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咖啡文化與風情-奧地利 [列印本頁]

作者: 丸の小羽    時間: 2015-4-16 15:23:22     標題: 咖啡文化與風情-奧地利




那是音樂的國度,是藝術家夢寐以求的理想世界,香氣也在此逐漸蔓延。

華麗的圓舞曲,牛奶與咖啡,一圈一圈是令人稱羨的美麗景象。

一、奧地利咖啡歷史:

據傳西元1660年因奧圖曼帝國大使攜帶許多侍從與咖啡到維也納住了數月,

使維也納的人們愛上了咖啡的風味。
西元1683年土耳其二次進攻維也納,當時奧地利皇帝奧波德一世與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曾訂定軍事同盟,

即以奧波聯軍粉碎土耳其的進攻,倉皇逃離的土耳其軍隊在城牆邊丟棄了武器彈藥與許多裝著神秘豆子的袋子。

一名曾潛伏波蘭密探法蘭茲.柯胥斯基(Franz Kolschitzky)曾品嚐過豆子沖泡的飲料,

便要求以豆子當作獎賞,開了維也納第一家咖啡屋,一開始維也納人喜愛茶的程度仍高於咖啡,

咖啡館的生意並不是很好,後來店家改了方法,在咖啡中加入牛奶,人們的接受度奇高,

許多人漸漸愛上咖啡勝過於茶,更出現了五花八門的咖啡種類。除此之外,咖啡屋也提供免費報紙,

當時的報紙比咖啡昂貴也不普遍,也因此咖啡館以此方式招攬許多客人,雖然現在報紙普及而且便宜,

但此舉也成為咖啡館的文化品味與傳統。
喜愛咖啡的客人增加,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 dominions)領土內的咖啡館陸續開幕。

布拉格(Prague)、克拉柯夫(Krakow)與布達佩斯(Budapest)與維也納的咖啡館都如雨後春筍般紛紛開張,

且深受民眾歡迎,而維也納也獲得「咖啡屋之母」的稱號,直到西元1840年時,維也納已有超過80家咖啡館,

到了西元19世紀末期,咖啡館總數更達到600家。



二、奧地利咖啡文化與風情:

在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中,咖啡、華爾滋、音樂並稱為「維也納三寶」,由此可見咖啡對奧地利的重要性,

而隨處可見的咖啡館也是人潮聚集的場所,音樂之都的維也納隨處飄著咖啡香氣,令人著迷。

奧地利人喜歡一天造訪數次咖啡館,有時是為了安靜閱讀,有時是為了知識交流,有時是分享觀念、聊天,

也因此咖啡館中提供許多不同國家的書報雜誌,咖啡館內也聚集形形色色的人,


每個人都有專屬自己喜愛的咖啡廳、專屬自己鍾愛的座位、習慣的咖啡飲品。


不僅如此,咖啡的選擇也很多,咖啡館提供將近40種各式咖啡,也因此到咖啡館中必須先簡單了解咖啡的種類,


同時當侍者送上咖啡會一併附上杯水,但等侍者送上第二杯水時就代表停留的時間太長了。


奧地利人喜愛甜食,喝咖啡時通常會搭配精緻的甜點,甜點種類也很多,同常人們喜歡搭配空心圓蛋捲。

在維也納喝咖啡是悠閒時光,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
三、著名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Cafe Central):位於奧地利維也納,其建築是以貝爾斯公爵官邸改建而成,

建築外觀具有奧地利人內斂的氣質、傳統方正,進門後,將感嘆其結構精緻寬敞、

富麗堂皇卻也充滿濃濃的文藝氣質,深受音樂與藝文界的喜愛,也成為觀光客參觀的景點之一。

中央咖啡館是詩人、劇作家、藝術家、音樂家與外交關的聚會場所,如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史特勞斯…等

許多文人雅士都曾在此喝咖啡切磋文學、辯論時事,它就像是奧地利詩歌、劇本、小說的搖籃。

著名的奧地利詩人、散文家彼得‧艾頓柏格(Peter Altenberg)曾發表名言:「如果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

如果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路上。」在世時,每天都必定在此報到,許多文章也在此激發靈感,

又被稱為「Cafe Writer」,據傳他嚥下最後一口氣時也在咖啡館中,也因此咖啡館複製了他的雕像,

並讓他坐在最喜愛的桌子旁。

哈維卡咖啡館(Cafe Hawelka):利奧波德‧哈維卡創始於西元1939年,位於維也納內城區多蘿西巷6號。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哈維卡關閉咖啡館一段時日,幸而咖啡館並沒受到什麼損害,

咖啡館並於西元1945年秋季重新開幕時。西元1955年佔領時期結束後,這裡成為作家和評論家的聚會地點。

1961年莊園咖啡館(Herrenhof)關閉後,哈維卡咖啡館聚集更多的藝術家,成為當時藝術舞台的中心,

佛登斯列‧漢德瓦薩等人均為常客。咖啡館的藝術氛圍也啟發格奧格‧但澤的靈感並於1976年譜出Jo, schau

這首曲。西元2005年3月22日,和丈夫管理咖啡館達60年的約瑟芬‧哈維卡去世。

她烘烤的特色甜品布赫騰(Buchteln),由其子京特‧哈維卡依照舊配方烘烤,

而利奧波德‧哈維卡仍會坐在入口處,迎接客人。

格林斯坦咖啡館(Cafe Griensteidl):格林斯坦咖啡館在西元1847年由藥劑師Heinrich Griensteidl先生

於迪特里希施泰因(Dietrichstein)宮殿內開幕,形成當時文人雅士、政治運動的聚會場所。

西元1848年更曾因此暫時更名為國家咖啡館(National-Cafe),當時許多文人雅士如文學家卡爾‧

克勞斯(Karl Kraus)、劇作家賀曼‧巴爾(Hermann Bahr)…等都是座上嘉賓,

咖啡館甚至也成為文學革命的溫床、聚集許多反對新古典主義的團體,

西元1897年創辦人辭世、宮殿改建為荷博斯泰恩(Herberstein)宮使得咖啡館不得不關閉。

西元1991年咖啡館在米歇爾廣場(Michaelerplatz)重新開幕,與中央咖啡館相隔數街,

原有的精神包裝新衣,格林斯坦咖啡館持續蔓延著。














附件: hw2-e1300889873374.jpg (2015-4-16 15:21:11, 23.05 K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U3NTAzN3wwYjA4MmM5ZXwxNzQwMjMwNTUwfDB8MA%3D%3D

附件: 111231.jpg (2015-4-16 15:21:11, 3.53 KB) / 下載次數 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U3NTAzOHxkZjA3MzFiY3wxNzQwMjMwNTUwfDB8MA%3D%3D

附件: 1545465-e1300889801295.jpg (2015-4-16 15:21:11, 23.95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U3NTAzOXxmYWRlNzMyZXwxNzQwMjMwNTUwfDB8MA%3D%3D

附件: Cafe_Griensteidl_Wien-e1300890075199.jpg (2015-4-16 15:21:12, 26.09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TU3NTA0MHw0YzNjYjAxOHwxNzQwMjMwNTUwfDB8MA%3D%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