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如何慈悲喜捨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4-5-8 00:46:04     標題: 如何慈悲喜捨 

如何慈悲喜捨 

惡因苦果,惡緣多怨。是貧病者於往昔自己造作所至。
善因樂果,善緣喜樂,是富貴者於往昔自己修行所至。

菩薩發心,講求慈悲喜捨,旨在行梵行,利樂一切眾生;引申出無量福,感無量果;所以稱作四無量心,亦稱做菩薩行。

於慈:與眾生樂之心行。
於悲:拔眾生苦之心行。
於喜:離苦得樂之心行。
於捨:心行不計著,怨親平等,清淨無礙的性空德養境界;也就是說,對「慈、悲、喜」的心行,放捨分別所起的計較和執著,入達清淨無為的自在境界。

來源:應佛之印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6-30 20:35:25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7-1 16:21 編輯
如何慈悲喜捨 

很多人錯以為 「慈悲喜捨」就是敦促自己在心地上 要對人慈悲喜捨...
這是亂扯一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伏斷虚妄尋伺入初靜慮。
漸次復入第二 第三 第四靜慮。依諸靜慮 復能發起慈悲喜捨」四種梵住


佛法所說的「慈悲喜捨」並不是 叫你在心地上做文章,如何做人處事。
佛法所說的「慈悲喜捨」是一種 禪定能力
你必須有四禪定力,才有辦法發起 真正的「慈悲喜捨」
-----------------------------------------------------

佛法講求【無心】,所以佛法沒有在教人 於心地上用心。
佛法一貫教人止息心念就算沒那個慈悲心,也不需要裝模作樣,在心地上亂做功夫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6-30 20:59:46

依四禪定力 而發起的「慈悲喜捨」是無分別性慈悲心
有別於 凡夫的慈悲心

凡夫的慈悲心 皆有分別性
譬如,
看到可愛小孩落魄,覺得很可憐
看到蟑螂落魄,就不覺得那麼可憐

這是凡夫無可避免的分別性
依四禪而發起的「慈悲喜捨」才是真正無分別性慈悲心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