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門神-劉其偉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4-3-24 03:39:52
標題:
門神-劉其偉
門神
劉其偉
門神
劉其偉
水彩
水彩、紙
63.5 × 49cm
1970
作 品 賞 析
畫中門神雖然在造型上從鬍鬚為界,上下各成1:1的比例,顯得有童趣感,但簡潔的幾何造型依然將門神俐落威武的特質表現出來,精準地結構了門神的形體。在色調的運用上也採取了古樸的赭紅、棕色與黑色,使得畫面在童趣中間有古意。其偉先生的繪畫風格似乎深受保羅克利的影響,喜歡在小小的畫面空間裡,用心思考題材的佈局與造形的變化,細細咀嚼繪畫的元素,使迷你的畫面別具洞天。或許我們也可以藉由克利的名言「帶著線條去散步」,來理解其偉先生是以什麼樣的心情來結構他作品的線條,以達到精準卻不流於甜熟的境地。(文/楊佳蓉)
藝 術 家 小 傳
原籍廣東中山。九歲時,舉家移居日本橫濱,後於神戶完成中學學業後,以日本華僑身分考取庚子賠款公費生,進入東京鐵道教習學院電氣科,劉老的求學程,使他具有良好的日、英文基礎,得以直接接觸原文資料,吸收近代西方繪畫思想,對其藝術生涯助益匪淺。一九三七年,其畢業後應聘至廣州國立中山大學任教,抗戰軍興後,隨校遷移雲南。一九四一年,轉任軍政部兵工署,派赴雲南、緬甸,負責兵器修理與組合。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被派任台灣金銅礦務局金瓜石礦山、八斗子火力電廠之戰後修護工程,但因工作不順心,經朋友鼓勵後,開始學習繪畫,並與畫家馬白水、香洪等人結識,一九五○年,劉其偉以「寂殿斜陽」乙作入選第五屆省展,給予其莫大的鼓舞,因而堅定其執向水彩繪畫生涯,並開啟其閱讀美術書籍及專事譯述理論,不久即舉行首次個展,出版第一本譯作「水彩畫法法」。一九五四年,他至政工幹校美術系任教,開啟另一生涯觸角,後陸續於中原大學建築系、東海大學美術系任教。劉其偉水彩畫藝的成就極受藝壇肯定。劉老除潛心於繪畫與藝術理論之譯述外,其對原始藝術文化及人類學亦著力甚深,此緣於一九六五年,越戰爆發,美極需要軍事工程人才,劉老應聘前往,在漫天烽火中,除利用閒暇努力作畫外,並投身中南半島原始藝術的探討,往後更經常至原始林區考察探訪,並出版相關論著,甚受好評,如一九七二年其以考察北呂宋土著民族所著之「菲島原始文化與藝術」。獲菲律賓文化獎。劉其偉因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及戰亂的洗禮孕育隨遇而安的人生觀,更在浩瀚的藝術領域中,隨興所至,以簡馭繁的揮灑,畫面總有形簡意駭,俞人驚嘆的表現。綜觀劉老之繪畫作品,早期以風景寫生為主,其後則常以人物入畫,至今仍持續著此題材之創作,且迭有新貌。劉老因對原始部落的關注,故土著民族之人、事、物亦成其繪畫作品中極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