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空不可說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2-12-15 12:02:28     標題: 空不可說

空不可說

空則不可說,

非空不可說,

共不共叵說,

但以假名說。


──《中論》


《中論》是佛教三論宗所依據的經典。《中論》的這四句話,有很深的道理。

「空」和「有」,是佛教探討宇宙人生真理的重要話題。究竟這個世間是空還是有?世界萬物是空還是有?甚至於妻子、兒女、榮華富貴是空還是有?佛教如何解釋這種種的問題呢?

「空則不可說」,佛教不說「有」也不說「空」,「空」的真理無以名之,「空」是不可說的。如果你說「空」,就有一個空的概念,還是落入「有」;觀念不空、思想意見不空,仍屬於「有」。「空」不是沒有,空也不是有,例如宇宙虛空,包容森羅萬象,說它沒有嗎?其實它包含很多。

《般若心經》有謂:「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有不是兩個極端的東西。舉例來說,空的茶杯可以盛水、空的口袋可以放東西、空的房子可以住很多人,世間由於有虛空,所以可以容納萬物,因為空,才會有。

「非空不可說」,非空,指東西本身不空,即使是有也不可說。例如,一個人擁有春青美貌,幾年一過,又在哪裡呢?擁有高樓大廈,幾百年後,房子在哪裡呢?曾幾何時擁有的榮華富貴,如今又何在呢?所以「非空」不等於有,「非空」也是不可說的。

「共不共叵說」,「空」是一體二面,就像人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兩者相需相求、相生相成;又如孿生兄弟,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從「有」之中可以體悟到「空」的妙諦,從「空」裡面又可以認識「有」的義蘊,但不能說是兩個,它是「空有一如」。

「但以假名說」,我們有時說空,有時說有;有時亦空亦有,有時亦有亦空,都是假名方便說。

總之一句,佛法是一如也,要了解「空」和「有」的意義,就不能只是在表相上論議,而是要深入本心,才能對此有正確的認識。

來源:星雲說偈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19-8-4 19:41:21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19-8-4 19:45 編輯
總之一句,佛法是一如也,要了解「空」和「」的意義,就不能只是在表相上論議,而是要深入本心,才能對此有正確的認識。

「有」分兩種:
1. 世間萬有
2. 第一義空 妙有

前者是從因緣生。後者是 非從因緣生

這兩種「有」不要混為一談

------------------------------------------------------

《大般涅槃經》
解脫者名 斷一切有為之法。出生一切無漏善法


世間萬有,亦稱為 有為法
斷除一切有為法 後,妙有才會出現。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