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開悟的入口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3-1-4 00:45:18     標題: 開悟的入口

開悟的入口

越州乾峰禪師是唐朝末年曹洞宗的僧人,為洞山良价禪師的法嗣。

某天,有位學僧問越州乾峰禪師說:「老師,聽說十方諸佛都是從同一條大道趣入涅槃的,請問這條開悟大道的入口在那裡呢?」

只見越州乾峰禪師直接拿起一根柱杖子,就在地上畫了一條線,然後說:「就在這裡。」

由於這位學僧參不透越州乾峰禪師的禪機,於是又以同樣的問題,前去請示雲門文偃禪師。

雲門文偃禪師揚著手中的扇子,輕鬆地說:「扇子飛上三十三天,可以正中帝釋天的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立刻會降下傾盆大雨。您能否領悟呢?」

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越州乾峰禪師和雲門文偃禪師的禪機,並無所謂的孰優孰劣,都是趣入涅槃的法門。越州乾峰禪師以柱杖畫線,答說「在這裡」,原是要點明萬事萬物的當體即是涅槃之路,不須遠求,但因學僧參入死胡同,不得解,故轉而求教雲門文偃禪師。

雲門文偃禪師則以活潑的善巧方便來接引學僧。他說:「扇子飛上三十三天,可以正中帝釋天的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立刻會降下傾盆大雨。」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意思在告訴學僧「涅槃無門」,應破除尋求涅槃門路的錯誤觀念,因為如果一直運用思維意識去分別、去揣測,不過是徒勞無功,白費心思。


想找到開悟的入口,首先須拋卻知見上的理解,才能看見悟道的入口。

來源:星雲禪話

作者: 老奸巨猾    時間: 2013-1-7 10:4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1-7 20:39:45

老奸巨猾 發表於 2013-1-7 10:43  
師兄吉祥!

末學以為,開悟的入口,在於"放下"。

提起來提起來提起來提起來
提起來提起來提起來提起來
提起來提起來提起來提起來
提起來提起來提起來提起來
作者: 老奸巨猾    時間: 2013-1-8 21:25: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1-12 19:01:16

老奸巨猾 發表於 2013-1-8 21:25  
師兄吉祥!
無一物,提什麼
無一物,提什麼

口頭禪我不會
無一物,何來無一物
做人處事,但求盡心盡力而已~~

作者: patrick061    時間: 2013-1-26 23:30:07

當你能入三禪自然就悟 否則講爛論翻也是自爽無濟於悟
作者: patrick061    時間: 2013-1-26 23:54:48

patrick061 發表於 2013-1-26 23:30  
當你能入三禪自然就悟 否則講爛論翻也是自爽無濟於悟

笑不笑入了禪再笑  外不外道你可以證明  釋迦以因果破外道  你憑何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1-26 23:59:30

patrick061 發表於 2013-1-26 23:54  
笑不笑入了禪再笑  外不外道你可以證明  釋迦以因果破外道  你憑何

是緣起性空破外道,不是因果!!~~
因果當時外道也談,只是沒佛透徹~~

但緣起性空,一切法無我,當時外道連聞都沒聞過~~~~以上
作者: patrick061    時間: 2013-1-27 00:06:46

boy650623 發表於 2013-1-26 23:59  
是緣起性空破外道,不是因果!!~~
因果當時外道也談,只是沒佛透徹~~

所以你覺得緣起性空,一切法無我是聞知或是修證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1-27 00:07:42

patrick061 發表於 2013-1-26 23:54  
笑不笑入了禪再笑  外不外道你可以證明  釋迦以因果破外道  你憑何

從你的文章,就知道你知見不太正,佛教名詞也不對~~
佛法重心法(般若正見),你談的都還是功夫上的,還不是行願上的,

行願又更難了~~~行願就是菩薩道了,太難了~~~~

見地(知見),修證(功夫),行願(入世行菩薩道)~~~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1-27 00:17:18

patrick061 發表於 2013-1-27 00:06  
所以你覺得緣起性空,一切法無我是聞知或是修證

呵!!~
二種都不是,但要方便表達
二種也都是。

但對於悟道的聖者,假如心中還存有緣起性空等知見
就如 金剛經上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說緣起性空,只是方便教化而已
聖者的心,凡夫的我無從測度,也無法測度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大慈大悲,無我無私~~~以上
阿彌陀佛!!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1-27 00:57:15

所以你覺得緣起性空,一切法無我是聞知或是修證

假如存有這種(知見)在心裡,就是
楞嚴經所謂的,知見立(知),知即無明本~~~
這種知見存放在心裡,就是無明的根本

金剛經專門破執著的~~
有這種自以為
我入了三禪
我是菩薩
我是阿羅漢
我做大布施
我證得法,我理解法而將法存在心裡,而執著這一種觀念(法執)
這些都不對~~

所以二樓的大大說,放下,是對的
我用提起來,是跟他相呼應~~~

對於悟的人,放下提起,都對!!!~~~~


大大要表達的意思是,與其口頭禪(說一大堆),不如起而行,
但其實佛法,二種(正見,正行)都不能偏癈,相輔相成~~~

佛法的入口,在我個人觀點是從(厭離心)開始~~(這是我的看法)
有的人或許從,慈悲心,見苦了,生離死別,等等~~而入了佛教的~~~~呵!!


作者: patrick061    時間: 2013-1-27 09:04:22

boy650623 發表於 2013-1-27 00:17  
呵!!~
二種都不是,但要方便表達
二種也都是。

所以不要再文字遊戲  諸法無我也要先有諸法再無我 不然禪定是在禪爽的嗎
作者: patrick061    時間: 2013-1-27 09:10:29

boy650623 發表於 2013-1-27 00:07  
從你的文章,就知道你知見不太正,佛教名詞也不對~~
佛法重心法(般若正見),你談的都還是功夫上的,還不 ...

只不過反應現今大都人只在見地知見上打轉 完全無修證只再打嘴砲
作者: patrick061    時間: 2013-1-27 09:14:40

patrick061 發表於 2013-1-26 23:54  
笑不笑入了禪再笑  外不外道你可以證明  釋迦以因果破外道  你憑何

原來是門外漢  那就好自為之  我也只在找真修行者
作者: patrick061    時間: 2013-1-27 09:18:38

本帖最後由 patrick061 於 2013-1-27 09:26 編輯
patrick061 發表於 2013-1-26 23:54  
笑不笑入了禪再笑  外不外道你可以證明  釋迦以因果破外道  你憑何


所謂佛教徒只是被姥姥給吃了  只有外道的午馬能與姥姥抗衡 你就繼續你的佛教夢巴  宗教只是讓人推翻用的    佛教如何產
生  伊斯蘭教如何產生  善知識你以為他是什麼教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1-27 09:30:06

patrick061 發表於 2013-1-27 09:10  
只不過反應現今大都人只在見地知見上打轉 完全無修證只再打嘴砲

修證我談不上,受三歸五戒,持名念佛而已~~
禪定,我連未到地定,也還沒夢見~~~

只知道,我是一個將墮三惡道的凡夫,所以我只會念佛
離一心不亂還有10萬8千里
作者: patrick061    時間: 2013-1-27 09:45:06

boy650623 發表於 2013-1-27 09:30  
修證我談不上,受三歸五戒,持名念佛而已~~
禪定,我連未到地定,也還沒夢見~~~

10萬8千里不過是一個筋斗不是嗎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1-27 12:32:35

patrick061 發表於 2013-1-27 09:45  
10萬8千里不過是一個筋斗不是嗎

豈止一個筋斗!!
要不是靠佛接引(48願),我只有下三塗的份了~~~
這不是虛話,是確實的話!!~~
作者: patrick061    時間: 2013-1-27 22:23:51

boy650623 發表於 2013-1-27 12:32  
豈止一個筋斗!!
要不是靠佛接引(48願),我只有下三塗的份了~~~
這不是虛話,是確實的話!!~~ ...

你也不須妄自菲薄 眾生平等 佛菩薩皆以開悟眾生為己任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19-8-5 12:41:58

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越州乾峰禪師和雲門文偃禪師的禪機,並無所謂的孰優孰劣,都是趣入涅槃的法門。越州乾峰禪師以柱杖畫線,答說「在這裡」,原是要點明萬事萬物的當體即是涅槃之路,不須遠求,但因學僧參入死胡同,不得解,故轉而求教雲門文偃禪師。

《楞嚴經》
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
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登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佛陀說,欲知無上菩提(涅槃之路),答案就在你自己的六根
答案不是在萬事萬物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19-8-5 13:03:59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19-8-5 13:06 編輯
patrick061 發表於 2013-1-27 00:06  
所以你覺得緣起性空,一切法無我是聞知或是修證

《大乘入楞伽經》涅槃。即是諸法性空境界。

諸法性空 即是涅槃境界
所以諸法性空(緣起性空) 當然是修證。而非只是聞知
-------------------------------------------------

《金剛上味陀羅尼經》
若以成者 彼是虛妄。若虛妄者 彼畢竟無

《大乘入楞伽經》
諸法如幻夢 無生無自性    
以皆性空故 無有不可得

《大方廣佛華嚴經 》諸法本性空 無有毫末相
《佛説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觀察一切法 性空不可見


從因緣生成者,彼畢竟無
性空者,彼不可得、不可見、無有

所以「緣起性空」這四個字,意思就是:
從因緣生的一切萬法,皆畢竟無、畢竟空

「緣起性空]是佛陀用來告訴世人:世間 本是空無一物


《父子合集經》眾生界本非有
《大般涅槃經》世間物本無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