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我是佛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4-1-13 20:27:47
標題:
我是佛
我是佛
貪痴愛水一心出,
順逆想風六識生;
呼佛應聲全體現,
本來面目鏡裡明。
──《器朴論》
常有人問,人從哪裡來?人不是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是由地底蹦出來,而是父母生出來的,也可以說,人是從「情愛」而來。
因為父母相愛和合,我們最初的神識對父母產生了愛執,便有了這個肉體的生命出世,因此佛教將人稱之為「有情」;又因為人無法單獨存活,必須有眾多因緣具備,而能生存、生活下來,所以又稱「眾生」。
「貪痴愛水一心出」,佛陀在《解憂經》提到:「又彼有情,生死別離,愛戀泣淚,亦如海水」,說明了人在過去生中,與他所愛的人分離,乃至怨憎相會時所流的眼淚,就如海水一般多。
貪愛愚痴是凡夫眾生一生的執著,將我們緊緊束縛捆綁,讓我們在輪迴的流水裡無法出離,必須修行才能超脫。
「順逆想風六識生」,六識,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認識作用,它讓我們的眼睛能夠看見世間的青紅赤白、長短方圓;耳朵聆聽到悅耳或嘈雜的音聲;鼻子能嗅聞香臭;舌頭可以品嘗酸甜苦辣的味道;身體感觸細滑軟硬等。
由於我們的心對喜歡或不喜歡的事物產生好惡分別,於是有了種種順逆境界,像風一樣把我們吹來颳去,一刻不得安寧。
「呼佛應聲全體現,本來面目鏡裡明」,我們一心念佛,佛就從我們的心中浮現出來,才驚覺:「原來我就是佛!」此時,清淨自性不拭自明,猶如明鏡映物般全體映現,眼前的境界就不一樣了。
來源:星雲說偈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19-8-22 10:44:07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19-8-22 10:45 編輯
《大般涅槃經》
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諸眾生
悉未具足
。
一切眾生
真實未有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一切眾生
未來之世。當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名佛性
。
一切眾生現在悉有煩惱諸結。是故
現在無有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佛說「眾生皆有佛性」這是指,眾生
未來
當成佛。
而不是指,眾生
現在
就是佛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