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密宗斷惑論~~節錄 [列印本頁]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6-19 09:33:24     標題: 密宗斷惑論~~節錄

密宗斷惑論
(校訂本)

頂禮普賢王如來!

  頂禮大恩金剛上師!


  顯密深廣虛空中,傳承加持集濃雲,

  放射教理巨雷聲,遇癡邪眾當躲避。

  前世宿緣雖成熟,亦於密法具正見,

  無力遮止邪說者,歡喜諦聽我宣說。


五明佛學院

索達吉堪布著





雙運與降伏



有些人認為︰密宗裡的雙運和降伏與顯宗相違,讓人無法理解與接受。



大凡沒有依止過具德善知識或未廣泛學習過佛法的人,難免對佛教中許多觀點感

到無法理解。比如從來未學中觀的人看到《心經》中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時,會對空與色這種關係感到矛盾,而已通達經論的人,

則知道不但並不矛盾,而且揭示了諸法極為深奧的本性。同樣,從未修學過密法

的人,對雙運與降伏產生疑惑也實屬自然。但明智的人只要堅信佛陀聖言量的正

確性,了知這些行為雖不為自己的分別念所理解,但必有其殊勝真實的含義,這

樣自然可避免謗法的無邊罪業。實際上密宗的雙運和降伏並不是一般凡夫的淫樂

和殺生的行為,諸佛菩薩早已斷除了此類習氣,但在渡化眾生中,有必要時也會

本無貪心而示現貪慾相,本無嗔心而示現憤怒相。
如顯宗的《父子相會經》云:

「雖無貪慾現貪相,雖無嗔恚示怒相,本無愚癡現愚相。」及「彼等幻變種種身,

調伏一切諸有情。」因此看到密宗的雙運佛像,或雙運修法時,不能生起貪等煩

惱,更不能生起邪見,雙運的真實含義是指現空無二或智慧方便無別,《金剛橛

續》云:「世俗勝義諦,遠離二分別,何時正相合,說彼為雙運。」同樣,降伏

並非惡劣的殺生手段,而是瑜伽士以無上的大悲心來調化業力深重的有情的殊勝

方便。《紅大威德續》云:「奇哉殺成善,殺眾未殺彼。」



雙運和降伏在顯宗中也有隱含式宣說,如《女身令佛歡喜經》云:「菩薩者,為

令諸佛生喜,將自身化為女身,常行於善逝之前。」又說:「以大悲心降伏損法

者等等。」《釋迦牟尼佛傳 白蓮論》中論述: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曾經是一

位名叫其吾嘎瑪的婆羅門,已出家修梵行多年,後來進城時,有一商人的女兒對

他生起了貪愛之心,幾欲死去,為此婆羅門生起了極大的悲心,便捨戒與其結婚

作不淨行,以此功德,頃刻圓滿四萬大劫的資糧。又釋尊曾作大悲商主時,與五

百商人一起乘船入海取寶,天神告知其中有一人欲殺死五百商人,此商主思惟,

其餘商人均是不退菩薩,若那人殺業成功,必墮無間地獄。因此發起了大悲心,

寧可自己下地獄,而殺死了那個圖謀不軌的人。以此大悲心驅使的行為,圓滿了

八萬大劫的資糧。




故此小乘中本為根本重罪的殺生與淫業,只要由大乘的大悲心或由密乘的大智慧

來攝持,也可成為積累資糧的殊勝方便。密法有以方便法借助空行母而成就,也

有直接依解脫道而成就,無論方便道還是解脫道,都是無上的成佛妙法,因此應

切切注意,不要因一時誤聽他人錯誤的言論而誹謗了正法。一分鐘時間,造了謗

法的口業,將招來無量劫的地獄中的痛苦。猶如俗話所說的「度日如年」,地獄

中的一天,就等同於人間的漫漫千年。到時,即使再多的弟子眷屬也難以救撥,

法王如意寶也示現了在幾十年講法中唯恐有出錯的地方,而經常念心咒懺悔,更

何況一般的人。如果以教理對照,發現了錯處,猶如弘一大師那樣及時懺悔,也

仍不失為合格的佛弟子,大家也會深感隨喜,共同光大佛教。佛經中也云:「從

來不犯過失者是高舉佛教幢幡者,若犯而知懺悔者也能摧毀魔幢,犯而不改,則

是舉魔幡者。」如果人們發心清淨,確立依據教證,理證的標準,則佛理會越辯

越明。如果唯恐損害自已的名聞利養,唯恐臉上無光,不以理智抉擇,而因辯論

而生起了嗔恨心,則去道不知已有多遠了。





密宗行為與小乘戒



有人認為藏地修密者,別解脫戒並不清淨,這種觀念實是很大的誤解。藏地雖然

密法興盛,但僧人所行持的主要還是清淨的小乘戒律。明朗仁波切也曾根據續部

說:在吃毒不致中毒時,方可行持密宗行為。無論何種續部與論典,都沒有對凡

夫俗子開許雙運、降伏、飲酒等。《時輪金剛》云:「凡夫人不能作瑜珈士的行

為,瑜珈士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為,大成就者不能做佛陀的行為。」阿日大班智

達云:「無論聲緣乘、菩薩乘與密乘都未開許自自相煩惱(即未有方便法所攝之

貪嗔癡等)。」



藏王赤松德真當時作了規定:「藏地僧俗今後見解依龍樹菩薩,行為依靜命大堪

布。」麥彭仁波切也曾說:「希有薩霍堪布之行為,無等龍樹菩薩之見解,彼二

一味傳承所印持,願盛前譯勝者之教法。」在歷史上,舊密的祖庭拉薩桑耶寺曾

集會七千餘持清淨小乘戒律的僧眾,歷來也經常有聚集數千持小乘戒僧眾的寺院。

1982年法王如意寶在整頓四川、青海一帶藏區的佛教時,教誡說:「夜空的星星

雖然繁多,但啟明星只有一顆,除大瑜珈師和大成就者外,所有僧尼必須以別解

脫戒律為首,破別解脫根本戒者不得與僧團共住。」在如今的密法中心喇榮五明

佛學院,六千餘僧眾也皆是持清淨的小乘戒律。世俗中因果不虛,蓮花生大師給

我們作了極好的教言:「見解之高猶如虛空般,取捨因果當如細粉。」若沒有相

應證悟的凡夫人也行持密宗行為,其結果唯墮落而已。學密宗的人中出現幾個相

續中沒有證悟,但平日又渴望有家室等的僧人,應知是這些人沒有如理行持,而

不是密法的過失,這些現象在顯宗中也同樣不可必免。我們不應把人的過失加在

法上,《彌勒請問經》云:「不以憎嫉人故而憎嫉於法,不以人過失故而於法生

過,不以於人怨故而於法亦怨。」



顯密圓融是成佛的捷徑,蓮花生大師教誡說:「外面行為依小乘經部道,此有細

致取捨因果的必要,內行為依無上密咒道,此有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雙運的必要,

密行為應依大密大圓滿法,此有即生成就虹身的必要。」以此教證可以了知密宗

並沒有說學密就不必守小乘戒律,密宗行者乃至成就前都會受持比丘、比丘尼、

沙彌、沙彌尼或居士等戒律。如果已證得成就,則可以作各種方便示現。蓮花生

大師在有些眾生面前顯現小乘比丘相,在有些眾生前顯現密乘瑜珈師相。不丹的

國師嘉揚欽哲仁波切出家後,又娶有空行母,一生顯現了極大的事業與成就。龍

樹菩薩的上師薩饒哈娶了空行母後,說今天以前還不是比丘,今天起正式成了比

丘,然後給龍樹菩薩傳了比丘戒。德洛巴祖師是位乞丐,常吃活魚,十世班禪大

師也娶有空行母,同時享有崇高的威望,一生為國家為佛教作出了巨大貢獻,布

瓦巴飲酒不醉,且飲後酒又從其指尖流出,大成就者大譯師饒在娶空行母後,傳

了比丘戒等,作種種梵行。同樣根據《五燈會元》等禪宗典籍記載,漢地禪宗二

祖慧可大師晚年經常到酒肆、屠場去,有人不解,二祖便說,「我自調心,何關

汝事?」後來有禪師經常到妓院去調化眾生,又如趙州禪師不喜聞「佛」字,南

泉斬貓、丹霞燒佛等也都是一般人以淺顯之見難以接受的行為。又根據《晉書》

等史料記載,歷史上鳩摩羅什大師晚年時另辟居所,置有妻室,有弟子欲效仿,

一日大師上堂,手持一碗,碗裡裝滿小針,並說有誰若能像我一樣將針吞下,即

可學我行為。於是將針悉數吞下,並又一一從全身毛孔中出來,於是眾人愧服。

還有濟公和尚吃肉喝酒、不守清規,金山活佛行為詭異、常現神通,但卻也都受

到大德們的推崇。



他們的雙運、降伏等因以智慧攝持,故不成障礙,酒飲得再多,也不會對神智有

絲毫影響(關於藏地僧人食肉,已於《放生功德甘露妙雨》中作了論述),但凡夫

不能簡單地效仿,如孔雀吃毒物越多羽毛反而更加鮮艷,但烏鴉食毒無疑只會喪

失性命。





附件: images~~.jpg (2013-6-19 09:29:54, 18.07 KB) / 下載次數 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czMjcyN3wyNDQxMTI3OHwxNzU2MjQ4OTc1fDB8MA%3D%3D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6-19 09:39:11

密宗的密
不是秘密的密~~~

在我的認知,猶如螞蟻無法知道外面的世界一樣~~廣大無邊
故曰密~~對螞蟻來說

也顯示了凡夫的無知,才說是密!~

這是我對密宗的了解~

作者: kesselring    時間: 2013-6-19 10:47:13

本帖最後由 kesselring 於 2013-6-19 10:51 編輯

淫欲證菩提不是這樣的.
菩提清靜漠然,大人您在走鋼索.

莫道實相無相而以諸相為虛.
哪個不是真心?以是故,哪個不相應?
大人踏腳可要小心.
末學言盡於此.大人自重,願賭者服輸.
作者: kesselring    時間: 2013-6-19 11:03:46

本帖最後由 kesselring 於 2013-6-19 14:55 編輯

末學不放心,又回來了.
且看如下章句:
http://chtw.com/~kimen/F01/F03/FF01-25.htm
善財童子第二十五參(婆須蜜多女)

時!婆須蜜多女,從其身出廣大光明,普照宅中一切宮殿,遇斯光者身得清涼。
爾時!善財前詣其所,頂禮其足合掌而住,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教誨,願為我說。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離貪欲際。隨其欲樂而為現身。若天見我,我為天女,形貌光明,殊勝無比。如是乃至人、非人等而見我者,我即為現人、非人女,隨其樂欲皆令得見。
若有眾生欲意所纏來詣我所,我為說法,彼聞法已則離貪欲,得菩薩無著境界三昧。
若有眾生見於我,則離貪欲,得菩薩歡喜三昧。若有眾生與我語,則離貪欲,得菩薩無礙音聲三昧。
若有眾生執我手,則離貪欲,得菩薩遍往一切佛剎三昧。若有眾生,昇我座,則離貪欲,得菩薩解脫光明三昧。
若有眾生觀於我,則離貪欲,得菩薩寂靜莊嚴三昧。若有眾生見我頻申則離貪欲,得菩薩摧伏外道三昧。
若有眾生見我目瞬則離貪欲,得菩薩佛境界光明三昧。若有眾生抱持於我,則離貪欲,得菩薩攝一切眾生恆不捨離三昧。
若有眾生唼我脣吻則離貪欲,得菩薩增長一切眾生福德藏三昧。
凡有眾生親近於我,一切皆得住 離貪際, <-----------
入菩薩一切智地現前無礙解脫。
---------------------------------------------
一見則離,與當今諸方法師所謂旦旦而伐,菩提增長有大相違 大相違 大相違 大相違!!!

請參考相關文章:
藏密的雙身法不同於婆須蜜多菩薩的度人方法(出自佛法長興部落格格主引用他人文章.)

「從證悟者的立場來看,密宗的雙身法,因為是落在身俱意識上面,
而身俱意識仍然不離五蘊十八界,不離三界有為有漏法,遑言能出三界?
(略...)
把這個呆滯的狀態看成是空性。
什麼都不想了也不分別了!這就是密宗所主張的大樂及空性的思維,
但是這個過程,不必修行的人都可以達到,只要每天行淫弄到身體很虛脫,
這種大樂後的「空性」(實則為空虛感),就可以經常出現。
但是這種感受仍然是屬於意識心的境界法,仍然是有覺有知的妄心所攝之法,<-----
因為這都是不離五蘊十八界,不離三界有漏法,即然不能出三界,
自然是要再受輪迴之苦,怎可如密宗法王活佛之大妄語,動輒高推自己是聖者法王?

所以密宗主張的雙身法必然不是佛法。
即然不是佛法就是外道法,若以外道法而混入佛法中,而說這是佛法,
甚至是可以即身成佛之究竟了義法者,即是謗法者,
謗法者即出佛身血,五逆重罪故,必墮地獄難有出期。
(略...)
以上乃末學之一番苦口婆心。不要再鑽牛角尖。
或硬是要把藏密的雙身法,等同於華嚴經婆須蜜多菩薩渡人的境界。
因為 婆須蜜多菩薩是八地,<-------------
於相於土自在,能自在化現<--------------長相美麗之妓女,
然而用其所化現在無(註:俗)情(註:的有)色法,去方便接引劣根眾生。
以此來說明八地菩薩之大神力大方便慧,能於一切時一切地施與眾生佛法。
然密宗四大派創派祖師連開悟七住位都未證,也沒有八地菩薩的證量,
如何能如婆須蜜多菩薩之大神通大方便渡眾耶?」



以上節錄自部落格KC版主之發言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6-19 12:33:39

kesselring 發表於 2013-6-19 10:47  
淫欲證菩提不是這樣的.
菩提清靜漠然,大人您在走鋼索.

謝謝師兄提醒~~
阿彌陀佛~~

不才的我,不是密宗的根器~
但高山仰之~而已!

我之前說過,我修淨土,但淨土的高深廣,卻也只有佛,才知其高深廣~
因為淨土三根普被,剛好收我這個地獄根性(這是實話,不是虛言)

只是我不希望,有人不懂密宗,妄言對錯!~
淨土,禪宗~~亦然!!~

內行看門道,外行的我們,最好保持緘默~

謝謝你的提醒!!~
我們還是持五戒滴。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6-19 12:40:53

kesselring 發表於 2013-6-19 11:03  
末學不放心,又回來了.
且看如下章句:
http://chtw.com/~kimen/F01/F03/FF01-25.htm

呵!!~

然密宗四大派創派祖師連開悟七住位都未證,也沒有八地菩薩的證量,
如何能如婆須蜜多菩薩之大神通大方便渡眾耶?」

這個我持保留態度
好比有人問 淨空老法師,這人開悟否!!~
淨空老法師也是持保留態度~~

ck板主,何德何能,可以斷定四大派的祖師呢?果位呢!!!!
所以我才說,持保留態度,莫謗祖師~及密宗!!~

除非你確定登地,高於他們~
二地可論初地

三地可論二地~~同理!!
個人看法
作者: kesselring    時間: 2013-6-19 14:44:03

本帖最後由 kesselring 於 2013-6-19 14:53 編輯

大人,菩薩避欲,如避火坑.
桶底脫落則斷無疑惑.聖戒自成,不持而持.
見世間邪穢不堪,決定了知邪淫墮於惡塗.
如人出糞泥不肯回去.眾生以為好者,法眼照鑑穢臭污濁,
愍世人無知.驚歧途不悟!

斷無傳此諸種不如理法,如鏡中取影,火中取栗,不知鏡相,自傷其手.
淫欲證菩提事實有,而其世法上的作法已由善財菩薩及婆須蜜多菩薩說出.
所以大德,我今相信典教,斷無疑惑,是一斷則斷,習氣猶在,理則頓悟,事須漸銷.
沒有每天常雙修,菩提日日長的道理.

你所言沒錯,下地菩薩不能得知上地菩薩威德.
所以世間賢人或得果修行人觀照世間諸師,能夠清楚,這是自然有的能力,
未得之人難以思議這些聖流的威力.

舉例吧,事間常有驢師,跟弟子傳出桃色,固然世人不詳內情,但是他說了某句話,
馬上讓人知道他破身見了沒,或眼界如何,是不是值得讓人恭敬.能堪大師否,遑論法王.
記得曾經看過一句:一個得初果人,勝過世間所有外道諸師.
這是真的,令人莞爾.方知佛陀真實語者是貼切,真義.

這個追尋的過程就像泥地生蓮花,非淤泥不能出蓮花,離淤泥不得蓮花,但你不能指稱淤泥就是蓮花.
淫欲中能得菩提,但是淫欲不是菩提.一堆淫欲一樣不是菩提.
如同煮沙不能做飯,煮一堆沙一樣生不出一粒飯.硬要說吃沙是吃飯,那叫迷惑倒見.

佛滅之後,以戒為師,不以摧邪,無能顯正.相信佛陀,就要弘揚了義法,
方名報佛恩.


作者: 龍馬    時間: 2013-6-20 12:31:40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諸位與我所看到的都是虛妄的 如果明白這個道理 即見真如本性 即悟色即空  空即色 一切不過是這顆妄心造作 未生我時我是誰 生我之時誰是我
作者: 祺一    時間: 2013-6-23 11:57:53

龍馬 發表於 2013-6-20 12:31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諸位與我所看到的都是虛妄的 如果明白這個道理 即 ...

常講開悟者的開悟偈,一般有兩種人︰一大成就者!二︰最執著之人!

這些開悟偈都是開悟者的【果】地之見,而身為凡夫的我們,是要為這些果地之見,提出我們修持的,【因】地之說!並不是常拿來掛在嘴邊做口頭禪!否則拿聖人之語來論,何嘗又不是【虛妄】!自打嘴巴!

未生我時我是誰 生我之時誰是我這句名言很多人都知,既然你提出,那可否請教!

這個【未生我與生我】的【未生、與生它又是誰呢?這是我心中多年疑惑請釋疑!感恩!
作者: 龍馬    時間: 2013-6-23 14:09:10

第一點:凡聖無二       第二點;那是你本來面目   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作者: 祺一    時間: 2013-6-23 18:28:52

龍馬 發表於 2013-6-23 14:09  
第一點:凡聖無二       第二點;那是你本來面目   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凡聖無二
這也是果地之見!佛陀已開悟,難道你也能說已開悟,否則因地的你!又怎說聖凡無二呢?

那是你本來面目   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若說我本來面目,那你應當知【何謂本來面目】?若不知怎妄言!若真知豈不是有【知】!這不也是內心的見相豈不打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作者: 龍馬    時間: 2013-6-23 23:55:19

不思善 不思惡 什麼是你本來面目
作者: 龍馬    時間: 2013-6-24 00:00:33

凡聖無二 若有那是你自心分別
作者: 祺一    時間: 2013-6-25 20:55:07

龍馬 發表於 2013-6-24 00:00  
凡聖無二 若有那是你自心分別

若在佛法上!你這叫【亂射箭】,沒有所謂的靶【悟像】,朝虛空射箭,直到力盡箭落,永遠是如此!虛空怎會有靶呢?箭又能在虛空停留多久呢?學佛不是喊口號!或者看誰喊得最大聲阿!
作者: 老奸巨猾    時間: 2013-6-25 23:15: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龍馬    時間: 2013-6-25 23:20:33

祺一 發表於 2013-6-25 20:55  
若在佛法上!你這叫【亂射箭】,沒有所謂的靶【悟像】,朝虛空射箭,直到力盡箭落,永遠是如此!虛空怎會 ...

放下吧  放不下 你就留著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6-26 00:27:28

老奸巨猾 發表於 2013-6-25 23:15  
師兄吉祥!

一、文中所說:顯宗的《父子相會經》云:

大藏經
我查到的是
父子合集經~

但這一段,我大概看一下,沒有~
網路上有這麼一段~
供你參考!!~也是在找這一段經文的人~

《父子合集經》:「雖無貪慾現貪相,雖無嗔恚示怒相,本無愚癡現愚相。」
《華嚴經》:「善逝幻變既無量,為調伏一切有情眾,現示彼色形色等。」

個人推測原文是藏文,而漢譯者沒有照漢譯經典轉譯過去,只是自己隨心翻譯。文章中的這兩句沒有列出處,用電子佛典根本難以查出。小弟想求教佛學高手這兩段經文的確切出處,以便做對照。


你這麼一說,我倒想起了這一個公案~~
你也可看看~

摘至明倫月刊
題目:「末法億億人修行」的出處考證

作者:劉永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多次說:「《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圓瑛法師等高僧大德也這樣說過。但是在現存的目前流行的《大集經》等藏經中,卻並沒有這段原話。這是怎麼回事呢?

  隋唐時代就引用了

  早在隋唐之際的道綽禪師著的《安樂集》和宋代永明延壽智覺大師著的《萬善同歸集》
中就說:「《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隋代僧就法師將《大集月藏經》與其他幾部經合編而成《大集經》。唐代智昇撰的《集諸經禮懺儀》載十小咒之一的「功德寶山神咒」出自《大集經》。宋人智廣、慧真編集,由金剛幢所譯的《密咒圓因往生集》中載:
  「《大集經》云:若人誦此咒一遍,如禮《大佛名經》四萬五千四百遍;又如轉《大藏
經》六十萬五千四百遍。造罪過十剎土,入阿鼻大地獄,受罪劫盡更生,念此咒一遍,其罪皆得消滅,不入地獄,命終決定往生西方世界,得見阿彌陀佛、上品上生。」
  但是,在現存的《大藏經》中的《大集經》中,卻已經找不到「功德寶山神咒」這個咒
了。可見,《大集經》中的部分經文,由於歷代戰亂和法難等原因在千百年集結流傳的過程
中已經散失了。並且,同一本佛經的各種不同譯本的文字內容也往往有較大出入,一種譯本
中有的語句在其他譯本中沒有,這也是常見的正常現象。所以,並不能因為現存的目前流行
的《大集經》等藏經中沒有這段原話,就片面地輕率否定印光大師和圓瑛法師的說法。
  蕅祖點明「惟依念佛得度」

  蕅益大師所著《阿彌陀經要解》跋語的開頭也說:「經云:末法之中億億人修行,罕有
一得道者。惟依念佛得度。」現在有較大爭議的是:「惟依念佛得度」這句話是「經云」的內容,還是蕅益大師自己的觀點?其實,這句是否屬於「經云」的範圍並不重要,也不必執著於這類問題;重要的是:這句的義理和教理是正確的。
學佛要「依義不依語」
  佛法修學的原則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學佛要遵行此「四依,四不依」。所以,重要和珍貴的是「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這段話所強調的客觀真理──在這個末法時代,只有淨土念佛法門
最當機!在這個末法時代,一般眾生(絕大部分眾生)根機低劣、障深業重、福薄慧淺,人
根陋劣;只有針對一般眾生的根機,以最善巧當機的方法──持名念佛,使我們得度,這才是佛果功德的最高價值所在。
  淨土法門的理事因果,啟立於佛的果覺境界,全體不可思議,其終極境界,更是「唯佛
與佛方能究竟」,不可憑凡情淺識妄加推測。「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對佛經奧義,
淨宗祖師能解能說,所謂「欲知山中路,須問過來人」。因此,我等淨業行人,宜對祖師言教深生殷重恭敬心。真信淨土者,當仰信淨宗祖師所說契理契機,符合佛陀出世本懷。




作者: 祺一    時間: 2013-6-27 20:47:20

龍馬 發表於 2013-6-25 23:20  
放下吧  放不下 你就留著

確是如此!放下吧!【那些不思善 不思惡 什麼是你本來面目!凡聖無二!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這些口頭禪是真應該放下!那些是別人的東西﹙智慧﹚,而不是自身的﹙智慧﹚,若真放不下!那你就留著吧!
作者: 龍馬    時間: 2013-6-28 00:37:15

祺一 發表於 2013-6-27 20:47  
確是如此!放下吧!【那些不思善 不思惡 什麼是你本來面目!凡聖無二!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這些口頭 ...

還沒放下喔    那妳就留著吧  祝妳好運
作者: 祺一    時間: 2013-7-3 01:49:25

龍馬 發表於 2013-6-28 00:37  
還沒放下喔    那妳就留著吧  祝妳好運

何謂亂射箭指開口是開悟偈,閉口也是開悟偈,而自身卻是無法對這些開悟偈,而真正開悟,就是口出無相言,心是有相執,心口不一,若是你自認是真正悟者﹙對你口出的悟偈﹚,那就是我不對,若不是,我豈有批評呢?
作者: kesselring    時間: 2013-7-3 10:27:03

本帖最後由 kesselring 於 2013-7-3 19:51 編輯

兩位大人,王在門內.累世久候.
且止吧.不要講些戲論了.哪來那麼多閒話.


作者: kz661747    時間: 2013-7-3 21:51:46

本帖最後由 kz661747 於 2013-7-3 21:52 編輯

阿彌陀佛~~持五戒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如果人們發心清淨,確立依據教證,理證的標準,則佛理會越辯越明

如果唯恐損害自已的名聞利養,唯恐臉上無光,不以理智抉擇,而因辯論

而生起了嗔恨心,則去道不知已有多遠了。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