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梁皇寶懺 [列印本頁]

作者: jeanwanng    時間: 2013-6-25 20:49:46     標題: 梁皇寶懺

『「梁皇寶懺」是南朝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作的。緣起是皇后郗氏在往生後的數月,有一天梁武帝正要就寢時,聽聞外面有騷亂的聲音,於是出去一看,竟然是一條大蟒蛇,而且睜大眼睛望著他。這時候武帝大驚不已,不知如何是好,便對蛇說:「朕的宮殿嚴警,不是你們蛇所生之地,想必定你一定是妖孽。」蛇於是對武帝說:「我是你的皇后郗氏,妾因為生前喜歡爭寵,而常懷瞋心及嫉妒心,性情慘毒,損物害人,所以死後墮入蛇身。現在沒有飲食可吃,又沒有洞穴可以庇身,而且每一片鱗甲中有許多蟲在咬,真是痛苦萬分。由於深感皇帝平日對臣妾的厚愛,所以才敢顯現醜陋的形貌在您的面前,希望能祈求一些功德,脫離蟒蛇之身。」蛇說完之後就不見了。

武帝將這個情形告訴誌公禪師,禪師對梁武帝說:「必須要禮佛懺悔才能洗滌罪業。」武帝於是請誌公禪師搜尋佛經,摘錄佛的名號,並且依佛經來撰寫懺悔文,總共寫成十卷。然後武帝就依照懺本為皇后禮拜懺悔,有一日,突然聞到異香遍滿室內,久久不散。武帝抬起頭來,看見有一個人,容儀端麗,對他說:「我是蟒蛇的後身,因為承蒙皇帝為我作功德,所以現在已經超生忉利天,今天特來致謝。」言畢就不見了。

從這樣的紀錄看起來,還真的是功德無量,神奇的不得了吧?但是,讓我們再看看佛門另一段最有名的「公案」,就是達摩祖師和梁武帝之間的對答 。西元527年,就是梁朝大通元年,菩提達摩從印度坐船來到中國。九月二十一日從廣州上岸,這時中國的梁武帝是個非常喜歡佛教的皇帝,十月一日,達摩受梁武帝之邀來到首都南京。
  

梁武帝問:「我自即位以來,供養佛僧,建造寺廟,抄寫佛經,這究竟有多大的功德?」

達摩說:「這根本沒有功德可言。你所說的只是世俗的小果報而已,談不上真功德。真功德是最圓融純淨的智慧,它的本體是空寂的,你不可能用世俗的方法去得到它。」

結果,梁武帝聽了非常不高興,就不願再和達摩談下去----

十月十九日,達摩自知與梁武帝法緣不合,就渡江到北魏去了。

之後,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終究沒有再理會梁武帝-------

想想看;如果連梁武帝一生崇信佛教,大舉供養佛僧,大肆建造寺廟,拼命抄寫佛經,自己還四度打算剃度出家,這樣都被達摩祖師認為「毫無功德」,那麼一個小小的「粱皇寶懺」又有什麼功德可言呢?

所以,如果,達摩祖師說的是真的(至少佛教界從來沒有人懷疑過達摩祖師這樣的說法吧?),那由於梁武帝為已故的皇后郗氏作了「粱皇寶懺」水陸法會,因此就能夠讓她脫去蛇身並且超生忉利天,那不只是神話,更是天大的謊話了。

當然在佛教中,類似這樣自相矛盾的事還多著呢,只不過,這事的重點在於如果連「粱皇寶懺」法會的本身都是謊話時,現今各地寺廟公開標價出售「總功德主」、「副功德主」、「壇主」、「副壇主」的作法, 試想又會有什麼「功德」呢?

我們來看看中國正史中對梁武帝的記載:

南朝時期,佛教鼎盛,信佛之風彌漫全國,由於戰爭頻仍,災禍、死亡隨時會降臨到人們頭上,人們惶惶不可終日。而佛教的因果報應之說,使人們得到慰藉,於是迅速傳播開來。梁武帝蕭衍在襄陽初起兵的時候,曾默許部下毀銅佛以鑄錢。但他稱帝之後,卻崇佛不移了。於是,大造寺廟、誦經許願之風席捲大江南北,佛教的傳播出現了空前盛況。

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達,漢相蕭何二十四代孫。于西元502年代齊而立,建立梁朝。   梁武帝原來信奉道教,但稱帝三年後,便下詔宣佈自己舍道事佛。並要求王公貴族,文武百官等一起信奉佛教。從此,梁武帝遵照在家居士的戒律修行,禮佛頌經,吃素念佛,廣建佛寺,優待僧人,敕僧譯編佛教典籍。在其大力倡導之下,南朝佛教很快達到極盛,僅京城建康一處,寺院就多達五百餘所,僧尼十萬餘人。他親自敕建的寺院就有大愛敬、智度、光宇、解脫、開善、同泰等等。唐朝詩人杜牧在《江南春》中寫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形象地描繪出南朝佛教的盛況。梁武帝本人也因大力弘揚佛法,『以佛化治國』,而被稱為:「皇帝菩薩」。

最值得一提的,是梁武帝曾四次捨身同泰寺的故事。

同泰寺建于大通元年(西元527年),梁武帝幾乎每天早晚都要去該寺禮佛誦經,給全國臣民消災祝福。有一天他到同泰寺後沒有回宮。他對隨從說,他已決定捨身為僧,不打算再當皇帝了。可是國不可一日無主,群臣只好天天去寺裏懇求武帝回宮。結果梁武帝僅在寺院住了四天,便在大臣們的苦苦哀求下,回到了皇宮。

二年後,梁武帝第二次到同泰寺捨身事佛。按當時的風俗,只有用金錢才能贖身。大臣們集資一億錢,替武帝贖了身。

第三次是在西元546年,八十三歲的梁武帝再一次捨身。這一次更苦,他連自己、宮人、國土都佈施出去了,這一次大臣們用了兩億錢才把武帝贖了回來。

過了一年,也就是西元547年,梁武帝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捨身同泰寺。這一次他出家時間最長,共37天,文武大臣依例又用一億錢把他贖了出來。

據說梁武帝天監十四年(515年),高僧寶志死後,梁武帝曾出20萬枚銅錢買下寶林寺前的獨龍阜埋葬他,還建了開善寺,墓上建有一座五層寶塔,塔頂嵌有從國外進口的無價琉璃珠寶,所以又名『玩珠塔』。527年,梁武帝在雞籠山創建同泰寺,並將寺的南門正對著宮城的北門,出入非常方便。寺裏共有六座大殿,十餘座小殿和佛堂,還有七層的大佛閣和九層的寶塔,供奉著非常壯麗的十方金像和十方銀像等。據記載,這時僅京城建康周圍地區就有寺廟七百多所,後來有名可考的有226座之多,僧尼多達10萬。全國人口中,寺廟僧尼幾乎占了一半。他們不輸租、不納稅。此外,還有一大批養肥了的寺院地主和皇族世家,造成百姓的沈重負擔,把國家弄得山窮水盡。

這時,權臣侯景與蕭正德勾結乘機起兵,攻破台城,史稱『侯景之亂』。太清三年(549年)三月,台城被破時,侯景縱兵掠婦女珍寶,殘殺百姓。八十六歲的蕭衍被囚禁於台城淨居殿,據說,梁武帝病中嘴裏發苦,想吃蜜糖,侯景拒絕供應,蕭衍口喊「荷荷」而死。這就是梁武帝餓死台城的故事。

我想問的是有多少人做過梁皇的法會 ?
作者: 標竿    時間: 2013-6-25 23:09:00

梁武帝問:「我自即位以來,供養佛僧,建造寺廟,抄寫佛經,這究竟有多大的功德?」

達摩說:「這根本沒有功德可言。你所說的只是世俗的小果報而已,談不上真功德。

關於這段對話,六祖慧能已經給了我們解答。

六組曰:武帝心邪 不知正法 造寺度僧 佈施設齋 名為求福 

不可將福轉為功德 功德在法身中 不在修福

又曰:見性是功 平等是德 念念無滯 常見本性 真實妙用 名為功德
   內心謙下是功 外行於禮是德 自性建立萬法是功 心體離念是德
   不離自性是功 應用無染是德 若覓功德法身 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念念無間是功 心行平直是德 自修性是功 自修身是德
   功德須內性自見 不是佈施供養知所求也 武帝不識真理 非我祖師有過


梁皇寶懺是真有其事的,是真能迴向的,請不要懷疑它,假若他是虛假不實,我願墮無間地獄。 

阿彌陀佛! 請不要謗經!
作者: 台南路西法    時間: 2013-6-25 23:24: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台南路西法    時間: 2013-6-25 23:43: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6-26 00:37:33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6-26 00:43 編輯
標竿 發表於 2013-6-25 23:09  
梁武帝問:「我自即位以來,供養佛僧,建造寺廟,抄寫佛經,這究竟有多大的功德?」

達摩說:「這根本沒 ...


梁皇寶懺呀~~呵

師兄!!
真正的作者是 誌公大師
所以才有效驗

小梁只是個掛名而已
因為他當時是皇帝呀~

憑他!!~做的出梁皇寶懺呀~
作夢啦~~

而 誌公何許人也~
這你應該也知道吧~~呵!!~


況且
小梁他把佛教,搞死了啦~~

真正的佛教是包容一切的宗教
而他搞獨斷~~你說呢??

佛,老子,孔子,耶蘇,阿拉~
都有其效用,依人而立~

搞獨斷的皇帝,這不是佛法的精神~
這是入魔了~
所以心邪呀!!~呵

作者: 台南路西法    時間: 2013-6-26 12:13: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台南路西法    時間: 2013-6-26 12:49: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台南路西法    時間: 2013-6-26 13:13: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jeanwanng    時間: 2013-6-26 21:23:00

台南路西法 發表於 2013-6-26 13:13  
再論~~達摩與誌公都有機會幫小梁服務~為何達摩離小梁而去?而誌公~還幫小梁搞個(寶懺)?
          另~~達 ...

18羅漢不是有一個梁武帝 這算是??
作者: 台南路西法    時間: 2013-6-26 23:27: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kinloch_26    時間: 2013-6-27 14:39:59

現在與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我們一般熟知「經懺」的資訊。在 印順導師的《華雨集》第四冊-「中國佛教瑣談」中提到關於「梁皇懺」的問題,這真的是給了我們學子相當無上殊勝的法喜。當然,我分享出來並非是無心,而是「刻意」要讓師友們知道經懺法事風行過了頭!應稍微做些調整與控制。以下是 印順導師以相當嚴謹考據模式,為我們學子理出始末,所以,當您閱讀完此篇之後,請合掌感恩三寶與 導師的恩澤。
────────────
「梁皇懺」,是懺罪消災,救 度亡靈的法事。元末,覺岸的『釋氏稽古略』(卷二)說:梁武帝的夫人郗氏,生 性殘酷嫉妒,死後化為巨蟒,在武帝夢中求拯拔。「帝閱覽佛經,為製慈悲道場 懺法十卷,請僧懺禮」,這是「梁皇懺」的來源。稍為早一些的念常,編『佛祖 歷代通載』,也說到郗氏的「酷妒」;死後在夢中見帝,並關心武帝的健康。武 帝「因於露井上為殿,衣服委積,置銀轆轤、金瓶,灌百味以祀之」(卷九)。文中 並沒有說到懺法,但目錄中作「郗氏夫人求懺」,這應該是後人改寫的。郗后的 酷妒,死後化作龍形,唐高宗時李延壽所作的『南史』已有記載。『通載』進而說祭祀,『稽古略』就說到懺法。『通載』說是天監四年,『稽古略』改為二年 這是天監四年水陸齋會傳說的翻版。『茶香室叢鈔』說:梁皇懺是梁代諸名僧,刪改齊竟陵王的『淨行法門』而成。元代的妙覺智等「重加校訂審核」,成為現行的「梁皇懺」──『慈悲道場懺法』。可以推定的,這是元代所編,假借梁 武帝的名字來推行的。在中國佛教史上,梁武帝確是誠信佛法的。隋『歷代三寶 紀』(卷十一)說:武帝為了「建福禳災,或禮懺除障,或饗鬼神,或祭龍王」, 命寶唱等集錄了『眾經懺悔滅罪方法』等八部。雖只是集錄經文,但對建福禳災,禮懺除障,饗鬼神與祭龍王等法事,是會有影響的,這可能是「水陸齋會」與「慈悲道場懺法」,都仰推梁武帝的理由吧!

作者: 台南路西法    時間: 2013-6-27 17:05: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6-27 23:58:14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6-28 13:11 編輯
kinloch_26 發表於 2013-6-27 14:39  
現在與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我們一般熟知「經懺」的資訊。在 印順導師的《華雨集》第四冊-「中國佛教瑣談」中 ...


呵!!~
考據來,考據去~~呵

楞嚴經也有人在考據,真偽!~
永嘉大師的證道歌也有人在考據是否是神會所作~

大小乘,原始佛教也是考來考去~

考據的結果,都說可能,或許,應該,可能
淨土也是考據過來考據過去~考到後來最基本的信心,都考掉了
連觀世音也在考據~~呵!!~

這就是佛學院跟學佛的不同處~
星雲法師跟聖嚴法師的得力處,也是拜觀世音所致~
也是老實的拜佛,勤修戒定慧,所致~

宣化上人,廣欽老和尚,淨空法師,印光法師~這一派就是傳統派的~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一路下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證上去!!~

一步一步,以身心為指標~
就好比, 阿姜查 所說,我只讀(心)這部經~

考據之風,比如漢朝經過,秦始皇焚書坑儒,造成知識斷層所致~(樂經也是那時,流失掉的)
後來漢朝,考據之風盛行~~

民國初年前後,經歷滿清,八國,日本,內戰,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等等~
也是考據之風會盛行的原因吧。

近代佛學家歐陽竟無居士,他對佛學很有研究,

尤其唯識學方面,被認為是大師,

在中國大陸北方,可說是第一把交椅的佛學人物。

但是歐陽竟無臨終的時候 很痛苦,

他流露出自己的心情說:

「唉!還不如一個鄉下一字不識的念佛者。」

因此他又跟身旁的人說:

「一生所學,到此都不得力。」

而勸大家老老實實念佛。

歐陽竟無佛學底子是很深厚的,

可說是一代宗師,
但他學佛主要用力是在學問上,
而不在於藉教觀心、依教奉行,

所以雖說一生研究佛學,
然而可說只是「記問之學」。
因為,一個人如果不藉教觀心、依教奉行,

等於只是增加自己的妄想雜念,
到最後眼光落地時常會手忙腳亂的。


念佛三年站著往生

民初,諦閑法師有一位徒弟,這徒弟四十多歲才出家。他的年齡跟法師差不多,他們是從小一起玩的朋友。諦閑法師家庭環境比較好一點,所以念過書。他的舅父做生意把他帶出去,所以算是見過世面。他那個同學生活非常困苦,學一個「鍋漏匠」的手藝。什麼叫鍋漏匠?就是碗碟打破,他能把它補起來再用。

他就天天挑個擔子在外面叫喊,非常的辛苦。他真正體會到人生太苦了!他也知道小時候在一起玩的朋友,出了家,做了和尚,於是就找。找到諦閑法師,在廟裡住了幾天,就跟老法師說:「我要出家。」法師問:「為什麼?」「人生太苦了,我一定要出家。」老和尚說:「你不要開玩笑啦!住幾天還是去做生意吧!」為什麼不讓他出家呢?老和尚考慮他年歲太大了,在當時,四、五十歲就是老人,體力也衰退了,出家,五堂功課學不會,念經也念不來,這樣,住在寺廟裡,讓人瞧不起,冷眼看待,心有多難過啊!學講經吧!他不識字,於是,老和尚就拒絕他。

結果他就硬賴著:「我非出家不可,我不做生意了。」老和尚就說:「這樣好了,你要是真的想出家,你得答應我幾個條件。」他說:「這沒問題,我認你做師父,你說什麼我統統聽,統統接受。」老和尚就說:「這很好!我給你剃頭,剃了頭之後,你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寺裡。

受戒,五十三天你受不了。再說寧波鄉下,有很多小廟,破廟,廢廟沒人住,就找一個小廟住下來。」老法師在附近,找幾個護法、信徒每一個月給他送一點錢、送一點米,安住他的生活。又在附近找一個念佛的老太太,每天給他洗衣服,並燒中午、晚上兩餐飯。然後教他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交代他:「你就念這一句佛號,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你將來一定有好處。」這個人沒有讀書,但是聽話、老實,他就死心塌地念這六字聖號。他真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在那個廟裡,三年都沒有出門,一句佛號,一點也不雜,這就叫精進。

這一天,他離開寺廟,到城裡去看他的親戚朋友。晚飯吃完,就跟那位燒飯的老太太說:「明天你不用替我燒飯了。」這老太太心想:師父三年都沒有出門,今天看朋友,大概明天有朋友請他吃飯,所以叫我不要給他燒飯。到了第二天中午,老太太到廟裡去看看,師父有沒有回來?

那是個破廟,廟門都是不關的,到廟裡,喊師父,沒人應,就再去找一找。看見師父站在寮房裡,面對著窗戶,手拿著念珠。叫喊,他不回應;走到他面前,才知道,他死了!站著死的,念佛往生了。這時老太太嚇了一跳,她從來沒有看見人死是站著的,於是趕緊報告那幾位護法。這些護法一瞧,也不曉得怎麼辦,就派人到觀宗寺報告諦閑法師。那時候沒有車,請人去報信,來回需三天。

你看他,站著往生,還要站三天,等他的師父來替他辦後事。諸位要知道,三年能成功,精進啦!諦老看了之後,非常讚嘆說:「你沒有白出家啦!你的成就,講經說法的法師,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你啦!」一句阿彌陀佛,就叫專精,不夾雜、不間斷,是成功的關鍵。



呵!!~
佛教的四聖諦
苦聖諦~他成就了!!~呵

一堆佛學院還在,考據四聖諦,分析四聖諦

師兄,就我們學佛的人,直心來論,見諒~
你覺得一個人在考據淨土是否真實有,阿彌陀佛是否存在,這種人念佛,得益嗎?
他念的下去嗎?還是一邊念,一邊疑~

禮懺用這種心,去禮懺,得益嗎?

高僧有時在談時,是從自性裡五眼六通,談出來的~不從歷史來談~而且歷史也不盡真實~
像 虛雲老和尚就是 六祖,在夢中,要他去重建六祖道埸,這能考據嗎?

宣化上人也是,六祖叫他去美國弘法,這一般人會信嗎?
真修禪定的人,念佛的人,施食的人,是會有感應的,雖然這不值得一談,
但這豈是考據可以辦的到~


[youtube]http://youtu.be/31PQ1NxlapQ[/youtube]




作者: 祺一    時間: 2013-6-28 00:11:55

boy650623 發表於 2013-6-27 23:58  
呵!!~
考據來,考據去~~呵

研究佛法者最終能走到佛法是什麼

實修佛法者最終能走到什麼是佛法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6-28 00:17:32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6-28 08:35 編輯
祺一 發表於 2013-6-28 00:11  
研究佛法者最終能走到佛法是什麼!

實修佛法者最終能走到什麼是佛法! ...


像胡適說楞嚴經是偽經,你覺得他會走到哪???
一堆佛學院也是研究,淨土 的真偽,你覺得呢??

他們打從心裡,信根,就已經失去了,
去追尋所謂的南傳佛教(原始佛教)

根本忘記了, 聖玄奘大師在印度,以大乘佛法大敗小乘佛教的歷史!~
大乘佛法只是沒有傳承的人來發揚光大,學佛人的可悲呀~

曾幾何時,以前的日本,韓國,還都是來我中國留學,
日本,韓國很多都是學古中國的,
現在呢???

不過,很多高僧大德也都回中國,恢復中國的傳統文化了~雖然很慢,不過總比沒起步!!~

實修佛法哦!!求生淨土呀!~(個人)
因為斷三毒太難了,根本做不到(個人)

作者: 台南路西法    時間: 2013-6-28 00:4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6-28 00:51:23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6-28 08:58 編輯
台南路西法 發表於 2013-6-28 00:41  
一個人如果不藉教觀心、依教奉行


這就是你的內心深處,
你看高我了

我沒你說的這麼好,我的內心深處是......呵~
要看完哦

http://youtu.be/n1Yvk-pyV0k
http://youtu.be/LlncZFZDGbA
http://youtu.be/gJ0OyWAXSXo   
作者: 台南路西法    時間: 2013-6-28 10:54: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