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悟道詩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3-7-29 10:58:51
標題:
悟道詩
本帖最後由 絕對官僚 於 2013-7-29 11:08 編輯
悟道詩
憶著當年未悟時,
一聲號角一聲悲;
如今枕上無閒夢,
大小梅花一樣香。
──唐.孚上座
這是唐末太原孚上座悟道後寫的偈頌。
「憶著當年未悟時」,真是「一聲號角一聲悲」。眼看著時間分秒的過去,人生迷昧苦短,生死又那麼無常,一念想起,不禁悲從中來。
禪門有兩句話:「未曾悟道如喪考妣,已經悟道如喪考妣」,人生的大事未明,還未開悟時,渾沌迷茫過日子,好像死了父母一樣;已經悟道後,四大皆空,人生不沾不滯,也宛如死了父母一樣。這是慨嘆自己在五道六趣多生多劫流浪,沉淪生死至今,才認識自己,自然感觸良深。學禪者如果不參透生命的本源,不思見死亡的真相,那真是「一聲號角一聲悲」!
日本貞觀禪師在留學中國二十年後,回日本傳法。一位研究天台宗三十年的道文法師請教他:「我自幼研習《法華》思想,有一個問題始終不解。」
貞觀禪師說:「《法華》思想博大精深,你只有一個問題不了解,可見你有很高修持,但不知唯一的問題為何?」「《法華經》說:『有情無情,同圓種智。』花草樹木真能成佛嗎?」「三十年來,你只掛念花草樹木能否成佛,對你有什麼幫助呢?你應該關心自己如何成佛吧!」道文一驚:「我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請問我如何能成佛?」「你說只有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要靠你自己解決了!」
一般人未開悟時,總是處處問人,卻不知自問方能自悟。
「如今枕上無閒夢,大小梅花一樣香」,現今已開悟了,甚至睡覺時都能與道相應,與真理契合,再也沒有閒愁惡夢。禪門的悟道,是活水長流,每天都有很多的小悟,集很多小悟為中悟,忽然有個恍然大悟,然後對於「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都了然於心,就再也無懼生死了!
一個真正的禪者,不管是大悟或小悟,他在二六時中的生活,實乃「大小梅花一樣香」。把凡心去除,隨著自己的真如自性,隨緣自在,人間的外境還有什麼值得迷戀和追尋呢?
來源:星雲說偈
作者:
老奸巨猾
時間:
2013-7-29 20:37: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7-29 23:36:58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7-29 23:48 編輯
太原孚上座
初在揚州光孝寺,講涅槃經。有禪者阻雪,因往聽講。至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廣談法身妙理,禪者失笑。師講罷,請禪者喫茶。白曰:「某甲素志狹劣,依文解義。適蒙見笑,且望見教。」禪者曰:「實笑座主不識法身。」師曰:「如此解說,何處不是。」曰:「請座主更說一遍。」
師曰:「法身之理,猶若太虛,豎窮三際,橫亙十方。彌綸八極,包括二儀,隨緣赴感,靡不周遍。」曰:「不道座主說不是,祇是說得法身量邊事,實未證法身在。」
師曰:「既然如是,禪德當為代說。」
曰:「座主還信否?」師曰:「焉敢不信。」
曰:「若如是、座主輟講旬日,於室內端然靜慮,收心攝念,善惡諸緣,一時放卻。」
師一依所教,從初夜至五更。聞鼓角聲,忽然契悟,便去扣門。
禪者曰:「阿誰!」師曰:「某甲。」
禪者「咄」曰:教汝傳持大教,代佛說法,夜來為甚麼醉酒臥街。」
師曰:「禪德自來講經,將生身父母鼻孔扭捏,從今已去,更不敢如是。」
禪者曰:「且去來日相見。」
師遂罷講,遍歷諸方,名聞宇內。嘗遊浙中,登徑山法會。
一日於大佛殿前,有僧問:「上座曾到五臺否?」
師曰:「曾到。」曰:「還見文殊麼?」
師曰:「見。」曰:「甚麼處見。」
師曰:「徑山佛殿前見。」其僧後適閩川,舉似雪峰。
峰曰:「何不教伊入嶺來。」師聞乃趣裝入嶺。
初至雪峰廨院憩錫,因分柑子與僧。
長慶問:「甚麼處將來?」
師曰:「嶺外將來。」
曰:「遠涉不易擔負將來。」
師曰:「柑子、柑子!」次日上山。
雪峰聞乃集眾,師到法堂上,顧視雪峰。
便下看知事。(雲竇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被孚老一覷。便高豎降旗)
明日卻上禮拜曰:「某甲昨日觸忤和尚。」峰曰:「知是般事便休。」
〈雪竇云。果然。 雲門因僧問。作麼生是觸忤處。門便打。
雪竇云。打得百千萬個。有甚麼用處。直須盡大地人喫棒。方可扶豎雪峰。
且道孚上座具甚麼眼 雲居舜云。大小雪峰。被孚上座惑亂一上。
只這孚上座。也是擔枷過狀。
雪竇宗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殊不知。雪峰坐籌帷幄。決勝干里。
孚上座逞盡平生見解。也只在雪峰圈繢裏。
幻寄曰。一翳在目。空花亂墜。〉
峰一日見師,乃指日示之,師搖手而出。
峰曰:「汝不肯我那。」師曰:「和尚搖頭,某甲擺尾,甚麼處是不肯。」
峰曰:「到處也須諱卻。」
一日眾僧晚參,峰在中庭臥。
師曰:「五州管內,祇有這老和尚,較些子。」
峰便起去。峰問師:「見說臨濟有三句,是否?」
師曰:「是。」曰:「作麼生是第一句。」師舉目視之。
峰曰:「此猶是第二句,如何是第一句。」
師叉手而退,自此雪峰深器之。
一日玄沙上問訊雪峰,峰曰:「此間有個老鼠子,今在浴室裏。」
沙曰:「待與和尚勘過。」言訖到浴室,遇師打水。
沙曰:「相看上座。」師曰:「已相見了。」
沙曰:「甚麼劫中曾相見。」
師曰:「瞌睡作麼?」沙卻入方丈,白雪峰曰:「已勘破了。」
峰曰:「作麼生勘伊。」沙舉前話,峰曰:「汝著賊也。」
〈妙喜曰。又勘破一個。〉
福簽瓜次,師至。福曰:「道得與汝瓜喫。」
師曰:「把將來。」福度與一片。師接得便去。
師到投子,子云:「久嚮太原孚上座,莫便是麼?」師作掌勢。
子云:「老僧招得。」師便出。
子云:「且聽諸方斷看。」師卻回首,子便打。
鼓山問:「父母未生時鼻孔,在甚麼處?」師曰:「老兄先道。」
山曰:「如今生也,汝道在甚麼處。」師不肯。
山卻問:「作麼生?」師曰:「將手中扇子來。」山與扇子,再徵前話。
師搖扇不對,山罔測,乃毆師一拳 鼓山赴大王請,雪峰門送,回至法堂。
乃曰:「一隻聖箭,直射九重城裏去也。」師曰:「是伊未在。」
峰曰:「渠是徹底人。」師曰:「若不信,待某甲去勘過。」
遂趁至中路便問:「師兄向甚麼處去?」
山曰:「九重城裏去。」師曰:「忽遇三軍圍繞時如何?」
山曰:「他家自有通霄路。」師曰:「恁麼則離宮失殿去也。」
山曰:「何處不稱尊。」師拂袖便回,峰問:「如何?」師曰:「好隻聖箭,中路折卻了也。」遂舉前話,峰乃曰:「奴渠語在。」師曰:「這老凍膿,猶有鄉情在。」
〈徑山杲云。眾中商量道。甚麼處是聖箭折處。云鼓山不合答他話。是聖箭折處。鼓山不合說道理。是聖箭折處。恁麼批判。非惟不識鼓山。亦乃不識孚老。殊不知。孚上座正是一枚賊漢。於鼓山面前。納一場敗闕[心麼][心羅]而歸。卻向雪峰處拔本。大似屋裏販揚州。若非雪峰有大人相。這賊向甚麼處容身。 當時可惜放過。卻成不了底公案。只今莫有為古人出氣底麼。試出來。我要問你。甚麼處是聖箭折處。〉
後歸維揚,陳尚書留在宅供養。一日謂尚書曰:「來日講一遍大涅槃經,報答尚書。」書致齋茶畢,
師遂陞座良久。揮尺一下曰:「如是我聞。」乃召「尚書」。書應「諾」。師曰:「一時佛在。」便乃脫去。
〈俊哉!大善知識,留一大涅槃經而去,千古傳誦。〉
作者:
wowno
時間:
2013-7-31 05:38:52
本帖最後由 wowno 於 2013-7-31 05:52 編輯
悟道
人自生來有其性
自修心來亦修息
人若非心則可悲
吾人悟道亦需心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