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有關聖事並不相反「因信成義」的道理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5-8-21 01:26:33     標題: 有關聖事並不相反「因信成義」的道理

有關聖事並不相反「因信成義」的道理

    1.承接著「淺談聖事:有形標記賦予無形的恩寵」的討論,誤解者認為天主教既說聖事是祂施恩的工具和途徑,這便相反「因信成義」的道理,也表示耶穌的救恩不完善,因為要人做一些行為(前去領聖事)來補充,變成了靠行為來成義。讓小弟解說一下。

    2.首先,簡單來說,「因信成義」的意思是說人之能夠得救(升天堂、入天國),不是靠人的努力或善行去賺取的,而是靠耶穌在十架上的死而復活,如果祂不是這樣做,為我們成就了救恩,則任人善良到好像孔子、孟子,或像佛教徒般經常施捨、放生、積陰德,無論你做了多少好事,都不能憑這些善行來達致「得救」。耶穌既完成了救恩,那麼人如何領受到這份救恩呢?就是「信」--信耶穌、跟隨祂。簡單來說,這就是「因信成義」的意思。


    3.天主教肯定「因信成義」的道理,肯定耶穌的死救贖了世界,肯定祂的救恩本身是完備的,無需任何人加添甚麼來使祂的救恩變得完整,祂的救贖對我們來說,的確是個恩寵/恩典(參《天主教教理》第1996條)。有機會信耶穌的人,「信」當然是領受/接受救恩的正常方式,弗2:8說:「因為你們得救是出於恩寵,借著信德,所以得救並不是出於你們自己,而是天主的恩惠」。

    4.但是,「信」本身已是個「行為」--你(去)相信(某東西),這不已是個「行為」麼?「信」,也不代表沒有其它的「行為」,講「因信成義」的羅馬書,其10:9-10便說:「如果你口裡承認耶穌為主,心裡相信天主使祂從死者中復活起來了,你便可獲得救恩,因為心裡相信,可使人成義;口裡承認,可使人獲得救恩。」這段聖經怎樣說人的得救?不僅是「心裡相信」,也包括「口裡承認」哩--「口裡承認」更加是個「行為」了。

    5.其實不僅是「口裡承認」,在其它聖經我們看到耶穌還建立了(七件)聖事,來通傳(或分施)祂的救恩,以聖洗聖事為例,耶穌就說:「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穀/可16:16,其它章節可見若/約3:5-6,鐸/提多書3:5等處),聖洗聖事本身是與信德連在一起的,洗禮實現了因著「信」所帶來的成義,亦即是得到耶穌十架上的救恩了(參《天主教教理》第1992條)。所以,聖事並不否認耶穌的救恩,也不是為祂的救恩補充甚麼,反之,聖事「預設已有信德」(《天主教教理》第1123條),的確,誰若像佛教徒那樣不信耶穌及其救恩,又怎會前來領聖事呢?

    6.天主雖然成就了完備的救恩,但祂不強迫你接受,你可以接受,亦可以不接受。信、口裡承認和受洗(領受聖洗聖事)都是「接受(祂完備救恩)的方式」,並不是給祂的救恩加添甚麼、補充甚麼。我們透過聖事來領受主的恩典,跟「口裡承認」這個行為一樣,並不相反「因信成義」的道理,也不是意味著耶穌的救恩有任何的不完善。我們只是遵照耶穌的吩咐(參瑪/太28:19)去接受洗禮,去獲得祂在「信而受洗(禮)」中要賜給人的救恩。

來源:天主教在線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