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教會的祭獻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5-1-30 00:44:03
標題:
教會的祭獻
教會的祭獻
主日,是我們紀念主及其光榮復活的日子,但主日的意義並不止於此。主日還有更高的目標:主日要擁有我們全部的生活,我們的辛勞和工作,我們的快樂和苦痛,要把它帶到天主前,聖化它。如果每主日我們能夠意識到,做了基督信徒我們得擁有什麼財富,因為基督以他的死亡和復活為我們開出了一條道路;如果每主日我們能體驗到自己是基督偉大祭獻的見證,這祭獻,基督不只在生時由完成了一次,而且在升天後,仍舊以神奇的方式重新完成於彌撒聖祭中,在祭臺上;我們可以說,已經由主日獲益不少,不過,這還不能算獲得了主日彌撒的最高效用。
(一)彌撒要求我們每人自己的祭獻
彌撒是一種虔敬的紀念儀式,也不僅是基督借著他的代表、司鐸在祭臺上重行十字架上的祭獻,它還要我們每人自己的祭獻。
我們知道,有不少基督信徒以為基督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了,我們要得救只須信仰他,靠他的功勞,道德方面不要有大錯誤,不必操心費力,便可有個幸福的結局——得救。
主日的彌撒卻堅決反對這種看法。當然,每次的彌撒聖祭,常是基督主持奉獻,是他藉司鐸的口說出:這就是我的身體,這就是我的血。是他將自己的體和血奉獻給天父,像他在十字架上所做的那樣。不過他也說過:「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若:拾貳、卅二)他要求人追隨他,他在世時經常向信仰他的人作這種要求。他也特別要求人在犧牲上追隨他。在十字架上獨自一人做了奉獻,他孤苦無告,他甚至為最忠於他的人遺棄,像他在過去多少個黑夜,在巴肋斯坦的山中,獨自一人祈禱。在祭臺上他不願獨自祈禱奉獻。因此在成千成萬的地方修建了祭台,好使信徒聚會,和他一齊行祭。因為彌撒是基督和他的教會共同奉獻的聖祭。
這一點對我們非常重要,它使我們在人生旅途中不致迷失方向,我們生活的方向是走向天主。
無論什麼人在不熟識的地區走路,要想前進,最應注意努力的是把握住方向。迷失方向,縱然只是很少幾度,也不能達到目的地,所謂「失之毫釐,差以千里」。人生途中,方向也是最要緊的事。可惜,在人生旅途,迷失方向的災禍也經常能夠發生。而且這種災禍要比任何其他災禍都更可怕。可是我們有一位來幫助我們:基督走在我們前面,在他的祭獻上他也是我們的模範。
(二)祭獻的意義
祭獻原是一種表示尊敬的獻禮行動,是向高於自己者的敬意表現。在過去,如果要向統治者表示自己的敬意和臣服之情時,便是獻禮品。我們向天主奉獻禮品,也是表示我們對天主的臣服、敬禮心意,我們承認他是我們的主宰,我們願意服從他的誡律。當然,這種心意,人可以用言語來表示,不過,用一種禮品,用奉獻的方式,究竟更為有力,更為有效。因此我們每週主日天,受到教會的邀請,參加基督向他天父行的祭禮。當我們主日天聚集到一齊時,我們似乎不能只在思想上紀念基督?止于思想上的紀念。思想應當進行到實際行動。因此,在成聖體後,司鐸不停留在「主,因此我們作你僕人的,和你的神聖于民,紀念你的聖子,我們的主基督神聖的苦難,和他從死者中的復活,以及光榮的升天;」這幾句經文上,而繼續誦念:「從你賜給我們的恩物中,我們把純潔的犧牲、神聖的犧牲、無玷的犧牲:永生的神糧,和永恆救恩的爵杯,奉獻於你尊威台前。」
司鐸並不說「我奉獻」—也不說「基督奉獻」,而說「我們——你的僕人,你的子民」。整個的彌撒都是建立在「我們」上:我們祈求,我們感謝,我們崇敬,我們奉獻。彌撒中,在每一重要階段開始時,司鐸常向大家,問候大家說:「願主與你們同在」,這就是為強調這個「我們」,並要照顧到,使大家都積極參加這個祭獻,大家都應當一同祈禱,一同歌唱,一同奉獻。因此,教會在最近禮儀改革進行中,要信徒回答司鐸的呼聲,用「啊們」來結束司鐸所念的經文,並同唱聖歌。這樣,在主日的彌撒聖祭中,祭獻應當真正成為教會整體的祭獻,教會是由我們組成,我們每一位信徒都是基督的生活的肢體。
我們用聖祭中的禮品願意表示對天主尊嚴的敬意和臣服之情,我們願意承認天主是我們生命的目的和歸宿,而且願意努力保持我們生命的正確方向。我們是基督的信徒,我們要緊緊追隨基督,他引導我們走向天主及基督自己,他是我們的主。彌撒聖祭是他的祭獻,但是同時也應當是我們的祭獻,我們和他共同行的祭獻。基督不僅很清楚地告訴過我們,他也給了我們和他共同行祭的形式。他建立了聖體聖事,教導宗徒們去行這一聖事:他們應取面餅和葡萄酒,用他的話來變為他的體和血。
餅和酒於是成為我們生命的營養品,同時也成為我們生活的模式,也表現出我們生活中辛苦和工作的真諦。因為餅和酒並不是已經做好生長在我們的田地裏和葡萄園中,我們需要辛勞工作,流血流汗。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因此應當連同它的苦痛與辛勞被帶到祭臺上,加入主的祭品中),恰如母親的手握住了孩子的手,四隻手聯合起來,捧起來行一個共同的祈禱,舉向天父。
如此,我們桀傲的意志應委順天主的意志,我們沒有毅力的心靈應堅守天主的誡律,它們應溶解于救主英勇的犧牲中,他不怕苦痛,不怕死亡,為了人類的得救,一心只知道順從,完成天父的意旨。因此,根據古老的傳說,信徒在彌撒中,不僅答應司鐸的祈禱和問候,而且親自參加獻餅酒的儀式,把餅和酒帶到祭臺上,以表示他們把自己的祭品和基督的連合在一齊。在今天行聖祭時,便令教友以遊行方式親自將餅和酒送到祭臺上,交給主祭的司鐸。
當然,奉獻餅和酒只是我們主日天祭獻的開始而非全部。我們本來應當奉獻的,我們可以奉獻的,也就是主基督親自所奉獻的:他的體和血。這樣,我們便有了一個更大的使命:我們只用主基督所用過的餅和酒,獻給天父,為表示我們的頂禮和崇敬,因為餅和酒在成聖體後成為基督的真正的體和血,而餅和酒卻只代表我們的奉獻,只是一種象徵,而非我們真正的犧牲品,我們不僅學習主基督用他所用的餅和酒,我們也應當有他奉獻天主時的那種意識和感情——他那對天主無上的愛情。這愛情熾熱了他犧牲的心,這愛情是它宣佈的第一條也是最大的誡律;還有那與第一條相似的對人的愛情。
現在我們是面對著基督信徒的真正人生觀了:我們信仰基督,不只是頂著一個基督信徒的名稱,我們是真正屬於基督、擁護基督的人。基督的信徒受基督精神的鼓勵和領導,以基督的精神解決他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問題,無論是職業方面的或者是待人接物方面,他都以實現基督精神,完成天主意旨為最高目標,連遊戲、體育、娛樂也不例外。
(三)革新生活
天主聖子進入人類歷史,進入人的世界,他負起了領導人類的使命,天主第二位聖子降生取人性成人,使人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但是,人保有他的自由,他可以接受基督的領導,他也可以拒絕,基督並不強迫人追隨他。基督在人類歷史上像一份酵母,改變個人的生活,使人日漸肖似天主,他也影響人類的社會生活,使人類漸漸成為天主子民;他要完成我們在天主經中所求的:願天主的國來到人間。
因此,一個主日又一個主日,我們作基督信徒的人受到教會的邀請,把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苦和樂,我們的責任和考驗,我們的艱難和失敗,都導入愛情和犧牲的生活大激流中,在基督的十字聖架旗幟下,追隨基督前進。社會萬惡,充滿毒辣的詆毀、陰險的欺騙、狡詐的陰謀、兇惡的淩辱,家庭裏有貧、富、順、逆、甜、酸、苦、辣各種滋味,每個人也都有私心、貪欲、個性、脾氣,要想成己成人,齊家治國,談何道義、真理。
這是主日的意義及其豐富的內容。在教會中,主日已經有兩千年歷史了。但是,教會歷史上有多少人真正體驗到了主日的意義,也真正知道去開發利用主日的富源呢?有多少人主日進堂,是為了聖堂裏也有聖樂和禮儀所造成的氣氛?有多少人主日進堂,只因為是教會的誠律?又有多少人主日進堂,是因為習慣了。當然,這些原因都還是很好的原因,我們不能指責的;不過,生活是生活,不只是一段我們可以隨便敷衍的過程。我們應當生活得有意義,有內容,等閒不得。我們應當努力,使我們的行為都有明確的意識,都有真正的內容。每個主日,在聖堂內的活動應當真正成為我們生活的原動力才是。要勉力去瞭解主日的深刻而豐富的意義:它要教導我們,何謂基督的信徒,如何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基督的信徒;它也是我們在時光之流中能汲取力量的處所,憑著這種力量,我們能成己成人,能在基督內重整人類社會,能把宇宙引向天主,歸順天主。
來源:天主教在線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