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咖啡產品 [列印本頁]

作者: old2009    時間: 2014-10-14 15:09:48     標題: 咖啡產品


緯度

南北迴歸線間,即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溫度
攝氏21度左右

日照  
一日之中數小時即可

地形
主要位於300~400公尺的半山,或1500~2500公尺的山坡地,海拔高度越高品質越高。因為日照時間短,且排水良好。咖啡樹下喜歡根部潮濕,高大多葉的樹間,身置在咖啡園中,一方面擋風,一方面遮蔭。

土壤
分解的火山土、腐植土和透氣滲透性土壤的混合

年雨量
150~250公分

降雨
時間非常重要,成熟期間最好大雨和強烈陽光間歇出現,採收時則需要一段乾旱天氣。

災害
霜害和樹葉疾病是最常見的殺手


咖啡的生長條件
由於主要的地理因素:緯度、溫度、地形、雨量、日照等的影響,形成了各洲不同的咖啡產地分布。中南美洲和非洲各國家搭配上該地區的氣候和地形,得以在相同的緯度和海拔高度,培育出不同品種的咖啡,甚至某些國家已經成為世界主流咖啡的代名詞。而咖啡產地的分布,也和當地居民的飲食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全球咖啡版圖
除了咖啡的歷史之外,最實在的資訊,莫過於直接介紹咖啡的分佈與產地。



以赤道為中心、在南北緯約25度之間的熱帶、副熱帶內,是最適合栽種咖啡的區域。然而,並非在這地域內的任何地方都可培育出好的樹林。落在此區段內的三大咖啡栽培生長地區分別為:亞洲太平洋、拉丁美洲及非洲區域。咖啡生產國約有六十餘國,其中中南美約佔60%,其次非洲、阿拉伯約佔30%,其餘的10%則分布於亞洲各國及各多數島嶼。這些地區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溫度、年雨量大致同,並且有充足的陽光、肥沃的土壤。

主要的栽培種為阿拉比卡種(Arabica)和羅布斯達種(Robusta),其中阿拉比卡種在世界咖啡產量中,約佔有三分之二的比例。這種生豆不適高溫、低溫、多雨、少雨的環境,屬橢圓扁平狀的生豆;其特徵為品質高且味道香醇。阿拉比卡咖啡豆『又名阿拉伯小果咖啡』顆粒較小,外型略呈橢圓,中央的裂縫為彎曲狀,大小較為平均,顏色有光澤。羅布斯達咖啡豆『又名粗壯咖啡』多數顆粒既大又圓,中央的裂縫為直線狀,主要生產於烏干達、象牙海岸、剛果、薩伊、安哥拉等國。



三大主要咖啡栽培生長地區
阿拉比卡種和羅布斯達種兩種目前市面常見的咖啡原種,透過十幾個世紀的傳播。從原產地非洲繼而在主要的三大咖啡栽培生長地區(亞洲及太平洋區域、拉丁美洲區域、非洲區域)落地生根。


亞洲
香氣濃郁,口感較苦,較不具富豐力及飽滿的口感

非洲
濃郁及具野性風味

南美洲
比較不苦、不酸,屬中性的口感

中美洲
清香中帶有果酸的味道
•亞洲及太平洋區域主要咖啡產地:
台灣廣為人知的雲林縣 古坑、南投縣 惠蓀、台南縣 東山鄉;阿拉伯葉門的摩卡沙那尼;印尼的爪哇、曼特寧、麝香貓咖啡;中國大陸的雲南咖啡、海南咖啡;以及印度、越南、夏威夷等國家咖啡。

  
•拉丁美洲區域主要咖啡產地:
巴西的聖多斯咖啡頗有名氣;牙買加最著名的則有「咖啡極品」之稱的藍山咖啡;墨西哥、巴拿馬、祕魯、哥倫比亞、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等拉丁美洲國家也均有產咖啡。


•非洲區域主要咖啡產地:
非洲為咖啡的起源地,自然有許多產咖啡的國家。剛果、盧安達、肯亞、安哥拉、辛巴威、莫三比克、衣索比亞等國均有產咖啡。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