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微藻燃油.....將來武器用油可能不必仰賴進口! [列印本頁]

作者: Gamblers10    時間: 2013-6-18 20:38:57     標題: 微藻燃油.....將來武器用油可能不必仰賴進口!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3-7-4 05:52 編輯

http://www.itri.org.tw/chi/news/ ... =061&NewsID=750

經濟部能源局推動低碳能源發展有成,工研院與台泥共同宣布中華民國首座「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先導型試驗廠」正式竣工,採用工研院自行設計之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試驗系統,二氧化碳於水泥旋窯煙道之捕獲效率可達90%以上,總捕獲量達每小時1.0公噸,在全球同型技術的示範計畫中,不僅超前其他國家,且獨創與水泥廠互利雙贏的商業模式,利於技術後續之商業化,可望為中華民國開創綠能低碳新途徑,尤其對於二氧化碳排放大戶如發電、水泥、石化與鋼鐵等工業,此清潔生產的新技術,可為減碳做出大尺度又直接的貢獻。

經濟部能源局歐嘉瑞局長表示,政府《能源發展綱領》已明確揭櫫「安全穩定、效率運用、潔淨環境」的國家能源發展願景,並以「安全、效率、潔淨」3大核心思維,建構我國的能源發展策略。能源局自2006年即已開始投入淨煤與碳捕獲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CCS)技術的推動,2010年起更整合產官學研成立CCS研發聯盟,共同發展關鍵技術與本土示範計畫,來推動CCS技術產業化,力求落實能源政策綱領中「低碳能源發展」的政策。CCS被國際能源總署認定為全球減碳的各單項技術中之減量冠軍。據工研院預估,若將CCS技術做為配合中華民國減碳的主要工具,且至2025年捕獲廠總投資規模達二千億元的話,就能於2020年與2025年經由碳捕獲與封存,達成減碳490萬與3,670萬噸的目標量,若以每公噸二氧化碳30美元計算,每年操作運轉所帶動之產值可達數百億元,成為節能減碳新經濟的火車頭。

台泥辜成允董事長表示,台泥公司深耕中華民國為國內最大的水泥生產業者,本著「環保是責任不是成本」的企業理念,積極投入參與國家能源計畫,台泥和平廠是能資源整合最具代表性工廠,工研院在二氧化碳捕獲技術的研究具有領先的優勢,所以提供和平廠的場地及相關設備經費,參與碳捕獲技術的研究開發,隨著試驗廠的竣工進入實際操作階段,讓碳捕獲技術從試驗室進入工廠,使CO2溫室氣體減量漸邁入商業運轉模式,產研合作激發出真正二氧化碳捕獲技術的核心經濟價值。更進一步的從碳捕獲技術延伸到「生物固碳法」,充份的再利用這些捕獲的二氧化碳,開發微藻養殖技術,二氧化碳及微藻養殖可以固碳外,尚能生產轉化為生質燃料及高經濟藻類產品,CCS從而開展成CCUS。這些技術成果將來會導入台泥企業,同時分享社會及業界。

工研院綠能所童遷祥所長表示,碳捕獲技術在各種節能減碳手段中,是直接針對燃煤或燃氣電廠這種主要碳排放源進行改善的有效處理方式。與世界其他先進碳捕獲技術比較,工研院鈣迴路技術與水泥廠現行製程結合,一方面因為二氧化碳吸附材本就是水泥原料,可免除吸附材的採購與運輸成本,另方面可將捕捉過程所需的額外能源降低,使整體效益大幅領先國際;例如使用目前具國際代表性的捕獲技術,電廠為了捕碳必須額外增加30%的能量,工研院的技術則可將此額外能源需求降低至20%以下,使得此項技術的二氧化碳捕獲成本每公噸可降低至26美元以下,相較於國際現有示範計畫能達到的最低成本每公噸50美元進步很多。此外,所捕獲的二氧化碳除了進行封存外,因為其潔淨、高品質的特性,也可做進一步產業應用。

本次竣工典禮,也在和平廠內同步展出工研院與台泥公司合作的微藻固碳技術,利用工研院針對微藻所開發之養殖、採收及萃取關鍵技術,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生質燃料或蝦紅素等加值產品。這樣的創新商業營運模式,發揮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更提高了未來系統整合與商業應用的可行性。

【新聞小辭典1:二氧化碳捕獲】
台灣蘊藏豐富與價廉的石灰石,過去石灰石(碳酸鈣)只當作水泥原料,但現在我們運用它來捕獲二氧化碳,免除了捕獲原料的成本。在水泥製程中,石灰石經過高溫煅燒後成為石灰(氧化鈣),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因。如果反過來讓氧化鈣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鈣,就是捕獲的技術。
一般常見的「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CCS)技術在捕獲的階段,可分為「燃燒前捕獲」、「燃燒後捕獲」及「純氧燃燒」三種。工研院的研發團隊是以「燃燒後捕獲」的方式,並融入新開發之純氧煅燒技術,在原有的鈣迴路技術上增加新突破。

【新聞小辭典2:鈣迴路技術】
工研院的鈣迴路技術,是將碳酸鈣及氧化鈣的反應反覆多次循環,可將水泥廠製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捕獲90%以上並收集起來。當吸附劑逐漸失去捕獲的活性之後,可以完全作為水泥生產的原料。換言之,在水泥生產過程結合鈣捕獲二氧化碳技術不需要額外吸附劑,也不會產生廢棄物,並且由於吸附劑的循環利用與廢熱回收的有效應用,可以大幅降低捕獲的成本。
且經研究顯示,捕獲效率可達95%以上,而捕獲的二氧化碳經過壓縮及液化,可以進行封存與再利用。例如利用二氧化碳培養各種微藻,再透過工研院的「微藻能源利用技術」,便可從微藻中萃取生質燃料,具有龐大的生質能源商機。
花蓮和平廠的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先導型試驗廠(1.9MWth),其中採用了工研院創新之純氧煅燒技術,可獲得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亦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之鈣迴路捕獲試驗廠,也是亞洲首座結合水泥廠捕獲二氧化碳之試驗廠,此試驗廠的規模大於未與水泥廠結合的西班牙(CSIC)於2011年興建完成之實驗廠(1.7MWt)及德國Darmstadt大學於2010年興建完成之實驗廠(1.0MWt)。




http://e-info.org.tw/node/59759
工研院新技術 微藻產生質柴油
   
2010年10月2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全球都在發展「微藻產油」技術,以取代部分柴油用量,工研院不但成功培養微藻,更研發兩種新式高效率系統,搭配廠商現有設備,1公克微藻可產生0.5克油泥,為新能源打開前途。

工研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生質燃料室經理林昀輝說,微藻在淡水和海水中都有,生長過程中,行光合作用時需要二氧化碳中的碳,生長營養素需要廢水處理廠放流水中的微量氮、磷,所以最好是在工業區、科學園區、發電廠、石化園區相鄰的海邊,大幅利用溫室效應元兇的二氧化碳和造成水質優氧化的元素。

微藻含油率最高可達藻體乾重的50%以上,單位面積的產油量約為黃豆的25到200倍,比棕櫚樹高2到16倍;此時再利用工研院研發的「連續式藻油萃取系統」採收初步的油泥,再轉化成生質柴油,剩下來的「藻渣」,富含蛋白質和多醣體,可用為動物飼料,降低玉米、黃豆等大宗物資用量,減少物價波動。


------------------------------------------------------------------------
採購名稱 : 微藻醱酵培養系統組一批
採購類別 : 採購-農業用品類
採購單位 :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機關地址 : (加值會員專用2)  查看地圖
採購方式 : (加值會員專用2)
連絡人 : (加值會員專用2)
連絡人電話 : (加值會員專用2)
傳真號碼 : (加值會員專用2)
本網站公告日期 : 102年6月6日
截止收件日期 : 102年6月17日 17:00
開標日期 : 102年6月18日 14:00
押標金 : 是 押標金額度: 新台幣NT$95000


------------------------------------------------------------------------

http://www.itri.org.tw/chi/eel/p ... amp;ArticleNBR=1151

想想中東地區鳥不生蛋

靠的是石油

台灣有技術

卻一堆資源仰賴進口

要是開發成功

將功不可沒................

作者: 自大狂    時間: 2013-6-18 22:50:46

萬歲!我們終於可以不再依賴進口能源了!
作者: miaowei1219    時間: 2013-6-19 02:29:11

這技術能保密加持續改良 台灣人民可高唱 我的未來不是夢 往能源國 福利國邁進!

作者: a64811    時間: 2013-6-19 02:36:47

台灣如果真的可以研發出來
那台灣就可以大聲了~~

作者: 城寺    時間: 2013-6-19 07:06: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steven0000    時間: 2013-6-20 00:09:11

太棒了!!技術跨出了一步 能源自產不是夢! 加油
作者: Gamblers10    時間: 2013-6-20 01:08:4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01KOV0_DmM
作者: 機機戰士    時間: 2013-6-20 01:43:06

如果是真的 台灣萬歲
作者: ddvfogem    時間: 2013-6-20 14:58:22

養藻產油
這已經不是新聞了,
台灣現在要做的是十年前的事,
看看,人家美國早就實現,已經工業化了,
不過,開始做總比不做好~~~



Growing Algae養藻產油
http://www.youtube.com/v/k4z7p8-4oGo?hl=zh_TW&version=3


作者: Gamblers10    時間: 2013-6-20 18:16:42

ddvfogem 發表於 2013-6-20 14:58  
養藻產油
這已經不是新聞了,
台灣現在要做的是十年前的事,

台灣也不晚

很早以前除了微藻也包含其他植物研究

台電也投入不少研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KrHAawZYxs&list=PLSbSn_Ti1EjIRWPv792aCDMSC_NO_sh1m

為了減少電廠二氧化碳的排放,台電長期以來積極投入溫室氣體減量相關研究,自民國87­年起由台電綜合研究所結合學術單位進行微藻固定二氧化碳的基礎研究,93年起於大林發­電廠著手「微藻固定CO2整合研究計畫」,其相關研究內容有蒸發法海水淡化試驗、煙氣­海水脫硫法尾水水質與生態試驗、海淡逆滲透膜逆洗關鍵技術開發、微藻固碳試驗用微藻養­殖、大型化光合反應器、LED光源應用於微藻養殖、擬球藻養殖固碳等多項研究計畫。
To reduce CO2 emissions from power plants, Taipower has long been actively researching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Since 1998, Taiwan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has been conducting the basic study "microalgal CO2 fixation research plan" with academic units. In 2004, Taipower started the "Microalgal CO2 Fixation Research Plan" in Da-lin power plant. The research scope includes evaporation desalination testing, a seawate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for tailwater quality and ecology testing, ke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backwash process in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microalgae cultivation for microalgal CO2 fixation testing, a large-scale photobioreactor and LED light source for microalgae cultivation, Spirulina cultivation for CO2 fix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projects.


迦姆奈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taiwan-jamu.com/ch/company.html
作者: 快樂小說族    時間: 2013-6-24 01:14:32

本帖最後由 快樂小說族 於 2013-6-24 01:16 編輯

其實那些有技術的公司有沒有考慮像麵粉廠一樣,只專門收購藻類提煉,教一般民眾在不洩密下,讓一般人像農民一樣負責種植畜養,如此產量會不會較大,同時也能提供多一種產業,或是在都市地區找大樓頂樓或公園養殖,也可淨化空氣耶!!
作者: Gamblers10    時間: 2013-6-24 01:56:15

快樂小說族 發表於 2013-6-24 01:14  
其實那些有技術的公司有沒有考慮像麵粉廠一樣,只專門收購藻類提煉,教一般民眾在不洩密下,讓一般人像農民 ...

有滴!

如太陽能也有找農民提供土地租用

養豬戶也有要結合糞便當養分

U兔很多你可以去看.....


作者: ddvfogem    時間: 2013-6-24 08:10:33

快樂小說族 發表於 2013-6-24 01:14  
其實那些有技術的公司有沒有考慮像麵粉廠一樣,只專門收購藻類提煉,教一般民眾在不洩密下,讓一般人像農民 ...

藻為單細胞植物,極易受污染及污染他種藻類,
因此養殖會是一種高技術及高成本的形態,
不是一般人可以任意施行的產業,
便宜又豐富的二氧化碳取得也不是隨處都有,
只有像火力發電廠一類才能足夠供應;



作者: 潛水專家    時間: 2013-7-3 21:27:20

城寺 發表於 2013-6-19 07:06  
可喜可賀,所慮的是,要生產足量的能源,建設規模肯定要大,台灣本身的用地需要仔細規劃 ...

很多不能住人或農耕的地都可以蓋,可是很多人都把良田變工廠住家大樓。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