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紅蜓枯葦-葉世強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5-2-11 00:54:16
標題:
紅蜓枯葦-葉世強
紅蜓枯葦
葉世強
葉世強
紅蜓枯葦
水墨
水墨設色、紙本
136 × 69cm
1994(甲戌)
作 品 賞 析
作者是老一輩的嶺南派名家,此派原本承襲清初惲南田的畫風,重視寫生,並以傳達生活意趣為宗旨,後來更成為融合中西畫法的先鋒。此畫中的蜻蜓雖未精雕細琢,但型態仍十分逼真,呈現出惲派花鳥特有的中式寫實;而藉由純墨色的黑白背景來突出鮮紅色的主題,亦是嶺南派常見的手法。作者一方面利用殘荷強調了線條的書法性,保持了中國畫的筆墨效果,另一方面亦相當重視空間氛圍之營造,在濃淡墨色的渲染中讓人彷彿感受到西方印象派給人的光影變化。不過更重要的是,畫面中所散發出來的一股蕭瑟、空寂的禪意,賦予了此畫更為深刻的精神內涵,當是作者長年參禪、打坐後的成果,這種超脫的出世感與傳統嶺南派所追求的入世趣味有些不同,值得觀者細細體會。(撰文/劉智遠)
藝 術 家 小 傳
一九二六年生於廣東韶關,父親本身便是位教育家、書法家與畫家,因此自小就展現出對書畫藝術的高度興趣,在高中畢業後進入廣州藝專就讀,校長是嶺南派創辦人高劍父。他在一九四九年渡海來台後進入師範學院藝術系(現台灣師大美術系),於大三那年參加師生畫展的作品受到中央日报記者大篇幅的報導讚揚,而轟動師大校園。師大畢業後,葉世強便隱居鄉間,在一家天主教的書局任職,主要工作是修護破舊的聖像,後來有機會自己製作聖像。七○、八○年代他賃居於新店灣潭山村,兼任臺大美術社與復興美工科教席,敎授素描、國畫、水彩、油畫、速寫,颇受學生歡迎。但由於教學的收入不多,因此自一九七二年開始研習古琴之製作,鑽研古籍進行研究改良,成果相當成功,成為製琴名家。一九九二年移居東北海濱水楠洞,一九九五年定居花蓮至今。在繪畫上,葉世強偏好印象派的畫法,認為藝術應該要自然而不做作,作品必需要創新而不應重複。他自一九五○年代開始跟随南懷瑾先生修習禪坐,對禪的長期體悟深深影響了他的藝術,因此其作品顯得纯粹而自然,在随心所欲的筆觸中捕捉住一種瞬間存在的美感經驗。葉世強多年來靠教學與製作古琴儉樸度日,深厚的美學修養與高尚的人格精神都備受學生之敬重。 (撰文/劉智遠)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