經濟因主權債務危機遭到重創,已無法支付貨款。但美國卻不希望台北買到這批現貨。因為美國軍火商從中撈不到什麼油水,所以希望重新“鳴鑼開張”。

    這對台灣來說顯然不是好消息,因為它意味著研製新潛艇和開設生產線的鉅額費用都要自己來買單,還將令臺軍獲得潛艇的時間大大延後。

  不過,臺當局心裏再有不滿亦無法公開反對,因為除了美國,台灣現在根本不可能從他處購得潛艇。台灣海軍在年度軍購報告中指出,在過去數年中從美國購買潛艇一直都是台灣的首選,未來還將如此。但如果有任何其他國家願意提供潛艇,台灣也同樣歡迎。

  有消息稱,臺海軍將透過某些渠道,前往海外汲取經驗、洽商技術轉移,用以製造潛艇最重要的壓力殼,將先從數百噸的小型潛艇著手。

  一位重要防務分析專家表示,台灣差不多已經放棄從美國採購柴電潛艇,並期望借助國外援助開展“國內”項目。台灣自造潛艇的設想,對外代號為“潛龍計劃”,據稱目前已完成主機船段船殼,以及潛艇魚雷發射管船艙等試驗。

  但據台灣軍方分析人士指出,由於美中的戰略競爭與合作態勢愈來愈明顯,美國“直接”出售臺關鍵性武器的可能性將越來越低。而近日傳出的將有三個國家欲向台灣出售潛艇一事,也要經過中國大陸這一關,能否最終成交還很難說。

  為此,台灣可能會尋求讓美國海軍提供可行性評估,包括生產成本以及在設計工作上的支援,在此基礎上台灣自主建造潛艇。

    不過,台灣自建潛艇面臨的主要瓶頸——魚雷的火控系統和電子雷達系統,這些只能靠技術引進來解決。新潛艇至今處在“只聞樓梯響”階段,但臺當局決定先採購部分清單上武器,以提升現有兩艘荷制“劍龍”級潛艇的戰力。

  為此,台灣海軍向美國採購的UGM-84L潛射魚叉導彈,日前已在美國完成試射,接下來“海龍”、“海虎”兩艘潛艇將加裝相關系統,預計明年可望完成戰備。

  這是臺軍潛艇首度配屬導彈,使其具備遠距離打擊能力,也將在潛艇採購案暫時不能得到執行的情況下,使得臺海軍潛艇部隊勉強支撐一陣子。

  據台灣《聯合日報》援引軍方人士消息稱,在美國擱置台灣採購請求多年後,台灣正在研究自己建造柴電潛艇的可行性。現在共有三個國家願意向台灣提供軍事援助,以幫助台灣建造自己的潛艇,或準備向其出售正在服役的潛艇。

  目前,德式206、209與214型潛艇都在選項內,臺海軍將在兩個月內,向臺當局高層與“立法院”簡報,並爭取預算。其中,209型潛艇將會成為台灣的首選目標。(光明網 陳光文)


作者: chanjj415    時間: 2012-8-11 14:21:16

209型潛艇將會成為台灣的首選目標,印度與大陸是世仇,C國化可行性較為大
作者: chanjj415    時間: 2012-8-11 14:26:11

在台媒提到的三個可能會向台提供潛艇的方案中,印度的可能性最大。其一,印度完全有著很現實的戰略需要,印度對台灣出售潛艇,以便於對中國形成製衡。其次,印度和中國存在軍事競爭關係,如果印度提出對台出售潛艇方案,很可能會使得中國在中印陸地邊界的咄咄逼人姿態有所收斂。第三,印度與台灣的軍事合作,受中國大陸的干擾最小,且印度都不使用了的老舊裝備,只要不再通過第三國進行現代化改裝,中國儘管堅決反對但不會那麼強烈。可是,儘管如此,如同上文所言,這其中美國如果不能從中獲利,也將不會是能夠成功的軍事採購,除非印度和台灣同意美國來改裝這些潛艇。如果這種可能性存在的話,這倒是最有希望成功的採購案。
  德式209型潛艇是國際潛艇市場的霸主,至少在13個國家服役,數量高達60餘艘,且還有相同數目的潛艇正建造中。該型潛艇的設計使命是用於近岸巡邏和監視,能執行反潛、反艦、布雷和偵察等各項任務,還能進行遠洋巡邏作戰。潛艇最大下潛深度為280米,裝備有8具533毫米的魚雷管,可發射多種型號的魚雷,也可以發射“魚叉”反艦導彈。
  如果台灣獲得這型潛艇並經過美國的火控系統改裝,那麼,台灣海軍將會擁有對抗中國大陸海軍潛艇的能力,將會對大陸海軍艦隊以及登陸船隊造成嚴重安全威脅,因此,這是中國大陸必將堅決反對的。
  而台灣海軍的目的還在於盡快擁有潛艇製造能力,其造船廠也在加緊試驗製造技術。同時,在目前採購潛艇還暫時無望的情況下,台灣也在試圖通過改裝現有潛艇,以提高其的作戰能力。據台灣媒體報導,台灣軍方已準備對“海龍”、“海虎”兩艘潛艇進行改裝,向美國採購的UGM-84L潛射魚叉導彈,日前已在美國完成試射,接下來兩艦將加裝相關係統,預計明年可望完成戰備。這是台軍潛艇首度配屬導彈,戰力即將大幅提升,使其具備遠距離打擊敵艦艇的能力。
  由此來看,台灣一方面在積極擴大從其他國家採購潛艇的努力,一方面試圖通過轉讓或者改裝渠道,來提升或者擁有新的潛艇的作戰能力,一便在未來可能的以武拒統與中國大陸海軍對抗中擁有一定的反制能力。但是,如果不順應當下台海兩岸人民希求和平的大勢,僅僅希望依靠幾件先進武器來逆天行事,絕對不是當下廣大台灣人民的最佳選項。而那些試圖向台灣出售先進武器的國家,也不要小看了海峽兩岸人民希冀和平的呼聲,某些勢力設想依靠並不寬闊的台灣海峽來阻擋中國統一大勢的企圖,是注定要淹沒在中國勢不可擋的強勢崛起滾滾洪流之中的!(cgw316於2012.02.24
作者: chanjj415    時間: 2012-8-11 14:33:13

出口到印度的209級潛艇為1500噸型,其長64.4米,寬6.5米,吃水6.0米;水下排水量1850噸;水上航速ll節,水下為22節;水上續航力8000海裏/8節;潛深260米。動力裝置為4台柴油機、4台發電機和l臺主推進電機,總功率4600馬力,水下航行則使用蓄電池。209型潛艇的主要武器是位於艇首的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包括線導魚雷在內的各型魚雷,原來使用DM—2A1反艦魚雷和DM—l反潛魚雷,後全部換為更先進的SST- 4和SUT反艦/反潛兩用魚雷。

作者: k20011220    時間: 2012-8-11 15:21:07

德澤文普洛文思級... 也能算是 " 神盾 " 艦了吧 ,

作者: chanjj415    時間: 2012-8-11 21:05:34

七省級首艦七省號與老舊的特龍普級飛彈巡防艦De Ruyter(F-806)並排航行

,象徵荷蘭海軍防空艦艇的世代交替。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七省級飛彈巡防艦/荷蘭
(De Zeven Provicien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荷蘭/Royal Scheldle
尺寸(公尺) 長144.2 寬18.8 吃水5.2
排水量(ton) 6048
動力系統/軸馬力 CODOG
Spey SM-1C燃氣渦輪*2/49617

Stork-Wartsila 16V6ST柴油機*2/22530

雙軸CRP

航速(節) 28
續航力(海浬) 5000/18節
偵測/電子戰系統 9600-M APAR相位陣列雷達系統*1(固定式陣列天線*4)
SMART-L 3D D頻對空搜索雷達*1

Sirius長程雙波段紅外線搜索暨追蹤系統*1

MIRADOR光電感測器*1

Scout LPI I頻低截獲率導航雷達*1

DECCA NAV導航系統*1

MK-XII敵我識別系統

Thomson Racal "Sabre"整合式電子反制/支援系統

AN/SLQ-25A魚雷反制系統*1

MK-36 SRBOC干擾彈發射器*4

聲納
Signnal PHS-36艦首聲納*1

射控/作戰系統 SEWACO  11分散式戰鬥系統  
資料鏈 Link-11/16
乘員 204
艦載武裝 OTO-Breda 127mm 54倍徑艦砲*1
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5

(發射管數40,裝填32枚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標準SM-2區域防空飛彈、戰斧IV型巡航飛彈)

30mm門將近迫武器系統(CIWS)*2

四聯裝MK-141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2

雙聯裝324mm MK-32Mod9隱藏式魚雷發射器*2

(使用MK-46Mod5輕型魚雷)

Oerlikon 20mm機砲*2

艦載機 Lynx或NFH-90反潛直昇機*1  
數量 共四艘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交艦時間
F-802 De Zeven Provicien 1998/9/1 2000/4/8 2002/4/26
F-803 Tromp 1999/9/3 2001/4/7  2003/3/14
F-804 De Ruyter 2000/9/1 2002/4/13  2004/4/22
F-805 Evertsen 2001/9/3 2003/4/19  2005/6/10

 


--------------------------------------------------------------------------------

回上頁  

七省級(De Zeven Provicien class,代表荷蘭獨立之初全國的七個省分,以下簡稱LCF)與F-124一樣擁有匿蹤外型設計,同樣採用可快速排除廢氣的V字型傾斜煙囪組,共同裝備部分與F-124幾無二致,不過仍有許多裝備與後者不同。LCF的艦體採用與法國拉法葉級類似的倒V字型橫截面,上層結構為封閉式並向內傾斜。 七省級的艦體設計應用到荷蘭鹿特丹船塢公司為建造油輪開發的新技術,許多艦體建造工作與設備採用商規標準,比起依照以往海軍軍用規範所建造的同樣噸位艦艇,可節省至少1/3的建造時間與50%左右的艦體施工費用,並直接利用民用船台建造,省去不少額外開銷。



俯視七省號,裝備配置一目了然。注意此時兩具門將近迫武器系統尚未安裝。

武裝方面,LCF的艦首A砲位安裝一門義大利OTO-Breda 127mm 54倍徑艦砲,在2007年6月,英國詹氏週刊報導荷蘭海軍考慮購買荷蘭與義大利合作開發的火神(Vulcano)系列導向增程陸攻砲彈,裝備於LCF的127mm艦砲。B砲位最多能裝置六組八聯裝MK-41 VLS垂直發射模組,不過目前只安裝五組,共四十管;其中32管裝填標準SM-2區域防空飛彈,另外八管裝填海麻雀ESSM,每管裝填四枚,共32枚。在2004年下旬,荷蘭開始向美國爭取購入戰術型戰斧(戰斧Block IV型)對地巡航飛彈,並於2005年10月14日正式訂購30枚,裝備於LCF的MK-41 VLS內,使其具備長距離對地打擊能力。未來LCF將依照任務不同而有以下武裝配置:所有模式一律以八個發射管配備32枚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火力投射模式下配備24枚戰斧IV與8枚標準SM-2,制海作戰模式下配備戰斧IV與SM-2各16枚,區域防空模式下則裝備8枚戰斧IV與24枚標準SM-2。荷蘭海軍原本打算從2008年起將LCF的MK-41數量擴增至48管,新增的一個八聯裝MK-41單元完全用於裝填戰斧飛彈,不過這個計畫的預算被荷蘭國防部否決。近迫防禦方面,LCF採用兩具荷蘭Signaal公司的門將(Goalkeeper)近迫武器系統,而非F-124的RAM,分別位於主桅杆前方與直昇機庫上方;此外,上層結構兩側各有一門奧利崗(Oerlikon)20mm機砲,位於艦體中段的兩組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則隱藏於船樓結構。魚雷方面,LCF使用隱藏於艦體內的MK-32 Mod9雙聯裝魚雷發射器,而非F-124安裝於甲板上的傳統式三聯裝MK-32,對匿蹤性較為有利。LCF擁有一個直昇機庫,可操作一架德國、荷蘭、法國、義大利合作研發的NH-90反潛直昇機,不過由於該機的發展延誤,所以直到2008年才開始交機服役,在此之前則暫時以現有的英製大山貓(Lynx)反潛直昇機墊檔。



在2008年加入荷蘭海軍服役的NFH-90反潛直昇機。

偵測方面,除了TFC共同的APAR與SMART-L對空搜索雷達之外,LCF裝有天狼星(Sirius)雙波段長程被動紅外線搜索系統(LRIRST),而F-124則無此一裝備。天狼星LRIRST安裝於LCF的相位陣列雷達塔頂部,是全艦最高的位置,其感測塔擁有一個360度高速水平迴旋基座,感測塔兩側各有一個可垂直旋轉的鏡頭,俯仰範圍為-4~+68度;此感測塔每分鐘水平迴轉60次,以中/遠紅外線等兩個波段操作,能在受到陽光反射干擾的海面上,精確偵測並追蹤反艦飛彈的高溫尾焰,或者是用來偵測水面目標與漂浮的水雷,系統後端最多能同時追蹤1500個目標,並將其中128個高優先度的目標傳送至戰鬥系統,並直接對其中32個目標提供警告。此外,LCF還裝有一具MIRADOR光電偵測系統,整合有中程與遠程紅外線熱影像儀各一、一具監視用彩色電視攝影機、一具目標追蹤用黑白攝影機以及一具雷射測距儀,所有系統均整合於一座使用碳纖製造並具備匿蹤外型的旋轉感測塔內,具備360度水平迴旋能力與俯仰能力,能全天候對海面與空中目標進行搜索與追蹤,其中紅外線與攝影機部分的最大追蹤距離約25km(是天候與海象情況而定),雷射測距儀的最大有效工作距離為20km。LCF的導航雷達為一具Scout低截獲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LPI)雷達,以I頻操作,以不斷改變連續波頻率以及複雜化的波形來降低被敵方截收的機率,號稱被敵方接收到的距離只有本身偵測距離的1/173。LCF的艦首聲納為Signnal的PHS-36,與荷蘭先前建造的道爾曼級(Karel Doorman class)巡防艦相同。主砲方面,LCF採用一門OTO-Breda生產的五吋艦砲,此種艦砲亦被日本金剛級飛彈驅逐艦與南韓KDX驅逐艦採用。電子反制方面,本級艦配備Thomson Racal研發的Sabre整合式電子反制/支援系統,電子支援系統的電磁波段接收範圍在0.5GHz至 18GHz之間,主動電子干擾波段則在7.5GHz與18GHz之間。

動力方面,LCF採用複合燃氣渦輪或柴油機(COGOG)系統,比起F-124先進而前衛的COGAG保守成熟多了。主機包括兩具Spey SM-1C燃氣渦輪以及兩具Stork-Wartsila 16V6ST柴油機,最大航速28節;電力供應則仰賴兩具Paxman Valenta柴油發電機,每具功率1650kw。LCF的基本設計十分注重降低雷達、紅外線、聲噪與磁場等訊號,並強調艦艇存活率,具體措施包括艦體結構強化以抵擋高爆彈的破片、採用雙層艙壁加強抗擊能力、艦上重要系統採取重複配置、動力系統分散化、完善的消防與核生化防護等等,艦上分隔為七個獨立的水密隔艙區以及兩個核生化氣密防護區。

荷蘭皇家海軍早在1993年12月15日便與皇家須爾德造船廠簽訂LCF的建造合約,其細部設計則在1995年至1997年進行。荷蘭皇家海軍最初只打算採購兩艘LCF,但在1995年6月3日正式簽約時(也就是西班牙退出TFC的同一時間)則增加至四艘。四艘LCF被用來取代荷蘭皇家海軍兩艘於1970年代中期服役的特龍普級(Tromp class)以及在1986年服役的兩艘希姆斯科級(Jacob Van Heemskerck class)飛彈巡防艦,而前兩艘LCF將具備指揮設施,作為荷蘭皇家海軍聯合特遣艦隊的旗艦。LCF首艦七省號(De Zeven Provicien F-802)1998年開工建造,於2000年4月8日下水,於2002年4月26日交付荷蘭海軍展開一系列測試,2004年4月正式進入荷蘭海軍服役並擔負戰備;而其餘三艘LCF(F-803~805)則分別在2003年3月、2004年4月與2005年6月交艦;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與第三艘七省級(F-803、804)分別繼承兩艘特龍普級的艦名。

2003年11月27日,七省號成功進行了首次ESSM防空飛彈的試射。在2004年中,七省號以及TFC德國版(F-124)的首艦薩克森號(FGS Sachsen F-219)一同前往美國海軍在西岸聖地牙哥木古角(Point Mugu)的飛彈測試場進行為時4個月的飛彈實戰演習。在2006年11至12月,七省級巡防艦參與了美國海軍在夏威夷海域舉行的反彈道飛彈能力評估,展現了艦上APAR/SMART-L雷達組合在反彈飛彈方面的潛力。在2005年6月初,七省級二號艦特龍普號(Tromp F-803)橫越大西洋抵達美國東岸的諾福克海軍基地,期間曾接受極端惡劣的海象考驗,然而全艦並未受損,其艦體工藝獲得美方高度的評價。


作者: affterwile    時間: 2012-8-14 00:06:10

這就是一個海軍的悲哀,試想我門進幾年這幾任的海軍司令在幹嘛....,除了引進四艘龐然大物...還有生產過時的光6艇...沒有什麼造艦計畫...看看鄰近的亞洲各國...不斷地在現代化自己的海軍,我們的高層各級除了一直在精掉國軍(自得其樂..),還有只會注意頭髮皮鞋...吃得享不享受的將領...這些人我看還是花一些心思在建軍備戰上吧....,不然這些遑論有武德的將領...也只是在"星海"中隨之起舞的政客而已...,不屑!!還領有國家的薪水俸給...不做有意義的事....,只想別人伺候你...管你幾顆星...都是廢物!!
作者: s94hnps40707    時間: 2012-8-14 01:08:28

東風強 發表於 2012-8-10 11:12  
荷蘭海軍也進步很快呢
許多軍艦都已經是匿蹤設計
也有安裝向為陣列雷達

海象級沒有裝備陣列雷達~
水下只有
Thomson-Sintra TSM-2272主/被動中頻搜索聲納
Thomson-Sintra TSM-2225被動測距聲納
Thomson Sintra DUUX-5被動測距/攔截聲納
GEC Avionics/Dutch Type-2026低頻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
水面上也只裝一個平面搜索雷達和導航雷達
作者: s94hnps40707    時間: 2012-8-14 01:11:00

Gamblers10 發表於 2012-8-10 12:03  
可是我們已經跟他們沒有往來很久了

這時國軍應該考慮使用大決了........................@@! ...

唯一的一次合作被中共阻擋~
你想哪個國家還敢賣錢艦給台灣?
賣給台灣大不了~ 後果 駐中國大使被召見,助X國大使召見回中國~ 全面經濟合作停止....
作者: ccm657856    時間: 2012-8-15 16:56:12

總歸一句"台灣加油.海軍加油"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