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牙雕藝術品 [列印本頁]
作者: CVN-80 時間: 2014-1-5 00:50:13 標題: 牙雕藝術品
象牙與一般的牙齒不同。其表面沒有琺瑯質覆蓋。非常怕酸。強酸可以將它腐蝕,弱酸亦可使其軟化。如將像牙放在醋酸中浸泡,就可使之變軟,再用刀或其它工具,旋以雕刻加工,往往就事半功倍了。象牙質地細膩,硬度適中,光澤柔和,牙紋細潔,很自然是製作高檔工藝品的天然好材料。象牙自牙頭開始,有一小黑點,一直延伸到空心的管口部心,稱之為心。如果我們把象牙尖橫斷切開,就可以發現象牙的心。牙雕是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也是一門民間工藝美術。牙為大象身上最堅固的部分,其光潔如玉、耐用、珍貴勘與寶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機寶石之美譽。而像牙雕刻藝術品,以堅實細密,色澤柔潤光滑的質地,精美的雕刻藝術,倍受收藏家珍愛,成為古玩中獨具特色的品種之
附件: 1367397822-524491125.jpg (2014-1-5 00:49:07, 48.22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A2NnxkNzVhYzkwYn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附件: 1207033212674.jpg (2014-1-5 00:49:08, 94.29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A2N3w4ODRlNmI0Zn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附件: 20131006153653_3143.jpg (2014-1-5 00:49:08, 12.53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A2OHw4OWM2NjFhMH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附件: 20131223095518_11299.jpg (2014-1-5 00:49:09, 51.19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A2OXxkNjNlMGNlNX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附件: 20090608102906120.jpg (2014-1-5 00:49:09, 27.52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A3MHwwNjI2ZjI0MX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附件: 20101103042552391.jpg (2014-1-5 00:49:10, 42.32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A3MXwzYjMwNmJiZn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附件: 2886807361145438811.jpg (2014-1-5 00:49:10, 51.28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A3MnxmNGVhYmVhYn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附件: IMG_1746.jpg (2014-1-5 00:49:11, 71.65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A3M3xiNWQ5ZDVjNn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附件: nn090918516.jpg (2014-1-5 00:49:11, 41.63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A3NHwwYjQ2YjFlMX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附件: rd070416005.jpg (2014-1-5 00:49:11, 34.05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A3NXwzNWI0MGE3Zn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作者: CVN-80 時間: 2014-1-5 01:19:34
鏤雕福壽寶相花十一層象牙球。
當機器高速運轉的轟鳴聲湮沒不緊不慢的精雕細刻,整齊劃一的流水線生產逼退獨一無二的手工制作,這個時代宣告傳統手工藝黃昏的到來。
元代以前的官員,一聽聞自己被貶謫到大庾嶺以南,心裏不免沉重地“咯噔”一下。不料到了明清,這片曾被前朝官員們視為有去無回的“惡地”,卻迎來了傳統手工藝的空前繁榮。
上月底,廣東省博物館攜百余件傳統手工藝珍品來閩在省博開啟奇幻之旅,展出將持續到10月30日。透過這些封存在博物館櫥窗裏的“百工”珍品,我們尚可管窺、遙想這份漸行漸遠的別樣精致。
鬼斧神工的“鬼工球”
本次來閩的珍品中,有相當數量的牙雕作品,其中一件清代乾隆時期的11層牙雕球很是惹眼。這顆拳頭大的牙雕球通體雕鏤著精美花紋,更叫人驚嘆的是,球體內還細細地分出了10層,每層相互套疊並能自由轉動。更絕的是,內層的雕刻只能通過最外層的孔洞完成。越往裏球體越小,受空間限制,非技藝爐火純青的大師所不能,堪稱鬼斧神工,故有“鬼工球”的別稱。
廣東省博物館歷史部丁蕾博士介紹,牙雕球確是廣東傳統手工藝的典型代表。早在1915年的巴拿馬─太平洋國家博覽會上,廣東的25層牙雕球就獲得了優秀獎。至今,廣東省博物館還保存著這份珍貴的證書。
實際上,關于這段往事,當地還流傳著一則更有趣的說法。當年廣東藝人翁昭以25層牙雕球參賽,日本也攜30層作品亮相。兩件精品在工藝上各有千秋,一時難分伯仲。難解難分之際,賽會決定將兩個顆牙雕球投進水中加熱。這一來很快驗明正身,日本的牙雕球在沸水下層層散開,發現不過是雕刻後再黏合。而中國的牙雕球則完好無損,證實由整塊象牙雕刻而成。自此,廣州牙雕球聞名世界。
“明清以來,廣州是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丁蕾介紹,各地商人從非洲運來象牙原料在廣州加工貿易,廣州逐漸成為全國象牙貿易加工的中心。伴隨著象牙行業的迅速發展,牙雕技藝自然也蒸蒸日上。丁蕾介紹,清鹹豐三年,廣州牙雕藝人就已成立我國第一個象牙手工藝的行會組織“象牙會館”。它分多個堂口,針對宮廷、外商、民間收藏等不同需求組織藝人制作牙雕。其下的“貢行”,便集中了一批技藝高超的藝人,專職琢磨進貢宮廷的牙雕制作。
牙雕發展至今,制作工藝大抵分“雕刻、鑲嵌和編織三大類”。丁蕾說,其中的“編織類”須將象牙泡軟,劈成細絲後再行編綴,堪稱驚艷。不過由于這種技藝耗時耗資過巨,崇尚節儉的雍正皇帝曾下旨停止制作。遺憾的是這項技藝如今已然失傳,所幸在故宮博物院裏還能看到兩件象牙編織的扇子實物。面對這些寬度不足0.1厘米的象牙細絲,後人只能在櫥窗外遙想、驚嘆當年巧匠們的嫻熟技藝和絕妙構思了。
端硯,當仁不讓的群硯之首
硯臺,堪稱古代文人墨客案頭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產于端州(今廣東肇慶)的端硯,因易發墨、不損毫及儲水不易幹等諸多優點,當仁不讓地被推為群硯之首。實際上,端硯除具有器物的實用性之外,它還是一件絕妙的藝術品。
丁蕾提到,評判一方端硯品質如何,“主要是看石材、工藝和銘刻”。石材包含質地和花紋,廣東著名的蕉葉
白、冰紋、魚腦凍等,均是端硯的名貴石品。銘刻則是文人墨客的題字。至于工藝“指的就是雕刻工藝”,方寸之間成了手工藝人爭奇鬥巧之地。大約在明代,我國的端硯雕刻藝術開始形成地區風格。至清代形成流派特色,出現粵派、徽派和蘇派三大流派。和其他流派相比較,丁蕾認為粵派的端硯雕刻自有它的鮮明特色。“主要體現在雕刻題材上”,當地常見的芭蕉葉、螃蟹、海水紋等,常被靈巧的手工藝人刻入硯臺中。本次來閩展出的十余方硯臺中,既有別致的葫蘆、瓜果等造型,更有在雕刻上花盡心思的巧作,遊客不妨到省博親自領會一番。
除前述的牙雕、端硯之外,本次來閩展出的手工藝珍品還有不少看頭。以粵繡為例,它是我國四大名繡之一。除以絲、絨等為線外,奇思妙想的廣東巧匠們還喜好以孔雀羽毛捻縷或馬尾毛纏絨作線,尤為別致。實際上,展品中這種花費心思的巧作還有不少。一把19世紀的“加官進爵圖”象牙雙面扇,除了扇骨以象牙精心雕鏤而成,扇面也大有講究。在丁蕾的指點下,我們才發現扇面上彩繪的幾大官宦形象,其面部均以指甲蓋大小的象牙片貼成。“包括人物身上的衣物,並非顏料繪制,而是以各色絲線一一拼貼而成”,精致得有點太過講究。
而隨著海上貿易的繁榮以及受西方進出口商品的影響,廣東地區也出現了中西交融的手工藝品。本次來閩的展品中,便有幾幅色彩明麗、造型別致的蝕刻玻璃。制作時,匠人須用細細的針尖在玻璃上刻繪圖案紋飾,其精致程度可見一斑。
傳統手工藝的一聲嘆息
“明清兩代540多年是廣東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發展時期。”談及此,丁蕾坦言,廣東的工藝美術亦隨之起落──明代快速發展,清代中期達到繁盛,清代晚期開始轉型並逐漸走向衰落。
“明代商品經濟發展,廣東墟市和城鎮隨之興起。”丁蕾介紹,在大興土木熱潮下,木雕、石雕、磚雕等建築裝飾工藝日漸精進。進入清代後,國內消費水平提高,尤其是乾隆時期國力昌盛、社會穩定,人們不僅僅關注溫飽問題,“更開始關注藝術品等非物質上的內容”。這時候,端硯和瓷器等實用品向藝術品轉變,端硯更在乾隆時代迎來了它的鼎盛期。而海上貿易的繁榮又促進了外銷陶瓷、絲織等手工業工藝水平的提高。
“明清時期廣東境內生產和制作的傳統工藝品異常豐富”,丁蕾介紹,粗略統計約有150種以上。本次來閩展出的珍品涵蓋端硯、玻璃器、廣彩、外銷扇等十余個領域,但仍只是廣東工藝美術成就的“冰山一角”。
隨著時代的演變,《天工開物》裏塑造的“百工百藝”時代已宿命式地漸行漸遠。傳統工藝在便利的近代流水線面前,逐漸退居幕後,隱忍地發出一聲嘆息。丁蕾認為,傳統工藝的日漸式微實際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生活習慣、居住方式和建築材料的改變”,明代時這些促進磚雕、廣式家具、蝕刻玻璃工藝發展的因素不復存在,這些曾經風光一時的工藝品也隨之日薄西山。而如牙雕等受原材料的制約,這一行業也無奈地逐漸沒落。
稍可安慰的是,這個時代並沒有吞沒傳統工藝的生存機會。丁蕾透露,以端硯為例,根據2011年底的統計,端硯佔全國硯臺產銷量的70%,處絕對領先地位。目前肇慶擁有國家級端硯大師19人,制作時“仍以家族傳承、師徒傳承模式為主”。更難得的是,工藝大師大多仍依古法,手工雕制端硯。
只是,端硯在這個時代似乎更多地成了安放櫥窗、供往來客人賞玩的藝術品,它盛放筆墨的實用性倒逐漸被世人遺忘。這,會不會是另一種遺憾?
附件: 44368890335574265291n.jpg (2014-1-5 01:16:07, 19.46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E0OHwzNTllNzYxOX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附件: 1267446896503.jpg (2014-1-5 01:18:30, 63.64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E0OXxmZGI0NGVjZn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附件: 01200000032471134396964682506_s.jpg (2014-1-5 01:18:46, 32.04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Q0MDE1MHw5NGIzNmE2M3wxNzU1Mjg2NzU3fDB8MA%3D%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
Powered by OURSOG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