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瑪利亞靈魂與身體的升天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4-4-22 01:49:02     標題: 瑪利亞靈魂與身體的升天

瑪利亞靈魂與身體的升天

一、瑪利亞的逝世

瑪利亞曾接受暫時的死亡——多數意見

雖然關於瑪利亞逝世的地點(厄弗所或耶路撒冷)、逝世的日期與情況,都缺乏可靠的史料,但她逝世的事實幾乎是一般教父與神學家們所鹹認的,並且禮儀也為之作證。教宗亞德良一世(Hadrian 1)致查理大帝(Charles the Great 784—791)的Sacramentarium Gregorianum裏,有這樣的一段禱詞:“主啊,今天為我們是可敬的節日,天主聖母在這天接受了暫時的死亡;禰的子我們的主既由她誕生,所以她不能為死亡的鎖鏈所困擾”(Veneranda nobis, Domine,hujus est diei festivitas,in qua sancta Dei Genitrix mortem subiit temporalem, nec tamen mortis nexibus deprimi potuit, quae Filium tuum Dominum nostrum de se genuit incarnatum.)同一聖書中的“祭品上的禱詞”(Oratio super oblata )為:“主啊,願天主之母的祈禱有助於禰的民眾。我們雖然知道她因肉體之故而死去,希望我們覺得她在天國榮耀中,替我們向禰轉禱。”(Subveniat, Domine, plebi tuae Dei Genitricis oratio,quam etsi pro condicione carnis migrasse cognoscimus,in caelesti gloria apud te pro nobis intercedere sentiamus.)。

奧力振(In Joan., 2, 12; fragm. 31)、聖艾弗倫(Hymn., 15, 2)、加巴拉的塞凡利恩(Severian of Gabala, De mundi creatione of., 6, 10)、聖熱羅尼莫(Adv. Ruf. , 2, 5)、奧斯定(In Joan, tr. 8, 9)都偶爾提到瑪利亞的逝世。聖愛比法曾經對瑪利亞的逝世作過專題研究。他說:“沒有一個人知道她怎樣離開世界”。瑪利亞曾自然地死去呢?曾受劇烈的痛苦而死(見路35)?或者(根據默12:14)她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永遠生活著(Haer., 78:11, 24)?愛比法把這些問題懸而不答。有一篇託名耶路撒冷的司鐸弟茂德(Timotheus 第6—8世紀)所撰訓道錄的無名作者,認為“瑪利亞至今還活著(她並未逝世),因為曾寓居在她內的那一位已將她提升天國”(Or. In Symeonem)。

由於瑪利亞無染原罪與本罪,死亡對於她並不是一種罪罰(鄧1073)。然而,她自然地衰老的身體也要順死亡的自然律,以肖似她的聖子。

二、瑪利亞身體升天

(一)通道

瑪利亞的身體被提升天——信理

1946年5月1日,教宗比約十二世致書于全球主教,正式詢問是否可將瑪利亞身體升天定為信理,並詢問是否他們與所屬司鐸及信友都希望有這項定奪。比約十二世幾乎得到全體主教的同意,遂於1950年11月1日頒佈“廣賜恩寵的天主”(Munificentissimus Deus)宗座典章,欽定啟示信理如下:“無玷卒世童貞瑪利亞、天主的母親,在結束了塵世生活後,身體與靈魂一同被提升到天國的榮耀裏去”(Pronuntiamus, declaramus et definimus divinitus revelatum dogma esse:Immaculatam Deiparam semper Virginem Mariam, expleto terestris vitae cursu, fuisse corpore et anima ad caelestem gloriam assumptam.)。

在“奧體”通諭(1943年)的有關瑪利亞的結論中,比約十二世早已昭示我們,瑪利亞的“身體與靈魂,至今在天國享受永遠的榮福,她與聖子一同統禦為王”(鄧2291)。

(二)聖經與傳承的證據

聖經沒有直接而正式地為這一信理作證。然而格前15:23說明,在基督重新降臨以前,身體的升天並不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救贖工程本身已經隨基督的舍生而完成,先知們預言過的末世的救恩也已開始。瑪27:52—53揭示了這個可能性:“墳墓自開,許多已長眠的聖者的身體復活了。在耶穌復活以後,他們由墳墓出來,進入聖城,發顯給許多的人”。按照可能性最大的,而且為遠古教父們所承認的解釋,這些聖者的復活實是決定性的復活與光榮。但是,如果舊約的義人在基督救贖工程甫告完成之時,立即榮享完全的救恩,那麼天主的母親蒙受同樣的恩惠也是可能而且恰當的事。

士林派神學家們從路1:28節所述瑪利亞的滿被恩寵,推論出她的身體升天與受享榮福。由於她滿被恩寵,她不必遭受罪惡的懲罰(創3:16—19)也不必歸於塵土(聖多瑪斯Expos. Salut. angelicae)。士林派神學家又以那身披太陽的女人(默12:1,按字義代表教會)為光榮中的天主之母。有些教父和神學家又以特殊意義給予下列經句,以解釋瑪利亞身體升天;詠131:8:“上主啊!興起來吧!與你威嚴的約櫃同入你安息之所”(以不朽的木料所製成的約櫃為瑪利亞不朽之身的預像);默11:19:“那時天上的天主聖殿敞開了,天主的約櫃在他的聖殿中也顯了出來”;及雅8:5:“那偎著自己的愛人,從曠野裏上來的(通俗本:滿盈喜樂的),是誰?”

近代神學家慣以創3:15作為信理的證明。他們以基督為女人的後裔,女子就是瑪利亞,瑪利亞曾經參與過基督和撒殫的爭戰,並與基督一同制勝了撒殫、罪惡與其後果,並且也戰勝了死亡。按照字面意義,女子不是瑪利亞,而是厄娜;但是根據傳承,自第二世紀起(聖儒斯定),瑪利亞已被視為新的厄娃。
教父時代末斯的教父們,與士林派神學家們,其中尤以一位託名奧斯定者(Pseudo-Augustin,9—11世紀)為首,都將瑪利亞身體的不朽與榮耀的理論建立在啟示真理上:

(1)無罪性       由於身體的腐朽是一種罪罰,瑪利亞既無染原罪而且是至聖潔的,她不應遭受罪的一般性懲罰,她的身體不應受制于腐朽的自然律,自當立即被提升天,正如天主在他原有的計畫中為人所決定的。

(2)作天主之母       由於基督的身體成於瑪利亞體內(Caro Jesu caro est Mariae,Pseudo-Augustin),瑪利亞的身體應該分享基督的榮耀。天主之母對於基督,具有靈魂與肉體的雙重關係,因此為滿全天主之母的身份,須有身體與靈魂的契合。

(3)卒世童貞    由於瑪利亞的身體保持了完整的童貞,即在生育耶穌之時亦然,在她逝世以後,她的身體不應成為朽蝕的對象。

(4)參與基督的工程             瑪利亞既是救主的母親,曾親自參與她愛子的救贖工作,在她塵世生活終結時,她堪配獲得救恩的美果,即靈魂與身體的光榮。

瑪利亞身靈升天的思想首先見於第五與第六世紀的偽造著作中。雖然這些託名之作並無歷史價值,但吾人必須鑒別其中所蘊含的神學思想與虛構的外衣。在教會作家中,第一次提到瑪利亞榮召升天的是都爾的葛利哥裏(Gregory of Tours +594),他當時也是以一篇託名之作“童貞瑪利亞的遷移”(Transitus B. Mariae Virginis)為藍本的。初時慶祝瑪利亞升天節日的訓道錄中,至今留有利維亞斯的德奧特克諾(Theoteknos 550—650)、耶路撒冷的託名毛特斯都(Pseudo-Modestus of Jerusalem 約700年)、君士坦丁堡的日曼諾(Germanus of Constantinople +733)、克利地的安德來(Andrew of Crete +740)、若望•達馬森(John Damascene +749)、葛斯默•魏斯底篤(Cosmas Vestitor 750—800)、斯都弟弘的德道(Theodore of Studion +826)等人的作品。

東方教會自第六世紀起,羅馬教會則自第七世紀(教宗賽奇一世Sergius 1 687—701)開始慶祝瑪利亞安寢節(Dormitio,)。這個節日最初是為紀念瑪利亞的逝世,但不久產生了瑪利亞身體不朽與升天的思想。於是把原來的“安寢”(dormitio)一詞改成“升天”(Assumptio,sacramentarium Gregorianum)。第八與第九世紀的教父文獻與禮儀經文都給瑪利亞身體升天的思想作證。人們因受了一位託名熱羅尼莫(Pseudo-Jerome)的影響,對於那節日是否也慶祝她身體升天的問題,一直得不到正確的回答。但自早期中古世紀開始,肯定性的見解日佔優勢,此後更是牢不可破了。

(三)信理形成的歷史演變

一篇託名奧斯定的訓道錄(Sermo,208:Adest nobis),一封署名熱羅尼莫的書信(Ep. 9 : Cognitione),以及隱修士烏蘇阿(Usuard +875)的殉道錄,使瑪利亞升天的思想不能發展。這位託名熱羅尼莫(巴夏斯•拉德拜Paschase Radbert +865)將瑪利亞的身體是否同時升天的問題置而不答,但他承認瑪利亞身體不朽。託名奧斯定(盎博羅削•歐貝Ambrosius Autpertus +784)認為關於瑪利亞身體不下落,我們一無所知。烏蘇阿稱讚教會的謹慎,寧願對“這所聖神的可敬宮殿究竟因天主意旨隱藏在何處”毫無所知,而不願意把傳奇予以肯定。許多隱修院與公共祈禱曾採用烏蘇阿的殉道錄;那封託名熱羅尼莫的信劄則被列入日課經本。所以這兩項文獻對中古神學思想影響頗深。

與上列著作持相反態度的,是一篇出現於十二世紀下半期的匿名論著(Ad interrogata),為一位託名聖奧斯定者所作,它的真正作者不得而知(可能完成於第九至十一世紀)。此文用理性證據擁護瑪利亞身體升天的信仰。自十三世紀起,託名奧斯定的意見占了優勢。士林學派時期的偉大神學家遂採納這一見解。聖多瑪斯說:“至於這‘回到泥土去’的咒詛,幸福的瑪利亞不受其干擾,因為她的身靈一起升天。”(Ab hac maledictione,sc. ut in pulverem revertetur……immunis fuit Beata Virgo, quia cum corqore ascendit in caelum. Expos. Salut. ang.)聖比約五世(1568年)改革日課經時,把託名熱羅尼莫的書信除去,而代之以其他承認瑪利亞身靈升天的著作。1668年,法國發生了有關瑪利亞升天的爭辯,巴黎聖母大堂的一部分司鐸,決定再恢復於1540年(或1549年)被取消的烏蘇阿殉道記。若望•洛諾阿(Jean Launoy +1678)曾為烏蘇阿的觀點激烈辯護。本篤十四世(Benedict 14 1740—58)宣佈瑪利亞升天為一虔誠的可靠意見(Pia et probabilis opinio),但這話宣佈不否認它可能屬於信仰寶藏(depositum fidei)。1849年,宗座第一次接到將這一意見定為信理的要求。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時,約有二百位主教簽名要求此事。自二十世紀初期開始,要求之聲日益高漲。1946年,教宗比約十二公開徵詢全球主教的意見,幾乎獲得全體主教的同意,遂於1950年11月1日頒定了這項“教會普遍訓導權威一致宣示,與基督信友們共同相信”的信理。

三、瑪利亞被尊為後

瑪利亞被提升天,光榮超越一切天使和諸聖,她與愛子基督一同統治天域。教父們自古稱她為主保、主母、統治者、王后,一切受造物之後(若望•達馬森正統信仰闡詳,4,14,人類之後(克利地的安德來Hom. 2 in Dormit. Ss. Deiparae);禮儀尊稱她為我們全體的統治者、天上之後,世界之後;教宗們在通諭中也稱她為天地之後(比約九世)、宇宙統治者及元後(良十三世)、世人之後(比約十二世)。

瑪利亞被尊稱為後的最深理由是她作了天主之母。基督由於二性一位的結合,以人性言,也是一切受造物的天主和君王(路1:32—33;默19:16);瑪利亞——“天主之母”(路1:43由)是分享她兒子的尊榮。瑪利亞之為主母與王后,也基於她在救贖工程中與基督的密切契合。基督以血價拯救了我們,因而他是我們的導師和君王(格前6:20;伯前1:18—19);同樣地,瑪利亞既是“新的厄娃”,親自參與了基督——“新亞當”——的救贖工程,與他一同受苦,將他獻于永生天父,她便成為我們的元後。她以母親的心情替世人轉禱的效力,基於她天地君後的至高榮耀。參閱比約十二世的“向上天之後”(Ad caeli Reginam,1954)通諭。

來源:信理神學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