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燒金紙的起源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3-1-16 01:53:59     標題: 燒金紙的起源

燒金紙的起源

祭祀用以焚化的金銀紙錢起源於祖先崇拜,據說始於魏晉時代。

《唐書》記載:漢以來葬者皆有陰錢、冥錢的記載,所以紙錢的起源應早於金銀紙。傳到唐朝最盛行,禱神或喪禮中燒以紙錢為祭事。

據【封演聞見記】紙錢始於殷長史,《愛日齋叢鈔》南齊有位廢帝「東昏侯」,他信仰鬼神之說,經常剪紙為錢,以代束帛。

據【清異錄】記載,後周顯德六年,世宗死時採用道教禮儀設祭,金銀財寶皆寓於形,雕印文字於紙;黃色稱「神通上寶」白色稱「冥遊亞寶」。

紙錢用意類似人間的貨幣,燒給天神或祖先或鬼魂,當做財貨使用。兩者有尊卑之分,金紙不能用於陰界,銀紙也不能用於神明界。

紙錢與金銀紙的不同在紙面貼箔。傳說金銀紙是後世不肖道士,當時慫恿信徒,將金箔貼在黃紙上,銀箔貼在白紙上,說法是以真求真,祈求才會更加靈驗;事後道士才在灰燼中掏撿出金銀變賣為錢。(或許當時金銀箔製造技術,並不似現代進步,否則黃金延展至極後,根本無法回收溶合。)

一般通俗神明用金紙,計有天金、太極金、壽金、刈金、福金、頂極。所以要分類,是因為神格階級高低不同。其中頂極、太極、天金是供拜天公、三界公;壽金、刈金為一般神佛之用;福金是供土地公;雲馬、甲馬為天兵天將使用;金白錢是地兵地將使用。

銀紙分大銀、小銀兩種;大銀主要是祭祀祖先,小銀則是拜陰神好兄弟。依台灣舊俗例,當人死後,要在其腳邊點燭、焚香、燒銀紙,一直到入殮要不斷的燒銀紙(稱腳尾錢),以供亡靈往陰間路上使用。

另外尚有庫錢、高錢、本命錢、補運錢。還有其他用途的解年經、五鬼、替身、白虎、黑虎、天狗等還包含了仿製成食衣住行用品與役具。燒化這些寓形物化的紙品錢,最主要是祈求阹厄納祥用途。

來源:有愚齋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