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關於修行法門 [列印本頁]

作者: kinloch_26    時間: 2013-6-30 13:17:51     標題: 關於修行法門


昨晚,聽母親梵唄,不禁憶起 導師有一篇法義是關於「用在修行」的部分,再恭敬翻閱,果然別有體會! 導師在此文中表述了許多合於佛陀本懷的教法,師友們可撥空研讀此文,或至各佛教文物流通處(或台北慧日講堂、商務印書館、三民書局、新竹福嚴佛學院、桃園弘誓學院、嘉義妙雲蘭若、高雄文殊講堂洽詢請購)今,摘錄其ㄧ段:『妙雲集』下編之八《教制教典與教學》˙十三學以致用與學無止境˙二,用在修行。
──────────────
現在,我想從當前的現實情形,來說學用結合:怎樣將所學的見於事行?怎 樣從事行中增長所學?先說修行:
  中國佛教界重修行,而實重於音聲佛法,也就是以語言的念誦為重。如從寺 院習慣傳來的早晚課誦,每人的誦經、念佛、持咒、禮懺,以及普佛、上供,那 一項離開了語言的持誦?甚至是不念佛、不誦經、不持咒,別人就會說你不修行 。修行而偏重於持誦,無疑為中國佛教的一般情形。在沒有學習佛法,聞思經論 的,誰也都在持誦這些,也就是誰也在修行這些。現在經過了經論的聞思學習,在課誦時,念佛、持咒、誦經時,試問有些什麼不同?是否能將學習所得而應用 於持誦,提高持誦的品質,更適合於念誦的意義?如沒有學習聞思,是這樣的念 誦;學習了佛法,還是這樣的照念不誤,並無不同。那就應加反省:學了些什麼 呢?學習有什麼用呢?這就不能不說是學無所用了。如學習以後,就覺得念誦沒 有意義,那就不但無用,而且見解有問題,反而有害了!
  佛法的每一行門,在實行起來,是否能行之有效,逐漸深入,不只是行法的 本身問題。依佛法說:知見(理解)必須正確,意樂(動機)必須純潔,趣向( 目的)必須中正,方便(修持的技巧)必須善巧。如這四者而有問題,不但修行不會達成理想,還會引起副作用!如曾聞思修學佛法,應引發正見,主要是深信 因果,明辨善惡邪正。務使修行的動機純潔,目的正確。以念誦而論,念誦的方便,更為重要。一般教化的,只是勸人信仰,教人念誦,並不使人生真實信心,如法持誦。「信以心淨為性」,如真的生起信心,一定是淨善心現前,不善煩惱 消退。能這樣念誦,與佛法自有親切之感。一般但有信心的名目,缺少信心的實 際,卻自以為這樣就是信,就是修行,就大有利益了。好多人向我訴說:起初學 習念誦,妄想還不太多;等到念誦純熟,妄想可越來越多了!用功的時間並不短 ,而依然故我,進益有限,問題到底在那裡呢?問題在只知念誦,不知方便。初學習時,全心全意去持誦,所以妄想不多。但當念誦時,不知學習攝心、等心,以為多念就好,不專不切,不能攝持心念,習以成性,達到心意明淨而寧定。這樣,等到念誦純熟了,口頭是一片經聲、佛號,心裡卻妄想連綿,另有一套。這樣的成了習慣,那雖然日常行持從來不斷,而念佛的並不能一心不亂,持咒的也 不能感應道交,禮懺的業障難消。我想,曾於經論而有聞思的,對這些問題,總會有些理會。能將所學而應用於念誦,一定能生多功德,不再是口頭喃喃,類同 鸚鵡學語了!現在從事於止觀、禪慧熏修的,雖說不太多,但也不是完全沒有。但由於一 向專重修證,輕視聞思,所以或者一知半解,盲修瞎鍊;或者專在色身上用功; 或者不知深淺階位,得少為足,似是而非的狂吹一陣。有些著實修行一番,可是「誠於中而形於外」的,郤是行為乖僻,喜怒無常。或者哭哭笑笑,唱唱跳跳,瘋瘋顛顛。除了他們的真實修行,大有受用而外,卻是不夠方便善巧,引起了身心某種程度的錯亂。如曾聞思修學,而能應用所學,從事修行,相信這種副作用,就會少得多。能學以致用,所學才有意義呢!
  而且,佛法所說的,或有關於身心,或有關於修證。專在名相上修學,如身 處熱帶而說下雪一樣,總究是依稀彷彿,不得真切。不要說「真如」、「法身」,要自己體悟出來。就是所說心心所法,煩惱頭數,禪定境界,不從修行去體驗 ,怎麼也不會透徹。例如所說「尋」、「伺」、「輕安」,到底是什麼?佛法所 說,多數是自家身心上事,修證上事。不經實行,怎能深刻踏實地了解。所以,真能學以致用的,一定能從實行中,所學的不斷增明,日進於高明。學用結合而 相互增進,在修行中最足以表現出來。修行是學佛上上第一等事!在佛教中,這 也是第一要事。真正修行,能為僧伽典範,為眾生所歸向。而且正如太虛大師所 說:
   有一人向內心熏修印證,一朝徹證心源,則剖一微塵出大千經卷,一切佛 法皆湛心海。應機施教,流衍無盡。
佛法的真生命,真活力,都從修行體證而來。從印度到中國,過去莫不如此 。現代中國的衰落,在種種原因中,宗教經驗的稀薄,不能不說是重要一著。佛 教而缺少這個,又那裡會有真誠,會有力量呢!真心出家學佛,如以所學而用於 修行,對自己、對佛教,可說是第一大事了!

附件: 1044344_637535132926157_2074227328_n.jpg (2013-6-30 13:17:42, 29.77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gxOTIwNnwwNmUzODkzY3wxNzU2MjQ4NDM0fDB8MA%3D%3D
作者: 老奸巨猾    時間: 2013-6-30 13:51: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kinloch_26    時間: 2013-6-30 13:56:08

老奸巨猾 發表於 2013-6-30 13:51  
師兄吉祥!

關於念誦,一開始沒有什麼妄念,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卻妄念紛飛,末學倒有不同的看法。

仁者吉洋:

關於煩惱這部分,據我從 印順導師的理解得知,與您分享

我們一般講煩惱如烏雲,烏雲可遮日。晴朗的白雲亦可以遮日。
鐵鍊子可栓住人,金鍊子同樣也可以栓住人。

我想,仁者智聰利根,可以明白我提出的分享。與您共勉。
作者: 老奸巨猾    時間: 2013-6-30 14:05: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6-30 20:08:01

老奸巨猾 發表於 2013-6-30 14:05  
師兄吉祥!

末學很駑鈍,不知您所謂金鍊與鐵鍊所指為何?


鐵鋉就是惡業~鎖住你

金鋉子,就是大富大貴~一樣鎖住你!!呵

所以呀,就是 淨空法師說的好事不如無事~
萬里無雲吧~

這是我的理解~~

有些人或許不認同,龐居士把所有家當,放在船沉了,
或許就是這個意思吧~~

白雲我認為也有一說,就是定慢!!~
萬里無雲了,但傲慢心,出來了,也是金鍊子吧!!~
這是我的看法~

至於妄念,就我看法~
以我念佛的經驗來說,就是愈念佛(愈專一),妄念(念頭)看的愈清楚,但不會被轉,只是察覺而已~
不受影嚮~清清楚楚的知道,念頭起滅~很清楚!!~

當然佛號也很清楚,而且不太用力~
而且就我經驗,像是湧出來似的,只要跟著佛號就好了~

不過,不常有這經驗,這倒是真的
副作用~就是精神特別好,思路特別清淅~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