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天空使者魂動再現,第三代Mazda 6北海道試駕(1)(27p) [列印本頁]

作者: 陳仁    時間: 2013-8-7 06:04:23     標題: 天空使者魂動再現,第三代Mazda 6北海道試駕(1)(27p)

 
從21世紀以Zoom-Zoom為品牌精神以來,MAZDA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獨特魅力,不僅將日本禪學意境發揮到淋漓盡致,更在車壇中開創新局面,尤其第六世代的產品陣容,更導入魂動美學和SKYACTIV技術兩大元素,其中最新的旗艦Mazda 6更是一大力作,在日本北海道親身體驗後,更加深我對第三代Mazda 6的印象。

 
2002年以創新風格奠定往後家族路線的第一代Mazda 6,在日本稱為Atenza,為取代常青車系Capella/626的新作,重新命名更看得出MAZDA改變的決心;2008年尺碼明顯放大的第二代問世,雖然還看不出魂動美學的影子,測試市場口味的性質頗為濃厚,並有朝大型房車靠攏的趨勢。2010年的義大利米蘭,MAZDA發表一款名為「靭Shinari」的概念車,結果引起莫大回響,2011年東京車展則以「雄Takeri」預告新Mazda 6型態,除了更為強烈的肌肉感,也運用線條營造光影來達到如禪的境界,同時原廠的新家族特色「魂動之翼」出現在Mazda 6上,並導入最新也是自家獨創的SKYACTIV技術,這也正式宣告第六世代產品的到來。

 
第一代Mazda 6

 
第二代Mazda 6

 
Shinari Concept

 
Tajeri Concept

如果和第二代甚至第一代相比,第三代Mazda 6在造型上似乎更美也更搶眼,靜止不動下宛如一件藝術品,藉由光影與線條的交織下,營造出前低後高、蓄勢待發之姿,就如同猛禽準備向前撲殺獵物,侵略性之高在當今車壇很少見,當然就保守傳統的買家來說恐怕視覺上太過強烈,但現在市場上的買家多屬新世代,對於運動感、個性化的需求大過中規中矩,單以賣相來說第三代Mazda 6絕對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甚至還勝過兩代前輩,並獲得多數人認同。此外,在大環境流行趨勢下,頭燈組也採用時下流行的LED導光條與光環,並與HID頭燈搭配組合,當開啟時和「魂動之翼」形成夜間最明顯的特徵,這似乎和AUDI有著同工藝取之妙。

 
4860×1840×1450mm的車身尺碼,與第二代分別增加125mm長、45mm寬、10mm高

 

 

 

 

4860×1840×1450mm的車身尺碼(與第二代分別增加125mm長、45mm寬、10mm高),算是MAZDA創廠以來最大級距的作品,也是原廠第一回大膽嚐試,主要是既然晉升為旗艦,又要和對手抗衡,勢必該在尺碼面多些著墨。所以無論是2.0L還是2.5L,都擁有2830mm的軸距,如果和第二代相比那可增加不少,2.0L就配置17吋輪圈和225/55R17輪胎,2.5L更將19吋輪圈與225/45R19輪胎列為標配,相信這在同級車是非常罕見。此外,第三代Mazda 6無論2.0L或者2.5L全都長一個樣,就連排氣尾管都是雙邊單出,唯一能分辨的似乎只有從輪圈造型下手。

 

 

 

 

一如MAZDA的SKYACTIV技術所追求環保節能,這次特地在日本最後淨土的北海道進行第三代Mazda 6試駕,藉由高速公路、市區道路、山路等體驗新旗艦優異表現;同時總代理也準備頂級全配的2.5L為測試車,但我可沒放過身為工作車的2.0L,畢竟這也納入引進台灣的清單中,可惜因時間關係無法體驗另一輛工作車CX-5 2.2柴油,否則更能完整地體驗第三代Mazda 6的動力配置。

 

 

 

 

 

 

 

 

 

 

 

 
作者: evadaniel    時間: 2013-8-7 08:31:14

好水的車身線條~不知道台灣何時可以看到他那美麗的身影?
作者: han123456    時間: 2013-8-7 19:10:57

車尾很日系,車頭的嘴巴越來越大了!

還沒習慣

作者: 戰國無雙    時間: 2013-8-7 23:33:35

看過嘉偉哥的試駕了!!new馬6評價好高!!!
接下來就等下一代Mondeo跟下一代Legacy 2.0dit的試駕了。
目前比較喜歡這三輛。
作者: 陳仁    時間: 2013-8-8 08:25:56

天空使者魂動再現,第三代Mazda 6北海道試駕(2)

 
或許本身對於過多複雜的介面反感,看到第三代Mazda 6的內裝鋪陳反倒覺得親切,因為這種簡潔大方又淺顯易懂的操作面板,百分之百合乎我的需求,對於駕駛人來說更免於手忙腳亂無法集中,當然賞心悅目的線條設計,更能讓乘員願意待在這舒適的空間中久久不能忘懷。

 
由於軸距長達2830mm,對設計師來說不僅發揮空間更大,也能創造絕佳的舒適乘坐性,當然配備更一應俱全,以2.5L頂級版的Mazda 6來說,i-DM多功能顯示幕(平均油耗、續航力、i-ELOOP動能回收、怠速引擎運轉、MRCC雷達定速巡航)、衛星導航(具有倒車顯影)、恆溫空調、CD音響、USB/AUX端子、前座加熱、多功能方向盤、電動座椅、皮革內裝、全套i-ACTIVSENSE主動安全等都列為標準配備,或許是日本民眾對天窗的接受度不高,因此從原廠的型錄中發現並未有這個選項,但引進台灣後可能會成為全車系標配。如果和前兩代相比,第三代Mazda 6在內裝用料的選擇頗為用心,不只降低塑膠感的比例,更以合成皮革包覆控台、門飾板,並在方向盤、座椅、中扶手等處施以外露縫線,整體的視覺效果提升,觸感亦大有進步,從這裡似乎可看得出MAZDA有意將Mazda 6打造成旗艦的決心,當然也賦予和歐洲對手相抗衡的有力條件。

 

 

 

 

 

 

 

 

 

為了營造豪華且不失運動感的氣氛,鋼琴烤漆處理的飾板雖然面積和比例低,卻在整體中展現畫龍點睛的功能,同時空調出風口、門板、方向盤、排擋座等多處以鍍鉻霧面處理,整體搭配組合完全不落俗套,也非譁眾取寵,反倒更有歐洲高級車的視覺感。

 

 

 

既然軸距更長,乘坐空間勢必也更為寬敞,無論縱向與橫向都也明顯進步,其中座椅設計最讓MAZDA引以為傲,因為這是參考太空人處於無重力狀態下的座姿設計,不僅材質選擇慎重,就連造型、包覆性、支撐性都全列入要素,所以在試駕過程中無論駕駛座、前乘客座或者後座,前後座椅柔軟度適中,後座椅背傾斜角度恰到好處,即使經過兩三個小時也不覺得疲勞或不舒服;再者前駕駛座配置兩組記憶和十向電動調整,前乘客座則為電動四向調整,並附有加熱功能,雖說是貼心設計,但處於亞熱帶的台灣民眾恐怕很難有機會用得到,畢竟真正寒流的天數應該都算得出來。

 

 

 

 

至於置物空間,或許這也算是第三代Mazda 6的特色。高達483L的行李廂容量,藉由後座椅背前傾得以創造更大容量,和第二代相比行李廂開口增加32mm,開口下端離地約730mm,就取放物品都更符合人體工學和便利,對於熱愛小白球者四套球具絕不是問題。另外車頂中央的隱藏式眼鏡盒、駕駛座右側零錢盒、大容量手套箱、中控台下方置物格、雙置杯座、中扶手置物格(內附USB/AUX端子)、車門寶特瓶放置格座等,都提供給乘員更多便利;不過我對車門寶特瓶放置格頗有微詞,既然空間已經不受限,為何僅提供給寶特瓶使用,而不多利用些空間創造出更大的置物格?猜測這可能是為了內裝造型的整體美觀所致,進而犧牲部分的便利性吧!

 

 

 

 

 

 

 

在日本還有白黑雙彩的內裝選項,就視覺上相當典雅,尤其配上Mazda 6那簡潔有多變的魂動美學,車壇鮮少有如此絕妙的組合,可惜這種配色並不會引進台灣,主要是淺色系在市場已經退燒,對消費者來說不容易保養是一大主因,倘若有機會納入選項,應該會獲得不少消費者青睞。

 

 
作者: rty4568    時間: 2013-8-9 20:51:12

超期待這台車能趕快引進來,但也希望價格不要太高。

作者: shijung    時間: 2013-8-11 16:19:26

看了GO車誌  對這台評價超好的
內容的配備上也相當齊全  另外外觀也是一級棒的

只能等待代理商進口進來的價錢了

作者: 陳仁    時間: 2013-8-12 06:28:00

天空使者魂動再現,MAZDA i-ACTIVSENSE主動安全北海道實測(3)

 
在MAZDA的規劃下,除了SKYACTIV技術外,另外還有列為主動安全科技的i-ACTIVSENSE,依照類別分為危險辨識和損害降低兩大輔助系統,靠的都是電腦與感應器的作動來減輕駕駛人負擔。所以在北海道的試駕過程中,除了少數幾項無法實際體驗,幾乎都有深刻的感受,只能說有這些科技的幫助,確實有助於行車安全的提升。

 
第三代Mazda 6所搭載的i-ACTIVSENSE主動安全科技,是由MAZDA所自行開發的輔助系統,這當中包含MRCC(MAZDA Radar Cruise Control)雷達定速巡航系統、FOW(Forward Obstruction Warming)前方障礙警示系統、HBC(High Beam Control)遠近光燈自動調整系統、LDWS(Lane Depature Warming System)車道偏移警示系統、AFS(Adaptive Front Lighting System)主動轉向頭燈、RVM(Rear Vehicle Monitoring)車後盲點偵測系統、SBS(Smart Brake Support)智慧型煞車輔助系統、SCBS(Smart City Brake Support)都會型煞車輔助系統等,嚴格來說這些科技在不少高級車已經非常普遍,但對於MAZDA而言這算是新的嘗試,畢竟i-ACTIVSENSE和SKYACTIV、魂動美學整個組合起來,才算是最完整的第六世代產品。

 

由於整個試駕活動都在白天進行,因此AFS和HBC兩項就無法得知其效果,而SCBS基於安全考量則在封閉場地進行體驗,其他各種輔助行頭,一路上只要有機會我絕對不放過。所以啟動引擎後,我即刻按下位於儀表總成右下方的RVM、LDWS鍵,同時MRCC、SBS、FOW則從方向盤右方進行設定,以便隨時進入最佳警戒狀態;所以一路在高速行駛下便與前車保持距離,並可藉由方向盤上的按鍵設定和前車之間距離、速度等條件,當車速過快或前車減速時便可感覺SBS的介入,煞車力道瞬間釋出。此外LDWS和RVM分別於時速65km/h、30km/h以上方會啟動,在後方來車或偏離車道時,便會於後視鏡與儀表內以圖像顯示,並有蜂鳴聲響警告。

 

 

 

 

 

 

 

 

為了測試SCBS,原廠基於安全考量在封閉場地進行,這套專為都會區所設計的輔助型煞車系統,是靠位於前擋玻璃上頭的紅外線感應器偵測27度內、距離6m左右的所有車輛,作動範圍介於時速4-30km/h之間,礙於場地限制是以時速20km/h行進,當接近前方車輛但沒有煞車狀態下,SCBS會自動介入自行停煞,這時可感覺煞車力道從踏板回饋至腳底,但兩秒後便會解除,之所以設定兩秒是因這短暫時間可讓駕駛人反應,並將右腳從油門踏板轉移到煞車踏板;倘若超過兩秒駕駛人沒有作出反應,車輛還是會前進。所以初次使用還是會不習慣,碰到前方有物體與障礙物仍不由自主地去踩煞車踏板,或許這就是人的本能反應。

 

以SKYACTIV技術為基礎所打造的第三代Mazda 6,縱使車體結構與諸多配備能形成最佳防護,但若沒有i-ACTIVSENSE主動安全科技的幫助,恐怕對駕馭輔助面有所折扣,所幸引進台灣的第三代Mazda 6配置更完整的系統,對消費者來說應該是相當友善的行頭,只是本地交通狀況不如日本,能否發揮效用就端賴駕駛人的取捨了。

 
作者: 陳仁    時間: 2013-8-13 06:41:30

天空使者魂動再現,第三代Mazda 6北海道試駕(4)

 
說起第三代Mazda 6的動態表現,那真是令我印象深刻,2.0L和2.5L雖然採用同樣的機械結構,但在輸出功率、引擎反應與輪胎配置等諸多因素下,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感受,但舒適、轉向精準和俐落的行路性比起前兩代有明顯進步,甚至和歐洲車有不相上下的表現。

 

 

 

在MAZDA的規劃下,第三代Mazda 6共有2.0L、2.5L兩具DOHC直列四缸直噴汽油引擎(壓縮比都是13.0:1),和一具2.2L柴油動力(壓縮比14.0:1),也就是SKYACTIV-G與SKYACTIV-D,既然千里迢迢來到北海道,當然要體驗一下2.5L旗艦的動力。不過在這之前我可是和入門的1998cc引擎相處頗久,155hp/6000rpm、20.0kgm/4000rpm(第二代為153hp/6200rpm、19.3kgm/4500rpm)輸出功率和CX-5相當,放在超過1.4噸的第三代Mazda 6上低速域表現還不錯,堪稱相當平順,但再加速似乎有點力不從心,油門到底引擎聲浪激昂,但反應和速度卻有點跟不上,若以手排模式換檔就略有猛勁。或許是我心仍存熱血,殊不知第三代Mazda 6已朝舒適靠攏,所以才會對此這擁有動感外型的房車有所期待。平心而論若不苛求這具2.0L心臟的超強性能,運轉靜肅性、精緻度都足以滿足一般日常使用,但想要來點衝勁刺激,那恐怕就要失望了。所幸這只是前菜,因為在這之後可是還有一具更來勁的2.5L心臟等著我。

屬於頂級的2488cc心臟,雖然和第二代採相同排氣量設定,但導入直噴和經過調校後獲得擁有188hp/5700rpm馬力和25.5kgm/3250rpm扭力,比起第二代的170hp/6000rpm、23.0kgm/4000rpm足足增加了18hp/2.5kgm的輸出功率,這樣的具表現除了過去的MAZDASPEED外,可稱得上Mazda 6歷代最強。和2.0L相比,2.5L顯然活潑許多,即使轉速在3000-4000rpm依然感受到充足的扭力,且引擎聲浪也會隨著轉速高低有所差異,低速渾厚、轉速拉升跟著高亢,貼背性、動力飽滿度也因較2.0L多出了33hp/5.5kgm的功率而更為明顯。此外2.5L運轉寧靜雖然沒有六缸好,卻也在水準之上,這點或許得歸功於隔音設計,因為連2.0L也沾光。無論是2.0L或者2.5L,搭配六速自排每個檔位都恰到好處,綿密度宛如CVT,卻又沒有CVT在加速起步與再加速的遲鈍,只能說反應快又迅速,平順中帶點衝勁。

至於最受歡迎的2188cc柴油心臟,雖說無法親自體驗裝載於Mazda 6上,但至少可從日本銷售最佳SUV的CX-5上有些心得,那就是扭力充沛加速力道十足,姑且不論操控性,雖引擎僅有175hp的馬力,但扭力可是高達42.8kgm,這已經是4.0L V8引擎的水準,直覺動力源源不絕,甚至連高速的尾勁一點也不輸給汽油引擎,只能說SKYACTIV果真了得,也難怪在日本如此受到歡迎。

 

 

 

 

 

攸關操控、舒適的懸吊底盤,Mazda 6採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結構,只能說原廠的調校功夫了得,這就是MAZDA所引以為傲的SKYACTIV-Chassis。或許是軸距拉長且輪距也加寬的緣故,駕控起來就是穩,前驅車的轉向不足現象輕微,應該是說過彎時只要鎖定入彎點,稍轉方向盤並在油門和煞車踏板之間交換,並以換檔撥片升降即可,不過因第三代Mazda 6已經更為舒適導向,所以會覺得車身有些側傾;另外2.0L配置225/55R17輪胎,抓地力雖然沒有2.5L的225/45R19來得好,但更換輪胎的費用較低,這點對於經濟型買家來說應該是一大利多。雖說北海道的高速公路最高速限低,但因路況好不免會享受一下高速樂趣,在高速行駛風切聲約在時速110-120km/h湧現,輪胎和路面傳來的噪音並不高,就靜肅面而言比起前兩代都進步許多,甚至直逼歐洲對手。

 

 

 

 

 

整體來說Mazda 6進化到第三代,從造型、質感、操控性、舒適性、安全指數等都全面進步,也算是MAZDA在21世紀集大成之作,所以在11月引進台灣後,將面臨HONDA Accord、SUBARU Legacy、HYUNDAI Sonata、PEUGEOT 408、VW Passat等來自日本、韓國與歐洲的對手,以及TOYOTA Camry、NISSAN Teana、FORD Mondeo等國產車,雖說Mazda 6的各方面條件和表現都相當優異,但勝負還是回歸價格面,只要價格策略得宜,且能切入新台幣90萬到140萬元之間,應該有機會在市場中獲得不錯銷售成績。

 
作者: 徐詩堯    時間: 2013-8-13 16:56:04

這輛車,如果能引進wagon的車型,真是型男、型女車主的一大福音阿。
作者: car0001    時間: 2013-8-19 21:02:13

質感似乎有進步
MAZDA的新車,版件設計的越來越有型了呢
讓整台車像是有靈魂般的感覺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