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文化精采 台南譽為美食博物館
台灣的台南小吃馳名國際,近來這些庶民料理逐步精緻化,除躍上台灣總統國宴上,美國華爾街日報更以專文推崇台南府城是世界的美食博物館(veritable food museum),其每一道美味小吃的背後蕴藏著歷史背景、感人的精采故事,形成台南特色的小吃文化。
台南府城是台灣的歷史古都、文化首都,從明鄭時期起融入閩南、荷蘭、日本口味、及台灣原住民飲食,台灣光復時期國民政府來台,再帶入中國各地家鄉口味,融合成台南在地小吃的新口味。台南小吃,泛指台南市街頭飲食文化,早已成為當地民眾通俗飲食,並牢牢地拴住台南人的胃口。
台南遍布在大街小巷的小吃種類繁多、五花八門,並展現出府城人豐富多采、吃的享受,每樣美食用料實在而美味,令人不禁食指大動,即使七天七夜也還享用不完,可貴的是品嘗過美食小吃者,無不懷念不已。
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老台南人注重生活品味,懂得享受與養生,因此特別注重講究從早到晚的飲食,民眾懂得吃,店家廚師也知道如何料理才好吃,在民間早已經形成台南古都特有的飲食文化。每到用餐時間,小吃老店家家門庭若市,慢一步就吃不到了。
擔仔麵的油麵滑順軟Q,肉燥入口即化,香氣撲鼻,吃後口齒留香,享受得到吃的感動。(攝影:賴友容/大紀元)
而台南小吃中最具代表性,就屬已有116年歷史的度小月擔仔麵。創始人洪氏本以渡船為生,每逢夏秋的颱風季節生意清淡,俗稱小月,改賣麵以維生。他得名師真傳,並專心鑽研,以豬腿肉製成肉燥和於麵上,配以蝦湯、蒜泥、黑醋、香菜等,製成香味撲鼻,膾炙人口的擔仔麵。
全台到處吃得到的蚵仔煎,相傳西元1661年鄭成功圍攻荷蘭閉城堅守的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卻久攻不下,適逢端午節卻無米做粽子祭祀屈原,只好用番薯粉打漿與蚵、蝦、豆芽菜等煎熟,替代粽子當祭品,後來成為安平地區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煎食追」;其實,它原是當地貧困安平人的替代糧食,如今廣傳到台灣各地,蚵仔煎看似簡單,做得好吃卻不容易。
其他諸如狀元粿、鼎邊趖、棺材板等名稱怪異的小吃,也都出自台南府城。台南小吃搬上台灣國宴驚為珍饈後,台南有店家推出台南小吃國宴風味餐、總統國宴級經典小吃,讓饕客不用跑很多家小吃店,就能把台南有名小吃一次品嘗。
魚皮丸子湯(台南市文化局提供)
乾炒鱔魚意麵(台南市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