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國外地區」西羌第一村 [列印本頁]

作者: 丸の小羽    時間: 2015-4-7 10:47:52     標題: 「國外地區」西羌第一村



西羌第一村,是一個古樸習俗保存較好、景美情濃的河壩羌寨,也是距成都最近的羌族村寨。

西羌第一村被視為極其珍貴的人文資源寶庫,她以其古老的風俗民情、精湛的建築藝術、

獨特的羌族刺繡而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羌繡之鄉”。

初識羌寨古羌人原先居住在長城以北的草原上,是游牧民族。

當時的塞外游牧民族每每遇上災荒就南下中原侵食,加上人口增殖往往造成草場缺乏,

促使游牧民族謀求地域擴大,必然引起部落間爭奪地盤的戰爭。

在戰爭中,古羌人顯然是失利者,從而各自東奔西走。現代羌人的祖先,先是西行,

然後翻越大雪山南遷,進入到溫暖的岷江河谷。

從西北草原向岷江河谷的大遷徙,是一種生存選擇。自從遷到宜農不宜牧的河谷地區後,

羌族人開始從游牧轉向定耕農業。岷江河谷原來已居住著戈基人,羌人到來後,通過戰爭將戈基人趕走,

佔有了戈基人的地盤,規定了“長年下雨之處,我居之;長年落雪之處,葛居之”,這“葛”就是戈基人了。

但是,在戰場上羌人打敗了戈基人,而在文化上他們卻不得不向戈基人學習了。

從游牧轉向農耕,羌人的文化結構也相應產生了變化最為明顯的一點就體現在住屋上,

從游牧時期的“羊毛帳篷架河邊”,到慢慢取來泥土、亂石、木料,依山修建三層平頂住房,

後來又逐漸走向漢式的人字架住房和平頂房結合的新形式。

羌族的寨子大都處於河邊的半山坡上,依山傍水,以山上碎石塊作建築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但是離水源又遠了點,取水極為不便,從地形看,是完全可以建得低一點,離水源更近一點。

像這第一寨就極為典型。後來才知道,羌人的村寨,尤其是歷史比較悠久的老寨,寧可取水不便,

也大多選擇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之地建寨,有著明顯的軍事防禦的功能。

這一點可能與古羌人是遷徙而來,經常處於戰亂狀態之中,生活秩序不太穩定有關。

每個村寨都有一座高高聳立的碉樓也可證明這一點。有羌寨的地方,就有碉樓,而且碉樓特別顯眼。

在外形上,有四角及多角或單碉、雙碉等形狀,但以四角和單碉最多。這些碉樓,聳立在羌寨中,

成了這一地區獨特的文化景觀。在歷史上,碉樓的作用極大,但現在只能作為一種歷史文化保存著,

供人參觀和研究了。反而倒是那飛架於岷江之上的鐵索橋依然在發揮著自身的功能作用,

不但有觀賞價值,而且起交通作用。從地理條件上看,由於岷江河谷處於高山包圍之中,

河谷地帶狹小,而坡度又較大,羌族多居於半山,對外交通只能沿河而行。

俗語說,隔山不算遠,隔水千里遠,過河就只能依靠橋了。川西的地勢從東而西上升的幅度大,

河流的落差也大,水流急,岷江就不用說了,在這樣的河流上架設橋樑,

架橋的技術條件和物質條件受到限制,難度極大,採用鐵索橋就是最為科學及簡便的方式了。

幾乎在河谷地中的每座羌寨都有一座鐵索橋與對岸相連著。




















附件: 50236b4b45fa1.jpg (2015-4-7 10:47:34, 98.08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UzODE3M3w5NTY1ZmYzMHwxNzE3ODIyODQ2fDB8MA%3D%3D

附件: 50236b4aacf94.jpg (2015-4-7 10:47:35, 109.41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UzODE3NHwzNmMyODVhY3wxNzE3ODIyODQ2fDB8MA%3D%3D

附件: 50236b4ae631b.jpg (2015-4-7 10:47:36, 89.93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UzODE3NXwyZWM3YTk4N3wxNzE3ODIyODQ2fDB8MA%3D%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