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心淨月現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2-8-25 06:52:28
標題:
心淨月現
心淨月現
菩薩清涼月,
常遊畢竟空,
眾生心垢淨,
菩提月現前。
──《華嚴經》
《華嚴經》有一首偈頌:「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意思是:菩薩就像天上的月亮,常遊於虛空之中。眾生要如何與菩薩感應道交呢?只要眾生的心海清淨,沒有塵垢,菩提月光就會映現在我們的心上。假使眾生的心不清淨,品德汙穢,不但不能顯露光明,佛性也不會現前。
我們看天上的月亮是一個,這個人看月亮是一個,那個人看月亮也是一個。月亮雖只有一個,但是它在不同的時空下,不論江、湖、河、海,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可以有月亮的顯現。如偈語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藉由月映水中,來譬喻菩薩的修行,能因應眾生千差萬別的根性普應群機,給予不同的感應。
曾有人說,東方人念觀世音菩薩,西方人也念觀世音菩薩,為了大家求這個、要那個,菩薩常常要「千處祈求千處應」,東奔西跑,怎麼忙得過來呢?還有人說,怎麼這個人有菩薩感應,那個人也有菩薩感應,而自己卻沒有得到菩薩的感應?
其實不然!這就是「菩薩清涼月,常遊行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的道理。沒有菩薩的感應,不能怨怪菩薩,而是要真心的問問自己,自己的心湖清淨嗎?不管是江、湖、河、海,只要心清淨了,菩提的月亮自然會現前。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能得到菩薩的感應,有的人無法得到菩薩的感應。
菩薩如同圓滿皎潔的月亮,以和藹、清涼的光輝,平等普照大地。然而有的地方能受到月光映照,有的地方接收不到,這是眾生接受條件的問題。好比眾生心中的貪欲、瞋恚、愚痴,遮蔽了自己的真心佛性,就不能怪菩薩沒有感應了。
《華嚴經》的這一段偈子告訴我們,要得到諸佛菩薩的感應,念念自淨其心,時時自修自行是很重要的!
來源:星雲說偈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19-8-4 08:06:12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19-8-4 08:08 編輯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
菩提
月現前」
這句偈不是在說
菩薩
像明月。而是
菩提心
像明月
《諸佛境界攝真實經》
大菩提心
其相
云何。
諸佛告言。譬如五十由旬
圓滿月輪
。清涼皎潔無諸雲翳。當知此是
菩提心相
。
菩提心相=佛性=如來藏=第一義空(
狀如 圓滿月輪
)
那句偈是在說 菩薩常遊於「如來藏 第一義空」
眾生心 如果能垢盡,一樣也能見到
菩提心相
如
月輪
,現在眼前,
然後像菩薩一樣遊於
第一義空
中
《法華曼荼羅威儀形色法經》
恒遊月輪中
光明赫赫輝
爲令教流布 住彼而説法
遊月輪
=
遊於「如來藏 第一義空」中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