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經藏 小部 法句經 第十一品 老品 故事集
[列印本頁]
作者:
hsuxu53
時間:
2015-5-19 10:53:32
標題:
經藏 小部 法句經 第十一品 老品 故事集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維沙卡和喝醉酒的同伴
貪愛與無明充斥世間,如同陷入火燄燃燒之中,有什麼值得歡笑,值得高興呢?
世間為黑暗所遮蔽,人為什麼不追求光明呢? (偈 146)
從前,一群沙瓦提城的男子請維沙卡照顧他們任性的妻子們,希望在她的指導之下,她們能有宗教信仰和德行。
有一次,維沙卡在她們的請求之下,帶她們到一處花園去,但她們卻瞞著維沙卡,帶酒去更喝醉了,維沙卡就譴責她們,說她們的先生會很生氣。
後來,她們要求再去花園,但維沙卡鑒於上一次的經驗,加以拒絕,她們轉而要求到揭達林給孤獨園向佛陀頂禮問訊,維沙卡也就答應了。
到達給孤獨園時,她們再次啜飲私自帶來的酒。
維沙卡就請佛陀向她們說法,但這時候她們都醉了,天子魔波旬也趁機慫恿她們縱情一番,她們果真就在園中大聲喧鬧,唱歌、跳舞、鼓掌雀躍不已,佛陀明白她們受到天子魔波旬的影響才會如此放肆,便在心裡想著:「絕不能讓天子魔波旬有機可乘。」
佛陀展示神變於是從眉間放出暗藍色的光,使整個屋子暗下來,他們因此受到驚嚇,慢慢安靜下來,佛陀接著從位子上消失,然後化身在須彌山上,放出千個月亮般的白光。
佛陀告誡她們:「妳們不該在園裡如此不恭敬。
由於妳們的疏忽,天子魔波旬才有機會使妳們不知羞恥地放浪形駭,現在開始撲滅心中的欲望和其它邪惡的激情吧!」
佛陀確定她們都對佛法建立起無可動搖的信心後,才返回揭達林給孤獨園。
維沙卡也趁機請教佛陀有關飲酒的問題,佛陀就向她們解釋飲酒的害處並且說明無數眾生因為飲酒而受到痛苦的折磨,甚至失去幸福。
佛陀說法後,她們終於明白佛法,從此走向戒律和正念的修行大道上。
佛陀拍賣西利瑪的屍首
請好好觀察這外表美麗的色身,實際上是一身的傷痛,一堆的骨頭,疾病、貪念不斷,一切皆無常。(147偈)
王舍城中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妓女,名字叫做西利瑪。
她每天都供養食物給比庫們。
有一天,一位比庫向其他比庫提及她的美貌和供養的美味食物。
一位年輕比庫聽說有這麼一位美麗的女子後,雖然從來也沒見過她,卻暗戀上她。
第二天,這年輕比庫和其他比庫一起到西利瑪家去。
這一天,她身體不適,但仍然想要親自向比庫們致敬,就要人把她抬到比庫們的面前。
這年輕的比庫終於看到她了,這時候他內心想著:“儘管生病,她仍然那麼美麗。”因此更加迷戀她。
當天晚上西利瑪就去世了。
國王賓比薩拉王拜訪佛陀時,向佛陀提及西利瑪去世一事。
佛陀建議國王先不要埋葬她,相反地要求保留三天。
第四天,西利瑪的身子不復美豔,不再討人喜愛了,反而發脹,蛆蟲也從身上跑出來。
這一天,佛陀就帶領著眾多弟子到墓園去觀看她的遺體。
那位深深迷戀西利瑪的年輕比庫一直不知道西利瑪已經去世的消息,所以當他聽說佛陀要帶領其他比庫去見西利瑪時,也滿心歡喜地一齊前去。
佛陀也請國王宣告,只要付一千銖,西利瑪就可以陪出資的人一夜,但儘管一再調降金額,最後甚至免費,也沒有人願意。
佛陀就告訴比庫們說:“比庫們!當西利瑪還活著的時候,多少人願意花千銖的錢,只希望與她共渡一晚,但現在即使完全免費,也沒人有興趣,人身無法倖免於生老病死啊!”
聽完佛陀的說法後,這年輕的比庫終於領悟了生命的真相。
佛陀安慰年老的比庫尼
色身實在是疾病的淵藪,容易損壞,終究會衰老不堪,這腐朽的色身終必毀滅,有生就有死。 (偈 148)
優塔蘿比庫尼高齡一百二十歲。
有一天,在托缽回來的路上遇見一位比庫,她就請該比庫接受她的供養。
比庫同意後,她於是把托缽得來的所有時候都給他,一點也沒留給自己。
接連三天,她都如此做。
第四天,她正在托缽時,在狹窄的路上遇見佛陀,她恭謹的向佛陀問訊,然後退後,卻不小心踩到袈裟而跌倒了。
佛陀趕緊上前去安慰她:「妳一定要瞭解,妳的身子日漸衰老孱弱,隨時都可能碎散掉。」
優塔蘿比庫尼專心思考佛陀的教誨,終於證得初果。
過度自信的比庫
鴿色的人身骸骨就像秋天散棄在地的葫蘆瓜,所以,何必貪戀色身呢?(揭149)
一群比庫到林子裡去禪修,不久之後就進入禪定。
這時候,他們認為已經脫離一切感官欲望,而證得阿拉漢果了,就想回去向佛陀報告。
但事實上,他們高估自己了。
當他們抵達精舍的外門時,佛陀告訴阿難:“這些比庫這時候來看我,得不到多大的法益,叫他們先去墓園,再回來吧。
”阿難達向他們轉告佛陀的話,他們認為佛陀一切智具足,一定有充分的理由要他們如此做,就出發去墓園。
在墓園裡,他們看見腐爛的屍首(註釋)時,還能心平氣和地看待這些屍首,但當他們看見剛死的屍首時,他們恐怖地發現,心中仍然有蠢蠢欲動的欲念。
這時候,佛陀從精舍看見他們的舉動,就發光告誡他們:“比庫們!觀看屍首時,內心卻升起欲望對嗎?”
這些比庫察覺到一切感官欲望變化多端,難於調伏的性質後, 徹底明白佛法。
(註釋)屍首有十種相:
1、膨脹相
2、青瘀相
3、膿爛相
4、斷壞相
5、食殘相
6、散亂相
7、斬砍離散相
8、血塗相
9、蟲聚相
10、骸骨相
佛世時,以上十種相的屍首可以在墓地和停屍間找到,在這些地方的屍首都尚未掩埋或火化,所以野獸和鳥類經常來噉食。
現在當然無法找到這些屍首,做為不淨觀想的物件。
觀美色無常而證阿拉漢果
此城(色身) 為骨頭搭建而成,而塗上血與肉,其中充滿老死,驕慢與虛偽 (註釋)。 (偈150)
嘉娜帕達卡婭妮公主是佛陀姨母的女兒。
她長得很美麗,別人都稱呼她美人兒。
她與佛陀的堂弟難陀訂有婚約。
有一天,她內心如此想著:「我的兄長,雖然可以成為聖王,卻放棄世間而出家,成為聖者,他就是佛陀。
他的兒子拉胡喇和我的未婚夫難陀都出家為比庫。
我母親是比庫尼。
現在只剩我孤單一個人!」這番思量之後,她就自行出家為比庫尼。
但她是因為執著於家庭而出家,而不是出於對佛法的信仰而出家。
她聽說,佛陀經常說色身無常。
她於是認為,佛陀如果看見她,一定會輕視她的美貌,所以,就不去見佛陀。
但從精舍回來的其他比庫尼不停地讚譽佛陀,有一天她終於決定與他們一齊去佛陀的精舍。
佛陀看見她來時,心中如此想著:「刺可以用刺加以拔掉,嘉娜帕達卡婭妮非常執著於她的色身,對她的美貌非常驕傲。
我必須經由美貌這件事去破除她的驕傲和執著。」
佛陀於是運用神變,示現一位年僅十六歲,卻極美麗的女人坐在他身旁。
只有嘉娜帕達卡婭妮才看得見這女子。
當她看見這女子時,發現若與之相比,自己就像只又老又醜的烏鴉坐在美麗的白天鵝旁邊。
她非常喜歡這女子,但再次注視時,卻訝異地發現該女子變成二十歲的女子。
然後,每當她注視時,該女子一次又一次的變老,先變為成熟的女子,再是中年婦女,高齡女性,然後是老邁不堪的老太婆。
而且,新的形象產生後,舊的形象就消失了。
這時候她才認清人身不停地變化和衰老。
有了這一層的領悟之後,她對自身的執著也雲消霧散了。
這時候,該女子進一步的老化,已經無法支撐身體,整個人癱瘓在地上了。
最後死掉,全身浮腫,流膿,蛆蟲更從身子跑出來。
看完整個過程後,嘉娜帕達卡婭妮心中想著:「這女子就在我眼前衰老、死亡,同理,我的肉身也會衰老變化、生病而後死亡。」經過這番省思之後,她深刻瞭解人身的真相。
後來,她更一步信受奉行佛陀的教誨,而證得阿拉漢果。
註釋:「虛偽」古譯為覆。
念念不忘小過的瑪莉咖皇后即使王室華麗的車也會腐朽,色身也難免衰老,但聖者(註釋1)之間,流傳著不衰老的種殊勝(註釋2)(偈151)
瑪莉咖皇后有一天進入浴室的時候,她的愛犬也一齊進入浴室,當這只愛犬看見皇后弓著身子洗腳時,這只狗就與皇后有不正常的身體接觸,而皇后也沒有加以禁止。
這時候,巴謝那地王透過臥室的窗子看見這詭異的情景。
等皇后進臥室時,他生氣對她說:“你這個邪惡的女人,看你與那只狗在浴室中做了什麼事?我親眼看見了,不要否認!”
皇后回答說,她只是洗臉,手,腳而已,沒做什麼錯事。
接著,她又說道:“但是那間浴室相當怪異,如果有人進入其中,從這個窗子看過去,卻變成兩個人。
如果不相信的話,國王!請你進去一下,讓我從這窗子看看。”
國王就進入該浴室。
當他出來時,皇后問他為何在裡面和母羊亂來。
國王加以否認,但皇后堅持她親眼目睹。
國王因此感到困惑,但由於智慧不足,就接受她的解釋,認為該浴室確實怪異。
從那時候起,皇后一直後悔欺騙國王,指責他與母羊亂來。
因此,即使快要去世的時候,她的內心仍然受到那次意外的干擾,而無法回想自己長久以來所做的善業,只惦記著自己曾經不公正的對待丈夫。
由於臨終時不愉快的最後一念,所以去世後,往生至惡道(註釋3)。
葬禮後,國王本來想請教佛陀,皇后往生何處。
但佛陀希望止息他的憂慮,同時,因為他對佛法的瞭解尚淺,佛陀不希望他因此對佛法失去信心,所以佛陀就分散他的心念,結果巴謝那地王果真忘了問佛陀。
一連七天,國王都來向佛陀問訊,但都不會提及皇后往生何處的問題。
七天後,往生惡道的皇后往生到都西答天。
也就在這一天,佛陀到國王的宮室去托缽。
國王終於問佛陀:“皇后往生何處?”
當他知道皇后已經往生都西答天時,非常高興,就說道:“對啊!除此以外,她能往生何方呢?
她總是惦念著要做善業。
世尊!現在她已經往生了。
身為你謙遜的弟子,我不知道如何自處。”
佛陀就告訴他:“看看你父親及祖父遺留下來的車子,它們都破舊不堪了,你的身體也一樣,會老、死,只有佛法不會變化、敗壞。”
註釋1:如佛陀等。
註釋2:九種殊勝:四向,四果和涅槃。
註釋3:根據阿毗達摩論,在死亡的關鍵時刻,瀕臨死亡的人會看見業、業相和趣向,這些會決定下一生的去處。
1、業,代表人的一生某些善惡業或臨終的善、惡業。
2、業相,代表在人一生重要的活動時,具有主宰力量的精神形象,可能是任何形像、聲音、嗅覺、味道、觸、意念。
以屠夫而言,這種業相可能是屠刀或垂死的動物形像,而對醫生而言,可能是病人的形像,至於對信徒而言,可能是所崇拜的物件。
3、趣向,代表來世出生地方的形像。
這種趣向經常向臨死的顯現並且展現來世究竟是喜悅或悲慘。
如果是悲慘的話,有時候也可以經由影響臨終者的念頭而加以改善。
這種趣向可能是火、森林、山區、母親的子宮或天界的華屋等等。
總是說錯話的比庫
寡聞的人如同牡牛,只有筋肉滋生,智慧卻不增長。(偈 152)
拉魯達伊比庫才智不高並且不夠圓融,所以雖然非常用心,但話總是說的不得體。
歡樂吉祥的場合時,他說哀愁的話,悲傷的時候,他卻反而盡說些快樂幸福的話。
更糟糕的是,他永遠不知道自己說錯話了。
有人告訴佛陀有關拉魯達伊比庫這種表現時,佛陀說:「像拉魯達伊這種智慧淺短的人,就像公牛只是肌肉滋生,智慧卻不增長。」
佛陀接著說,拉魯達伊比庫過去的某一世時是農夫,他有二隻公牛幫著耕田。
當其中一隻公牛逝世時,他非常傷心,十分沮喪,就要他的兒子去請求國王恩賜他一隻公牛,但他的兒子不肯,反而要他自己去。
拉魯達伊的兒子知道父親才智不高,就事先告訴父親與國王的應答辭:「國王啊!我有兩隻公牛幫助耕田,但其中一隻死了,請國王賜我另一隻!」
但當被引領去見國王時,他卻說:「國王啊!我有二隻公牛幫助耕田,但其中一隻死了,請國王也殺死另一隻吧!」
還好國王是聰明人,知道拉魯達伊說錯話了,其實是希望賜給他一隻牛,國王便賞賜他十六隻公牛,不只是一隻而已。
成為正自覺最初的偈頌
輪迴許多生,尋找造屋者,流轉沒發現,諸苦再再生。
已見造屋者,不再造家屋;我椽已毀壞,棟樑已破壞。
心已離行作,已證諸愛盡。
多生以來,我佛陀在輪迴中尋找,但找不到建造此屋舍的人(註釋),不斷的輪迴實在苦啊!
造作屋舍的人啊!我已經找到你了!不要再造作屋舍了(不要在輪迴了)!
我佛陀所有的椽(一切煩惱欲望)都已經毀壞,所有的棟樑(無明)都已經被摧毀了,我已經證得非緣起法的涅槃了,一切貪愛都已經滅除了。(154偈)
果答瑪家的悉達多太子是淨飯王和摩耶夫人的兒子。
二十九歲時出家修行,追求究竟的正法。
出家後的前六年,他在恒河附近遊行,親近著名的宗教師,學習他們的理論和修行方法。
他也修習極端的苦行,但發現這些方法都不是究竟法,於是決心尋找自己的理論和修行方法。
從此以後,他放棄苦樂兩種極端的修行,發現中道而證得究竟涅槃。
中道就是八正道。
一天晚上,悉達多王子在尼連禪河邊的菩提樹下開悟了,那一年他三十五歲。
當天初夜,他明白自己的過去世,中夜時,他證得天眼明,後夜時,他證悟緣起法。
所以第二天天剛亮的時候,他已經由於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究竟明白四聖諦:苦、集、滅、道。
從此人們稱呼他果答瑪佛陀。
(註釋)指生死輪迴的原因。
摩訶達拿散盡家財
年輕的時候不修梵行,不存生活資糧的人,像池塘邊捕不到魚的老鷺,憔悴終老。 (偈155)
年輕的時候既不修梵行,又不為生活預存資糧的人,就像破損的弓,徒然悲歎過去。 (偈156)
摩訶達拿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年輕時,不知長進,成年後與另一位有錢人的女兒結婚,老婆也和他一樣,沒受過教育。
兩人的父母都過世後,他們變得非常有錢。
但他們都很無明,不知妥善理財,只知花錢,所以漸漸地散盡家財,最後,一貧如洗,又不知道如何營生,只好乞討為生。
一天, 佛陀看見摩訶達拿時,告訴阿難:
「看那有錢人的兒子!毫無人生目標只會花錢。
如果會管理財富,他會是非常有錢的人。
如果他能放棄世間生活,夫妻兩人都會證得聖果。
但他一無是處,所以散盡世間財富,更糟蹋證果的機會。」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