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車壇,能同時跨足汽機車、機器人、能源甚至飛機的車廠,HONDA一該是獨一無二,其技術力就連TOYOTA也畏它三分,視HONDA為最可敬的對手,如今在新社長八鄉隆弘的帶領下,更展現出空前的活力,所以在2015年東京車展中HONDA陣容相當堅強,除了以經典機車Super Cub為起點,首度介紹睽違許久的超跑NSX和Civic Type R給日本民眾,當然重頭戲就是全球第一次發表、是以TOYOTA Mirai為頭號假想敵的燃料電池車Clarty,八鄉隆弘更宣布Clarty以日幣766萬圓、約合新台幣206萬元開始租賃。另外預備市售的重型機車CRF 1000L Africa Twin、新世代CB等二輪機車也都獲得現場媒體矚目。
原本一度中止的NSX開發計畫,在前任社長伊東孝紳時重新啟動,同時也致力於開發小排氣渦輪增壓引擎與諸多新技術,並在2015年東京車展發表新世代NSX、Civic Type R與燃料電池車Clarity,以及CRF 1000L Africa Twin、新世代CB甚至即將進入量產的Super Cub Concept、EV-Cub Concept等,就連自動駕駛和新一代PHEV、燃料電池等都是接下來HONDA的發展重點,對此八鄉隆弘表示,HONDA在過去幾年不斷與市場和顧客溝通,希望能在現實與概念之間取得平衡,尤其創辦人本田宗一郎的夢想,就是要能滿足顧客要望,這些來自全球顧客的聲音HONDA都聽到了,因此在短時間內進行調整,就為了要滿足需求,同時這正是HONDA的企業精神所在。
全名為E500 Battery Inverter Power Source的蓄電池預計在2017年開始銷售,除了標準的紅色和黑、綠、黃、銀、藍等單色外殼,亦有活潑的花紋與木紋的選擇,為了滿足現代人的生活習慣,除了主要的電源插座外,也增加兩個交流100伏特(5安培)、USB(2安培)端子,因此在緊急狀況或者出遊時可供應智慧手機、數位相機、電腦的電源,另外亦可供應500w家電使用,所以有了E500就不怕沒電可用。
早在兩年前我參加HONDA先進科技之旅時,就曾見識到原廠在Auto Valet Parking自動遙控停車、MC-β電動車跟車系統等的功力,時隔兩年後所有相關技術更成熟,遂在2015年以Accord為基礎所打造Automated Drive自動駕駛測試車,這可算是HONDA因應潮流所開發的新科技,藉由車內攝影鏡頭、車輛四周微波感應器以及GPS衛星導航等多種系統組合下,加上自動停車的系統結構,成功地讓車輛得以在高速公路上自行奔馳,駕駛人根本無需緊握方向盤、腳踩煞車和油門踏板,讓精神緊繃狀態繃至最高,反倒是利用車內所有裝置和電腦運算的速度,讓車輛能自動進行閃避、加減速、煞車等動作。
由於在HONDA的規劃中,要在2020年實現日本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的夢想,因此特地針對安全科技HONDA SENSING增加「Traffic Jam Assit」的系統,如此一來整套HONDA SENSING就更為完善,且讓高速道路駕駛更形安全。
在HONDA的規劃下,車輛的安全系統除了SRS氣囊、G-CON車體、ABS等之外,尚有駕駛輔助安全系統,這算安全駕駛的一環,也就是利用微波和攝影機幫助取代駕駛人的反應和視野死角。舉例來說,前方行人偵測系統是利用位於水箱護罩內的感應器和攝影鏡頭,在偵測行人突然出現在斑馬線準備過馬路,車輛便會自動停煞;當然在電腦的判別上必須要有人的圖像。所以當偵測到行人或者路旁的物體時,系統便會啟動進行自動煞車或者轉動方向盤,但這僅是輔助性質,駕駛人還是必須聚精會神。此外,針對後方顯像部分,一般的視野角度約在120-140度左右,但HONDA以廣角鏡頭處理,幾乎可達到接近180度,若包含前方攝影鏡頭在內總計可達220-230度,若加上駕駛人兩側和前方的可視範圍,加總起來有效視野就達將近340-350度,等於駕駛人的死角非常少。如今在整合車道偏移、盲點偵測等變成HONDA SENSING後,現在更因開發自動駕駛而將之再次整合,並於2015年提出針對塞車慢速的Traffic Jam Assit輔助系統,期望能於2020年自動駕駛更完善。
這次所體驗的Traffic Jam Assit塞車輔助系統裝載於HONDA Legend上,可算是定速巡航的升級版,一般定速巡航需在時速40km/h以上方會啟動,不過Traffic Jam Assit只要按下按鍵便會待命,包含方向盤轉向、煞車制動、油門加速等通通都在管轄範圍內。同時這套系統利用雷達微波感應器和攝影鏡頭,偵測前車的行駛路線,以電腦運算出方向盤最佳角度和狀態,並可以跟隨前車在一定距離下行進,當然此時腳是完全離開油門踏板。
在今年6月的美國科羅拉多州PPIHC(Pikes Peak International Hill Climb)派克峰爬山賽中,由山野哲也所駕駛的CR-Z賽車以10分23秒829的成績拿下同級第一名,以及總排名11的殊榮,這對HONDA來說不僅是技術力的展現,更是品牌賽車發展史上的一大榮耀,因為這輛充滿空氣力學套件、底盤幾乎貼到地面的CR-Z,除了採用電力驅動,更重要的是配置SH-AWD四輪驅動和P-AWS四輪轉向兩大系統,也因此能一路從2866m奔馳到4301m的終點,完成將近20km的高海拔賽事。
二樓為市售汽機車區,完全就是HONDA自家品牌的歷史發展,並規劃出街車、仿賽車、商用車、速克達、越野車、房車、跑車、空冷引擎房車、商用貨車等區域,此處絕對是熱愛汽車發展史的最佳場所,因為每一款車都是活教材,當然橢圓型汽缸的NR750也在其中,我本人可是哈很久,過去在美國唸書時程騎乘過一次,即使到今天還是很殺;Dream、CB、Cub F、Juno K、CX500 Turbo、VF750F、VT250F、NS250R、VFR750R、Motocompo、Africa Twin都忠實地呈現在眼前。此外,四輪包含1300 Coupe 9、T360、S500、N360、Civic、Accord、City、Accord Aero Deck、CR-X、Legend等,都令人很想就這麼打包帶走開回家。
至於三樓則為二輪和四輪的賽車專區,從GP賽事、F1、Indy、Super GT、達卡等通通一手包辦,收藏品應該算是日本車廠中頗為齊全者。倘若無法親自前往參觀,HONDA Collection Hall也提供一項服務,就是藉由「Street View」街景實體地圖虛擬讓所有人能夠身歷其境,一嚐HONDA「The Power of Dreams」的力量。
作者: peter56565656 時間: 2015-12-3 09:50:32
感謝大大無私的辛苦分享出好東西作者: 陳仁 時間: 2015-12-4 06:56:17
2015 HONDA先進科技之旅(24):競速者的天堂樂園,日本Twin Ring Motegi賽車場
在日本眾多車廠中,HONDA算是最早進入賽車領域的品牌,為了讓汽機車工業能更蓬勃發展,HONDA遂決定興建著名的鈴鹿賽車場,爾後也陸續在日本各地出現賽車場,旗下第二座賽車場Twin Ring Motegi於1997年8月開始營運,並藉由1998年HONDA成立50週年之際,辦了一個盛大的活動並宣布正式對外開放,目前更是日本當地最多元化也是最適合闔家出遊的多功能賽車場。
位於日本栃木縣芳賀郡茂木町的Twin Ring Motegi,之所以取名為Twin Ring,是因為它同時具備一條長達2.4km,能進行Stock Car、Indy Car比賽的Speedway環型跑道,和總長4.8km標準F1賽道,這也是全球第一個多功能型態的賽車場。此外,Twin Ring Motegi因地處偏遠地區,所以週邊設施相當完善,除了1棟135間房的國際級旅館、汽車博物館、科技館、六家餐廳、四個購物區與汽車露營區外,汽車/機車安全駕駛訓練場、Go-Kart場、賽車訓練學校和小朋友體驗區等都一應俱全,而且綠地相當多,非常適合全家一起郊遊。
Twin Ring Montegi主要賽道介紹
Super Speedway
全長達1.5英哩、約2.4公里的環型跑道,直線單邊600公尺,環狀仰角為10度,可進行Indy Car、卡車等賽事。