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廣泛性是伊斯蘭的特色,那麼,格爾達威看來,認識並實踐這一特色的是伊斯蘭中正思潮(Al wasatuyyah al islamiyyh)。而只有瞭解了一些思潮對伊斯蘭的狹隘理解,才能正確定位中正思潮對伊斯蘭的全方位理解。正如美國學者埃斯波西托所說,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雖然囊括了許許多多的人群,但他們並非鐵板一塊,[ (美)埃斯波西托:《伊斯蘭威脅:神話還是現實?》東方曉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270頁。]而是形形色色,各有特色。其中有激進的人,有溫和的人,有改革派,有保守派。因此,任何以點代面的分析和論斷都是不客觀的。在強調伊斯蘭的中正性的時候,格爾達威提到了與中正思想格格不入的一些思想傾向,它們是(一)迷信思潮:這一思潮或傾向有自己的一些基礎和特點,如:(1)信仰迷信;(2)功課異端;(3)思想僵化;(4)教法盲從;(5)行為消極;(6)政治上妥協,或隨波逐流。(二)教條思潮:這一思潮儘管熱心宗教、捍衛宗教,但大多數追隨者卻有一些自己的特點,如:(1)信仰中好辯;(2)功課形式化;(3)教法表面化;(4)關注點局部化;(5)缺乏精神和靈魂;(6)宣教方法草率;(7)不容納不同觀點。(三)拒斥、暴力思潮:這一思潮的立足點是拒斥社會上的所有團體和機構,儘管其中大部分人不乏熱情和虔誠,卻也有自己的若干特點,如:(1)宗教要求過甚、過嚴;(2)過於自信,以致形成藐視整個社會的傾向;(3)惡意揣測所有的人;(4)對宗教和現實的理解狹隘,對宇宙、社會規律的認識欠缺;(5)方式上揠苗助長,急於求成;(6)隨意斷人為卡費爾(逆徒);(7)把武力作為實現目標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