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年輕動感重新定位,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試駕報導(外觀、內裝)(19p) [列印本頁]

作者: 陳仁    時間: 2013-10-10 06:21:59     標題: 年輕動感重新定位,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試駕報導(外觀、內裝)(19p)

 
全新大改款的TOYOTA Corolla Altis絕對堪稱是今年國內市場最受矚目的車款之一,在2001年第9代車型在台國產之後,更是連續12年創下單一車種的銷售冠軍,幾乎是以超高市佔率的王者之姿力壓同級距車款,自從2012年中旬日本原廠正式發表了第十一代Corolla以降,隨著美規、歐規車型的逐漸揭密,國內外媒體的焦點幾乎都不曾離開過這位平價花冠王,而〝好酒沉甕底,越陳越香〞的全新Corolla Altis也終於在10月7日以磅礡之姿登台發表,相信國內廣大車迷早已是蓄勢待發,而搶在第一時間就帶來最完整的試駕報導。

 
新台幣64.4萬元起,新世代Corolla Altis席捲全台

有鑑於新世代國產化的Corolla Altis將會導入新台幣64.4萬雅致型、68.9萬元經典型、72.6萬元豪華型、76.6萬元尊爵型以及76.9萬元個性化的Z版等5種車型等級,而此次本報試駕的是Corolla Altis尊爵型,就讓我們一同來領略全球戰略車霸主的不凡魅力。

 

穩重成熟卻不失年輕化路線,培養未來TOYOTA新族群

即便歷經11個世代的沿革、在日本幾乎受到60歲左右族群的最愛、在台灣也因為市占率超高而產生制服車的疑慮,但這一切感官問題,都在新世代的Corolla Altis的出現迎刃而解,國產化的Corolla Altis是以穩重成熟卻不失年輕化路線的歐規車型為主,除了既有的家族風格「Peace of Mind」所呈現的品質、設計、聲譽與機能都能同時追求最高標準外,新世代的Corolla Altis更加入了「Waku-Doki」的設計語彙,讓過去被定位在一般房車的印象大為轉變為運動、生活兼具的新好男人用車,充分詮釋了駕馭的熱情與樂趣

 

新世代Corolla Altis每一寸肌膚都充滿活力

為了超越顧客期待以及持續坐穩市場銷售同級之冠,新世代Corolla Altis幾乎是以全臉整容在拉皮之姿登場,歷經11代的改革卻絲毫不留一點歲月痕跡,年輕化的設計走向從車身的每一寸肌膚都能清晰看見,與前代相比最大的差異,就在於融為一體的鍍鉻水箱罩線條分明的高亮度晶鑽頭燈,與全新造型的進氣壩構築出TOYOTA新世代特徵「Keen Look」;車身鈑件的摺痕及車側立體折線及鍍鉻飾條,勾勒出歐風素有的時尚韻味以及年輕化的運動風格,洗鍊動感的車身造型,不禁讓人會再多看幾眼確認這真的是Corolla Altis嗎?

 
從這個角度可以明顯看出頭燈造型從原先凸出圓弧變為更加有菱有角

車身尺碼更為寬敞大器,位居同級距車款之最

年輕走向的新世代Corolla Altis的改變之處相當顯而易見,定位上也往中大型房車重新塑形,與前代相比車長拉長了80mm、車寬增加15mm、軸距增加100mm之下,造就了新世代Corolla Altis擁有4620x1775x1460mm的車身尺碼,以及2700mm的軸距拓展了寬敞大器的車身格局,幾乎是同級距車款之最,而四輪置於車體角落更能創造出動感的跑格,軸距的大為改動,加上前座椅椅背薄型化,讓後座乘客膝部空間增加達92mm之多,後座空間同樣居同級車之冠,向上升級之勢,宛如過去Camry的規格,更讓新世代Corolla Altis得性價比更臻完美。

 

車內靜肅性全面提升

車室空間的大進化,可不僅有空間的寬敞化,就連車內的靜肅性也在本次的大改款中全面升級,隔音及吸音材質的重新規劃、門板隔音棉重新設計、引擎室隔音棉孔洞的更小化以及添加隔音前擋風玻璃,透過各種寧靜工程,有效降低了高低頻噪音與風切音,在試車前原廠也特別強調了此一改變,在實際上路後也感受到車內外噪音的差別的確有較前代優異。

 
後照燈基座的穩定鰭,將空氣有效平滑分散,助於提升車輛穩定性,達到更佳的空力與油耗表現。

 
尾燈側邊的穩定鰭。

 
投射式LED頭燈組

 
LED晶鑽尾燈

外觀年輕亮眼、內裝卻未能同等提升

進入車室後,內裝構成以水平線設計為主軸,較能呈現開闊的視覺效果,中控台採用大量高品質的軟質塑膠,能夠有效減少反光所造成的不適,不過不知是否因為新車的關係,車內的塑膠味還是偏重,而強調人性化的T型介面配置,以駕駛導向、以簡馭繁為設計主軸,不過以車款的最高等級車型(尊爵)來說,好像稍嫌不夠稱頭。

 

 

EPS三輻式電動輔助方向盤所配有的快捷鍵可以控制定速巡航、音響、相關駕駛資訊以及ECO指示燈,其中尊爵及Z版更含有MID控制鍵的功能,不過位於方向盤上的「DISP」MID快捷按鍵僅設有上下跳轉功能,進入功能設定時,必須長按才能確認選定,靈敏度及操作花費時間都稍長,但其實當初車廠在設置這些快捷按鍵的初衷,就是希望車主停車休息時,在去觀看相關車訊,並非鼓勵駕駛邊開車便進行按鍵操作。

 
EPS三輻式電動輔助方向盤所配有的快捷鍵可以控制定速巡航、音響、相關駕駛資訊以及ECO指示燈

 
全新設計的儀表板,則依車型分成動感藍光三環式儀表板(雅致、經典、豪華)以及附三色顯示MID的自發光雙環式儀表板(尊爵、Z版)採用獨特的鍍鉻飾環,創造出更立體的視覺效果。

 
Push Start引擎觸控系統

而以往在車款中較高等級車型才有配備的Push Start引擎觸控系統,新世代Corolla Altis在豪華版以上就能擁有,而全新設計的儀表板,則依車型分成動感藍光三環式儀表板(雅致、經典、豪華)以及附三色顯示MID的自發光雙環式儀表板(尊爵、Z版)採用獨特的鍍鉻飾環,創造出更立體的視覺效果。

 
豪華型以上才有的全開式電動天窗

後座膝部空間居同級車之冠,但後座頭部空間則略顯壓迫

駕乘者的乘坐舒適感,決定了這趟旅途的歡愉程度,新世代Corolla Altis擁有所擁有的皮質座椅,乘坐時的座椅舒適度稍嫌過硬,而僅有尊爵版才能享有的駕駛座所八向電動調整座椅(含電動腰靠),只能獨樂樂了,而後座因軸距增加以及後席地板平整化的影響下,後座膝部空間大為提升,讓後座乘客也能享有舒適的坐乘感受,不過僅有因為配合運動風格設計,而將C柱向前傾,導致後座頭部空間略顯壓迫。

 
軸距的大為改動,加上前座椅椅背薄型化,讓後座乘客膝部空間增加達92mm之多

 
後席地板平整化效果顯著

 

作者: ting    時間: 2013-10-10 06:40:54

終於新車出來了可惜已經買了上一代
作者: 李發    時間: 2013-10-10 14:26:26

2014年嶄新的外觀,配上20年前的老式中控台,還真是不搭!
後照鏡底座跟尾燈上的鰭狀物,可以穩定車身,提升油耗表現,
說實話,我覺得很瞎扯!
Led頭燈首次在百萬元以下車輛配備,值得稱讚!


作者: han123456    時間: 2013-10-10 15:02:36

去看了實車...還算不錯!

但是售價...尊爵跟Z版+影音

加上牌照保險可能會超出90....

以1.8來說....好貴阿!

不過真要買新車的人還是建議這台啦

畢竟TOYOTA的折舊率實在是超划算的!
作者: 小斌    時間: 2013-10-10 15:23:07

http://incar.tw/2014-toyota-coro ... -overlap-crash-test
車體結構強度不足,2014 Toyota Corolla在小範圍偏撞測試獲得低分
作者: suesan    時間: 2013-10-10 22:28:05

給我獨立懸吊啦
作者: s13782696    時間: 2013-10-13 15:58:12

跟這台相比的話
我選SANTRA
作者: qoo1234567    時間: 2013-10-14 23:10:18

我想要買這台我會先在等小改款.........
等到改得差不多了在下手吧!
作者: evadaniel    時間: 2013-10-16 09:02:53

上禮拜去保養車車~順便去展示間看一下~車頭不錯看~車尾還在適應中~
作者: play-789    時間: 2013-10-16 23:20:51

中控有點老氣...
且我如果要換裝7吋的螢幕...不知道能不能裝得上?
作者: woodcool    時間: 2013-11-1 17:33:22

計程車運將的最愛,看他目前內裝的樣子,應該不久後就會有小改款了~
作者: 陳仁    時間: 2013-11-2 05:53:05

年輕動感全新定位,全新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試駕報導(動力、操控)

 
回想起2008年,TOYOTA台灣總代理和泰汽車全球首發第10代Corolla Altis 2.0L汽油引擎新車型,並取消1.6L入門級動力選項,讓國產房車攀上另一個境界。不過隨著消費者對燃油經濟性與汽車牌照稅的要求下,2.0L引擎即便有著更大的動力表現,但對於Corolla Altis這款家庭取向的房車來說,還是非主流之選。因此讓日前發表的全新第11代Corolla Altis,所有車型皆採單一1.8L汽油引擎的配置模式。

 
由於第10代Corolla Altis小改款後搭載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後,當時就能達到18.2km/L的平均耗油耗表現。這次全新第11代車型問世後,也依然搭載原廠代號2ZR-FE直列四缸汽油引擎,並保有Dual VVT-I雙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系統,以及ACIS可變進氣系統兩大動力科技,可提供140hp/6400rpm最大馬力與17.6kgm/4000rpm的峰值扭力輸出。

 
1.8L直列四缸汽油引擎在Dual VVT-I雙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系統以及ACIS可變進氣系統下,可提供140hp/6400rpm最大馬力與17.6kgm/4000rpm的峰值扭力輸出

不過原廠再將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的傳輸效能經過調整,並加上Up Shift控制系統後,讓第11代Corolla Altis的平均油耗表現來到19.4km/L的水準,不僅傲視國產同級車款也榮獲能源效率等級第一的榮耀。以Corolla Altis的油箱容量55L來算計,在合理駕駛情況下可跑出近1000km以上的行駛距離,驚人的燃油表現能讓車主在無形中省下不少油錢。

 
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亦提供模擬7速手自排換檔功能

 
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擁有19.4km/L的平均油耗表現

 
以Corolla Altis的油箱容量55L來算計,在合理駕駛情況下可跑出近1000km以上的行駛距離

當CVT變速系統漸漸成國產房車的主流配備時,溫馴的傳輸特性總讓乘客有著舒適的乘坐感受。而第11代Corolla Altis,在起步時的銜接設定上相較於同級對手更為柔和順暢,加深油門後也能從容不迫的將動力平緩輸出,細緻的加速特性一改傳統自排變速系統的銜接感受。而這對新手駕駛還是以家庭訴求主的消費者來說,不僅在油門駕馭上容易使喚,亦能保有加速時的舒適性。

 
溫馴的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讓乘客有著舒適的乘坐感受

 
油門駕馭上容易使喚,亦能保有加速時的舒適性

特別的是,第11代Corolla Altis在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中,配置了Up Shift控制系統。主要功能在於當引擎於高轉速運行時,可模擬傳動自排變速系統的擋位切換邏輯,從引擎轉速中提高車輛的加速感受。不過在實際試駕的感受上,由於高轉速行駛往往都是在高速或急需動力時才會用到,加上此具柔順的CVT無段變速系統,即便得知轉速因系統而變動,但整體對於動力輸出其實沒有太多差別。

 

 
Up Shift控制系統可在引擎高轉速運行時,模擬傳動自排變速系統的擋位切換邏輯

即便CVT無段變速系統的銜接校能讓人感到舒適,但對於年輕車主而言還是希望能有更多自主換檔功能,也因此第11代Corolla Altis全車系皆擁有7速序列式手自排系統,在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的架構下,利用電腦模擬出7個檔位由駕駛者來做調控。只不過因為CVT無段變速系統的特性與小排氣量引擎設定,降檔只能感覺到轉速升高加速感並不會太強烈,而升檔後也只是讓轉速趨於平順,實質上還是採穩定傳輸的加速特性。

 

 

 

操控表現上,預先提醒消費者Corolla Altis是著重於家用的舒適房車,因此激烈操駕絕非它的強項。不過在試駕途中可以發現,即便第11代車型仍持續採用舒適見長的前:獨立麥花臣、後:扭力桿式拖曳臂,但在回饋反應上卻比起前代車型還要好些,遭逢坑洞時會迅速回穩,不讓餘震持續傳遞,給予乘客更舒適的乘坐品質。

 
TOYOTA Corolla Altis是著重於家用的舒適房車,因此激烈操駕絕非它的強項

 
後懸吊系統為扭力桿式拖曳臂

不過由於軸距加長了100mm,相對在操控反應上也不同於舊款車型,加上拖曳臂的懸吊特性,若車輛在過彎時若速度過快,車尾的動態就會不好掌握,並且16吋的輪胎設計對於路面的著實反應也較為普通,快車驅策下輪胎很快的就會出現抗議聲。這以也是舒適設定懸吊的宿命,但對於一般道路與街道過彎的穿梭移動而言,已經足夠應付。最後一篇文章中我們將回歸產品本質,來分析Corolla Altis的銷售特點。

 
由於軸距加長了100mm在操控反應上也不同於舊款車型,加上拖曳臂的懸吊特性在過彎時若速度過快,車尾動態就會不易掌握

 

 
作者: 不要想太多    時間: 2013-11-2 10:10:32

內裝配備感覺有點陽春
1.8的車快 90萬
物價真是貴得嚇人
作者: e2010731    時間: 2013-11-2 18:19:28

在路上已經很多台在跑了~
看起來很順眼很好看
作者: 陳仁    時間: 2013-11-7 08:33:43

年輕動感全新定位,全新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試駕報導(市場分析)

 
對同級競爭對手來說,在全新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的發表後,市場上出現的「變動」絕對是難以想像的,並且還要全神貫注的來應對。當每個月銷售成績一出爐Corolla Altis總是名列榜上第一,即便來到10.5代車型的完售的階段,在9月份的交車數量上還是有1213輛的成績,名列同級銷售第二名,這樣讓很多人想問,Corolla Altis到底有甚麼的魅力存在?

 
還記得2006年國產第9代HONDA Civic發表時,由於年輕動感的外型設計讓Corolla Altis的市場稍微有些變動,原本走保守設計路線為主的TOYOTA,在第10代的車型上相較以往有很大的變革。有趣的是2011年第9代Civic現身時,車輛外型設計卻沒有讓消費者有驚艷感出現,反而是2013年6月第11代Corolla Altis歐規車型發表上市時,外型設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走歐規風格的第11代Corolla Altis,外型設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而這次台灣所販售的Corolla Altis就是向歐規的外型設計看齊,此時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認為歐風化的外觀對於既有TOYOTA客層會不會有所影響。其實在這網路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大規模的外型風格變革更可能提升第11代Corolla Altis的整體銷售,並且還能從中、高年齡的消費族群,慢慢擴展到年輕市場的眼光。

 

 

 

從第11代Corolla Altis的外觀來看,訴求豪華質感的鍍鉻版件也毫不吝嗇的大量應用在車頭水箱護罩(Z板為黑色鍍鉻)、窗框、車門手把(Z、尊爵、豪華)、下車側(尊爵、豪華、經典)與車尾後牌照框等處,而科技味濃厚的LED投射大燈、LED日行燈(Z、尊爵)、LED晶鑽尾燈附導光條,以及全開式天窗(Z、尊爵、豪華)都成為全新Corolla Altis的外觀特色。

 
鍍鉻水箱護罩

 
車尾鍍鉻板件

 
LED投射大燈、LED日行燈(Z、尊爵車型才有配備)

 
全開式天窗(Z、尊爵、豪華車型才有配備)

對於台灣消費者而言,可眼見的配備總是左右選購下訂的重點之一,在這裡第11代Corolla Altis外觀就擁有科技、豪華、大氣等產品特點,加上歐規車型良好的形象漸受青睞,第一步就能抓到台灣消費者的眼光。不過剛剛也有提到,並非所有車型都附有這些配備,還是要選購到特定車型以上才會有,這也會讓消費者的購車預算會不斷增高。

 
歐規車型良好的形象漸受青睞,第一步就能抓到台灣消費者的眼光

打開車門,典雅的米、黑雙色或沉穩的單一黑色內裝,亦成為第11代Corolla Altis的選項之一,除年輕市場的Z版以及入門等級的雅致型外,其它像是尊爵、豪華與經典型都能自由選擇內裝顏色,當然這三款車型也是Corolla Altis的主力銷售重點。和外觀的鋪陳手法一樣,Corolla Altis內裝採用大量類金屬飾板來點綴,如前車門上緣、內手把、控台、排檔座等處都能看到。

 
第11代Corolla Altis內裝採用大量類金屬飾板來點綴

 

至於全車系標配的高級舒適皮質座椅,也是台灣消費者較喜愛的一項內裝配備。不過卻只有最高等級的尊爵型才有八向電動調整設計,而Z版為運動化高包覆性前座椅(手動調整)。雖然6、4分座椅設計,在四門房車中較少使用,不過Corolla Altis仍有提供這項功能。另外豐富的音源輸入支援(CD、MP3、AUX-NI、USB)等,也都不需受限車型的差異全部列為標準配備,這點也能讓消費者感到窩心。

 
高級舒適皮質座椅為全車型標準配備

 
但在尊爵型以上才有八向電動調整設計

 
CD主機音響外觀質感出色

 
豐富的音源輸入支援(MP3、AUX-NI、USB)等

當然,省油效能以及動力表現也必定是第11代Corolla Altis的銷售重點,不過在安全配備方面呢?全車型除標準配備雙前座2具SRS防護氣囊外,亦有WIL頸椎傷害緩合前座椅、前後大型保險桿防撞鋼樑等。而在安全科技配備方面,ABS防鎖定煞車系統、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BAS煞車輔助系統、BOS煞車優先系統為全車系標準配備。在Z、尊爵型則再配有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與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全面提升國產房車的安全配備等級。

 
第11代Corolla Altis全車型標準配備雙前座2具SRS防護氣囊外,亦有WIL頸椎傷害緩合前座椅、前後大型保險桿防撞鋼樑

 
Z、尊爵型則再配有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與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最後,第11代Corolla Altis的現身勢必會衝擊台灣國產車市場的銷售比例,不過同期改款的NISSAN SUPER Sentra也有著不俗的產品實力,而年輕市場則有MITSUBISHI Lancer Fortis、HONDA Civic、HYUNDAI Elantra、FORD Focus、Mazda3等國產車款,加上唯一國產渦輪房車的LUXGEN5 Sedan,這讓擁有歐規格調並想入侵更廣泛客層的Corolla Altis,仍有其它對手存在。

 

 
作者: 0934077434    時間: 2013-11-8 00:00:46

小斌 發表於 2013-10-10 15:23  
http://incar.tw/2014-toyota-corolla-gets-marginal-iihs-small-overlap-crash-test
車體結構強度不足,20 ...

這不在頭又大愛好者的擔心之一
他們已經自動消除這項缺點了 呵呵
剛性弱自然就車輕也就省油啦
作者: 陳仁    時間: 2013-11-8 12:42:18

歐風運動格調,全新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 Z試駕報導

 
年輕、運動風格,一直是台灣市場不可或缺的車款。全新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在發表之際也延續舊款陣容一同推出「Z」版。而在過去幾篇試車報導中也提到第11代Corolla Altis的外觀設計是和歐規車型看齊,因此在一般車型上就已經具有相當流暢的科技線條。至於臺灣和泰汽車還會在全新Corolla Altis Z上添加甚麼配備,顯現Z版的獨特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車輛外觀為訴求運動化的氛圍,一般車型水箱護罩既有的亮面鍍鉻在Z板上改為黑色鍍鉻,不過TOYOTA廠徽上緣橫跨左右大燈的鍍鉻版件仍以予保留,輕微點綴車頭的尊榮格調。而Corolla Altis Z版為有車型中最高階的版本,所以豪華版以上的LED頭燈以及LED日行燈也都能留存,不過卻取消了尊爵版才有的光感應啟閉裝置,讓人覺得有些納悶。

 
黑色鍍鉻水箱護罩

 
LED頭燈以及LED日行燈為Z版標準配備

前保桿下方兩側,在Z版上也添加了擾流套件增添擾流氣勢。車側部分和配置車頭水箱護罩的模式相同捨棄鍍鉻飾條,不過車門把手以及側窗框鍍鉻的部份則沒有變動。最後再以運動化車身側裙,來填補車門下方的空曠感。可惜的是,Z版的輪胎尺碼仍為經典版以上的205/55 R16大小,若能再加大個一、兩吋,整體視覺效果應該會更好。

 
前下擾流套件

 
Z版捨棄車側鍍鉻飾條增加側裙來填補車門下方的空曠感

 
Z版的輪胎尺碼仍為205/55 R16,若能再加大個一、兩吋,整體視覺效果應該會更好

來到車尾,第一眼就被那碩大的空力尾翼給吸引,別於其它對手高聳的立體設計,Corolla Altis Z板的平貼於尾廂的模式不僅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也不會影響駕駛觀看後檔的視線範圍,且還附有LED第三煞車燈來警示後方車輛。至於後保桿亦與前方相同在兩側添加擾流套件,中央則是採類碳纖維紋路的霧黑下分流器設計,搭配金屬排氣尾管以及上方鮮紅的「Z」銘牌,讓第11代Corolla Altis整體的運動感再加分。

 
平貼尾廂的擾流尾翼

 
類碳纖維紋路的霧黑下分流器設計與金屬排氣尾管

 
Z板專屬銘排

進入車室Z版的配備與鋪陳都向尊爵版看齊,除了僅提供黑色內裝的選單一選項外,其餘像是全開式電動天窗、三輻真皮方向盤、真皮排擋頭、皮質車門飾板以及鍍鉻冷氣出風口、內車門把手和手煞車釋放紐皆一應俱全。特別的是中控台的面板材質,為迎合內裝黑色走向改為鈦黑鋼琴烤漆飾板(原為類碳纖維紋路)。

 
Z板僅提供黑色內裝的選單一選項

 
音響面板為鈦黑鋼琴烤漆飾板

至於Z版的內裝專屬配備,就屬運動化高包覆性前座椅最讓人印象深刻,採用原本乘坐感就不錯的泡棉,加強兩側翼面來提升乘坐包覆性,對於較激烈的操駕情況或遠程行車上,都會比較舒適。另外方向盤下方的換檔撥片也是Z版才有的配備,讓駕駛人可以更快速的進行檔位變換,拉升轉速達到最佳動力的輸出範圍。

 
運動化高包覆性前座椅

 
加強兩側翼面提升乘坐包覆性

 
換檔撥片也是Z版才有的配備

 

因為第11代Corolla Altis目前只有1.8L動力引擎,所以Z版的動力來源為一具排氣量1798c.c.直列四缸汽油引擎,在Dual VVT-I雙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系統與ACIS可變進氣系統的配置下,擁有140hp/6400rpm最大馬力與17.6kgm/4000的峰值扭力輸出,並搭配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與7速序列式手自排功能。

 
Z板仍為1.8L直列四缸汽油引擎,擁有140hp/6400rpm最大馬力與17.6kgm/4000的峰值扭力輸出

雖然臺灣和泰汽車對於Corolla Altis Z版的動力與懸吊的設定與一般版本相當,不過新車型導入EPS電動輔助方向盤後,相較舊車型的路面回饋感受明顯提升許多,車速快一點時也能較清楚掌握,在轉彎時的車頭指向感也較為明確。不過可惜的是車尾反應仍不夠積極,這點應該要在訴求運動感的Z版上,稍微調整一下才是。

 

 
Z版的動力與懸吊的設定與一般Corolla Altis 相當,所以行路表現沒有太多差別

最後在安全科技配備方面,第11代Corolla Altis全車系皆標準配置雙前座防護氣囊,並附有ABS防鎖定煞車系統、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BAS煞車輔助系統、BOS煞車優先系統等配備。而尊爵版與Z版則是再增加重要的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以及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給予駕駛和乘客最佳的防護。

 
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以及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亦為Z版的標準配備

 
第11代Corolla Altis導入EPS電動輔助方向盤後,相較舊車型的路面回饋感受明顯提升許多

 
作者: tom670222    時間: 2013-11-9 01:49:28

看來很多人又要花錢錢了耶

作者: gtr1800    時間: 2013-11-9 02:12:40

不予置評... 該說的缺點 上面大大都說了!

誠意不足..科技不足..售價偏高..撞擊測試偏低..!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