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國外地區」關島 [列印本頁]

作者: zxc831123    時間: 2013-3-5 00:52:13     標題: 「國外地區」關島

國名: 關島 / Guam

首都: 阿加納(Hagatna)

時差: GMT+1000

語言: 查莫洛語與和英語是現在的官方語言,學校並同時教授這兩種語言,但在日常生活裡,英語有取代查莫洛語的趨勢。 另外,由於當地日本觀光客特別多,觀光區一般工作人員都會講日語。





關島這個美麗島嶼的存在,有著一個溫暖的傳說。據說,有條巨魚想要將關島分成兩半,於是它就打算一點一點的將這塊地啃掉。一天有一個長髮的女人將她的長髮減了下來,並將它織成漁網並把巨魚用網撈起來,於是關島就獲救了。 這個在傳說中獲救的島嶼,是大洋洲馬里亞納群島中最南端且面積最大的島,島上沙灘處處,氣候溫和,幾乎每天都是豔陽高照,即使是雨季,也只是來得急去得快的驟雨,而且讓空氣更清爽。 關島的海域相當平靜,海水溫度整年都保持在攝氏25度左右,而且由於政府對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視,海水始終呈現一片湛藍清澈,數量與種類相當多,色彩豐富而美麗,幾乎只要你把頭伸入海面下,就一定可以看到魚,因此關島將是你一圓電影「碧海藍天」中與魚同游夢想的地方。 關島先後經歷多國統治以及戰爭的洗禮,自古至今的文化變革都一層層留下了痕跡。其中西班牙的統治影響關島的宗教信仰與語言、建築風格、生活型態,美國的管轄則帶來繁榮的觀光發展與商業活動。關島地方雖小,卻聚集了所有進步的元素,五星級飯店、電訊設備、公路交通,民生建設一樣不缺,最難得的是即使在高度發展與觀光客如此密集的情況下,關島的自然資源依然保持原始的樣貌。來到這裡,請務必發揮懶人的本色,悠哉地享受在島上的每一天吧!



主要人種包括查莫洛人(Chamorro)、美國人、菲律賓人及密克羅尼西亞人等。其中查莫洛人是關島的原住民,也是島上最大種族,但所佔的人口比例正逐年下降中,島上第二大的種族是菲律賓人和密克羅尼西亞人。其它的種族還包括韓國人、中國人、日本人,其它南洋種族。至於由美國本土過來的人口中大部份為現役軍人和其眷屬。





前歐洲期

查莫洛人(Chamorros)約在西元前500年從印尼渡海居住在馬里亞納群島(Mariana Islands)。

西班牙人時期

太西洋島第一次與西方文明接觸是在西元1521年3月6日,千里達號 (Trinidad) 在船長麥哲倫 (Ferdinand Magellan) 的率領下,進入關島的烏馬塔克(Umatac)海灣補充水及食物,這是西方世界知道關島這個地方的開始。當船下錨時,麥哲倫發現自己被查莫洛獨木飛舟隊伍所包圍。 西班牙人很快發現,查莫洛人獨木舟上的三角帆的設計比當的西班牙船還好,所以麥哲倫就為這些群島命名為三角帆群島 (Islas de la Velas Latinas),同時保留關島的原名Guahan,原意為「我們擁有」。 查莫洛人給船員食物和水,但下船時也拿走了船上所有有用東西,氣得麥哲倫馬上將群島更名為盜賊群島 (Islas de los Ladrones)。這個惡名也就被水手們沿用到二十世紀。 西班牙人所認為的「盜賊行徑」,其實是誤解了查莫洛社會裡「主客互惠」的這種傳統。西班牙人嚥不下這口氣,在離去之前,殺了7個人,還燒了40間房子。 西班牙於西元1565年正式宣告馬里亞納群島為其屬地;接下來還建立往返菲律賓到墨西哥,獲利豐厚的航海路線。接下來的250年裡,西班牙大帆船經營這條黃金航線,必須在關島補充裝備和糧食後再出發。這段期間的關島除了會有這些需補給的船造訪之外,偶而還有西班牙、英國和荷蘭探險家出入。 西元1968年, 第一批西班牙天主教團,武裝來到關島,於阿加納 (Hagatna) 部落建立天主教區,查莫洛人起初還很歡迎天主教團,然而在天主教神父桑維特 (Jesuit priest Diego Luis de Sanvitores)逐漸取得影響力後,就開始批評查莫洛人的祖先崇拜和女人擁有性的主導權等傳統。他們還堅持查莫洛人得穿衣,而且破壞其傳統的階級制度,接受來自各階層,願意歸順天主的查莫洛人民。 不久,查莫洛人也瞭解到他們的文化正在逐漸的被摧毀,起而反抗,導致將近二十年的戰火。桑維特在西元1672年被殺,起因是他冒犯酋長的意願,為酋長的新生女兒洗禮。西班牙政府加派軍隊支援,戰事更因而蔓延。烽火終於在1690年停歇,最大的原因是查莫洛男人已傷亡過多,無法再戰。經過多年的戰爭,查莫洛人口由十萬人降到約五千人左右,大部份生存都是婦孺。 西班牙政府引進許多西班牙士兵和菲律賓男人,與查莫洛婦女結婚,來幫助其人口繁殖,這同時也代表著純著查莫洛血統之消失。根據當時的查莫洛習俗,男人在婚後要搬進婦女的家裡,並以查莫洛風俗教導小孩。若非如此,這些小孩勢必得在西班牙式教育下長大,而查莫洛文化也許就此斷根了。

美國時期

從西元1798年起,馬里亞納海域就不斷地有捕鯨船在此活動。大部份的捕鯨船都是美國籍,在捕鯨活動的最高時期(約在西元1840年左右),有數百艘船行經關島海域。 西元1898年美西戰爭,西班牙戰敗,簽訂巴黎合約,西班牙割讓關島給美國。 美國小羅斯福總統 (Franklin D. Roosevelt) 根據第8638條行政命令,下令禁止觀光客進入關島,禁令直到西元1962年才解除。

日本佔領

西元1941年12月8日,攻擊珍珠港的同一天,日本從塞班攻擊關島。關島是個不設防的目標,在短短5000個小時內,日本攻下關島的海軍基地,島上的美國公民全部被捕入獄或送到日本勞改營。 日本駐關島政府立刻開始教授日語,並改名為「大廟島」。在初期,查莫洛人並沒受到太多的管制,到了末期,軍事管理轉為嚴苛,關島人民被送入勞改營,建造軍事防禦設施和負責生產糧食供給日本軍隊。然而日本佔領關島的間只有短短的31個月。 西元1944年7月12,日本軍隊下令所有關島居民行軍移至島東邊的集中營。然而,這件事卻為居民帶來好運,因為美軍在這段期間,集中轟炸阿加納和西南沿海一帶,集中營未受太多影響。戰爭末期的屠殺仍然不斷。日本人希望在自殺之前,能殺死多人美國人算多少,殺不了美國人,他們就屠殺查莫洛人。

回歸美國

同年7月17日,五萬五千名美軍在阿加納和亞森(Asan)搶灘,經過激烈戰鬥之後,於8月10日完全掌控關島,整個過程美日軍雙方傷亡慘重 阿加納和附近小村落幾乎被夷為平地。數週後二十萬的美軍進駐此地,準備進攻日本。在這段時間內,關島三分之一的面積都是美軍的基地,高牆鐵絲網圍繞的軍事要地感覺相當神秘。而戰後,更將這些地方改建為永久軍事基地。這些軍事基地在韓戰和越戰時發揮重要功能,因為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 (Anderson Air Force Base) 是負責轟炸中南半島的B-52飛機起落地點。 此外,也留下一些遺址如太平洋戰爭歷史公園(War in the Pacific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供觀光客了解當年太平洋戰爭的情景,海底的戰爭遺蹟甚至成為潛水者的探險樂園。而關島至此也成為美國最西邊的領土,被稱為「美國一天開始的地方」。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