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即、不等於就是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4-4-29 00:52:11     標題: 即、不等於就是

即、不等於就是

即,有立時、當下、等齊多義。
即,於佛典中最重要的文句:如、色即是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等;從來多少人將此「即」字,詮釋成「就是」的意思,捨棄了「為甚麼」的法義。諸如:
為甚麼色就是空?
為甚麼煩惱就是菩提?
為甚麼生死就是涅槃?

如果,肯定「即」義詮釋作「就是」的話,那未,所說「色就是空」、「煩惱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於佛法義諦,真是「不知所云」!
何以故?
色、煩惱、生死等法相,定義是甚麼?!
空、菩提、涅槃等法相,法義是甚麼?!

唯識說法相,先識而後唯,也就是於法相先作了別,而後肯定。例如:
色即是空──是「色」說五蘊之色,屬於精神層面,並非統通於一切的物質說。究竟心法之前,有色塵、法塵、色法的現實面;為了深解其義,五蘊的誘因,至所以會發生作用,全歸現實面的種種外緣,牽動五蘊的色蘊,而有受、想、行、識一連變動行為。若能如是覺知,是則,色蘊之所起;於原始、本來空寂,故說「色即是空」。

煩惱即菩提──煩惱的形成,緣起於人我,往往陷身心迷惑於無明之中,至使煩身惱心不能自在;設若深解「煩惱」之時,一連串所存在的「為甚麼」?於其中作深度的認識,恒久、必然能覺知;因無明而煩惱,因迷惑而身心不安,如是覺知,即是菩提。同時,更能覺知所及,煩惱之中有菩提,欲如何顯現菩提,則必須察覺煩惱形成,緣於身心淪陷無明中的、一連串的為甚麼?

生死即涅槃──業我的旅程中,必經生老病死;自生以至死,數十年歲月,隨業受苦樂。於受報的時空中,迷惑者、隨業流轉,不免再造;覺悟者、業中見道,修治解脫。是故,佛法以解脫是佛弟子的道業,所謂解脫者,即在出離業苦,超逾三界,不復承受「生死」輪回;終至清淨寂靜,圓成阿耨菩提。如是覺知,如是修治,如是解脫,方稱涅槃;涅槃之境,歷經有餘,而後無餘,最終才是究竟涅槃。

綜上所述,於「即」之微妙,其間俱有「理、事、法」,繁複的歷程,絕非以一「就是」即能定論的;由是可知,佛法為何說是「無上、甚深、微妙」之法。

來源:應佛之印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19-8-23 20:54:58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19-8-23 21:05 編輯
即、不等於就是

即,有立時、當下、等齊多義。
即,於佛典中最重要的文句:如、色即是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等;從來多少人將此「即」字,詮釋成「就是」的意思,捨棄了「為甚麼」的法義。諸如:
為甚麼色就是空?
為甚麼煩惱就是菩提?
為甚麼生死就是涅槃?

如果,肯定「即」義詮釋作「就是」的話,那未,所說「色就是空」、「煩惱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於佛法義諦,真是「不知所云」!

「即」這個字,就是指「等同」之義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眾生即佛」類似這種說法,是在講「不二」境界。
而不是指世間常態
-------------------------------------------------------------

《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一切無二.無相.無差別
《大般涅槃經》寂靜亦名無相。亦名無二


「不二」指「無相」

勝義諦中,諸法皆「無相」。「無相」即是「同一相
諸法皆「同一相」無有差別相,故說「煩惱即菩提」「眾生即佛」....
這是在講「勝義諦]境界。並不是世間常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勝義諦中皆同一相。所謂無相 都無差別


世間萬法是森羅萬相,而非同一相
因此「煩惱即菩提」並不是世間的現象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