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虛雲老和尚以何因緣駐錫雲居山真如禪寺的? [列印本頁]

作者: boy650623    時間: 2013-9-18 23:07:22     標題: 虛雲老和尚以何因緣駐錫雲居山真如禪寺的?




這要從1952年說起,1952年春,虛老由廣東雲門寺赴湖北武漢歸元寺,當時有佛源和尚、覺民師二人同往。在歸元寺期間,虛老寫有“業風吹起到武昌,老病馳軀累眾忙。三月淹留三佛寺,一場災難一慚惶”的詩句。隨後,虛老去了北京廣濟寺籌辦中國佛教協會。在這次會議上,虛老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會後,應邀去上海玉佛寺,參加世界和平水陸法會。不久,虛老又在該寺住持禪七,當時記有“虛雲老和尚禪七開示”一書,至今還指引著習禪愛好者入門。

1953年,虛老到江西廬山大林寺。期間,經常有來訪者談論江西佛教這塊聖地,其中有位來訪者向虛老談到雲居山真如禪寺被日寇焚燒後的近況之時,虛雲老和尚非常痛惜:千古名刹竟荒廢成了放牛的場所。於是,虛老就寫信去上海、廣州等地,向各地的大居士告知他老人家即將準備去雲居山搭茅居住。這年夏天,虛老由廬山大林寺與佛源、覺民、果一師和祝華平居士等前往雲居山。


我也是接到老和尚的指示,於1953年7月間由廣東雲門寺前往雲居山,在行至永修縣城至張公渡的途中與老和尚相遇。於是,我們便與虛老同行,到張公渡之時,天色已晚,當晚就在小渡口借宿一夜。次日,登程去羅神殿,由羅神到峽平鄉。由於當時沒有公路,一行人從峽平鄉後的一條山道登上了雲居山。到達雲居山真如寺之時,太陽也到偏西的時候了。


我們一行從滿目淒涼雜草叢生的小路上走進了那間破爛不堪的小屋,到家了。裏面住著性福等幾位年老的和尚。進屋後,大夥都忙開了,做飯、打掃衛生、收拾行單等等,艱苦的農禪生活當下就展現在面前。


第二天,老和尚帶領眾人清理屋基內的雜草,一尊千佛座、毗盧遮那大銅像還有幾塊石碑也正在深草之中。以後,就日復一日地做著開荒種地、修橋、修路、清理場地等活。


當時生活是艱苦的,沒有生活基礎。老和尚拿出弟子們供養他的錢做生活費並購買農用工具。邊開荒邊種植。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在雲居山再次實踐。


到第二年(1954年),全國各地的信徒們都知道虛雲老和尚住在雲居山。前來參學的僧眾也陸續雲集;各地的居士們也不怕路途遙遠前來參拜、皈依。從此,雲居山就有了生機。僧眾多了,自己動手,搭建茅蓬。當時,虛老就住進那破爛不堪的牛棚。把牛棚打掃幹淨,蓋上茅草,沫好泥牆,就成了當時老和尚的“雲居茅蓬”。


在農禪之餘,邊清理地基,邊請山下村民伐木做建材。猶如僧眾上百似的“百業俱全”,有木工、泥工、磚瓦工,均有人在,真叫“熱火朝天”一派興旺景象。陸續開墾荒地40餘畝,水田20餘畝,開墾茶園近70畝(是有名的“雲霧茶”)。

1954—1956年,真如禪寺把開墾荒田擴展到“趙州關”外,共計開墾水田205畝多,糧食可以自給了,同時,在此基礎上創辦了“僧伽農場”。


老和尚自登山之日起,對復興雲居山真如禪寺用盡了心血。從整個寺廟的規模來說,是很大的,老和尚認為應當先建法堂、藏經樓,安供毗盧銅像,僧眾才有修心養性的場所;後建大雄寶殿和天王殿;再建東西兩邊的配殿。此外,老和尚對趙州關內的“明月湖”也有意修理。


初具規模之後,老和尚在雲居山第一次傳授戒法。由於各方面條件的關係,開創自誓受戒的方便法門。由於來往僧眾和沙彌不斷雲集,只好實施這一方便之戒法。老和尚身體好的時候,常為住山僧眾講開示。入冬之際每年都主辦禪七,使常住的僧眾和來山的居士們受到法雨滋潤。



附件: c711420373.jpg (2013-9-18 23:06:33, 66.64 KB) / 下載次數 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YzMDUwMnwzYjYxZTVjZXwxNzU2Mzg1ODUyfDB8MA%3D%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