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感應有四種
[列印本頁]
作者:
丸の小羽
時間:
2015-1-17 10:39:53
標題:
感應有四種
感應有四種:顯感顯應、冥感冥應、顯感冥應、冥感顯應,它有這四種。
這四種是談我們宿世的善根和今生的情況。
顯感顯應是我們今生信願持名,阿彌陀佛當下來給我們加持。
顯感冥應,我們至誠念佛,阿彌陀佛暗中來我們加持,自己不會知道。
普賢菩薩曾講,能夠奉行普賢願王的,他都會騎著六牙白象,去摩頂加持。
他心當此人清淨時能夠看到這個情景,但業障深,即便來了他也看不到。
看不到普賢菩薩也是慈悲的,你看不到我也會給你摩頂,暗中來加持你。
那麼我們信願持名,業障重,同樣看不到阿彌陀佛,但他也在加持我們。
冥感顯應,我們宿世曾經有過信願持名的善根,
今生沒有去念佛,但是宿世的善根的熏習的延續,讓我們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
為什麼有些不信佛的人,他會在夢中夢到阿彌陀佛,夢到觀世音菩薩呢,就是這個道理。
他今生沒有信,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宿世也沒有信呀。
曾經一位企業家,他信佛的原因是一天晚上做了個噩夢。
噩夢中有人追著他殺,他就在夢中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真的見到了阿彌陀佛在夢中。
他醒來覺得很奇怪,最終由於這個因緣他就信佛了,念佛了。這其實就是他宿世就有。
冥感冥應,你宿世有這樣的善根,阿彌陀佛也在暗中給你加持。
讓你想做壞事由於佛加持故後果不那麼嚴重;
當你做善事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加持,原來可能只是口裡說說,
沒有行動,佛力加持,馬上讓你行動起來,
這是這個冥加。其實眾生的一切行為都生活在一種大的感應的狀態當中,
是阿彌陀佛用他的四十八大願,用淨土法門,用西方極樂世界,用彌陀光明,
來給我們提供一個所應的淨緣,讓我們建立一個信願持名,
淨業三福能感的這樣的一個心理基礎。
如果我們不能建立這樣的能感,實際上我們就有其他的感應。
2015-1-17 10:39:05 上傳
下載附件
(3.2 KB)
文章來源:佛教文物
附件:
351.jpg
(2015-1-17 10:39:05, 3.2 KB) / 下載次數 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E4NTEzMnwxNjIzZjc5OXwxNzU3Njk5ODE4fDB8MA%3D%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