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丹道--丹道真光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3-1-24 00:17:38     標題: 丹道--丹道真光

丹道--丹道真光  

存想之法多端,其大要有“九存想法”,最上乘之訣,即為存想 穀神法。此亦稱存想黃庭法,存想泥九法,存想崑侖法。其位在 頭腦九宮中之中央一宮,中虛而靈明,為元神所居之地;谷虛而 其應無窮,能神而其用不竭;存想於斯,可大開慧悟,並能神化 無極,而有意想不到之妙用。庾信詩謂“虛無養谷神”,高義方 清誡謂:“智慮赫赫盡,穀神綿綿存。”其言得之,蓋此實乃以 神養神法,而存想實亦即存神法也。 息妄全真法道家修道,重真 心為用。真心在妄即凡夫,妄心歸真即聖地。真心者,即人之本 來心,亦即道心、天心;妄心則為凡心、物心,以及虞廷十六字 心法中之人心。動心即妄,不動心即真。息其動心使複歸於寂然 不動,即得全其真心。人心本靜,感於物而動,今如泯物泯境, 滅其惑因,則自仍寂然無動於中,而複其本體矣。大易曰:“洗 心退藏於密。”即此意也。洗鏈其妄麈,退藏於密地;使外不入 內,內不緣外,外境寂然,內心澄然;此外息其境之斬截法,亦 即“杜外全中”法也。泯物泯境之不足,則可用泯心止念法,以 內息其心。息心不用,便同無心;無心起用,用亦無心;即無即 用,即用即無;斯即真心用事矣。此正永嘉所謂:“洽洽用心 時,洽洽無心用,無心洽洽用,常用洽洽無”之境地。或則泯外 存內;萬境寂然,一心澄然。或則泯記憶體外;萬境森然,一心 寂然。或則用外雙泯;心境兩寂,而全同本體。或則內外雙存; 萬象森羅,而對境無心。或則內外一體;即內即外,即外即內。 或則心物一如;即心即物,即物即心。雖日臨萬物,而若無一物 然,以本來無一物也。雖日理萬機,而若無一幾然,以本來無一 事也。加此則自頓徹真心,而超性地,與道全真矣。故曰:有心 皆可用,無用不成心。無心自無用,無用亦無心。今以無用用, 便以無心心。無用用中藏大用,無心心處見天心。返還先天法道 家修鏈,最重先天,而忌後天用事。此即是說:道家修鏈,重末 形而不重已形,重未然而不重已然;重無象之象,無相之相,無 物之物,無體之體。修重逆修逆用,訣重返本還元;鼎重先天爐 鼎,卦重畫前一封。觀重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是何氣象?重父母末 生前是何面目?與乎觀天地未分、鴻蒙末判時是何境界,同時, 做工夫時之最上一乘訣法,天玄子謂:“調息須調真息息(先天 元息),鏈神須鏈不神神(先天元神);鏈氣須鏈玄元氣(先天 元氣,亦有重先天祖氣者)。鏈精須鏈未然精(先天元精),鏈 性最重無性性(先天真性),鏈心首在複天心(先天真 心)。”天玄子又謂:“順則為人逆則僊,返還最易到先天。能 脫形骸力為道,不養聖胎亦是僊。”蓋一從事鏈養聖胎,即屬有 為法,有為法為後天法;無為法力為先天法。在丹道派之“先天 道”中,概以清靜無為為主“以無修無鏈為功,以無生無滅為 道,以無證無得為得。複以其重先天,故易不失其赤子之心,易 保其嬰兒之態,易養其天趣,存其天機,而保其天真!一切與父 母未生前之本來面目無以異。無識無知,無憂無樂。且又無戒而 自戒,無定而自定,無慧而自慧,無悟而自悟。本來如是,故爾 如是;本自具有,不少欠缺;不加些子,當體即得;得無所得, 一得永得。故曰:“返還在垢複,抽添重坎離;能鑿鴻蒙竅,使 與羲皇齊。”

來源:太乙真殿


作者: cj145176    時間: 2013-1-24 00:37:48

非常感謝大大的分享祝福大大~~~~~~~
作者: 黃海    時間: 2013-1-24 09:38:49

哇~好深喔~要好好研究~研究~謝謝啦~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