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臺博館「臺灣墨玉」特展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4-3-26 01:03:50     標題: 臺博館「臺灣墨玉」特展

臺博館「臺灣墨玉」特展


臺博館「惜墨如玉:新品種寶石─臺灣墨玉特展」,於103年4月3日舉辦開幕,展期至104年1月25日止。此次特展由玉的文化與歷史談起,進而介紹玉石的分類、臺灣玉及臺灣墨玉的礦物學特性,藉由特展回顧已有高知名度的臺灣玉,並認識極具潛力、臺灣本土所產新品種黑色的蛇紋石玉─臺灣墨玉。

「臺灣墨玉」是由臺博館策展人研究組方建能博士於2010年進行礦物學研究後命名,以便與世界其他寶石有所區分。他表示,如果蛇紋岩中原來不透明的蛇紋石類礦物,經過適當的地質作用後,呈現透明或半透明,加上不透明的磁鐵礦,就形成了具有特殊美感的臺灣墨玉寶石石材。在野外地層中,雖然臺灣墨玉與知名的臺灣玉生長在一起,但卻是由不同礦物種類組成,因此化學成分也有差異。臺灣花東地區向有「地質天堂」、「玉石故鄉」美譽,岩層形成如玫瑰石、臺灣玉、臺灣藍寶、紫玉髓等玉石,及金銅礦、石棉礦、大理岩礦和蛇紋岩礦等礦床,臺灣墨玉則為臺灣的新品種寶石,蘊藏量相當驚人,極具開發的潛能。近年來臺灣的玉石業者在經濟部礦務局的協助下,已開始有計劃開採臺灣墨玉。

方建能博士表示臺灣墨玉其實並非現代才被發現,早在民國67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出版研究專刊第1號「臺灣花蓮豐田軟玉礦床之礦物研究報告」中,即刊載:「在豐田地區出產的黃綠色半透明的蛇紋石─鮑文玉也被開採當作臺灣玉來賣,由於以往因未發現大型礦床賦存,因此並未單獨開採利用,只偶而被魚目混珠當作閃玉來賣」,其中鮑文玉即是蛇紋石玉,與岫岩玉、岫玉都是指由蛇紋石礦物組成的寶石級玉石。

展覽同時也介紹與臺灣墨玉共生,且早就世界聞名的臺灣玉,臺灣玉屬於閃玉,與屬蛇紋石玉的臺灣墨玉不同。民國50~60年代為臺灣生產閃玉的全盛時期,當時,臺灣加工生產的閃玉玉石數量佔全世界約八成左右,每年平均銷售金額約新台幣五十億元,而使臺灣成為世界珠寶加工及出口之王國。因此臺灣生產的綠色閃玉,以「臺灣玉」為名,揚名全世界。

因為玉石相當稀有且質韌剔透,常被利用為朝供天地與祭祀活動用的禮器,在中華文化中是最具代表性的物質之一,也是國人最喜愛珍藏與佩帶的寶石之一,大多相信玉石具避邪護身與增福添壽等功能,所以玉石的雕刻工藝自古即很發達。

主辦單位表示,展覽除展出各種玉石的原石展品外,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也提供了卑南文化出土的玉器參展。另外此次展覽亦涵蓋策展人之ㄧ,知名的金工藝術家也是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林淑雅教授的玉石創作,她利用臺灣墨玉與臺灣玉,參酌古玉石器物形制,轉化、演繹與結合異材質創作玉,開發成為具時尚感的精美金玉首飾與文創飾品併同展示。

臺博館位於臺北市襄陽路2號、228和平公園內,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全票20元、半票10元。民眾如欲查詢展覽暨各項活動詳情,可上國立臺灣博物館官網http://www.ntm.gov.tw/

.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