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國外地區」在什剎海 讀懂老北京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4-9-5 03:27:33     標題: 「國外地區」在什剎海 讀懂老北京

在什剎海 讀懂老北京

對遊客來說,最道地的北京是在什剎海,故宮、長城雖然雄偉壯麗,但少了些生活的煙火氣。只有在什剎海,短短一兩天,就能最大程度地讀懂什麼是老北京。


什剎海的魅力,在於什剎海酒吧街上喧囂和安靜的碰撞,更在於在什剎海周邊那些縱橫交錯的胡同裡,歷史與現實的碰撞。

鴉兒胡同,元代因位於什剎海河沿兒,故稱沿兒胡同,清代取諧音改稱鴨兒胡同,為八旗正黃旗地界,1949年以後改稱鴉兒胡同。

胡同中段是古寺廣化寺。據說,廣化寺始建於元朝,明清時期,廣化寺「殿堂廊廡,規模宏大」,為京都有影響的佛剎。

清末民初,廣化寺一度成為京師圖書館。1908年,張之洞將個人藏書存放寺中,奏請成立京師圖書館。次年獲准,清政府派繆荃孫主持建館事務。中華民國成立後,教育總長蔡元培派江翰任京師圖書館館長,次年開館接待讀者。不久遷館他處,廣化寺又恢復為佛教寺廟。今天的廣化寺梵音悅耳,香火旺盛,經常組織佛教活動,每逢初一、十五,更是香客如雲。

菸袋斜街這條位於什剎海前海東北的小巷,是北京最古老的商業街;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與鴉兒胡同相連,為東北西南走向,全長232米。據清乾隆年間刊刻的「日下舊聞考」一書記載,此街原名「鼓樓斜街」,清末改稱「菸袋斜街」。

在元明兩朝,菸袋斜街的前身斜街市就已是繁榮的街區;到了清代光緒年間,斜街裡出現多家飯莊、酒樓、菸鋪、茶館、浴池等,特別是出現了以經營菸具為主的「同台盛」和「雙盛泰」兩個店鋪,據說兩店老闆曾為那拉代氏通洗水菸袋,於是聲聞京華。

到了民國,居住在什剎海附近的王公貴族、八旗子弟失去俸祿,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於是紛紛開始變賣古玩字畫,經營古玩的寶文齋、敏文齋、繡古齋、抱璞山房等,紛紛落戶斜街。那時溥儀還在故宮,仍然使用宣統年號,也有宮裡的太監在地安門開設古玩店,貨源都是盜取宮內,那時老北京一提「小琉璃廠」,便指此處。此後幾經變遷,這裡就成了現在所見的民俗商業街。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